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2)
- 中医四大名著(第四卷)
- 李楠编著
- 4974字
- 2021-05-26 18:04:30
太阳为病至7日以上时间,邪未内传,显示太阳表邪在本经将尽,适值正气来复之期,故有自愈的可能。本条只举头痛,以说明太阳病自愈的转机,是受《素问·热论》“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的影响,故将其他表证省略。
太阳病虽有自愈之机转,但也有正不胜邪,进一步向里发展的趋势。为防病情传变,可先安其未受邪之地,方法是针刺足阳明经穴,疏通经气,振奋胃阳,以扶正却邪,自能防止传经之变。正所谓“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若病不愈,有向阳明传变的征兆,可预先针足阳明,以和胃气。是因胃为卫之本,脾为营之源,针足阳明可以恢复营卫之本,“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①。(9)
【注解】
①从巳至未上:指从巳时到未时之间的时间,相当于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
【解读】
天之六淫,可致人病,天之明阳,可助病愈,午乃太阳中天之时,为太阳之气最盛之际,亦自然界阳气最强之时。所以“巳午未”时之前后,为阳气最盛之时,而大病久病往往日轻夜重,借助天时,其病或可自解。但不可泥。
风家①表解而不了了②者,十二日愈。(10)
【注解】
①风家:经常患有外感风寒的病人。
②不了了:表证已解,大部分已经消除,但仍留有不舒适的感觉。了,完毕,结束。不了了,就是未尽了结。
【解读】
“风家”是指经常患风寒外感的人。此多体质较差,素体卫阳不足,表气不固,易患太阳病。当表邪已解,疾病向愈之时,尚有一些不舒适的感觉,这是正气未复、气血未和之故。
所以身体仍有不爽的感觉。大邪虽解,往往因正气难复,身体较长时间酸楚不适,精神不爽,即所谓“不了了”者,俟气血和顺则愈。根据外感发病的传变规律推测,此类患者病愈的日期一般不会超过两经,故曰“十二日愈”。“十二日”也只是约略之词,仅供参考,不必拘泥。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①,寒在骨髓②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注解】
①皮肤:体表。言其浅表,指在外。
②骨髓:体内。言其深层,指在里。
【解读】
病人的寒热之表象可假,但喜恶之内情必真,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疾病的真实本质。病人身大热,但却欲得衣被,这是由于机体的真阳虚衰到至极,阴寒内盛,阳气不能潜藏而浮越于外所致。因此,身大热必在体表,属外有假热,欲得衣是寒在于里,属内有真寒的“阴盛格阳证”。所谓“寒极似热”、“阴极似阳”即是此证。结合论中条文,可参考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病人身大寒,但却不欲得衣被,这是由于里热亢盛,气机郁遏,阳热深伏于里,不能外达于手足所致。因此,身大寒必在体表手足,属外有假寒,不欲近衣是热在于里,属内有真热的“阳盛格阴证”。所谓“热极似寒”、“阳极似阴”即是此证。结合论中条文,可参考第335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在临床上,较为单纯的寒、热、虚、实证候是容易分辨的。但当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表象与本质不相一致的情况下,则应透过寒热的表象去探求疾病的本质。“皮肤”指人体浅表部位,在这里引申为疾病的表象;“骨髓”指人体内里部位,在这里引申为疾病的本质。临床上尚需结合胸腹是否灼热、口渴与否、喜饮的冷热与多少、舌苔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去伪存真,作出准确判断。
真寒假热证,多表现为面红如妆,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小便清长,舌质浮胖淡嫩,脉浮大虚数无根。真热假寒证,多表现为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脉滑数或洪大,也可见沉伏,但重按有力。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①,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②,淅淅恶风③,翕翕发热④,鼻鸣⑤干呕⑥者,桂枝汤主之。(12)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⑦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⑧,啜⑨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⑩令一时许,遍身漐漐⑪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⑫,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⑬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⑭,酒酪⑮,臭恶⑯等物。
