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探颐黄坤载“六气解”,了彻六经主气、标本转化规律,重视本气衰旺论

吴佩衡先生非常重视黄坤载的理论,他经常跟我们说,学理论要学黄坤载,学用药组方要学郑钦安。他认为黄坤载的理论有更严谨的方面,而郑钦安的理论实践效若桴鼓。以黄坤载的《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为例,他说:“内外感伤,百变无穷,溯委穷源,不外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义至简而法至精也。仲景既没,此义遂晦,寒热错讹,燥湿乖谬,零素雪于寒泉,飘温风于阳谷,以水益水而愈深,以火益火而弥热。生灵夭札,念之疚心,作六气解”。他看到了当时中医的治疗现状,没有把六气搞清楚,寒者寒之,热者热之,“零素雪于寒泉,飘温风于阳谷”,是形容这种治疗导致了生灵涂炭。所以佩衡先生在他的《伤寒论讲义》和《医药简述》两部著作里,特别引用了很多黄坤载的《六气解》,他要求我们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比方说,他对少阴君火、太阴脾土、阳明燥金都有详细的气化理论。所谓六气就是六经气化,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以有人说,中医就是天六地五,讲的就是这六气。吴佩衡先生用“本气衰旺”和“六气偏见”来讨论内伤外感发病的基本规律,以及证型的多发性和倾向性。在六气演变过程中,也就是六气在整个发病的过程中,由于本气的衰旺和六气的偏见,导致疾病的一些倾向性和多发性。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科研,依据的理论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从”就是气的归向性,有从标化,有从本化,有从标本化,有不从标本而从中化这些普遍的规律特征,特别是不从标本而从中的阳明厥阴,有很多医家的解释都比较粗糙,水流湿,火就燥,都是敷衍的解释。我们的科研项目是把1988年到1997年昆明市中医医院的凡属于消化道疾病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共计1022例。这种统计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样本够,样本量大,时间年限长,只要是我们中医院病历档案室存档的都进行了回顾性统计。这些病例不是我吴荣祖一个人看的病例,而是医院里众多中医的临床病历资料。经曰“阳明病不从标本而从中也”,阳明病多是从中化的,阴湿演化,伤及阳气。我们统计的西医病种有6个,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慢性结肠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根据归类大致有8个证型: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湿热内蕴、肝胃郁热、胃阴亏虚、寒邪客胃、食滞胃肠和瘀阻胃络。在这1022例中,从中化,从寒湿演化的,占到了61.7%。这就说明从中化确实是中焦阳明病的一个特征。因为各地不同,我不知道大家在治疗脾胃病的时候,理中、建中、平胃、六君类方剂的使用频率如何?承气、白虎用得多吗?这就需要大家在临床中去观察。所以标本中气是讲疾病的趋向性、易感性。六气标本中见,实际已包括了内外感伤,百病莫逃。我在云南讲课的时候,特别讲到六气的标本中气,我们学中医的一定要关注这个。虽然标本中气有点难懂,但是读懂了就把握住了大局。所以我们要特别提倡重视标本中气的研究。

六气变化是以身体内部六气的特点来揭示疾病的规律。所以我在标本中气的讲学中,特别提出一个题目——治病救人与治人抗病,治病救人是西医、中医的目标,但我认为除此之外,中医更是治人抗病——通过治人来达到抗击疾病的目的。我记得SARS期间,广州搞了个中医治疗组,因为导师们年事已高,担心经不起SARS病毒的侵袭,所以没有直接进一线,他们坐镇在隔离区外指导。学生弟子不断从一线打电话汇报病情变化情况,各种指标、数据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使他们无从下手。这时导师给了一个经典的指导,强调弟子们要看着病人的四诊变化进行辨治,而不是看着病人的影像变化、生化指标去治疗,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试想,在治疗中如若失去中医特色,当然就会无法下手;而从中医的角度、人的角度去处理,你就会感到主动、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