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方族群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论特点

种族与族群研究在西方社会学学科里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当我们建立与发展中国族群社会学研究时,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经验。下面简略介绍一下西方族群社会学研究的4个主要方面。

(一)某个国家或某地区族群关系演变的宏观理论

对于一个多族群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怎样才是比较理想的族群关系?设定族群关系发展目标的基本思路与评价标准是什么?在这一目标通过论证并被正式设定之后,政府应当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和相应政策来引导社会往这个方向发展?这始终是西方族群社会学探讨的主要专题之一。

(二)族群分层及其演变的宏观分析

进行这种结构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把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应用于研究种族、族群关系。许多西方社会学家认为,族群矛盾实质上反映的是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冲突。由于族群成员之间的体质、文化认同而很容易使族群成为社会动员的单位,所以这些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有时以族群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认为如果族群之间没有明显的社会结构差异,族群矛盾就有可能被控制在文化领域而不会危及整体性的社会结构。

(三)族群认同及其演变的微观分析

在拥有大量移民的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移民及其后裔在文化及族群认同方面上的转变也成为部分学者的研究专题。这些研究专题中的核心问题包括被访者的族群认同意识演变、族群成员日常交往的社会网络及在重大问题上的政治态度,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移民及其后裔建立起对迁入国的身份认同及政治忠诚。

(四)某个国家或某地区的族群关系专题或个案的实证研究

常见的研究专题包括:(1)语言使用,(2)人口迁移,(3)居住格局,(4)族际通婚,(5)族群意识,(6)影响族群关系因素的分析,等等。关于这些专题的大量实证研究在规模上始终是西方族群社会学研究文献的主体,而且经常使用跨区域比较研究、历史变迁研究等方法。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西方族群社会学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以实证研究为核心。不论是依据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而开展的“族群分层”研究,或是以个案访谈记录为基础的“族群意识”研究,还是从宏观演变角度来分析族群关系发展趋势,所依据的或是研究者亲自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或是在他人实证研究成果基础上所进行的宏观理论归纳,等等,所有这些研究工作都遵循了以事实为依据和对研究中得出的理论假设需受到现实社会检验这样一个实证研究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