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它”即是“蛇”
——“它”字解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它”字的本义就是毒蛇。但这确实是事实,而且也被相关的历史文献所证实。在甲骨文中,“它”写作“”或“”,属于典型的象形字,形似一条大蛇。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将“它”字横向展开,就能发现一条爬行的蛇。

在甲骨文中,“它”字还有一个异体字。其特点是:上部是“止”,代表的是人脚。原来,在远古时代,由于蛇四处出没,穴居的人们经常会踩到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蛇毒性很大,名叫蝮蛇或“草上飞”。这种蛇攻击性很强,人一旦被它咬住,就会面临生命危险。由此可见,当时的人认为“它”的危害很大。在平时走路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以免踩着“它”而出现危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字也反映了上古先民与毒蛇搏斗的场面。分析“它”字的形体,可以看到,有很多人被“它”咬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上古先民视“它”为灾难的象征。例如,甲骨文中所说的“无它”往往是指大吉大利。至于“有它”,当然是指遭遇灾难了。在这方面,《说文解字》说得很清楚:“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原来,上古先民在结草而居时,非常害怕毒蛇,以至于见面都会互相问候一句:“遇到蛇了吗?”这就充分说明,毒蛇对当时的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于是,甲骨文中的“它”字,既可以指蛇,也可以引申为“祸害”“灾害”。实际上,在甲骨文中,“无它”是指“没灾害”,“有它”是指“有灾害”。

在小篆中,“它”字写作“”。《说文解字》强调:“它,虫也。”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它”字应读“蛇”音,是“蛇”字的本字。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将“它”借用为代词的“它”,又在“它”字的左边添加了“虫”字,成为“蛇”字,代表“它”的本义。在远古时期,“它”受到先民的崇拜。据说,中华民族最早是崇拜蛇的,后来才在崇拜蛇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龙。一个有力的事实是: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都是相似的形象,即人首蛇身。

“它”字趣释

“它”字的本义是一条毒蛇,这让现代的人难以置信。但是通过相关的历史文献就可以证实这一点。甲骨文的“它”字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所描绘的是一条大头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