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号线
BEIJING SUBWAY LINE 1

北京最早的地铁线路,呈东西走向,串联石景山、海淀、西城、东城、朝阳5个行政区。西起苹果园站,与6号线、S1线衔接,东至四惠东站,与八通线衔接,全长31.04公里,设有23座车站,换乘站11座。

苹果园
PINGGUOYUAN

苹果园站位于石景山区中部、苹果园南路西端,此站可与6号线、S1线换乘,目前暂未开通换乘。

苹果园初称“苹果村”,始于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从山西等地移民至京畿,由此形成许多村落。这些村庄由“四署”统辖,即蕃育署、嘉蔬署、良牧署、林衡署。京西的移民专门负责果树的栽种,谓之“果户”,由林衡署管辖。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的果户村落便有鲁姑村、东安祖、上营、中营、下营、石井村、黄村、苹果村等。

永乐十四年(1416年),皇帝下诏:严禁无干人等私入御果园内。无论是皇亲国戚、勋官重臣,敢有以身试法者,每人一律罚交九匹马、九副马鞍、九连猎鹰、九只猎犬,还要罚缴一百两白银,一万贯宝钞。由于林衡署果园的劳作异常繁重,果户们不堪忍受深重的压迫,经常逃亡,大多返回山西老家。朝廷通过捉拿、严惩等手段,治罪于果户,但成效不大。无奈之下,朝廷不得不做出让步,《续文献通考》载:“隆庆五年(1571年)四月,诏免林衡署果户房号税。”

明朝灭亡后,苹果树被砍伐殆尽,果户被遣散,果园成了清八旗兵的演武场,康熙皇帝曾在此举行阅兵仪式。《康熙起居注》载: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皇帝在石景山举行阅兵仪式,场面极其宏大。民国时形成村落,称“苹果园村”,当时只有几十户人家,此后村域逐渐扩大。

20世纪50年代首都钢铁公司在此兴建宿舍区,60年代后期修建地铁时,在此设置“苹果园站”。

古城
GUCHENG

古城站位于石景山区中南部,石景山路与古城小街交会处东侧。

民间曾有“古城无城”之说,但经史学家考证,此地确实建过城池,且历史极为悠久。清光绪年间《顺天府志》记载:古城曾经是五代时期(907—960年)玉河县城所在地。另有学者考证,古城与辽宋时期在此驻军防御外族入侵和防治无定河(今永定河)泛洪所建的安祖寨有关,是一座土城。上述两种考证表明,古城早在11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明万历年间沈榜编著的《宛署杂记》中有“古城村”的记载,距今已有400多年。经学者推断,古城村落形成的时间应在明初永乐年间。这一带既是小平原,又靠近浑河(今永定河),而且早有先民遗留下来的生存环境,很快便形成了较大村落。此地既建过城,又具有数百年的历史,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古城村”。

相传,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义军攻打北京城的一个夜晚,义军来到今天的古城村一带,见西边隐约有一座城池,怕城中有埋伏,便下令待天明再攻打。谁知天亮后再看那西边的城池,原来是个小小的村子。村子被两行枝叶茂盛的白皮松合围起来,朝东的方向是村口,合围的白皮松在此有个很大的缺口,远远望去,就像打开的城门。当得知这个村子叫“西山村”时,李自成觉得不好,于是将它改名“古城村”。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首都钢铁公司在古城村附近兴建宿舍区,使这一地区逐渐繁华起来,并以“古城”之名将新建的道路命名为“古城大街”“古城路”等。随着西长安街向西延长及周边的开发,古城村逐渐消失,这里成为京西地区的繁华街区。初设地铁站时称“古城路站”,后改今称。

20世纪60年代的古城路

八角游乐园
BAJIAO Amusement Park

八角游乐园站位于石景山区南部,石景山路与西五环路交会处东侧。

八角游乐园因临近八角村得名,而八角村由来已久。据明代《宛署杂记》等史料记载,八角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村民的祖先是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逃荒的灾民,最初在鳌山(今老山)附近定居下来,以给朝廷充当果户、菜户或以饲养骡马牲畜为生。因最先迁徙而来的是索、果、王、梁、左、肖、冯、赵八户人家,故称“八家村”。由于山西洪洞口音称“八家”为“八角”,故“八家村”被谐音为“八角村”。早年间村东口和村西口各有一座门洞,均由青砖砌成,顶部为半圆形,为出入村子的通道。

八角村原有几座庙宇,规模较大的是三义庙。庙中有三座大殿,供奉刘备、关羽、张飞塑像。村东有老山,《宛署杂记》记为“鳌山寺在八角村”,而八角村附近,除老山之外,并无他山,由此可知,老山原名“鳌山”,只因“鳌”“老”谐音而讹传至今。2000年老山汉墓的发掘曾轰动一时,当时被称为近二十年来北京地区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八角村土地贫瘠,居民除种地外,有的拉骆驼跑运输,有的到门头沟挖煤,以维持生计。1949年后,这里逐渐成为有上百户人家的大村,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成为京城的蔬菜产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建设需要,该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附近建成八角北里居民区等,今属八角街道。

