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温病病程的阶段性,是由在温邪作用下,卫气营血与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具有规律性变化所决定的,故这种病变过程的阶段性变化,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以及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叶天士《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吴鞠通《温病条辨》:“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皆论述了温病的发展规律。温病病变初期,温邪大多袭于肌表,表现为恶寒发热等表证的病理改变,多为正盛邪轻;温病中期阶段,邪正剧烈相争,属正盛邪实,多表现为高热、神昏、斑疹、出血等里实热证的病理改变;温病后期阶段,多属邪少虚多、干咳少痰、口干咽燥、舌光红少苔等肺胃阴伤或低热颧红、咽干齿燥、舌干绛枯痿等肝肾阴伤的证候表现较为突出。总体而言,温病前期阶段邪在卫分、气分,病变多以人体的功能失调为主;中后期阶段,病邪入营迫血,病变多以实质损害为主。

温病的病变发展趋势,一般为病位由表入里,病势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转重,病性由实致虚。即温病发病初起,大多从卫分表证开始,病位较浅,病情较轻。随着病程发展,病邪内传入里,病情随之加重,出现里热实证。如病变继续发展,则可出现邪热更甚而正气虚衰,或邪热虽退但正气衰败的危险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