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德育的“跨学段”思考

金山区教育学院 王群

一、“跨学段”思考的提出

中学历史课程是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社会科学学习领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课程的内容包括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史实,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史学界已有较大共识的解读和评价。中学历史课程以聆听、阅读、观察、理解和思考这些内容,收集并解读典型史料,发现和探索历史及有关问题为主要学习方式。

最新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解读课程性质中,强调了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高中的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的学习宗旨是“寻史知真,释史求通,鉴史厚德”,体现于认识历史及有关问题过程中的证据意识、发展观念、兼容气度,民族精神、全球视野、时代担当等思维品性。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积极而谨慎地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核心所在。中学历史课程旨在帮助和促进学生在追寻文明足迹、知晓前人得失、体验历史发展、感受史学进步的过程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的课程学习之间,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成阶梯状变化与提升,其课程的学习与学科能力的落实,也必然有着承续与提高。

基于历史课程标准,以及不同学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历史观的培养,“历史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的核心策略中提出了“一本三跨”理念。“一本”指基于学科本体,深化中学历史教育德育内涵,构建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实施的理论框架,厘清学科德育实践路径,创新学科德育操作方法。“三跨”包含三个层面:一是跨学段,探索初高中历史学科德育一体化课程建设,重点关注不同学段德育实践的有序性、关联性,把握不同教学文本、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育德依据,思考同一教学主题、同一育德实践的不同德育边界;二是跨学科,研究借助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地理等)的课内外优质资源提高历史学科德育效能,重点关注不同学科德育资源的互补与统整;三是跨学区(区域),整合不同区域学科德育资源,探索建立区域学科德育及区域与高校合作联盟,建立盟内共享资源的学科德育格局,重点关注学科德育实践的跨区域联动与整合。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德育教育的显性课程,很容易找到育人的内容,落实德育目标。德育目标中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公民人格、文化自信等,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落实到学段,要求也不相同。以要求的用语来说,感受、体验、体会、感悟、认同、欣赏等,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意蕴则有着明显的差异。

二、“跨学段”思考的内涵

(一)洞悉目标与文本

在初高中的历史学科教学中,目标设定一般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板块。在第三个目标,情感价值这里,对初高中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初中“尊重历史,敬畏先贤,有正义感、荣辱感和责任感,认同和欣赏杰出人物的历史贡献,体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历程,推崇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民主法制和高尚世风,敬仰前人对民族自立、平等、和睦的追求,以历史主义态度肯定民族自尊、自强的思想与行为,感悟世界历史的多元,赞赏合作竞争、平等互利与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认同文明的差异、包容与和谐共进”;高中则是“领悟社会存在决定思想意识,认同民主、法制、自由、平等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并逐渐发展包容的观点;领悟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认同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变革,同时又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进步;领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认同其对社会意识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领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认同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的历史评价原则”。

在过程与方法上,初中明显趋向“从时代特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思想认识等方面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从时代特征、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等方面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从基本特征、主要贡献等方面解释与评价优秀文明成果;根据一定的史实、史料或视角,质疑有明显缺陷的历史叙述或解释”;高中更侧重于“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人物的地位、认识、处境等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视角,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从创新及社会作用与影响的视角,解释与评价优秀文明成果;根据一定的史实、史料或视角,质疑或反驳有明显缺陷的观点或评价;通过查证史料的有效、可靠性,检验思维逻辑的合理性,反思认识与解决问题过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高中阶段目标和初中阶段目标是累积关系,不是割裂的,需要有延续、有提升。而同一学段的同一主题,也可以发掘出不同视角的育人价值,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研究解决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的实施。如中国古代史中涉及历史人物的教学内容,其情感价值目标的要求描述为:从时代特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思想认识等方面“理解”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高中则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具体处境、思想认识等视角理解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近代史中涉及到历史人物的教学内容则有了更明显的梯度与分层要求。初中对历史人物教学时,其情感价值目标的要求是“欣赏、赞赏”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林则徐等;高中阶段则是“感悟”某一历史事件中个人机遇与国运、时运的联系,“体会”杰出人物的尴尬和痛苦,如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等。而对于洋务运动,同样的历史事件,初中的要求是:“感受”洋务派在内外交困时局中的艰难探索。从情感价值的程度上来说,初中更多地是体现在“体会”“感受”等相对比较浅的层次上;而高中则明显地增加了思维含量,上升到“体悟”“感悟”“领悟”等。