1971年11月,北京首条地铁线路延长至古城站时,在此设“八角村站”。1986年一座大型游乐场在此建成,因游乐场位于八角村附近,故称“八角游乐园”,后更名为“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八角游乐园开放后,临近的地铁站更名为“八角游乐园站”。

20年前的北京游乐场

八宝山
BABAOSHAN

八宝山站位于石景山区东南部,石景山路与上庄大街、鲁谷东街交会处。

八宝山原名黑山,由东西两座山峰构成,最高处海拔103米,是西山山前岗阜,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约0.6公里。

据《辽史·韩延徽传》和《宛署杂记》记载,汉代韩延徽(汉宣帝时期著名的士大夫,燕国人)家居此山,韩延徽及其子孙葬于此山南麓,故名“韩家山”“罕山”,后又讹称“黑山”。此外,该山又名“烘炉山”,此名由来一曰山东峰有石,状若烘炉;二曰山东峰有一圆形洼地,形似烘炉。

关于八宝山的由来,另有几种说法。一是八宝山得名于八种矿物质,它们被当成八种建筑材料而广泛应用。所谓的“八宝”,指的是马牙石、白垩、青灰、红土、坩土、黄浆、板岩、砂岩八种黏土矿物质,它们的形成与地质上的“八宝山断层”有关,据传百余年前仍有开采。

二是因传说山上藏有佛家的八宝物件而得名。所谓的“八宝”也称“八吉祥”,有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人们将藏着八件宝物的小山称为八宝山,并认定它是“吉祥之山”。

八宝山南麓原有元代至正年间海云和尚所建的灵福寺。明永乐元年(1403年),司礼监太监刚铁墓修筑于此,旁边建延寿寺,后改名“褒忠护国寺”,此后成为明朝及清朝高级宦官年老离宫后的世代养老之地,俗称“吉祥所”。20世纪50年代,在八宝山南麓的灵福寺旧址上改建革命公墓,1970年改称“八宝山革命公墓”,从而使“八宝山”这一地名为人们所熟知。

民国时期的八宝山

玉泉路
YUQUANLU

玉泉路站位于海淀区与石景山区交界的石景山路、复兴路与玉泉路交会处。

“玉泉路”这一地名只有80多年的历史,早年间是一条乡间无名小路。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占领北平。日方为了自身利益,对北平的城市发展布局进行规划,在北京城西部建设“西街市”,也称“新市区”,俗称“新北京”。规划的“新市区”范围,据谭炳训《日人侵略下之华北都市建设》记述:“东起公主坟,西至田村石槽,南界蒋家坟村,北达定慧南村。”其纵向中轴线“兴亚大路”自颐和园佛香阁、排云殿一线引出,与今西长安街的延长线交会于五棵松,为“新市区”的中心。1940年绘制的《北京市东西郊新市街地图》上已有“玉泉路”的标注,位于“新市区”的西部,北起西直街,南至南直街。路西侧规划为“日人学校”“青年训练所”“神社敷社”“医科大学”及住宅区,东侧主要是住宅区。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新市区”的建设随之搁置。围绕这个中心地带,开辟了数条纵横街道,“玉泉路”是其中之一。其最初为乡间土路,1939年扩建成4米宽的砾石路,因北端与“三山五园”之一的玉泉山遥遥相望而得名“玉泉路”。

玉泉山地处颐和园西侧,因泉水自高处“龙口”喷出,琼浆倒倾,如龙喷汲,“水清而碧,澄洁如玉”,故得“玉泉”之名,山以泉名,得名“玉泉山”。

玉泉路曾多次改建,后拓宽成12米宽的柏油路,逐渐成为北京西部的一条交通要道。该路北起阜石路与旱河路衔接处,南至莲石东路与小屯路衔接处,并与西长安街延长线交会,南北串联了海淀、丰台、石景山三区。

1981年的地铁玉泉路站

五棵松
WUKESONG

五棵松站位于海淀区南部,复兴路与西四环中路交会处。

五棵松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200多年前清代提督邵瑛的墓地曾在此处,时称“邵家坟”,因其看坟的“照应”姓葛,也称“葛家坟”。邵家坟以余姚人邵升陛立祖。邵升陛有一子,名邵瑛,字桐南,号姚圃,生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甲辰科(1784年)进士第二人(榜眼)。邵瑛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嘉庆三年(1798年),邵瑛以内阁中书出任湖北乡试副考官,后历任翰林院玉牒馆协修、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检阅等职。嘉庆七年(1802年)又出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后“告乞假归”,不复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病逝,葬于京西沙窝村附近,其墓周围有五棵高大的松树,大致位置在今天的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北侧站口。这五棵松树有近20米高,傲然挺拔,直冲云天,是当时京西一带的标志之一。

