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激发内驱力: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我听到很多家长说过类似的话:“求学求学,现在不是孩子求学,是我求着孩子学!”这的确是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孩子不爱学习、不想学习,家长用尽浑身解数求着孩子学:有些轻声细语地叮咛催促,有些则生气暴怒,有些干脆搬把椅子坐在孩子旁边陪读,甚至对孩子说“只要你肯学,爸妈做什么都行”。

然而,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效果,一旦把孩子逼急了,他可能还会表示“我是没办法给你好好学习了,你再生个孩子替你学吧”,明明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到最后他却满腹委屈,甚至觉得自己是替父母来受罪。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他们会认为是父母“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他们的学习完全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这就是孩子缺乏学习内驱力的典型表现。

激发学习内驱力的三个要素

内驱力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培养孩子学习内驱力,首先要了解它的形成原理。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和理查德·M.瑞安的自我决定论认为,所有人都有三个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成就感。当这些需要得到了充分满足,孩子对于某件事的内在决定动机自然就提升了。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关键也就在于此。如果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收获了归属感、自主感和成就感,那么他们就会更加主动、积极、愉快地投身学习。

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并对其产生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对孩子来说,归属感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认同和包容。当孩子感觉自己在家庭中被关注、被理解、被认可时,他的归属感就会获得充分满足,他就会真正将自己看作家庭中的一员,努力保持自己最好的状态,其中就包括主动学习。

举个例子,在我的家长课上,有一个妈妈讲到她和6岁儿子之间的一个小互动。快要吃晚饭时,孩子的家庭作业还没有完成,于是妈妈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晚饭前写完作业吗?”孩子说:“有一个办法,但是我不能告诉你。”妈妈说:“说来听听吧。”孩子笑了一下,说:“你狠狠地骂我一顿,就可以很快完成了。”妈妈用很夸张的声音说:“那可不行,我这么爱你,即使你写不完作业,妈妈也舍不得骂你。”孩子眼神里满是害羞和喜悦,过了一会儿,他说:“妈妈,我也爱你,我现在就快快写作业。”这就是认同和接纳所带来的归属感的力量。

自主感

自主感是指人们对某件事的选择、决策拥有掌控力和决断力的感觉,可以直接理解为“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拥有实际掌控权”。孩子在成长探索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保持在一个兴奋的高点上,有些事情让他们兴致高昂,有些则让他们意兴索然。

这种情况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出于孩子个人意愿选择的课外班,孩子对于上课的期待度都相对较高;而如果是在家长的指点或要求下报的兴趣班,孩子往往从内心产生抗拒,即使试探着完成任务,也只能算作“勉为其难”。同样是学习,孩子所表现出的态度迥然不同,学习的结果自然也大相径庭。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孩子对于报兴趣班这件事情是否有自主感。如果孩子对于一件事没有自主决策的能力,而是被父母安排或命令去做的,那么他们就很难将其看作自己的分内事,自然也就很难做好。只有当孩子具备自主感,拥有了某些可以自己说了算的瞬间,他们才会对相关事情担负起责任,并且积极主动地去完成。

成就感

成就感是能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孩子自主选择是引导学习的第一步,而后续的学习过程则需要成就感的支撑。需要注意的是,成就感强调的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感觉自己能不能做到。它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对于一件事的完成至关重要。成就感培养的是,当孩子面对新事物时可以对自己说“我能行”,而非“我做不到”。

当孩子在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时,会受到来自内在自我和外在家人的双重鼓舞,这会让孩子拥有更愿意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保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孩子在某件事上习得的经验、能力都可被看作实践成果,家长们不必将成功看作孩子获得成就感的唯一标准。例如当孩子练习足球射门时,不是只有进球才值得被关注,整个过程中,孩子每一次角度的调试、力度的调整,表现出来的观察力、坚持力都应当被家长看见和认可。这样做,孩子会从中获得持续的信心和勇气,对踢足球这件事也就拥有了更强烈的成就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

如果一个孩子具备了归属感、自主感和成就感,那就说明我们帮助孩子找到了内心的意愿。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在父母或他人的正向激励中成长,那么,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就会迸发出非常强大的内驱力。一个有内驱力的孩子能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迎接学习的挑战。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4个方法

基于学习内驱力的形成原理,我们可以用一些具体办法帮助孩子激发学习内驱力,这里给大家介绍4个切实可行的小方法。

正面语言:无条件接纳的归属感

“无条件接纳”指父母接纳自己的孩子是基于孩子本身具有的无限价值和尊严,与孩子的相貌、才能、成就、社会地位无关。通过“正面语言”,即带有积极色彩、能起到宽慰鼓舞力量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接纳。

我们来假设一个情境:在班上学习一向吊车尾的孩子,这次突然考了不错的成绩,他兴高采烈地回来跟你分享,脸上是止不住的开心和得意。此时你的做法会是如下哪一种?

