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蜡辞》《卿云歌》——那些年舜帝和大臣一起嗨过的歌

第一节我们说的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愿景,第二节我们说说舜帝和大臣们的。看看那时候他们都在忙些啥?

《蜡辞》:(蜡的读音zhɑ,四声,通“腊”,意为腊月)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这可能是我们的先民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正在进行一场严肃的祭祀活动。此次祭祀的主要目的是请求、告诫大自然对他们好一点,“风沙不要作恶,泥土返回它的原处。河水不要泛滥,回到它的沟壑。昆虫不要繁殖成灾。野草丛木回到沼泽中去,不要生长在农田里。”

瞧瞧,这在农业社会时期,是多么合理又朴实的愿望啊!这四句诗,句句都是祈求,似乎也是命令——毕竟有领导在场,说不定还有舜帝在,作为天的儿子对四方诸神带点命令的口吻似乎也可以理解。但又不能说重了,说太重怕各界大神不高兴;然而说得太轻了又怕没用。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自然面前,靠天吃饭的先民们,心情多复杂啊!所以整首歌谣似乎都在想办法找一种平衡。如果反复阅读,你能不能体会到那种复杂纠结的情绪?

除了祭祀,各朝各代歌功颂德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是在那么遥远的远古也有这个习惯。我们去看看那时候的歌功颂德会不会更加质朴一点?

卿云歌

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据说这是功成身退的舜帝禅位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时,舜帝和他的百官一起嗨过的歌。我们可以想象,众百官一起高唱《卿云歌》,赞颂舜帝的光辉业绩,期望尧继位后也能政通人和,天下清明。

这首歌的意思是:

卿云灿烂啊瑞气缭绕。以后的日子里日月光华还会这样照耀一天又一天。

上天至明至尊啊灿烂星辰遍布。日月的所有光华啊都照耀着这个圣人。

日月星辰交替有序啊四季变化有常,万民恭敬诚信。

我们一起来奏乐啊祝祷上苍神灵。舜帝禅位臣民都听从而且欢欣。

鼓声敲起来啊,舞蹈跳起来。舜帝我的精力才华已经枯竭,就此撩衣退隐去喽。

仔细琢磨一下,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一首对唱歌:

第一段四句首先由最高领导舜帝开唱:卿云灿烂啊,等下,什么叫卿云我们来扒一下。《史记》里面说:“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说白了,卿云就是祥瑞之兆。为什么会有如此吉兆呢?这是预示着又一位圣贤将顺应天命受禅即位。“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思是说,禅让以后的岁月,还会像过去一样阳光普照、万里光明。

好了,舜帝唱完了,该群臣来唱和了。接下来的四句就是:“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百官们不仅赞美上天的英明洞察,把执掌万民的大任再次赋予一位至圣贤人;更是赞美舜帝的智慧大度,将最高领导权禅让给大禹。言下之意可能是,舜的举动比起明明上天,更值得称颂啊。(这算不算是拍马屁?我看不能算,因为这个举动真是应该点赞的!说句实话,古时候的人并不是不知道争夺,并不是不知道权力的美妙,可是打打杀杀带来的不过是更深的伤害。所以他们选择了逊让,选择了和平。反倒是后来数千年的历史之中,宫廷内各种争夺劫杀之事不绝于耳,叫人唏嘘!)“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是表扬舜帝选择的这个继任人选大禹,集日月光华于一身,一看就是个好领导!

百官点赞完成,下来该舜帝表态啦。

接下来的十二句都是舜帝的酬唱之词:

前四句以“日月有常,星辰有行”来作比,说明人间的让贤同宇宙的运行一样,是一种必然的规律。只有遵循这种规律,才能使国家昌盛,万民幸福。——古人做事就是讲究,总想着要符合天道。

中间四句叙述“迁于圣贤”的举动,既顺从天意也符合民心。可谓普天之下,莫不欢欣。——从天道到人道都符合了,未来肯定政通人和。

最后四句表现了虞舜功成身退的潇洒豪迈。“(chɑng)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qiɑn)裳去之。”正当人们击鼓鸣钟、载歌载舞,欢呼庆贺大禹即位时,自感“菁华已竭”的舜帝,毫无声息地“褰裳去之”。好吧,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知道我做了对的选择,至于我自己,就此一蓑烟雨任平生吧!

一位崇高伟大的圣贤形象跃然纸上有没有?!

从艺术性来看,《卿云歌》明显比前面质朴的《弹歌》辞藻华美、意境超迈,还有人说她像母亲,孕育着之后的骚赋句法。嗯,确实是棒棒哒!

不独咱们觉得好,民国之初的人们也觉得它好,北洋政府甚至对它谱了曲(只有前面的四句),将它打造为中华民国国歌,在全国传唱。

优酷上竟然还能听到现场演唱版哦,不信你去听听!

“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四句话和后来孔子的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不是同一种对于宇宙自然的感触?西方人把这种感触叫作“似水流年”。

小结:

中国文学可追溯到的这几首远古歌谣,正如后来的先秦哲学、中医学一样,好家伙,一起手便是一座高山,是起点也是标杆。这种审美意象如同在5000多年之前就点亮的一束火把,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里埋下一个火种,代代相传,她顺着祖先的血脉一代代流淌到我们的血液里,等时机成熟,再起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