民国时期五棵松一带渐成聚落,称“五棵松村”。“卢沟桥事变”后,日军看上了五棵松这块风水宝地,在其周围构筑碉堡、炮楼,还修了一条土马路,美其名曰“新亚大路”。20世纪70年代此地属海淀区玉渊潭人民公社五棵松大队,1980年时有12户60余人。

1966年北京修建第一条地铁时,其线路正好从五棵松附近经过,并在此设站。当时还没有暗挖技术,而是采取明挖的方法施工,所有工程都是“敞开式”进行。为了保住这五棵松树,人们想尽办法,但还是有一棵松树死了,园林部门试图重植一棵,却没有成功,最终连剩下的四棵也没保住。五棵松树虽然没有了,但人们并未因它们的消失而改变对这一地点的称谓,并在附近补种了五棵松树,以示纪念。

万寿路
WANSHOULU

万寿路站位于海淀区西南部,复兴路与万寿路交会处。

万寿路既是一条道路的名称,也是一个区域的名称。

据《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载:万寿路“南北走向,北起阜成路,与蓝靛厂南路相接,南止莲花河,与丰台区境域相接,中与复兴路、玉渊潭南路和太平路相交,东邻翠微路。因该路北有慈寿寺塔,俗称万寿寺塔,故名”。慈寿寺塔(又名“永安万寿塔”),俗称“万寿寺塔”,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神宗母慈圣皇太后出资兴建,为密檐式八角形十三级实心砖塔,通高约50米,为京西的标志性建筑。

“万寿路”这一地名只有80多年的历史。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在“新北京”规划区域内设置了数条纵横街道,“万寿路”是其中之一,位于“新市区”中部,北起西直街,南至南直街,西临东翠路,东为翠微路,并与西长安街延长线相交,道路两侧多为住宅区。

万寿路原是乡村土路,1939年建成宽4米的砾石路,1955年拓宽并铺筑沥青路面,是通往颐和园风景区和丰台区的主要道路。两侧南段主要是机关大院,中段多商业服务单位,北段以居民区为主。

公主坟
GONGZHUFEN

公主坟站位于海淀区南部,复兴路与西三环中路交会处,可与10号线换乘。

公主坟到底埋葬的是哪位公主,众说纷纭。一说是顺治的干女儿,另说是乾隆的义女,还有的说是奇女孔四贞,等等。其实早在1965年修地铁时,文物部门就对这座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将公主坟内埋葬的公主身份谜底彻底揭开。这座公主坟所葬的是清朝嘉庆皇帝两位下嫁蒙古王爷的公主。

两座墓中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为嘉庆皇帝的第三个女儿,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于嘉庆六年(1801年)十一月下嫁给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病故,卒年31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皇帝的第四个女儿,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于嘉庆七年(1802年)下嫁给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1811年)五月故去,年仅28岁。按照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死后是不能葬入皇陵的,也不能葬入婆家的墓地,须另建坟茔。因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是同年而故,所以就葬在了同一个地方。日子久了,原本没地名的地方就有了名,民间称这地方为“公主坟儿”。

2017年第4期《海淀史志》载:20世纪60年代初,公主坟地区还是荒郊野外,但公主坟整体风貌是很规整的,红墙绿瓦,古木参天。陵园大门南向,陵园的东、西各有一条约10米宽的马路,陵园南北两侧有几米宽的车行土路。陵园里有东西两座宝顶,东侧墓穴里葬着嘉庆皇帝的三公主,西侧墓穴里葬着四公主。宝顶是红色的圆壁形,外面有红墙围着,两座坟墓都有坐北朝南的享殿。

1939年国民党殷汝耕的部队盗挖墓葬。日伪时期建设“新北京”时,在北京西侧城墙上开辟长安门(今复兴门),修建西长安街延长线时拟从公主坟穿过,经多方疏通,道路绕行至今天的城乡贸易中心门前通过,但陵园的部分林木还是受到损坏。1965年北京修建第一条地铁时,两座公主墓正好在规划线上,施工中被拆毁。因该站建于“文革”期间,故取“破四旧立四新”之意称“立新站”,后更名为“公主坟站”。1994年修西三环路新兴桥,仅存的陵园风貌被破坏,如今的公主坟已难寻其踪,唯古树尚存。

军事博物馆
Military Museum

军事博物馆站位于海淀区南部,复兴路与羊坊店路交会处,军事博物馆南侧,可与9号线换乘。

此地旧为羊坊店,远在辽代,南京城(今北京城西南部)内已有羊的交易场所。辽代灭亡之后,女真族占据辽南京。金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三年(1151年)下令迁都,同时扩建燕京城。由于城市规模相对扩大,居民不断增加,每日需要大量的消费品,且女真族为游牧民族,对羊肉、羊皮、羊毛等商品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在城外西北处专门开设了一个牛羊交易场所,因羊的交易量最大,俗称“羊市”。在此交易的人多是远道而来的牛羊贩子。白天交易,夜晚便住宿在附近的客店里,初称“羊房”,形成聚落后称“羊房店”,后谐音为“羊坊店”。因这里地处金中都的北门会城门外,一抬头就能看见高高的城门,所以也俗称“羊望店”。

