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导言
一、族群社会学在社会学学科中的位置
二、当今世界与中国都需要发展族群社会学
三、西方族群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论特点
四、国外族群社会学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五、“族群社会学”这个专业方向的内容及其特点
六、中国族群社会学目前的研究工作
七、我国族群社会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关于“民族”和“族群”的定义
一、“民族”定义问题是族群社会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近代我国学术界对于“民族”定义的认识
三、斯大林对于“民族”的定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四、当前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民族”定义
五、“族群”概念在我国民族研究中的引入
第三章 族群意识
一、“族群”是人类社会群体层次划分的种类之一
二、族群意识的产生
三、族群识别
四、族群身份与实际利益
第四章 理解中国族群关系的理论框架
一、费孝通教授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二、关于中国民族史的其他研究
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族群统一体的多层次性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五、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
六、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团结与协作
七、“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
第五章 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1)
一、中国传统的族群观和族群关系理论
二、苏联时期的民族关系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
第六章 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2)
一、在欧洲社会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族群观
二、美国族群关系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三、“内部殖民主义”理论
四、西方学者对族群关系理论的其他探求
第七章 如何衡量与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族群关系
一、戈登1964年提出的变量体系
二、戈登1975年提出的理论模型
三、对族群关系进行实际调查时可操作的变量指标
四、对衡量族群关系变量指标的讨论
第八章 族群集团之间的结构性差异
一、美国社会中的“族群分层”
二、人口普查资料反映的中国各族群结构性差异
三、近年社会学调查中反映的我国“族群分层”现象
第九章 族群集团在人口结构方面的差异
一、人口的数量与素质
二、人口的年龄结构
三、人口性别比例
四、生育率水平
五、死亡率水平
六、婚姻类型和家庭结构
七、中国少数族群人口的特点
第十章 人口迁移与族群关系
一、人口迁移对族群形成和族群关系的影响
二、结合迁移来研究族群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我国几个少数族群地区的汉族人口迁移
第十一章 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
一、语言具有文化象征和交流工具的双重性
二、列宁和斯大林关于“民族语言”的观点
三、各国的语言政策
四、从语言使用角度分析族群关系的演变
五、近年来我国族群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
六、族群语言与少数族群教育
第十二章 族群居住格局与族群关系
一、族群居住格局的三个层面
二、多族群社区中族群交往的几个主要方面
三、族群居住格局研究与“分离指数”
四、个案分析:拉萨市族群居住格局的研究
五、中国其他地区城乡族群居住模式的研究
六、学校中的族群格局
第十三章 族际通婚
一、婚姻与族际通婚
二、族群关系与族际通婚
三、国外的族际通婚研究
四、我国传统的族际通婚观
五、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少数族群社会历史调查所了解的族际通婚情况
六、我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出来的族际通婚
七、个案分析:赤峰农村蒙汉通婚研究
第十四章 影响族群关系变迁的因素分析
一、分析族群关系变迁时需要注意的研究视角
二、表示族群关系状况的连续统
三、英格尔提出的关于影响族群成员认同的变量体系
四、影响民族关系变化的各种因素
五、族群之间社会距离的排序
第十五章 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
一、族群关系的政治制度性安排
二、族群关系框架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
三、族群平等
四、政府处理族群问题中的“制度化”
五、政府制定的以族群为对象的制度
六、针对少数族群的优惠政策
七、优惠政策的实际效果
第十六章 现代化进程中族群关系的演变
一、什么是“现代化”
二、现代化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
三、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存与发展族群文化
四、少数族群地区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利用
五、观念的转变是少数族群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第十七章 族群关系与“民族主义”
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二、语言与“民族—国家”的建立
三、西方政治家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四、“民族主义分裂运动”在当代的破坏性作用
第十八章 族群关系发展前景的展望
一、族群—文明之间的冲突
二、族群问题的“政治化”与“文化化”
三、族群与国家
四、族群与地域
五、族群交往的发展前景
六、中国需要发展社会学的族群研究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19-11-26 14: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