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还是水产?

2015/01.20

昨天下午四点半CA1571北京飞青岛。紫色小飞机,外形萌酷如卡通机。六点多到达青岛,七点多入住黄海饭店。自助餐,取了几颗“煮蚕豆”,入口却不是蚕豆味,一打听才知是“小山药”,之前完全没见过!饭后八点半,和同事在附近转转,沿着蜿蜒向上的街道溜达,远处灯光散射,隐约可见路旁的梧桐,还有旧时的德式建筑。

今天,《中国大百科全书》三版水产(后改名渔业)学科第一次编委会在青岛黄海饭店会议厅举行。主编唐启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科协副主席、山东省科协主席。各相关院所著名专家40余名参会,且和昨日的档案学会议形成鲜明对照,清一色男士!

唐院士气质儒雅、掌控会议干脆利落。上午下午全天会,完成设定任务,精确、高效。他对本学科特点及有争议的名称等问题的讲话让我长了见识,简要整理如下:

与海洋学科相比,水产学科侧重点是渔业资源特征和产业特征两个方面知识体系的描述,包括渔业科学、技术、工程、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科学是指探索,技术是讲发现、发明,工程是集成,经济就是贸易。各个概念的侧重点不一样,因此,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如果按照上面这个创新思维发展来看是比较完整的。再一个特点就和渔业产业结构变化大有关。我国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甚至是70年代,是以捕捞业为主。50年代,我国的养殖产量不超过渔业总产量的10%;80年代中期养殖和捕捞产量比重就各占一半了;现在养殖占了70%多。这个变化使得水产学科的发展有了不平衡的问题。因此,三版各分支的设计比重就和一版时的思考角度不一样。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渔业历史悠久、产量大。历史上范蠡养鱼距今已有好几千年了。我国渔业产量目前在世界占比将近40%,总产量上2014年我国是6000多万吨,世界大约是1.5亿吨。鉴于此,新时代渔百科的任务是彰显中国渔业知识体系,在引领渔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关于学科名使用“渔业”还是“水产”,在国外“水产”和“渔业”是同一个英文词。在内容使用上比较混乱,比如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一开始设的是渔业部,该渔业部包括资源植物养殖处等等。但是在2000年之后,为了推动水产养殖的发展,FAO把渔业部改为渔业与水产部,这就跟我国的教育系统对应不起来。在欧美,一些渔业专著和刊物,比如说最著名的加拿大杂志《渔业与水生科学》,该杂志里面不收有关水产养殖的文章,这就等于把水产养殖从渔业里分出去了。唐院士表示按自己的理解,目前西方人把天然的这一部分认为是“渔业”;人类自己动手做的那一部分认为是“水产养殖”。另外,美国华盛顿大学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够授予“渔业”博士学位的学院,该渔业学院里包含水产养殖系。在国内,《中国大百科全书》一版时学科名使用“水产”,模糊的是“渔业”。目前唐院士作为主编想将这一概念倒过来,并在本次会前征求了副主编和分支主编的意见,结果是一半赞成用“渔业”,一半赞成用“水产”;但是大家都不赞成使用“水产学”。经查《辞源》和《辞海》,“渔”甲骨文上就有,但“水产”从哪里来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就机构而言,过去叫农业部水产司,后来改成农业部渔业局;各省的渔业主管部门几乎都改过来了。因此,建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应该进行规范。就农业门类而言,“农业”没有争议,“林业”也没有争议,“畜牧业”等也都是用的“业”,所以本学科改为“渔业”是不是更规范一些?这个问题留待各位专家在边完成渔业百科的编撰工作中边思考。

印度洋上打鱼船。抵御风浪的平衡架使小船看起来像一只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