封面
版权页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针灸与生物进化
第一节 体表刺激与“皮-脑轴”
第二节 体表抗痛结构的形成是生存进化的必备条件
第三节 体表-内脏的特定联系是动物进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世界体表刺激疗法
第一节 刺络和放血疗法
第二节 刺青疗法
第三节 热灼疗法
第四节 药膏贴敷法治疗
第五节 拔罐疗法
第六节 其他体表刺激疗法
参考文献
第二篇 东西方医学的起源、进化和发展
第三章 西方医学发展过程及模式
第一节 本能医学阶段
第二节 经验医学阶段
第三节 朴素理论医学阶段
第四节 实验医学阶段
第五节 现代医学科学
第六节 血液循环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及完善
第四章 中医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中医学实践和理论的创立
第二节 中西医汇通促进针灸学发展
第三节 针灸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参考文献
第三篇 针灸效应的传入系统
第五章 与针灸相关的外周感受系统
第一节 皮肤细胞作为最前沿的感觉系统
第二节 感觉神经的轴突
第三节 机械感受器
第四节 温度感受器和伤害感受器
第五节 关节感受器
第六节 肌肉感受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穴位的本态
第一节 关于穴位的起源与演化
第二节 穴位与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经穴的组织学特征及神经的分布
第四节 经穴与体表反应点
第五节 微针系统
第六节 穴位在医疗实践中的位置
第七节 穴位的敏化现象:“静息态”和“激活态”
第八节 电针与热灸的有效刺激强度
第九节 古代针灸器械已经决定了穴位刺激的性质
第十节 穴位应该是什么
参考文献
第四篇 针灸触发的广谱反应系统
第七章 针灸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第一节 针灸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第二节 针灸对迷走-胰岛系统功能的调节
第三节 针灸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调节
第五节 针刺抗衰老的效应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针灸触发的神经-免疫系统功能反应
第一节 免疫学概述
第二节 针灸的免疫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针灸效应与应激反应
第一节 应激效应和应激刺激
第二节 应激激素
第三节 应激状态下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反应
第四节 应激状态下的消化系统功能反应
第五节 应激状态下的生殖系统功能反应
第六节 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活动的变化
第七节 应激引起的镇痛效应
第八节 针灸作用涉及应激效应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系统生物学与针灸研究
第一节 系统生物学概述
第二节 系统生物学与针灸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系统生物学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五篇 针灸镇痛的神经科学基础
第十一章 疼痛生理学
第一节 疼痛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痛觉学说的创立
第三节 伤害感受器
第四节 痛觉传入脊髓的通路及位置
第五节 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上行通路
第六节 痛中枢
第七节 延髓背侧网状亚核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疼痛的生理学控制
第一节 疼痛的生理学控制疗法史
第二节 伤害性信息的节段性控制
第三节 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
第四节 脑干下行性正反馈和易化控制系统
第五节 强刺激引起的身体广泛区域的镇痛效应
第六节 慢性疼痛与中枢敏化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针刺镇痛的机制
第一节 针刺激活的外周传入神经纤维
第二节 电针镇痛效应与电脉冲频率的关系
第三节 针刺镇痛的脊髓机制
第四节 脊髓上中枢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第五节 伤害性信号和针刺信号在丘脑水平的相互作用
第六节 大脑皮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机制
第七节 针灸镇痛效应与穴位及神经节段的关系
第八节 针刺镇痛效应的局部机制
第九节 针灸引起全身性镇痛效应的机制
第十节 针刺镇痛的脑影像学研究
第十一节 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
第十二节 慢性疼痛与针刺镇痛效应
参考文献
第六篇 经脉-脏腑相关论
第十四章 经脉与脏腑的关系
第一节 一脏(腑)多经司控
第二节 多脏腑病症——经(穴)司控
第三节 一脏(腑)受多条经脉穴位调控
第四节 穴位效应的特异性和广谱性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躯体的分节
第一节 胚胎发育过程中内脏与体节的位置关系
第二节 皮肤的神经节段性分布
第三节 肌肉的神经节段性分布
第四节 内脏器官的神经节段性分布
第五节 动物的皮节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躯体-交感神经-内脏联系
第一节 躯体-内脏反射的概述
第二节 躯体内脏冲动向脊神经节的传递和整合作用
第三节 躯体-内脏冲动向脊髓的传递
第四节 内脏-躯体传入在脊髓的整合作用
第五节 体表传入引起的交感反射
第六节 体表传入引发的内脏功能调节
第七节 针灸对内脏功能活动的调节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耳-迷走神经联系
第一节 耳廓发生与神经支配的关系
第二节 耳针疗法的发展
第三节 耳-迷走神经联系理论
第四节 耳-迷走神经联系:基础与临床
第五节 经耳迷走神经刺激
参考文献
第七篇 针灸疗法的病理生理学
第十八章 内关穴与冠心病
第一节 历代医书对内关穴主治的描述
第二节 内关穴与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关的形态学基础
第三节 冠心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第四节 内关穴效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脑卒中后的针灸康复治疗
第一节 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理
第二节 沿躯体同侧走行的传导束在脑卒中康复中的意义
第三节 针灸疗法在脑卒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八篇 经脉学说的研究
第二十章 经络学说的创立
第一节 其他文明古国医学中的类经脉系统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诞生及发展
第三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完善
第四节 经脉图、经穴图、循经感传轨迹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关于经脉现象
第一节 循经感传现象的观察
第二节 沿经脉出现的一些生物学反应
第三节 经脉现象抑或普通的生物学现象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金凤汉”经络系统
第一节 金凤汉的“发现”
第二节 中国学者对“金凤汉经络系统”的验证性实验
第三节 “金凤汉经络系统”实验的重新发现
第四节 原始管道系统与经脉关系的再研究
第五节 原始管道系统与针灸经脉关系的评价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三章 经脉沟通体表-体表的联络功能———“面口合谷收”的神经
第一节 经脉沟通体表-体表联系的临床观察
第二节 合谷穴区与面口部两点间联系的脑机制
第三节 合谷穴区与面口部两点间联系的脑可塑性变化
第四节 “面口合谷收”的神经科学机制
第五节 经脉沟通体表-体表的联系是普通的生物学现象
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 骨骼肌链-运动神经元柱与循经感传
第一节 骨骼肌的电生理特性
第二节 循经感传与骨骼肌的关系
第三节 经脉穴位的电现象与神经和骨骼肌的关系
第四节 “骨骼肌链”与“循经感传”现象的跨神经节段传递
第五节 循经感传与循经肌电发放
第六节 循经肌电产生的机制分析
第七节 运动神经元柱与循经感传机制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章 循经感传机制与经络研究的争议
第一节 以外周循经过程为主导的外周中枢统一论
第二节 轴突反射接力联动
第三节 循经感传现象与淋巴管系统的关系
第四节 幻肢感传现象
第五节 椎管内麻醉和神经根阻滞对循经感传的影响
第六节 循经感传路线与大脑皮质感觉位域关系
第七节 经络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九篇 体表医学的复兴
第二十六章 生命的稳态系统与体表医学系统
第一节 生命的稳态系统
第二节 体表医学位域图
第三节 结束语
后记
更新时间:2019-08-09 14: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