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3)
- 中医四大名著(第四卷)
- 李楠编著
- 4934字
- 2021-05-26 18:04:30
此处用其“气上冲”与“不上冲”来揭示本证的病机。其“气上冲”反映虽经误下,正气尚未受伤,邪犹在表,正气能与邪气相争,即表证仍在,病邪有外解之机,可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调和营卫。若其气不上冲,则是误下伤正,外邪已经内陷于里,病生他变。此非表证,则不宜使用解表治法。
原文中的“方用前法”系指第12条讲述的桂枝汤煎服法与调护法。有人误认为此处指用桂枝汤并用前曾使用之下法,不仅文意失续,且与病机不符,实属臆断。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①,仍不解者②,此为坏病③,桂枝④不中与⑤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⑥,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⑦此,勿令误也。(16)
【注解】
①温针:是针刺与艾灸合用的一种方法。操作时,针刺一定穴位,将艾绒缠于针柄上点燃,以使热气透入穴位。
②仍不解者:指病仍未解,非指表邪未解。
③坏病:因治疗错误而致病情发生变化,已无六经病证候可循的病证,即变证。
④桂枝:此处指桂枝汤。
⑤不中与:即不中用、不当用之意。方有执说:“不中,犹言不当也。”
⑥解肌:就是解散肌表之邪,属发汗的范畴,但与开表发汗不同。尤在泾说:“解肌者,解散肌表之邪,与麻黄之发汗不同。”
⑦识(zhǐ):记住。方有执说:“识,记也,记其政事谓之识。”也可理解为认识、注意。
【解读】
太阳病初期,本当用发汗之法治疗,但也需辨别表虚、表实,选择适宜的方剂,并注意药物的用量和用法。若选方用药有误,或汗不如法,则病不除。
太阳病不当用吐、下、温针等治法,如误用了这些治法,非但太阳表证不解,而又会导致病情发生新的变化。
本条描述太阳病发汗之后,病未缓解,医家又匆忙使用催吐、攻下、温针等法杂治,致使病情发生了多种复杂的变化。如误用催吐法,既伤胃气,又损津液,易使病证化燥生热。误用攻下法,既伤中气,又损阴液,并引邪入里,促使表邪内陷。
“温针”是古代较为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即针刺后在针柄上以艾火加温,使温热从穴位透人,以达到治疗之目的,多用于治疗虚寒疼痛病证,而不适用于温热病或表证,误用则助热生火,促使病情向火热方面转化,甚至形成火逆重证。论中将此各种恶化了的病证统称为“坏病”。
几经杂治,病情已经远离原本的太阳表证,故不宜再服用桂枝汤一类的解表药剂,所以:艾中强调“桂枝不中与之也”。
坏病的成因复杂,变化多端,难以确立固定的治疗方法,故张仲景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灵活思路和救治原则。据此,对坏证要仔细观察,审慎辨证,按证立法,遣方用药,也就是后人所说的辨证论治。
从临床上看,引起坏病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医师的言谈或行为误导了病人;
患者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药物毒性给患者造成了伤害;自身正气不足;护理失当;感受的病邪特别严重;目前尚缺少根治的药物等,都会使病情继续恶化。“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误治造成的坏病,而且对其他各种疾病也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桂枝汤的功效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只适用于太阳中风表虚证,而对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为主要表现的太阳伤寒表实证,不仅不能发挥治疗作用,甚至会带来副作用,或导致邪气羁留不散。
太阳伤寒禁用桂枝汤的原因:一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病机的重心在于表闭,治宜麻黄汤辛温发汗,开泄腠理,发散寒邪。而桂枝汤中不用麻黄,则发汗之力必微,难以达到宣发腠理而开毛窍之效。二是方中使用了酸苦的芍药,有敛营止汗之弊,不利于卫闭营郁之证。故曰:“不可与之也。”
如伤寒表实证误用了桂枝汤,则可使表邪郁闭更甚,甚至发生种种变证,所以仲景特别告诫医家:“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①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②故也。(17)
【注解】
①酒客:平素嗜好饮酒的人。
②甘:甜味之品。
【解读】
平素嗜酒之人,多见胃肠湿热内蕴,一般禁用桂枝汤。因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辛易生热,甘易助湿,湿热病人得辛甘温之药,可使湿热壅滞,致使胃气上逆而生呕吐。
“得之则呕”是举例说明湿热内蕴者误服桂枝汤后的变证,而其变证并非只呕吐之一种,学者当举一反三,灵活理解。
医家对“酒客病”有不同理解:有的认为是酒客患太阳中风,既内蕴湿热,又外感风邪;有的认为酒客病乃太阳中风之类证,即过度嗜酒,湿热内蕴,导致营卫气血失去和调,而见头痛、身热、汗出、恶心、呕吐等症,类似外感而实非外感。二者说法虽异,但对内蕴湿热的病机认识以及不适用桂枝汤治疗的认识则是一致的,可以互参。
喘家①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注解】
①喘家:素有喘疾的人。
【解读】
平素患有喘息宿疾者,每多正气不足,尤其肺卫气虚,较易感受外邪,感邪后又时常引发宿疾,或导致咳喘加重。“作”有乃引发、发作之意,寓示外感风寒引发宿疾,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气逆而喘,治宜解肌祛风,兼以降气定喘。
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即可表里兼顾。待表解气降之后,再图根治素喘之疾。
本条句读有别,关键在“作”字上。一为“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一为“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第一种是“发作”意,指喘家由外感风寒而诱发。第二种是“制作”意,指给予桂枝汤方药。喘家本为宿疾,若不因外感诱发,则无须使用桂枝汤,宜用厚朴、杏仁等平喘之类的药物治疗。论中所有方药前均无“作”字,此处若以“制作”意理解,则似显累赘。所以,正确的句读应是“喘家作”。