元朝定都北京后,在金中都的东北部新建都城,金中都被逐渐废弃,其城外的羊市也逐渐消失。到了明代,昔日金中都城外的羊坊店一带形成南北两个聚落,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为“羊房北店”和“羊房南店”。清代《五城寺院册》称:“观音庵在羊坊店路南”,民国年间称“羊房店”,1949年以后复称“羊坊店”。

1958年在确定国庆十周年十大献礼建筑工程时,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建设地点选在羊坊店的北部,也就是明朝称“羊房北店”的地方。此后,今天军事博物馆西南侧一带仍泛称“羊坊店”,周边的道路被称为“羊坊店路”“羊坊店东路”等。

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主楼顶端的圆塔托举着直径6米镀金的“八一”军徽,为西长安街延长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0世纪60年代的军事博物馆

木樨地
MUXIDI

木樨地站位于西城区中西部,复兴路、复兴门外大街与三里河路交会处东侧。

关于这一地名的来历,历来存在争议,有几种说法。

一说此地明代时种植过大面积的苜蓿,为皇帝的御马提供饲料。清代成村,称“苜蓿地”,民国时被讹化为“木樨地”。

二说清代时门头沟去往京城送煤的骆驼队多出入阜成门,当时这一带生长着许多野苜蓿,赶骆驼的人时常在此歇脚,以便给骆驼喂些草料,日子一长,这里就被称为“苜蓿地”,后谐音为“木樨地”。

三说此地曾种植过许多桂花,因桂花树统称“木犀”,“樨”与“犀”同音义,木樨地即桂花之地。

从有关的史料记载来看,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因为《明世宗实录》中就有关于明代军队在九门之外种植苜蓿的记载:嘉靖七年(1528年)七月,“九门苜蓿地上,计一百一十顷有余。旧例:分拨东、西、南、北四门,每门把总一员,官军一百名,给领御马监银一十七两,赁牛佣耕,按月采集苜蓿,以供刍牧。至是,户部右侍郎王等查议,以为地多遗利,军多旷役,请于每门只留地十顷,令军三十名仍旧采办,以供内厩喂养”。由此可见,明朝时在北京城门外附近曾有军队专门种植苜蓿,以作皇家御马的饲料,并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所以今复兴门外木樨地、永定门外木樨园,皆因明朝时曾是军队种植苜蓿的地方而得名。

南礼士路
NANLISHILU

南礼士路站位于西城区中部偏西,复兴门外大街与南礼士路、西便门外大街交会处。

南礼士路最初称“驴市路”,其得名源于驴市。早在金元时期就是一条官道。明代建都北京后,先后建立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分祀天地日月诸神。按照旧时规矩,通往坛门的主道,称为“神路”或“神路街”,或称为“礼神路”。今南礼士路即是当年通往月坛的主路,明代称“礼神街”,清称“光恒街”。旧时的北京马、驴、骡、骆驼等畜力是主要运输工具,因此北京有骡马市、驴市等。

清末民初至20世纪40年代,阜成门附近曾设有驴市。驴市上的驴贩子守在城门西侧,见有雇主走过来,就主动搭话,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雇主交完租金就可以骑驴上路了,每天都是人来驴往,很热闹。在驴市南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白云观,每年春节要办庙会,于是骑驴逛白云观便成为很受人欢迎的活动,所以一到庙会期间,特别是初一和十五两天,驴市上的毛驴甚至会供不应求。此外,在复兴门等地也有好几处“驴市”,日久天长,从西直门经阜成门直到复兴门,这条南北绵延数里的小街被人们称为“驴市路”。又因骑驴的人往来频繁,道路上到处是粪便,俗称“驴屎路”。

1949年后,驴市逐渐消失。没有驴市,再叫“驴市路”,名不副实,更不雅观,于是在调整地名时,依照“驴市路”的谐音更名为“礼士路”,其典由“礼贤下士”而来,后又将该路北段称为“北礼士路”,南段称“南礼士路”。

1959年的南礼士路

复兴门
FUXINGMEN

复兴门站位于西城区中部,复兴门内大街、复兴门外大街与西二环路交会处,可与2号线换乘。

复兴门并不是京城的老城门,是80多年前在老城墙上开凿的一个“门”。现复兴门位置在金中都城北垣通玄门与崇智门两门之间靠北,在元大都城西墙南端、西南角楼之北建有城隍庙。

