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淬火效應:怎樣讓孩子面對挫折?

在很多現代家庭中,對挫折教育都是存在誤解的,而且這種誤解有可能讓父母和孩子都受到困擾。

在生活中,孩子是全家的心頭肉,大人們都是圍着他轉,處處充當“保護傘”,他做了什麼事都是“真好啊,太棒了”“還是你厲害”。所以,孩子的自信心超級爆棚。可是,這也讓他們越來越受不起失敗了,越來越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嬌生慣養,依賴感會越來越強,在挫折和困難面前就會手足無措。

媽媽給三歲的女兒講“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講完後,媽媽問女兒:“你和小朋友玩,如果小朋友掉進缸裡,你該怎麼辦?”

女兒想了想,認真地說:“去找司馬光呀!”

如何面對挫折,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比如你現在可以說正在經歷挫折)。而這,也恰恰是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一個原因。

鍛造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工匠會快速將其浸入冷水中,進行冷卻處理,這樣工件的性能會更好。這個道理運用到生活中,被心理學家稱為“淬火效應”。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淬火”,也就是要經歷一點挫折,正如英國兒童心理專家卡特邦奇所說:“過於幸福的童年,常常會造成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打擊的孩子,長大後會因為不適應環境和複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

但是,很多人對挫折教育有一個誤解,認為挫折教育就是為孩子人為地製造挫折,然後讓他習慣挫折。這種認識也是不對的,如果運用不當,對孩子的傷害可能比嬌生慣養更嚴重。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可以給孩子製造一些困難,讓他對挫折有一個形象具體的認識。但是應當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由於年齡階段、性格、環境的不同,每個孩子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對比較敏感的孩子,就不應當一味地為了讓他堅強起來,而犧牲了他的快樂與健康。

挫折體驗只是挫折教育的一個工具,真正的核心是培養孩子對挫折的認識,讓他意識到:這個世界經常不會關注他的感受,在他自我感覺良好之前,世界期待他有所成就。

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所謂挫折,是指人在從事有目的活動時,遇到障礙或干擾,導致無法實現動機和無法滿足需要的情緒狀態,包括學習挫折、交際挫折和情感挫折等幾個方面。

一個人的一生要面臨很多困難和挫折,如果沒有堅強的性格,就很難有與困難、挫折做鬥爭的勇氣。挫折教育的關鍵,就是要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意志。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他的父母四十得子,對他寵愛有加。

松下七歲那年上了小學,性格有點毛躁。他走路喜歡東張西望,不是弄濕了鞋子,就是弄髒了褲子。一天,父親松下三郎在兒子上學必經的田埂上挖了幾道缺口,然後用木棍搭成一座座小橋。

那天放學,松下揹着書包通過小橋時,驚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沒有哭鼻子。吃飯的時候,他講了今天走過一座座小橋的經歷,臉上滿是神氣。父親坐在一旁誇他勇敢。

父親松下三郎在松下幸之助九歲那年因病去世,去世前他一再叮囑小松下的母親:“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一定要設置一些他能獨自跨越的障礙,如果你一味地給他提供順境,等長大後,一旦遭遇挫折,必然會經受不住打擊,而產生種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後果。”

但是挫折又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增強孩子的心靈力量,但另一方面,運用不當也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甚至自信心受到傷害,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家長特別需要掌握這點,千萬別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

1975年,美國心理學家塞里格曼進行了一次實驗。他把一群學生分成三組:讓第一組學生聽一種噪音,這組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組學生也聽這種噪音,不過他們通過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組是對照組,沒有任何噪音。

噪音折磨進行一段時間之後,開始實驗的下一個階段:實驗裝置是一種叫“手指穿梭箱”的裝置,當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就會聽到強烈的噪音,而放在另一側時就聽不到噪音。

心理學家發現,在原來的實驗中通過努力能夠使噪音停止的第二組,以及未聽噪音的對照組,在第二階段實驗中,都很快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從而使噪音停止。

而第一組,也就是說在第一階段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使噪音停止的學生,手指卻仍然停留在原處,聽任刺耳的噪音響下去,卻想不到嘗試把手指移到箱子另一邊。

塞里格曼接着進行了實驗的第三階段:要求所有學生把一堆無序的字母排列成字,比如ISOEN, DERRO,可以排成NOISE和ORDER。實驗結果表明,在前面的實驗中產生了無助感的第一組學生很難完成任務。

這個實驗有力地證明了“習得性無助”在人身上的存在,以及它對學習的影響:在經歷了某種證明自己無能的學習後,人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都會表現消極。

在生活中,有許多孩子經歷了挫折,幾次失敗以後,他們就開始尋找理由為自己解脫:“生意太難做”或“我太年輕了”,或“我書讀得太多”或“我書讀得太少”,或“我的經驗不足”或“我的缺點太多了”等。

這說明,外在的挫折,變成了他們內在的“習得性無助”。他們的沮喪和焦慮,往往以憤怒抗拒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變化造成的傷害,比挫折本身要大得多。要讓孩子成功,除了適度地從磨難中體驗挫折和學到技能外,還必須讓他有更多成功的體驗,以及忘記過去的挫折。

網球名將李娜在奪得法網冠軍的採訪中說,青少年時期,她的教練經常呵斥她這裡做得不夠好,那裡做得不夠出色,這讓她一直有一種懷疑自己實力的困擾。

在法網賽前,她更換了教練,新教練在技術上並沒有帶給她太多內容,但卻帶給她最重要的訊息——就是他一次一次地告訴她,她能夠做得更好,她可以做得更好。李娜說,教練的鼓舞是幫助她奪得法網冠軍的重要因素。

我們常常用“好了傷疤忘了疼”,來批評一個人不知道吸取教訓。但是實際上,對於那些曾經遭遇打擊和挫折的人來說,忘記過去的傷痛,避免習得性無助的影響,比時時撫摸着傷疤全身心垂淚更容易復原,也更容易獲得新的成功。

心理學家托爾曼說:“當我們的孩子或我們自己,面對人類世界這一上帝恩賜的‘大迷宮’的時候,我們必須使自己和孩子處於能激發適度動機,而沒有多餘挫敗感的最理想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