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饮食本草典籍

在唐代有“药王”之称的伟大医学家孙思邈先生撰写了《备急千金要方》,其中对于饮食方面的本草研究已经具备了往专著方向发展的趋势。本书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共三十卷,两百三十二门,总共有五千三百方。书中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像“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之于无事之前”等观念都是从此书出来的,本书可以说是发扬了“治未病”观念,也就是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备急千金要方》也非常重视饮食养生,书中第二十六卷就名为“食治方”,这是中国最早的中医饮食保健专论,内容强调以食物来治病。书中将食疗食物分为四大类——果实、菜蔬、谷米、鸟兽虫鱼,总共一百六十二种食物,书中对其性味与作用都有介绍。《千金要方》成书于唐代,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而书中对于中医饮食本草的专章,也正式开启了百家争鸣的中医食物本草研究。

孟诜的《食疗本草》是唐代的一本有关食物本草的专著。《食疗本草》的原书已佚失,现本是由《证类本草》和《医心方》等书辑录复原而成,在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卷,共有两百六十种药物。书中内容主要都来自民间的医药实践,以食物治病为主,不仅记载了各种食疗食物的性味、功用、主治等,还有食物之间配合使用时的禁忌,以及食疗的方剂、食疗的运用方法与效果,可以说是《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方》的进阶版。《食疗本草》成书于唐代,是唐代收录食疗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一部著作。

唐代昝殷所著之《食医心鉴》,又名《食医心镜》,原书已佚失,现本是从《医方类聚》辑录复原而成,共一卷,两百一十一方。《食医心鉴》成书于唐代,是唐代的一部食疗方书。书中在每一类食疗方之前,都先论述该类病的成因、症状,以及食疗的原理,最后才会介绍对治该类病的食疗方剂。并且,在每一个食疗方剂后都注明其原料、用量、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此外,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是书中食疗方所使用到的原料大多是很容易取得的,所制作的成品也都是以粥、面、馄饨、羹、汤、酒等常见的食物形式为主,例如糯米阿胶粥方、炙黄雌鸡方、鲤鱼汤方、鲫鱼鲙方等。

由著作的产生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唐代时中医饮食本草专书的出现揭示了药食同源的养生观念。我们日常食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如同药物一样被彻底地研究,这对于中医食疗的发展和深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开启了后世在食物本草学上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