明永乐年间在大都城基础上营建北京城,将元大都城南墙向南拓展1公里至今宣武门东、西大街和前门西大街一线,西城墙亦相应向南延伸1公里,现复兴门位置在内城西墙南段。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今北京)。据《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日军于1939年起,开始在北平西郊筹建用于商业和住宅的“西街市”(也称“新市区”),为沟通新区与城内的交通,便在内城西城墙,即在当时临近邱祖胡同和卧佛寺街西口的城墙上扒开一处缺口,虽然称为“城门”,但并无门楼,初名“长安门”。随后由此向西开辟了一条宽10米的水泥路,时称“长安大道”。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按照当时流行的“复兴、建国”政治口号,将“长安门”改为“复兴门”,亦为“复兴中华”之意。次年11月在复兴门缺口处增建一座十米宽的拱券门洞,并安装了铁门,而门洞西侧的“长安大道”也被改称“复兴路”。1955年为拓宽道路,将复兴门的门洞拆除,并加宽缺口,此后随着旧城墙的拆除,这个缺口也消失了。“文革”期间曾将“复兴路”改称“解放军大路”,1977年恢复“复兴路”之名。

1974年10月在这个缺口的位置建成了北京市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立交桥——复兴门桥,此后随着二环路的修建,该桥成为西长安街与西二环路两条交通动脉的交会点及重要枢纽。现今复兴门已演化为地片名,泛指复兴门南北大街、复兴门外大街和复兴门内(外)大街相交处的复兴门桥附近地带。

西单
XIDAN

西单站位于西城区中部,复兴门内大街、西长安街与西单北大街、宣武门内大街交会处,可与4号线换乘。

早年间京城有“东四西单鼓楼前”的俗语,描述的是老北京内城比较繁华的三个商业区。其中“西单”指的是今天西单大街一带,而“西单”之名由来已久,至少有500年的历史。

明正统年间在今天的西单路口建牌坊,其位置大致在今西单十字路口中心偏北。牌坊最初的匾额是“瞻云坊”,后改为“庆云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带戗杆的木牌坊。因地处皇城西侧且为单座,故称“西单牌坊”或“西单牌楼”,并与东单牌楼相对应,简称“西单”。

西单大街商业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这里是通往京城西南孔道广安门的主要路口,从西南各省陆路而来的商旅和货物都要由卢沟桥东进外城广安门,经菜市口向北入内城宣武门,再经西单进入内城各处。为此,西单一带开设了一些店铺、酒铺、饭馆,以招待过往旅客。明清之际西长安街附近大理寺、太仆寺、太常寺、刑部、都察院等衙署的采办,多以西单为主,而旗人贵族也多居内城,他们按月领取俸禄,由此推动了这里的商业发展。民国以后,西单一带商业进一步发展,连原本在西四、护国寺一带的商贩和店铺,也纷纷向西单集中,促使西单成为京城繁华的街市。

民国十二年(1923年)因修有轨电车道,电车公司以“有碍行车”之名准备将西单牌楼拆除,但市民认为这是古物,遂有反对声音。之后,电车公司许诺,待通车后再将牌楼重新修建,但最终没有复建。1954年拓宽西长安街,1957年拓宽复兴门内大街,逐渐形成今天的面貌。直到2008年,在西单路口东北侧的广场上重修了西单牌楼,其建筑材料大多是当年拆除时保留下来的原构件,使消失了85年的老景观重现故地。

西单牌楼旧影

天安门西
TIAN'ANMEN West

天安门西站位于东城区与西城区交界的西长安街与南长安街、人民大会堂西路交会处,天安门西南侧。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据传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江苏吴县人蒯祥。明天顺元年(1457年)该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时隔8年,即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由此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该门再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帝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

天安门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墩台上的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取帝王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义。

明清时期,天安门是封建朝廷举行“颁诏”大典的地方。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

天安门西站所处的大致位置,历史上是天安门西南侧长安右门所在的位置(今中山公园正门前偏西),该门有“虎门”之称,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时期每年农历八月中旬,皇帝诏令三法司会同王侯、大学士、九卿等,在长安右门内进行“秋审”,即古代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1912年12月,为便利通行,将该门汉白玉石槛拆除。1952年8月,该门被全部拆除。

20世纪70年代的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东
TIAN'ANMEN East

天安门东站位于东城区中西部,东长安街与广场东侧路交会处。

此站所处的大致位置,历史上是天安门东南侧长安左门所在的位置(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正门前稍东)。该门为三阙券门,单层歇山黄琉璃瓦顶,汉白玉石门槛,红墙,基础为汉白玉石须弥座。与天安门西侧的长安右门相对,为皇城天安门的东复门。门前竖立一座巨大的石碑,上刻八个大字“官员人等,到此下马”,并有禁军把守。平日百官上朝面奏皇上都要从长安左、右门进入,但无论官居几品,爵位多高,都要下马下轿,步行进长安门,经天街(今天安门前的长安街),上金水桥,入承天门,继而进午门,到皇宫大殿上朝。