(二)加强实践与感悟

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即历史基本元素的整体性,时空意识、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过程中落实德育目标,因而历史学科的基本元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和影响都不是独立的。教学中侧重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情感价值目标的落实。例如高中阶段的《美国独立战争》一课,可以是通过人物——个体与群体的,也可以是事件——单一的或世界整体性的角度,事物的——法律文本与革命纲领的制定与运用等,都可以挖掘出相应的学科育人的价值内涵。结合主题内容,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相关史料进行解读并落实目标。

目前老师们比较多的是针对国家利益、公民人格进行教育,在初高中的案例中,学段之间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老师们涉及的历史人物贯通古今中外,个体性的有苏格拉底、孔子、祖冲之、文成公主、华盛顿、李鸿章、张謇、周恩来等,群体性的有诸子百家、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等。通过历史事件落实德育的有百家争鸣、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启蒙运动等。同样是历史事件,有通过事件的过程、通过事件中的人物(或个体或群体,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华盛顿,或美利坚民族等),也有通过事件发生的背景与影响落实德育的。

以跨学段学科德育研究课《新中国外交》为例,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以周恩来为中心,围绕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上的策略与作为来展示这一节课,不管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侧重点与展示方式都不尽相同。初中学段的老师,从“敬业”的角度突出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教学上侧重于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历史、敬畏先贤的意识,认同杰出人物的历史贡献,培养正义感、荣辱感和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中学段的老师则从周恩来的外交成就引申到我们整个民族的自信与责任担当等意识,引导学生认同和欣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历史时代感和责任感。

在知识技能上,整节课,初中阶段侧重于周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工作而不辞辛苦、日夜操劳、兢兢业业等生活细节,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其个人性格与工作态度,以期达到学生对“敬业”的理解与认识,比较适应初中生思维方式的感性知识。高中阶段则侧重于周恩来在外交场合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及其在一些具体外交问题上与各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谈判技巧,以及他在国际会议上的外交策略所带来的效果与影响,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的努力、期盼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影响,提升民族自豪感,比较符合高中生理性思维的知识点。

在过程方法中,初中阶段侧重于引导学生懂得文字、口传等资料是史料的基本形式,表格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并学会从中正确汲取和整理历史信息,更多地是用教师的讲述如故事、形象的图片等,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获取信息,并从信息中感知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真正达到对“敬业”的理解。高中阶段则侧重让学生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人物的地位、认识、处境等视角来解释、评价历史人物,更多地是从人物的作为在当时、在中国、在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中去体悟人物所代表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一种精神,懂得因对象不同,所用历史材料的不同,其有效性与可靠性也会发生变化。

学科德育的范畴很广,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去发掘素材,找到更多的落脚点。除了爱国情怀、人物精神之外,文化自信这一块,老师们还没有更好地去展开。在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上不仅仅取自文献,也会用到很多历史文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物史料、考古发现等。我们在利用这些史料的过程中,不同的学段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也可以结合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初中学段可以带学生去参观,近距离地接触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这既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种文化阐释与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参观的过程中去思考所谓“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这样的问题,而更多地还是了解我们个体、国家、民族的文化基因。高中学段的学生可以从文物的价值、在历史中的作用等去体悟,做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生活、生命、历史与这些文物的关系,提升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获取进步的力量,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教师在运用这些史料的时候,要通过形体、表情、语言去感染、震撼学生,让学生打心眼里感觉到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史学逻辑与教学逻辑,运用恰当的史料,通过恰当的讲述与解读,重逻辑、讲证据,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历史学科文本的内容编排,以及不同学段间的承续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