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羊”为吉祥如意之物
——“羊”字解

羊对人类的贡献堪称毫无保留:肉味鲜美可食,皮毛暖和可御寒。更重要的是,羊性情温顺,对人类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上古先民始终将羊视为大吉大利的吉祥之物。在古代饰品上,常常雕刻着“吉羊”之类的字样。在这里,“羊”字便代表着“祥”。例如,在《汉元嘉刀铭》上,就刻有“宜侯之,大吉羊”的文字。

考察文字的起源,“羊”字的出现要远远早于“祥”字。换句话说,“祥”字是后来造的。其共同点在于:如代表“吉祥”之意,“羊”字和“祥”字可以通用。后来,为了更加明确地表义,人们便用“羊”和“示”造出“祥”字,专门指代“吉祥”“和美”。所谓“示”,往往与人类的心理活动有关,主要取象于祭祀时的供桌,代表祭献、祈求。在汉字中,以“示”为偏旁的字多半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左传》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其中就有一段与“羊”字有关的描写。楚国进攻郑国,一举打败了郑国。郑国国君郑伯被迫投降,“肉袒牵羊,以迎楚师”。所谓“肉袒”,就是摘掉王冠,脱去王服。这个很好理解,但他为什么还要牵羊呢?原来,“羊”象征着吉祥,郑伯是希望楚国国君宽大为怀,不要屠杀自己的子民。前蜀皇帝王衍一向贪生怕死,在投降后唐时,也牵上一只羊:一来强调自己像羊一样温顺;二来恳求对方给予自己活命的“吉祥”。当时,大臣王承旨看到君王如此卑躬屈膝,不禁悲从中来,愤然赋诗,予以斥责:“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

此外,“祥”字还经常被用来作为人的名字。历史上,“王祥卧冰”的故事就家喻户晓。晋朝时期,临沂人王祥特别孝顺父母。父母生病了,他就衣不解带地在一旁殷勤伺候,不敢有丝毫怠慢。有一次,老母亲想吃活鱼。当时,正是寒冬季节。王祥不畏严寒,脱下衣服,开始刨冰。突然,河冰自动融化,一条鲤鱼跳了上来。他赶紧拿回家,去孝敬自己的老母亲。后世便用“王祥卧冰”这个故事来赞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

“羊”字趣释

羊天性温驯和善,食草,不与人争食,更不会伤害人类。羊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不管是从实用角度还是功利角度,羊对于人类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上古先民把羊视作大吉大利的吉祥之物。

“羊”字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