【注解】
①阳浮而阴弱:一作病机解:卫气浮盛为阳浮;营阴不足为阴弱。一作脉象解:寸部脉浮为阳,尺部脉弱为阴。也有认为:轻按即得为阳浮;重按见弱为营弱。
②啬啬恶寒:畏缩怕冷之状。啬啬,悭吝畏怯貌。
③淅淅恶风:形容恶风寒之状如凉风冷雨侵身。淅淅,细雨洒落之状。
④翕(xí)翕发热:形容发热之状如羽毛覆盖下之温和。翕翕,热势轻浅貌。
⑤鼻鸣:鼻中窒塞,气息不利而发出的鸣响。
⑥干呕:呕而无物。
⑦咀(fǔjǔ):用口咬碎。此处的意思是将药物碎成小块。当时利刃难觅,故用此法。
⑧须臾:很短的时间,一会儿。
⑨啜:喝。此处的意思是趁热快喝,以助发汗。方有执:“大饮也。”
⑩温覆:覆盖衣被,取周身温暖,以助汗出。
(11)遍身漐(zhé)漐:全身各处都出微汗。絷絷,小雨不辍也。
(12)小促其间:稍微缩短(服药)间隔的时间。
(13)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
(14)五辛:泛指有辛辣气味的食物。《本草纲目》以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为五辛。
(15)酪:动物乳类及其制品。
(16)臭恶:有特殊气味或不良气味的食物。
【解读】
本条首先讨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辨证和治疗,应该与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以及第2条“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互参。阳浮阴弱,是太阳中风的基本病机;发热与汗出,是太阳中风的主要表现。外邪袭表,卫阳浮盛,与邪气抗争,故发热,即所谓“阳浮者热自发”;患者体质不强,卫外之力稍弱,营阴不能内守,即所谓“阴弱者汗自出”。
“阴弱”与“汗自出”反映了中风证最为突出的病机特点与证候特征,是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根本区别,这也是太阳中风证又被后世医家称之为“表虚证”的原因所在。用“啬啬”形容恶寒、“淅淅”形容恶风、“翕翕”形容发热,以补充描述中风证恶风寒与发热的具体情形,说明恶风寒与发热都较为轻浅,也暗示感受的风寒之邪并不是非常严重。鼻鸣是风寒影响到肺气,肺窍不利;干呕是风寒影响到胃气,胃失和降。
上述诸证为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证,系外邪袭表、营卫不和、卫外不固、营阴外泄所致,用桂枝汤治疗,是最为适当的了。所谓“主之”,意思是本方对此证,准确无误,不须顾虑,可放心施用。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方以桂枝为主药而得名。方中桂枝味辛性温,辛能发散,温可祛寒通阳,故有解肌腠风寒外邪之功;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营阴,故可敛阴和营。桂枝、芍药相伍,相辅相成以调和营卫。生姜辛温,助桂枝解表,且能降逆止呕;大枣味甘益中,助芍药益阴和营。炙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交通营卫。本方为辛温解表轻剂,以调和营卫为主,凡营卫不和之病证皆可选用。
论中对桂枝汤的煎服法叙述甚详,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其中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服桂枝汤后大口喝热稀粥以助药力,并可保养胃气。加盖适量衣被,保暖取汗,以全身湿润似汗出为好。服1次药汗出病愈,可停后服;如不效,可以再进;若还不效,则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半天左右服完3次;若病情严重的,可昼夜服药,并可加量到2~3剂。应注意适当忌口。
对于桂枝的去皮问题,大致有3种看法:一指不用桂皮而用桂枝,如方有执说:“去皮者,非谓去其枝上之皮也,以桂之用皆皮,惟经用枝,故有去皮云耳。”一指用无皮之嫩枝,如张隐庵说:“桂枝止取消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者去之皮也,后仿此。”一指去除粗皮,如柯韵伯说:“桂枝之去皮,去其粗皮也,正合解肌之义。”诸说可参,有助于加深理解。
对于芍药的品种问题,有用白用赤之争议,张路玉归纳之说:“方中芍药,不言赤白。圣惠与节庵俱用赤,孙向与叔微俱用白。然赤白补泻不同,仲景云病发热汗出,此为营弱卫强。营虽不受邪,终非适平,是知必用白芍药也,营既弱而不能自固,岂可更以赤芍药泻之乎,虽然不可以一律论也,如太阳误下而传太阴,因而腹满时痛,则当倍白芍以补营血之虚。若夫大实痛者,必加大黄,又宜赤芍以泻实也。”