明清时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要在紫禁城内的建极殿(今保和殿)举行,称为“殿试”,凡考取进士的人都要在殿上被传呼姓名,然后把姓名写入“黄榜”,捧出午门,经承天门穿过丁字广场,转出长安左门,张挂在临时搭起的“龙棚”内。由“状元”率领新进士看榜,随即由顺天府尹给状元插花、披红绸,新状元骑上御赐的高头大马,走过天街,以显示“皇恩浩荡”——这是唯一允许在长安街上骑马的时候。参加殿试的进士被接到顺天府衙饮宴祝贺,这就是被称为“金殿传胪”的仪式。由于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一旦金榜题名,便如“鲤鱼跳龙门”,因此该门被称作“龙门”,或称“青龙门”,以附“左青龙、右白虎”之意,或谓“孔圣门”,意由孔圣之学而登此“龙门”。

1912年12月,为便利通行,将长安左门汉白玉石槛拆除。1952年8月,该门被全部拆除,而今提起其名,已鲜为人知。

1950年的长安左门

王府井
WANGFUJING

王府井站位于东城区中部偏西,东长安街与王府井大街、台基厂大街交会处。

据《王府井史话》载:辽金时期王府井一带只是一个小村落,元代修建大都城以后,逐渐形成街巷,当时称“丁字街”。明永乐年间兴建北京城时,不少达官贵人在城内修建王府,在今天的王府井一带修建了十多家,时称“十王府”,遂成街巷,称“十王府街”“王府街”。其中有一家王府的门前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井上还有修了一座精巧玲珑的六角亭子,来此提水的人很多,日子一长,就将王府门前的水井,叫成了“王府井”,此后便将王府井附近的街巷称为“王府井北街”“王府井东街”等。

有关“十王府”之名另有一说。《王府井考略》称:“十王府”并非十座王府,而是一座大宅第,内分许多各自独立之院落。因明代实行藩国制,皇子不必成年始封王,但封王后便在外省为其划定封土,待成年后择吉“之国”(即前往其封地为王),“十王府”只是供成年不便再居宫中的皇子,作“之国”前的过渡住处。

明朝灭亡后,“十王府”随之荒废,但仍称为“王府街”。清代《乾隆京城全图》记为“王府街”,但未标注水井的位置。清代中后期,这一带已成为京城较为繁华的地方。1905年,南北向的主街修筑了石渣路,宣统年间称“王府井大街”。1915年,袁世凯曾下令将“王府井大街”更名为“莫里逊大街”。莫里逊为英国人,1912年受邀担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北洋政府绘制《北京详图》时则把这条街分成三段:北街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称“王府井大街”。1935年,此街被修成了北京市的第一条柏油马路,此后泛称“王府井大街”,但人们仍按老习惯把这里称为“王府井”。1968年8月21日,红卫兵闯入王府井大街“破四旧”时,将该街改为“人民路”。1978年,恢复“王府井大街”之名。

1998年王府井大街整修改造时,传说中的王府井被发现,位于王府井大街和大甜水井胡同交界处。

20世纪30年代的王府井大街

东单
DONGDAN

东单站位于东城区中部,东长安街与东单北大街、崇文门内大街交会处,可与5号线换乘。

明正统年间,在今天的东单十字路口南端,即东单体育场东侧兴建了一座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木牌楼,因匾额题有“就日”二字,故称“就日坊”。“就日”取自《史纪·五帝纪》“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为东边看日出(西边望彩云)之意。范仲淹《明堂赋》亦有“望云而就日,歌尧而颂舜”之句。该牌楼因在皇城东,且为单座牌楼,俗称“东单牌楼”,简称“东单”。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东单牌楼毁于兵火。1916年,在原地复建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带戗杆的木牌坊。每门置抱框、雀替,主楼上下额枋间置匾额,并有“景星”字样,据传为袁世凯所题。“景星”二字典出《文子·精诚》,即大星、德星、瑞星,古谓现于有道之国。匾额两边为棂花窗,额枋上置六攒五彩单翘单昂斗拱,斗拱承托一悬山灰筒瓦牌楼顶,次楼为五攒五彩单翘单昂斗拱,其余形制同主楼,只是额枋间没有匾额,均置棂花窗。牌楼柱子和额枋均施彩画,每柱有戗柱支撑。据《燕都从考》记载,东单牌楼拆除于1926年。

从明清至今,自东单以北到东四一带,一直是北京城内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并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逐渐萧条。80年代后期东单北大街经过改造,许多店铺逐渐恢复,商贸日趋繁荣,成为京城东部的商业核心区域。因西邻王府井“金街”,故将此街称为“银街”。