诚然,因外感而发生的咳喘还有其他证型,如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等都可见有咳喘,故仍需辨证论治。此处权衡素有喘证的病人,又患新感,多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表虚之证兼咳喘,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汗,加厚朴、杏仁以化痰止咳、下气平喘,是为较好的选择,故用一个“佳”字评论。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①(19)
【注解】
①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身体内有热毒内痈的人要慎用桂枝汤。
【解读】
凡宿有热毒内痈之人,忌服桂校汤等辛温之药,若服之则毒热更盛,往往引起坏病。若不慎用,热极则伤阳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伤则引起吐血之忧。今重申服桂枝汤吐脓血者宿疾是也。
如肪痈、胃痈等痈脓之证,在外也可表现为发热、恶寒、汗出等类似太阳中风证侯,段药当审证求因,切不可错投桂枝汤,以防病情恶化,热毒腐血成脓,内痈破溃而吐脓血。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①,其人恶风,小便难②,四肢微急③,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注解】
①遂漏不止:于是就不间断地出汗。遂,因而,于是。漏,渗泄不止。柯韵伯说:“阳气无所止息,汗出不止矣。”②小便难:小便量少而不通畅。
③四肢微急:四肢屈伸运动受到限制,有轻微的不能自如现象。微,轻微;急,拘急,屈伸运动不能自如。
【解读】
太阳病应当发汗解表,但总宜“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遍身漐漐微似有汗,可使邪随汗解,脉静身和而愈。若发汗太过,或汗不如法,则易伤阳气。证之临床:有太阳中风表虚误用麻黄汤者,有过量饮服桂枝汤而汗出太多者,有素体阳虚而妄行汗法者,有病轻药重而汗之太过者。“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越多,卫阳越虚,肌腠不能固密,营阴随之外泄,伤阳损液,变证易生。
“恶风”原见于太阳中风表虚证,今复提出,表明恶风寒的程度较前为甚,乃过汗伤阳,表阳虚弱,腠理疏松,不耐风邪之故。“小便难”是为过汗伤阳损阴,膀胱津液亏少。阳失温煦,阴失濡养,则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此属表证未解亦兼阳虚汗漏。虽是阴阳俱伤,但其病理之根本机转是在阳虚,津伤乃是阳虚漏汗的结果。若卫阳复则表气固,汗即能止,汗止则阴液不再外泄,适量饮水,津液即可自动恢复,故用桂枝汤加附子调和营卫,复阳敛液。炮附子有温经复阳、固表止汗的作用。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①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1)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注解】
①脉促:脉象较快而有力。钱天来说:“脉促者,非脉来数时一止,复来之促也,即急促亦可谓之促也。”
【解读】
太阳病误下,极易伤阳损阴。“胸满”即是下药伤正,胸阳不振,表邪内陷,郁而难伸所致。“脉促”则是正气被下药所激而引起的反应,人体阳气尚能抗邪,正气能与病邪相争,说明病机向上,正气趋表,故仍主表未解。既然表证未解。又兼胸阳不振,故仍用桂枝汤加减治疗。
芍药酸苦阴柔收敛,用之碍邪,易加重胸满,故去而不用。本方解表而不留邪,通阳无碍解表,可谓通阳解表之剂。太阳病误下后,表邪内陷,见脉促胸满而表证未解者,用之颇为适宜。
若微寒①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22)
【注解】
①微寒:稍微恶寒。也有认为是脉微而恶寒。
【解读】
承上条所述之证的基础上,又见微恶寒,是误下后胸阳不振,又兼阳气不足而致。此为阳虚恶寒之象。故在桂枝去芍药汤温振胸阳的基础上,再加附子,以温经复阳。若误下后,症见脉微而恶寒,则阳伤较甚,附子当重用,或径用四逆汤,方近仲景之意。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①,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②,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③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④,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⑤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另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汤。
【注解】
①疟状:发热恶寒呈阵发性,发无定时,好像疟疾的样子。
②清便欲自可:大小便尚属正常。清同圊。
③脉微缓:脉象已不浮紧,有渐趋于和缓之态。
④阴阳俱虚:表里皆虚。这里的阴阳指表里言。
⑤热色:发热时脸色潮红。
【解读】
太阳病日久不愈,病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发作二三次,有点像疟疾的表现。这反映表邪不重,太阳抗邪之力占优势。“其人不呕”说明胃气和,饮食佳,邪气未入少阳;“清便欲自可”,指大小便基本正常,表明里气尚和,邪气未入阳明。
上述病情,可能发生的转归有3种:
一是病人脉见稍微和缓之象,这就反映邪气已经渐退,而阳气也已渐复,表里气趋向平和,是病情好转之兆,可不药而愈。
二是病人见“脉微而恶寒”,是太、少阳气俱虚,表、里阳气皆衰。“脉微”是少阴阳虚之象,与“恶寒”并见,表明少阴与太阳的阳气均虚衰,表邪有内传少阴之势,故云“阴阳俱虚”。表里阳虚,表邪尚在,治当温阳固本为急,可选用四逆汤之类的方药,切不可再用汗、吐、下等错误治法,以免更加伤阳损液。
三是病人见面色稍微发红、身痒等症,为太阳小邪不解、阳气郁遏不伸所致。
阳气郁遏不得宣泄,小邪稽留于皮肤不解,故见面红、身痒症状。这是因为没有及时发一点小汗的缘故,当用小发汗的方法,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本症无汗,也未经发汗,小邪拂郁不解,则非单独使用桂枝汤所能解除。身痒但不疼痛,也无严重的恶风寒表现,使用麻黄汤则太过。只有二方合用,少量煎服,方切合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