A. 虽然开心但仍严肃提醒:“取得一点成绩就自我满足扬扬得意,可别下次考试又吊车尾了。”

B. 温柔鼓励:“很开心你跟我分享这么好的消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这么理想的成绩,真应该为你自己感到骄傲。”

看起来B简直是无懈可击的完美答案,真的会有人选A吗?然而事实上,很多家长在面对这样的事时脱口而出的往往是A。其实A的做法当然也可以理解,家长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希望孩子能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担心如果不提醒孩子,孩子就会飘飘然,在学习上松懈下来,下次考试会回到老样子。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孩子在取得一次非常好的成绩后,下次有极大可能不会再创辉煌,但这并不是孩子骄傲造成的。正如丹尼尔·卡尼曼通过实验阐释的“回归平均值现象”:无论你这一次是发挥超常还是失常,下一次大概率都会回归到正常水平。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就能明白:孩子取得好成绩后的下一次失利,并不是因为孩子骄傲了。反之亦然,当孩子考了很差的成绩,被家长训斥后成绩变好,也不是因为被训斥了。因此,A话语中看似合理的部分被消解了,不合理的部分则被放大了。当我们忍不住提出负面担忧,并且用语言打击孩子时,破坏的可能是孩子的归属感。孩子会觉得“反正我怎么努力,你都不会满意,我学起来也没什么意思,算了,不学了”,或者“你不爱我,除非我做到最好”“你不会理解我,也不会接纳我”。

在家庭中没有归属感的孩子是很难有自我驱动力的。我们在生活中要避免这种负面语言下的打击式教育,而应当多跟孩子说类似B的正面语言,给孩子正向的鼓励和认可,例如“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件事”“关于……你做得很棒,真为你骄傲”等。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你可以跟孩子说:“我看到你很沮丧,你觉得这次成绩不理想,你可以想想怎样才能掌握那些知识点,需要帮助的话可以随时来找我,我相信通过努力你可以做得更好。”看见孩子的情绪和努力,和孩子站在同样的方向上,让他们切实感觉自己是被家人接纳和包容的,且这种接纳并不是因为分数。这样的做法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归属感,从而更有信心面对下一次挑战。

选择式提问:小步放权,逐步自主

一提到给孩子放权,父母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放飞自我、局面失控、麻烦加倍等负面情境。的确,我看到过一些父母尝试完全不管孩子的作业,让孩子自行决定,最后却发现孩子根本没有独自规划和完成作业的能力。而且,第二天不是忘带书,就是少了笔。更麻烦的是,家长还要承担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问题,例如被老师在班级群里单独点名批评,或者被喊去学校给孩子送书本文具。不得已,送出去的权利又只好再收回来,还要感叹一句:能够放权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太顽劣,不管根本不行。

其实,正是因为父母不相信孩子有自主决策的能力,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行为管控过多,造成了彼此间行为关系失衡。而不讲求方法的骤然放权,更加剧了双方的认知矛盾。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这样的对话:“行了,我不管你了,你爱怎样就怎样吧。”而等孩子真的爱怎样就怎样时,比如去看电视、玩游戏、踢足球时,父母又会跳出来一声大吼:“你作业写完没?没写完你就看电视?”结果当然是引发亲子矛盾。

给孩子放权,可以先从一小步开始。爱德华·L.德西在他的著作《内在动机》里讲过一个故事:有个老人总是不按医嘱吃药,医生怎么叮嘱都没用。但是有个医生只用了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他问老人一天中什么时候服药对她来说是最好的,就是这样一句话,老人开始按医嘱吃药了。因为她获得了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哪怕只是这么微小的一个权利。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

逐步给孩子放权,有个特别好用的方法,那就是用选择式提问,使用“先做……还是先做……你自己决定”的句式,让孩子在有限的选择里发挥自主能动性。比如放学回家,你可以对不愿意写作业的孩子说:“先做语文,还是先做数学,你自己决定。”休息时间,你可以跟孩子说:“玩卡片游戏还是乐高,你自己决定。”提出选择式提问时,要注意两点:首先,两个选择都是你能接受的。如果你心中预设了答案,比如你觉得语文一定要先完成,而孩子选了数学,你却跟他说:“妈妈觉得还是先完成语文会更好,你觉得呢?”那么这个放权就是失败的,孩子会觉得自己的选择根本没有意义。其次,提问后一定要加上“你自己决定”,因为这会让孩子真切地感觉到可以“由我自己来做主了”。当孩子经历过一次又一次为自己做小决定后,就能逐渐习得自我决策的能力,也就能更好地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了。

启发式提问:充分放权,享受自主

当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逐步踏入自主世界后,家长可以开始尝试给予孩子更充分的自主权,让孩子真正感受自主的魅力。这时候,父母的做法可以由选择式提问转变为启发式提问。这里我们也来假设一个情境:孩子英语考试每次都不及格,于是你给孩子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孩子不愿意去,但不得不去。上了几节课后,孩子越来越抗拒。有一天,孩子跟你说:“我不想上英语补习班了,这个星期我是不会去的。”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作为家长的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 “钱都交了,怎么能说不上就不上?”