东单牌楼旧影

建国门
JIANGUOMEN

建国门站位于东城区与朝阳区交界的建国门内大街、建国门外大街与东二环路交会处,可与2号线换乘。

建国门虽然称“门”,却从来没有过“门”,其历史只有80余年。据《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日军于1939年起,开始在北京西郊筹建用于商业和住宅的“西街市”,并在东郊筹建用于工业区的“东街市”。为沟通“两新街市区域与城内之交通,特就东西两面城垣各辟一新城门(东称‘启明’,西称‘长安’),所辟新城门仅有缺口而未设门扇与门洞,因陋就简,迄未修饰,是其物力不济之象征”。所谓的“启明门”,其位置在城区东部古观象台东北侧,当时并没有修建门洞和安装大门,只是一个能通行车马和行人的大豁口。国民党北平市政府于1945年11月将“启明门”改为“建国门”,但也没有修建门洞和安装大门,一直是个缺口。此后随着旧城墙的拆除,这个缺口也随之消失,但“建国门”之名却保留下来。

20世纪70年代,在建国门这个缺口的位置兴建了我国第一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的互通式立交桥——建国门桥,此后修建的北京地铁二期(即今2号线)又在此兴建了“建国门站”。该站附近有一处著名的古建筑——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设于元代,原名“司天台”。明初被毁后,于正统七年(1442年)重建,名“观星台”,复制了元代浑仪、简仪等。崇祯年间,徐光启等人在此制作了许多天文观测仪器。清代改称古观象台。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德、法军队曾把8件天文仪器劫走,后于1921年送回,重新安置在观象台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7年,建国门桥竣工

永安里
YONG'ANLI

永安里站位于朝阳区西部,建国门外大街与东大桥路交会处。

20世纪40年代,在建国门城墙外有座人工湖,叫二闸湖,过建国门木桥,便是湖边的一大片柳树。附近有个村落叫祁家园,周围有不少菜地。50年代末为安置因修建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建筑而拆迁的居民和一些建筑工人,在此盖起了一片屋顶为瓦龙板结构的四层红色砖楼房,整体建筑比较简陋,时称“周转房”,随后有不少城内的居民迁居于此。与城里相比,这一带的环境较为荒凉,生活多有不便,所以人们不想永远住在这荒郊野外,以为这里只是暂居之地,希望能早日搬回城里。不久后,这片居民区被命名为“永安里”,意为“永远安居乐业”。

此后,这一带逐步被开发,70年代建成部分六层砖房,80年代后又盖了几座设施较好的居民楼,而居民多为因城内建设占地而外迁的,也有附近企事业单位职工。随着建国门外道路的改造,建成建国门外大街,而这一带的居民区已成规模,被泛称为“永安里”,后又有“永安东里”、“永安西里”和“永安南里”之名,区域内的三条街道被称为“永安里东街”、“永安里西街”和“永安里中街”,而今设有永安里社区,属建国门外街道。

该站紧邻著名的“秀水街”。从1978年开始,一些商贩看好秀水东街临近使馆区的优越位置,在这条街支起简单的铺面,经营丝绸、外贸服装和工艺品,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光顾此地。因“秀水东街”四个字叫着有些拗口,所以人们多直接称它为“秀水街”或“秀水市场”,多年后成为京城知名度较高的国际购物中心。

国贸
GUOMAO

国贸站位于朝阳区西部偏南,建国门外大街、建国路与东三环中路交会处,可与10号线换乘。

“国贸”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的简称,该站所在的位置旧属大北窑。

据《朝阳文史》称:大北窑的形成与金代构筑中都城有关。中都城是座土城,但其城门却是砖石结构。城内的皇宫、王府等建筑也需要大量的砖瓦,“大北窑”是为构筑中都城而设置的窑场之一。当时称“官窑场”,以示与民宅用砖的窑场相区别。这个官窑场以南,有座供奉苏姓先祖的昆吾公庙。元代《析津志》中有“昆吾公庙在宣曜门外官窑场南”之记载。宣曜门是金天德年间(1149—1152年)所建,为金中都东边的城门。

1939年日军在此挖坑取土、建窑场烧砖,多为兴建“东市街”之用。当时从南到北有五六个砖窑,其中以最北面的一座规模较大,被称为“大北窑”,后来整个窑场也被称为“大北窑”。日本投降后,一些窑场仍保留了下来,由私人经营,但其规模都较小,后来形成村落,村名也以窑场之名而称。

1949年以后,这一带仍为农村,附近农民将一些窑坑填平,辟为农田,种植蔬菜和庄稼。60年代,此地逐步被开发建设,但仍沿用“大北窑”之名。

从1987年开始,在此兴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主楼国贸大厦高152米,是二环路旁的标志性建筑。1992年修建地铁复八线(今1号线复兴门至八王坟段)时,在此设“国贸站”,1993年又修建了国贸桥。