对于药物的剂量问题,虽古今用药量大小有差异,但主要是汉制小,后世制大,其折算结果尚未统一。如孙思邈认为:“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则以十漆为一株,六株为一分,四分为一两,称为定。”钱天来认为:“汉之一两,即今之二钱七分也。”程知认为:“古今量度,惟汉最小,汉之一两,惟有今之三钱半强,故千金、本草以古三两为今一两。然世有古今,时有冬春,地有南北,人有强弱,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宜活法通变,不必胶柱而鼓瑟,则为善法仲景者矣。”
陈修园说:“古之一两,今折为三钱,不泥于古,而亦不离于古也。”今人柯雪帆等根据史料、实物核算,并结合近代临床使用经方用量的研究,认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药物剂量应按1斤等于250g,1两等于15.625g,1升等于200mg计算。以上折算方法,可供参考,临床宜根据病情轻重,并结合国家药典的法定计量,综合确定。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①,桂枝汤主之。(13)
【注解】
①汗出恶风:这里的“恶”即怕的意思。
【解读】
头痛者,太阳之病,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证也,故以桂枝汤治疗,以解风邪,其病自愈。本条冠以太阳病泛指一切表证,无论中风、伤寒、已治、未治,只要见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便是桂枝汤的适应证。所以本证属于太阳中风表虚,适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②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③及禁忌。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出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者,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注解】
①项背强几几:项背拘紧不适,转动俯仰不能自如。几几,形容短羽幼鸟伸颈欲飞而不能之状。南阳地区方言,读作紧紧(jǐnjǐn),亦有读作殊殊(shúshú),意思是有拘紧与固缩之感。
②内:加入。内同纳。
③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解读】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系风寒外袭,太阳经气不舒,津液敷布不利,经脉失于濡养所致。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项背乃太阳经脉所过之部,风寒外束,太阳经气不舒,气血运行失畅,津液敷布不利,经脉失于濡养,则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即项背强几几。
太阳病本有头项强痛,今又连及背部,则较太阳病之头项强痛的病变范围更广,病情更为严重,以致筋脉肌肉拘急不舒。
风寒易闭遏经气,导致腠理闭塞,因此“恶寒、无汗”是常见症状。而本证却见“汗出、恶风”,属于较少发生的证候,故用一个“反”字来表示,也借以提醒本证不是一般常见的太阳伤寒表实证的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既揭示了本证的病机是“卫强荣弱”,证属太阳中风表虚证兼太阳经气不舒,宜用桂枝汤加葛根来治疗,又提示本证并非腠理闭塞的伤寒表实证,故不能使用麻黄汤一类发汗力较强的方药,以免重伤津液和卫气。
本证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治汗出恶风,加葛根解肌发表,以散经输之邪,又入胃生津,鼓舞胃气上行,升津液,濡养经脉,以治项背强几几。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①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②。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注解】
①其气上冲:病人自觉胸中有气上冲,是正气抗邪的一种能力。另有理解为太阳经气上冲,与邪相争。总为表证仍在之意。
②方用前法:意思是指第12条桂枝汤下的煎服法。
【解读】
太阳病误下后,每致表邪内陷,发生变证。对此,不能再用汗法解表,应随其变证而施治。
太阳病误下后,也可能不发生变证。即虽误下,由于人体正气未衰,表邪未能内陷。对此,仍可使用汗法解表,但由于误下之后,已经损伤了正气和津液,故发汗宜缓不宜峻,桂枝汤是适用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