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费孝通教授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1988年费孝通教授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一系统性理论。这一理论所阐述的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中国各族群看待自身和处理族群关系的传统。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主要内容

(1)地理单元:东亚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这一片地理上自成单元的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而民族格局似乎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这个观点从地理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说明由于这片共同生存的土地而使中华民族各族群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密切联系。

(2)族群溯源:提出了中华民族各族群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从各族群起源的多元性来说明我国几千年来延续至今的族群“多元”现象有它的历史渊源,也说明今后我国族群结构中“多元”现象的历史长期性。

(3)考古发现:自新石器文化时代即开始了中国各地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这种交流与渗透已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在文化方面形成了中华各族群之间各种形式上或潜在的共性,从而构成了“一体”格局的深厚文化基础。

(4)核心族群: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汉作为一个族名是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围外族人接触中产生的,……当时中原原有的居民在外来的人看来是一种‘族类’而以同一名称来相呼,说明了这时候汉人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民族实体”。“汉族的形成,……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费孝通,1989:4—5)。

(5)演变分期: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政治实体的过程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中原农业区和北方草原游牧区分别形成了两个并立的统一体,第二个时期是这两大区域统一体的汇合。最后由清朝实现了完全的统一。

(6)族群融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族群融合的历史,夏、商、周、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如此。北方、南方各族群不断向汉族输入新的血液,部分汉族人口也融入了边疆各族群,汉族之外的其他族群之间也存在相互融合的现象。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特点

费孝通教授归纳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这一形成过程)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和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费孝通,1989:1)。

费孝通教授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总结了6个特点:(1)这个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的核心,就是华夏族团和后来的汉族,汉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 (2)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汉族以农业为主,形成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3)“汉语已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 (4)汉族的农业经济是形成汉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5)各民族之间在人口规模上大小悬殊;(6)中华民族成为“一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的统一体”,又形成北牧、南农两大统一体,最后以汉族为核心汇成一个“大一统”的格局。最后“这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费孝通,1989:16—18)。

在我们讨论中国族群关系史时,以费孝通教授的“多元一体”思路作为一条主线,对我们理解纷杂的历史事件有重要的启发。同时,我们在接触国外的族群理论时,费孝通教授的这个思路也有助于把中国的族群形成过程与国外的族群演变过程进行比较,在事实对比当中来理解国内外各自的“民族”、“族群”概念和相关理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