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山有似少年子》:山灵水秀铸英华

眉山之下,槐柳葳蕤,闲云封户,几缕茶烟袅袅升起。

琅琅书声,伴着潺潺的蜀江水向东流去。

溯流而上,见山外未曾见过的繁华。

顺流而下,在坦途中历经崎岖,踽踽独行。

青山隐隐,蜀江水奔腾不息。

江水悠悠,流不尽人间的悲欢离合。

多少风流人物,沿着时代的波痕渐渐消失在峰峦的背后。又有多少英雄豪杰,踏滚滚红尘而来,激起千万朵浪花,卷石拍岸,惊破云霄。

顺着江流的方向望去,只见峨眉山麓下的乐山岿然不动,大石佛恬然自若,丝毫不惧奔腾汇入东海的洪流。

驾一叶扁舟,逆流一直向上便可抵达眉山。若在冬季,岷江支流玻璃江的水蓝而透亮;若在夏季,从山峰流泻出的水色深而显黄。沿江行进,两岸桃柳生姿,枝叶参差披落在波面上,恍如身临世外桃源。由此,眉山也被称为“小桃源”。

寒暑更替,激流奔涌变幻着,岁月也换了容颜。

江流不息,从高处俯瞰眉山,其山势低圆,沃野广袤无垠。这一切看似得天独厚,实则是战国时期李冰治水后产生的良效。放眼望去,绿野纵横,有的是成团成簇的菜圃,还有稻田、果园辉映其间,茂林修竹加以点缀。

清风徐来,水波荡漾。向南而行,停船靠岸,沿着油光、洁净的青色石板朝前走,便抵达了眉山镇的中心。

在宋代,眉山属眉州管辖。在汉、隋朝时,眉州又称通义或武阳。《华阳国志》中记载,武阳在晋时“特多大姓,有七杨、五李,诸姓十二也”。大姓集中于此,文化气息自是相当浓厚,何况唐时皇帝避居蜀地,中原的新文化悉数传入当地。

早在宋之前,眉州就出过文化名人,如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到了宋代,眉州渐渐成了文化名地,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名流。《眉州属志·凡例》中说:“(宋)时天下以文名者六,而眉得其三;以史名者三,而眉得其一。”

纵观历史长河,很多宋代文献也都出自眉州人士之手,像李壁的《王荆文公诗注》、杨汝明的《成都文类》、苏过的《斜川集》、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等。鉴于此,陆游在《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中云:“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五六月份,熙攘的人群在眉山镇来往穿梭,朝路旁的荷花池中一瞥,只见荷花婀娜,在凉风下不胜娇羞。荷花亭亭地立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四溢的芳香流连在沙縠巷中,久久不去。

向巷子深处探寻,道路坦荡平直,槐柳相间,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待到夕阳西下,乌鹊栖隐,极目处可见灯火通明,映亮了漆黑的天空。行到此处,又听诵读之声响彻天际,寒夜中不禁燃起无数文人心中此起彼伏的烈焰。

《方胜览舆》中记载:“眉之通衢平直广衍,夹以槐柳,绿荫蓊然。”《修谯楼记中》又言:“其民以诗书为业,以故家文献为重,夜燃灯,诵声琅琅相闻。”如此看来,眉山的确人杰地灵。

在眉山这个古朴诗意的小城里,不论贫富,家家户户都好种植,庭院是必须有的,处处可见茂林修竹,苍郁丛生。

在纱縠巷中,坐落着一栋外表中等、内部兼具庭院的住宅。从外部看,四周绿竹掩映着前后檐,翠色迷人,时有鸟声阵阵,清脆婉转。宅旁有一方池塘,荷花摇曳其中,夏日香飘十里。庭院前面,有两株老榆树合抱着,何人所植不甚清楚。至于宅内,有的是各类花草,以及果树柳木。

这户人家,便是苏家。据苏洵所作的《苏氏族谱》记载:“苏氏出于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

苏味道,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生于赵郡栾城,年少有名,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官至丞相数年,一时春风得意。唐中宗时,张昌宗下台,他被贬为眉州刺史。

