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中暑)案

李某,女,45岁。初诊时间:1987年9月28日。

主诉:胸部痞闷1日,昏厥半日。

诊查:患者形体瘦弱,上午候诊时因胸部痞闷而请求先治,但语毕即两眼直视,白睛外露而呆滞,面色青灰无华,额头汗出,昏厥不省人事,不能言语,两手厥冷,下肢僵硬,病情危急,深虑暴脱,即用指压人中穴无效,接用通关散吹鼻以通窍醒神,继用毫针刺人中穴、合谷穴(测血压为零)得嚏。十多分钟后面色转润泽,神志较清,咳吐白色浊痰四口,胸部痞闷明显减轻,双眼活动正常,能言语,但语声低微,四肢渐转自如、温和。继服小苏和香丸5粒,连续咳吐黏痰甚多,病情进一步好转,危象已除。但胸部尚稍感痞闷,头昏,心悸,胆怯,四肢懈怠。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中医诊断:厥证(痰浊型)。

西医诊断:中暑。

辨证分析:患者形体瘦弱,元气素虚,又值路途劳倦伤脾,气机不畅,故发昏厥;昏厥后真元受戕,痰浊易聚,故头昏;痰浊阻滞心胸气机,故心悸、胆怯;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弱均为痰浊蒙蔽之象。

治则治法:益气健脾,化痰宣窍。

处方:新开河参4g,炙黄芪12g,炒白术10g,远志5g,姜半夏10g,九节菖蒲5g,淮山药12g,茯苓10g,生薏苡仁10g,生甘草3g,广陈皮5g。3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精神较佳,头昏、胸闷已除,心悸、胆怯减轻。元气已得恢复之兆,痰浊亦见廓清之象,药已中的,原法展伸。

处方:新开河参4g,炙黄芪12g,炒白术10g,广陈皮5g,生薏苡仁20g,淮山药20g,姜半夏6g,茯苓10g,炙甘草3g,当归10g,远志5g。5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随访:药后诸症皆平。

【按语】《素问·厥论》指出:“阳气衰于下为寒厥,阴气衰于下为热厥。”《伤寒论·厥阴病篇》云:“凡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厥虽有寒热阴阳之分,但均属危急之症,抢救治疗刻不容缓。此例厥证已彰,脱象显露,抢救已属分秒必争。故用通关散配合针刺人中、合谷以通窍醒神。俾得阴阳之气顺接,如环之无端,而厥脱自除。继用大补元气、渗化痰浊之品以巩固之。《素问·五脏别论》云:“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img郁,皆属于肺。”盖肺开窍于鼻,司呼吸,主一身之气。由于感受时邪不正之气,或体内阴阳之气猝然受隔,气机郁阻,致机窍失灵而产生昏厥闷乱或剧烈腹痛等。用通关散等辛香之品走窜通窍,得嚏之后,肺气得宣,img郁闭塞之气随解,病者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