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
- 张明 魏伟 陈骁
- 1100字
- 2021-07-06 11:00:42
◎区域一体化溯源
区域一体化的概念由来已久,最初是指具有一定地缘关系的一组国家(地区)在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逐步取消各种贸易障碍,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该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孙大斌(2003)认为,区域一体化的概念在我国有一定的政府利益偏好属性,我国国内的经济一体化可以定义为: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具有一定地缘关系的省份之间、省份内各地区之间以及城市之间,为谋求发展而在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调节,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以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市场的动态过程。其目的是在区域内实行地区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繁荣。
部分学者将一体化看作选择的结果,其他学者则认为一体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早期的学者倾向于将经济一体化过程看作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区域一体化对经济的影响实际上就是经济活动的不同空间分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区位分布是“聚集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聚集力”主要在于规模经济和接近市场能够降低成本,包括运输成本、生活成本等;“分散力”则是拥挤效应带来的成本提高。在聚集力发挥作用时,成本的下降会带来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对于区域一体化的认识既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也属于地理学的范畴。
孙大斌(2003)认为,尽管我国最初的区域一体化有政府行为的成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转变为产业簇群化、产业梯度转移和高新技术打破产业边界后的产业融合化发展,因此区域一体化的过程背后是某些产业方面联系的不断深化。部分学者将区域一体化看作一个空间非均衡动态过程,经济活动向具备区位优势的地域集聚,这在初期阶段会促进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但随后也会带来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黎文勇和杨上广(2019)在对长三角一体化的研究中提出,一体化的动力在于原先要素市场的分割状态导致要素资源难以跨区域流动,从而使得经济增长效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一体化市场的建设和城市分工体系的构建。孙博文(2019)认为,市场一体化兼具“市场化”和“空间一体化”的双重属性,即既关注“交换经济”的现实,也关注要素和商品的跨区域流动带来的增长空间溢出。
总的来说,现阶段学界普遍认同区域一体化不仅仅是区位选择的结果,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交互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一体化的形态是不是一定表现为“聚集”还有待商榷;现阶段一体化的动力更多地体现在当地的产业有某种集聚性或是互补性,或是当地的市场割裂状态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和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区域一体化整体呈现出市场一体化、产业分工体系的构建、要素流动带来的空间溢出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