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华夏民族共同崇拜的图腾
——“龙”字解

在甲骨文中,“龙”字一般写作“”。据不完全统计,甲骨文中共有11个不同形状的“龙”。其共同特点:头清角明,口大齿利,身躯弯曲绵长。从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些特征似乎更接近于蛇。从甲骨文来看,11个“龙”字属于典型的象形字。一些学者由此推断,先民对“龙”这种想象中的神奇动物极为熟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甲骨文的“龙”也许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恐龙。不过,按照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造字时代的先民并不了解早已在中生代末期灭绝的恐龙。所以,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甲骨文中的“龙”字很可能是在民间流传的有关“龙”的传说的基础上,受到当时流行的“龙”图腾的信仰,才创造出来的。

“龙”的繁体字写作“龙”。在小篆中,“龙”字写作“”。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介绍:“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实际上,许慎的这种描写并非杜撰,更像是民间传说中常常提及的那种灵异的三栖神物。在远古时期,许多部落的动物图腾崇拜各有特色。“龙”更像是蛇、羊、虎等众多动物图腾的变形,并最终成为华夏民族崇拜的图腾。

在封建社会,“龙”一向是帝王的神圣象征。所以,自称代表天命的皇帝就被称为“真龙天子”。南宋末年,元军势如破竹,宋军节节败退。在元军的穷追不舍之下,丞相陆秀夫只好陪同幼帝逃到珠江口,躲在东岸的大鹏山上。不久,当地的里长听说皇帝来这里避乱,连忙带人物色了一个景色绝佳的洞穴,修缮一新,权当这位南宋皇帝的“寝宫”。幼帝饱受颠簸流离之苦,如今能有这样一个幽雅山洞安身,自然倍感开心。有一天,幼帝问陆秀夫:“我听人说,这里有八座山。如果每座山都是一条龙的话,这里该有八条龙了吧?”陆秀夫摇摇头:“陛下,这里有九条龙。”幼帝感到疑惑,便追问道:“怎么是九龙呢?”陆秀夫认真地回答:“陛下身为大宋皇帝,堪称真龙下凡。这八座山就是八条龙,加上陛下,一共是九条龙。”幼帝听了,龙颜大悦。从此,人们便称这座山为九龙山。这就是香港的“九龙”一说的来源。

“龙”字趣释

“龙”的古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大多有头有角,口大张,并露出锋利的牙齿,还有弯弯曲曲的身子。龙在中国古代也作为吉祥的象征。总之,“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中华民族有着非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