星河流转,两百余年过去了,是非转成空,人杰了无踪影。大浪拍岸而起,多少腥风血雨消失在了历史的潮汐中,多少英华任一抔黄土掩盖了风流。

风云变幻,诡谲云涌,这两百年来苏氏后代如何,毫无历史记载,若想窥探一二,便要从苏泾开始了。

苏泾生了苏釿,苏釿生有五子,其中少子苏祜就是苏洵的曾祖父,精敏而有才干。苏祜生有六子,苏洵的祖父苏杲善于治家,以孝道友善闻名于乡里,常偷偷救济穷苦之人,恐他人以为他爱好虚名。据《族谱后录》记载,苏杲的弟弟宗晁“轻侠难制”,族弟苏玩“尝有重狱”,身上不乏侠者风范,崇尚侠义,却常常以武犯禁。

苏杲生有一子,名为苏序,不好读书,却喜赋诗,为人朴实,同父亲一样宅心仁厚。某年,眉山适逢荒年,饿殍遍野,苏序将平日贮存的粟取出救济族人、外戚及众佃户、贫民。当被问及为何用粟救荒,他说:“粟米易储存,不易发霉,荒年用它救济,再好不过了!”不仅如此,他素来爱在宅邸旁种植芋魁,寒冬时节,在门前摆上刚蒸出来的热乎乎的芋魁,任凭饥饿之人取走享用。

自赵匡胤开国以来,宋逐渐形成重文轻武的风气,宋真宗曾亲笔作《劝学篇》,鼓励文人读书登仕。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回观苏氏家族,从苏泾到苏序无一人登科入仕,直到苏序次子苏涣的出现。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苏涣进士及第,时年二十四岁,轰动了整个蜀地,也渐渐唤醒了苏氏家族入仕为官的决心。

苏洵,生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苏序的幼子,也是苏轼的父亲,字明允,有“老泉”之称。少年时,苏洵不喜读书,常常在外游荡,苏序对此却一概不理。外人问及,他只说那些人不知其中缘由,此子的学习不必担忧。

闲时,看庭前花开花落,云霞染红了半边天,蜀江的水奔涌不息,草木经冬历夏也早已不复当时的模样。然而,已及冠的苏洵丝毫没有学习的意思。

过了几年,苏家为苏洵物色了一位姓程的女子,其父是眉山富豪大理寺承程文应。面对这桩婚事,苏洵并未推脱,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和乐。程氏毕竟出身名门,对她而言下嫁到清贫的苏家不甚重要,丈夫不思进取却是天大的祸事,因此,她整日愁容满面,忧心难安。

即便对丈夫心存不满,程氏依旧尽心侍奉,不敢有丝毫怠慢。某日,她如往常一般在纱行同婢子熨帛,脚忽然深陷于地,定睛一看,原是一个大瓮,上面覆盖着乌木板。瓮里面的东西不详,程氏只管用土填满,此事便不了了之。

为妻,恪守本分,终日侍奉上下。作为生意人,规矩营生,努力维持生计,让苏家兴旺。这份情谊苏洵没忘,他在《嘉祐集祭亡妻文》中说:“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子心,忧我泯没。”

或是真的顿悟了,或是有感妻子的操劳与期冀,“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白昼与黑夜轮番交替,桌上的灯亮了又灭,张张泛黄的纸散落一地,苏洵不觉辛苦,始终如一。

第一次参加乡试,苏洵踌躇满志,孰料名落孙山。眼望夕阳缓缓落在山后,仿佛仅有一次的生命慢慢走向终结,他拿出自己的旧作细细端详,神情黯然,恍然发现自己的见识如此浅薄,随即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烧罢,他又取出各类经史子集,终日端坐在书房苦读。更让人惊骇的是,他暗自发誓不深谙古籍,便不作一文。

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苏洵二十七岁,正值大好年华,他有的是一腔孤勇,独自穿梭在浩瀚的汪洋中,准备排山倒海,一展宏图。次年,随着声声响亮的啼哭声,他得有一子,便是日后名垂千古的苏轼。

春风迷醉,万古留香,门前的一花一木,镌刻着先辈们的谆谆教诲。

风起眉山,吹翻白雪,卷起层层细浪。

往昔,蜀人自述不喜入仕,好遁迹深林,栖隐山野。

如今,蜀江的水潺潺不休,英华尽显,朝着上流争相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