1985年,国贸中心建设工地

大望路
DAWANGLU

大望路站位于朝阳区西部,建国路与西大望路交会处,可与14号线换乘。

此站因地处西大望路北段而得名。西大望路为南北走向的城市次干道,北起朝阳路,南至松榆南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北平市图》上已有其称,当时南端只到沙板街(今南磨房路)。据说西大望路最初称“西大汪路”,因早年间附近有汪姓人家居住而得地名,后演变为“西大望路”。1965年,因该路北段东侧有北京热电厂而更名为“光辉路”,1979年恢复今名。

说到西大望路不能不说北京人最为熟悉的一个地名:八王坟。它位于西大望路西南侧,通惠河北岸。这里曾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的墓地,因他在清朝初期开国诸王的排序中列为“八王”,故将他的墓地俗称为“八王坟”。

爱新觉罗·阿济格,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多尔衮之胞兄。清初名将,剽悍少谋,初授台吉(清代对蒙古贵族封爵名,位次辅国公),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以军功授贝勒,清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武英郡王,顺治元年(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顺治五年(1648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瓖在大同的叛乱。在九江又招降明军左梦庚部。他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他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其骨灰埋葬于通惠河畔一处荒凉之地,即后世所谓的“八王坟”。

康熙帝在位时开始重新重视阿济格的开国功勋。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八王坟,规模宏大。辛亥革命后,该墓遭到严重破坏。日伪时期又多次被盗,到了1949年前后,该墓已经破败不堪,此后被建成工厂及居民区。随着东长安街向东延长,开通了八王坟到公主坟的1路汽车,由此使“八王坟”这个地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1965年,八王坟一度被改名为“建光东里”,1977年恢复原名。

1989年7月修建“复八线”,2000年12月开始修建“八通线”,即八王坟至通州(土桥)。2000年6月“复八线”与原地铁1号线相连且贯通运营至四惠东站,并在八王坟附近设站,原本称“八王坟站”,但有人提出异议,说“坟”字不雅,于是便以此站地处西大望路北段而得名“大望路站”。

四惠
SIHUI

四惠站位于朝阳区西部偏南,京通快速路与东四环中路交会处东侧,西邻四惠桥,可与八通线换乘。

“四惠”是北京地区一个比较年轻的地名,只有20多年的历史。确切地说,“四惠站”所处的位置叫“前八里庄”。

八里庄因西距朝阳门八里而得名。清代时朝阳门外有一条石板路,上面有几道深深的车辙,路的中央是一条腥臭的排水沟。石路两侧,零星分布着一些村庄,八里庄是其中之一。后以石板路为界,路南称“前八里庄”,路北称“后八里庄”,村民多为菜农,居住于菜地附近。

20世纪50年代,建国门外路的土路经过改扩建后,向东直达通州,1995年将西起朝阳区大望桥、东至通州区北苑桥的道路改建为京通快速路,其南侧不远为通惠河。

通惠河是元代郭守敬(因官至太史令,世称“郭太史”)主持修建的漕运河道,也是大运河最北的一段。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通惠河”,意为此河永远通达,惠及大都。当时从南方来的大批漕船到通州后,可经通惠河直达城内积水潭。此河于明初淤废,其后至明清各朝曾屡以修复,但终因水源不足,效用远不及元朝。又因城内故河道被圈入宫墙之内,漕船河道遂以城东南的大通桥为终点。今仅东直门水闸至通州20公里河道还基本保留原貌和“通惠河”之名。

1998年修建东四环路时,在前八里庄南侧,即东四环中路与京通快速路、通惠河交会处的北侧修建了一座大型立交桥,并取“四环路”的“四”字和“通惠河”的“惠”字得名“四惠桥”,后在此设置的公交车站和地铁车站便以“四惠”而称。

四惠站

通惠河旧影

四惠东
SIHUI East

四惠东站位于朝阳区中部偏南,京通快速路(建国路)北侧,可与八通线换乘。

此站因位于四惠站东部得站名,这只是一个方位名称,其所处的位置实为康家沟。康家沟东接兴隆庄,西至孙家村,北始甘露园,南抵高西店。这一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明末清初时有康姓人家在此定居,并以种植蔬菜为生,后又有姜、屈、关三姓落户于此,因康姓人家最早定居而称“康村”,后因村东有一条二里长的河沟(时称二道沟)而改称“康家沟”,河沟后被改为暗沟,其上筑路。另一种说法认为明代时,此地临近漕运河道通惠河,并在附近设有码头,部分从南方运来的粮米在此转运他处,于是有山东人在此从事粮米装卸的差事,俗称“扛家子”“扛包的”。因他们在通惠河北面不远的地方居住,逐渐形成村落,被称为“扛家村”,后因村东有一条二里长的河沟而被改称“扛家沟”。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后,南方各省原来交漕运的米粮不再漕运,那些从事粮米装卸的人便没了差事,此后扛家沟便被谐音为“康家沟”。这两种说法,前者《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中略有记载,而后者只是当地的传说,疑为附会之言,无以考证。

如今古村落几近消失,建成康家沟小区,其西南部即为地铁四惠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