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教育的使命与策略

金山区教育学院 李亚南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家国情怀是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体现了诸核心素养中的价值目标。如何正确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怎样基于学科特性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笔者将从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思考入手,梳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可行的教学策略,总结其对中学历史课堂的启示。

一、家国情怀教育是学科育人的重要使命

(一)历史学科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天然载体

家国情怀是一种自家而国一脉相承的情感表达,是个人对国家所具有的深情大爱,是个人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它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何谓家国情怀教育?一是以历史视角理解国家制度,认识中国国情,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二是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培养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三是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是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五是塑造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国情怀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其蕴含的“家国同构”“忠孝一体”的价值理念在历史发展中丰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源流;其倡导的“经邦济世”“爱家爱国”的行为追求在历史中延续,曾鼓舞无数中华儿女以身报国。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郑成功的“敢向东南争半壁”,从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如梁启超所言:“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这反映了历史学科在铸炼家国精神,培育家国情怀方面具有天然的、无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二)历史课程含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内容

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学科丰富的课程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了内蕴丰厚、文质兼美的教育资源。历史教育,特别是国史教育,能给予学生基础的历史本体知识,使他们了解家国观念的起源、发展,能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作为他们思考、解决现实问题可依凭的历史资源。同时,它能使学生养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中国近代史为例,通过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利益、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由家国情怀孕育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精神武器,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形成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利益融为一体的意识。

二、家国情怀教育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家国情怀教育游离历史学科本质

一方面,对家国情怀教育与历史学科本质关系的认知模糊导致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不能通过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体验、认识、内化,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思维方法,虚化了家国情怀的培育目标,消解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或在家国情怀教育中过度历史解释,牵强附会学科育人功能;或以脱离历史学科的内容或教学方式空谈家国情怀教育,或对历史课程中的新内容及多元的史观理解不充分,曲解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内涵,这些现象都会异化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

(二)家国情怀教育无视学生主体

家国情怀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家国情怀培育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意义构建”,包括引导学生将不断更新变换的知识与已构建的历史知识体系相融合,将所处的现实情境与相隔甚远的历史情境相勾连,将所接触的事物与自身发展成长相联系,要力图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摒弃死记硬背、只关注知识积累,无法将历史学习与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养成关联起来的现状。然而,在常态历史教学中不时会出现无视学生主体地位、育人“贴标签”的现象,将家国情怀教育以知识讲授而非体验内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堆积动听华丽的辞藻,进行坐而论道的说教,将蕴意深刻、富含智慧的历史程式化地演绎成僵化的教条。由于学科育人不得法,寓教于史、寓教于理、寓教于情便成为空谈。

(三)教师对家国情怀教育的认知模糊

认知是个体形成有意义行为的最重要的心理条件。教师对家国情怀内涵的认知,应包括对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学习活动方式等的核心理念。换言之,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家国情怀教育的关键点,认清与其他几项学科关键能力的关系,厘清与学科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之间的逻辑关联,会对学科育人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现实中,由于部分教师的知识体系更新慢,理解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和把握学科教学契合点不到位,导致难以准确把握和有效落实教育主旨。

三、家国情怀教育可采取的基本教学策略

(一)挖掘家国情怀教育的课程知识连接点

历史课程蕴藏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课堂是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对家国情怀教育目标加以分解,把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德育目标与智育目标一样清晰列明。同时,教师应钻研教材编排、单元组合方式,找出家国情怀教育目标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连接点,组织与目标相符合的教学内容,变隐含为外显,做到点面相连,有效地将育人理念落实到各教学环节。例如,西周宗法制是家国情怀的制度溯源,学生掌握相关内容有助于理解家国同构内涵,理解古人崇尚“修身、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历史缘由;了解秦以后国家发展进程,廓清自秦以来至元明清中国版图演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感悟并认同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学习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相关史实,有助于学生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形成自觉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赞赏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强烈变革精神;学习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成果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找准家国情怀教育的史学方法渗透点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方法和情感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学史方法的习得、学史能力的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学习经历,更对其情感的积淀与升华、态度的转变与保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颇有裨益。鉴于此,家国情怀教育必须基于对历史本体的认识、立足于中学历史课程目标的理解,从史学方法入手拓展育人价值及实践的新边界。例如,讲述甲午战争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立场各异的多种类型史料,以求实现多元互证,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近代中国国家利益遭受严重破坏的背景、原因,感受到民族危机的深重,进而激发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讲述长征内容时,教师通过出示毛泽东的诗作《七律·长征》,播放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选曲,学生在理解诗歌、音乐等艺术作品证史路径的同时,更能直观感受当年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讲述五四运动内容时,教师通过出示《晨报》《新闻报》等新闻材料,在引导学生理解新闻证史路径的同时,更能感受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

(三)抓准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融合点

家国情怀教育终极目标指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它不能靠机械记忆而要通过心灵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家国情怀教育要基于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呈现历史细节,以史实点悟学生;通过语言渲染,以真情感染学生;通过征引各类史料,创设历史情景,还原历史人物心境以启发学生;通过勾连历史与时事,引领学生以史鉴今、由今观史。例如,讲述维新变法内容时,通过分析谭嗣同的诗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学生可感受到维新志士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讲述新文化运动内容时,教师通过出示陈独秀的照片等图像材料,讲述陈独秀从日本回国途中的遭遇,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经历、文献材料和历史故事的解读,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掌握从人物经历探寻历史发展轨迹的方法,感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勇于变革的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四)发现家国情怀教育的课外资源生成点

家国情怀教育具有开放性,需要教师积极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创生和延展教育内容。例如,利用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开发乡土和社会资源等,组织家国情怀教育主题活动,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场,去触摸历史、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组织此类活动时,要做到:基于学生基础,选好活动主题;关注能力培养,定好活动内容;强化学生主体,设计活动过程;整合多种资源,创新活动方式。又如,在开展全民族抗战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金山卫侵华日军登陆遗址、参观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在真实的历史现场与学生共同感受历史;也可组织学生走进历史档案馆,从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献中探寻全民族抗战的历史痕迹,感受中华儿女为维护民族独立,百折不挠的英勇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还可组织以“我身边的历史”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家族、家乡的历史,进而形成爱家乡、爱祖国的人文情怀。

总之,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师应认清历史课堂在家国情怀教育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应明确历史课程内容是落实家国情怀教育的基础载体,厘清家国情怀与其他学科关键能力之间的关系,理解家国情怀的养成要经历逐次递进、紧密衔接的内化、升华和外显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生成性和融通性的特征,从而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及其相关问题,实现既定的育人目标。唯其如此,历史学科才能实现其铸造民族精神、坚定政治信念、拓展国际视野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