• “你英语但凡能考及格,我也不至于非逼你去上课吧?”

• “你说说你不上课你想干什么?你自己能学好吗?你必须给我去上课。”

这一套三连问下来,亲子间的沟通通道就被家长单方面地切断了。站在家长的角度,我能够理解父母是出于为了孩子好的心态,希望孩子能明白其中利害,能鼓起勇气攻克学习难关。但当我们这么做时,在孩子心里可能只有一个念头:“我是被你逼的,我只能听你的,什么都是你说了算。”最后的结果,无非是孩子无奈去上课,但心不在焉,学习效果不会很好,或是孩子坚持己见与家长大吵一架,无论哪种都是对亲子关系的一种消耗。

那么,如果我们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跟孩子沟通,结果会怎么样呢?比如,我们对孩子说:“谢谢你告诉妈妈你的真实想法,但是你的英语基础薄弱,如果不报补习班,你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妈妈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还需要妈妈给你提供其他什么样的帮助呢?”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提问,孩子会产生一个自主思考的过程,他会将提高英语成绩看作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寻找解决办法,同时他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是被人尊重和聆听的。当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做主的时候,他会更有责任感,也更愿意付出努力,而不会感觉自己在接受别人的意志,是被父母强迫学习的,从而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和家长的对抗上。

激励式刻意练习:小目标产生成就感

大家也许注意到,孩子玩游戏时常常不用家长教自己就能学会,对有的游戏还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其实这跟游戏的难度设置关系不大,而是与游戏的玩法息息相关。那些游戏之所以能够让孩子上瘾,往往是因为孩子在游戏环节中获得了“我能行”的满足感,这极大地鼓舞了孩子玩游戏的斗志。即使有一两个环节十分艰难,但是因为有之前的成就感作为心理基础,孩子依旧会锲而不舍地再接再厉,而每闯过一关所得到的激励更是会让孩子的美好体验再次升级。

我们可以模仿游戏的设置,把这种游戏中的美好体验转移到学习中。举个例子,练琴已经成为亲子关系中的高危事件之一。当孩子说:“妈妈,我不想练琴了。老师弹得那么好,我怎么练也不可能跟他弹得一样好。”许多家长常用的做法可能是告诉孩子:“老师弹琴弹得好,是因为他一直坚持练习。你要是不多练习,怎么可能跟老师一样弹得好?别磨蹭了,赶紧去练琴。”这样的沟通方式并不能真的解决孩子的疑惑,只会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反复练习中体会到更多的挫败感。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跟孩子沟通。在孩子陷入学习瓶颈、信心受挫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一点点找回信心。可以分两个步骤做:

第一步,分解目标,刻意练习;

第二步,及时鼓励,适时激励。

以弹钢琴为例,你可以试着跟孩子说:“你想要和老师弹得一样好,的确没有那么容易,不过你可以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许多个小目标。比如,这一周你先练习指法,给自己定一个指法练习的目标,看看你每天需要做些什么。”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然后再把小目标变成每天需要做的刻意练习,加上家长的及时鼓励和肯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渐渐觉得:“我能行,我可以做好。”

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家长们不妨让孩子自己设计一些达成目标的激励方式。比如,孩子学书法,在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把孩子的作品装裱起来挂在墙上。这对孩子来讲是一种成就感的体现。再比如学钢琴,当孩子练习一段时间后,可以让他给家人或者朋友演奏自己拿手的曲子。孩子如果从学习过程中持续得到成就感,他学习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但是,需要注意:激励方式需要孩子自己认可,而且不要让这种外部激励变成主导。孩子努力达成目标,不只是为了获得这些激励,而是感受完成目标时的美好体验,确认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获得成就感。

本章重要工具

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三个要素:

归属感、自主感、成就感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4个方法:

1 正面语言:无条件接纳的归属感

2 选择式提问:小步放权,逐步自主

3 启发式提问:充分放权,享受自主

4 激励式刻意练习:小目标产生成就感


使用场景:当孩子缺乏学习内驱力、做事拖拉、没有兴趣时,要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自主感和成就感。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意愿,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能得到父母或他人对自己所获得成果的正向激励。

注意:不要强迫孩子,给孩子选择的自主权;使用启发式提问时不要给孩子预设答案,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并设立达成目标的激励,从而获得完成目标的美好体验,但是不要过多设置物质奖励,那样会削弱孩子的自主感,使之成为物质诱惑的俘虏。

能让孩子学到什么: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定下目标,分解目标,最终将其变成可执行的方案。让孩子从小目标的达成中获得“我能行”的成就感,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本章小练习

学会使用启发式提问

遇到孩子的对抗时,如果你觉得自己以前使用的方法无效,可以试着做这样一个练习:回想一下当时孩子的表情、说过的话语,细细体会当时孩子内心的感受、想法和决定分别是什么,用纸记录下来。如果在遇到这些问题时要采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你会怎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