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2号线
BEIJING SUBWAY LINE 2

北京市首条环形线路,大致沿明清时期北京城池内城而建,大部分路段与二环路重叠,串联东城、西城、朝阳3个行政区。全长23.1公里,设有18座车站,换乘站10座。

西直门
XIZHIMEN

20世纪50年代初的西直门

西直门站位于西城区北部,西直门外大街、西直门内大街与西二环路交会处,可与4号线、13号线换乘。

据《北京城史话》记载:西直门是明清时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时称“和义门”,附近为大都城的进水口。古人认为:仁在东方,义在西方,取“和义”与东方“崇仁(门)”相对,为元大都西城垣之中门。明代徐达率大军攻占北京城后,为了防御元军的骚扰,曾整修过西直门及附近的城墙,永乐十七年(1419年)再次修缮后以原“和义”之名转承为“西直”。“和义”与“西直”之义相通。古以西方属“义”,又有“师直为壮,壮则胜”之说。直,有理,理直,即为“义”,故将“和义”改为“西直”。

明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监阮安等监修京师九门城楼,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修建时利用和义门原有的门洞,将原瓮城压在新建的瓮城之下。新修的西直门包括门楼、门洞、箭楼、瓮城、瓮城门各一,均采用山东临清烧制的特大城砖。门楼通高34.41米(包括楼台),为3层飞檐歇山式建筑。

西直门是北京城通往西山的重要通道。古有“西直门走水车”之说,明清时皇宫里饮用西郊玉泉山的泉水,每天子夜时分,北京城关城门后,给皇宫送水的水车都要从西直门进城,瓮城门洞中刻有汉白玉水纹石雕一块,西直门又有“水门”之称,也俗称“开门”,即皇帝晓谕之门。1969年修建地铁时,将西直门的城楼、箭楼拆除,这也是北京城最后被拆除的城门。1979年修建二环路时,在西直门旧址偏西处建成一座大型立交桥,为京城西北部交通要冲,故有“命脉之桥”之称。

积水潭
JISHUITAN

积水潭风光

积水潭站位于西城区东北部,北二环路与新街口外大街、新街口北大街交会处东侧。

今天的什刹海古称“积水潭”。《宸垣识略》记载:“禁城中外海,即古燕市积水潭也。”什刹海原为永定河故道所经之地,形成湖泊后被称为“积水潭”。元至元四年(1267年)以积水潭为中心兴建大都城,因“北人(蒙古人)凡水之积者,辄目为海”,俗称“海子”,又因在皇城之西,所以也称“西海子”。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后,积水潭成为漕运终点,并建有码头,时有“积水潭港”之称。元朝时的积水潭包括现在的前海、后海、西海三湖,总水域比现在的三个湖还要大不少。元朝政府打造了8000多艘运河漕船,把江南的漕粮运到大都积水潭码头。

元末明初,积水潭水源上游的村庄、人口增加,大量开垦,导致河道淤塞,积水潭的来水渐渐减少;另一方面,明代建的皇城将流经元代皇城东墙外的运河圈入,以保证皇家用水。水路被切断后通惠河与积水潭的联系因此中断,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点的积水潭也与京杭大运河失去了关联。不通航后,积水潭到大通桥的水系渐渐干涸,到民国时修马路便被填埋。此后,大运河运输来的物资,一般都到通州便弃舟,改用马车运进朝阳门。

明代漕运废弃后,积水潭逐渐内缩,并形成几个彼此相连的小湖,除沿用积水潭、海子的旧称外,也称“什刹海”。从明清开始,虽然积水潭失去了漕运功能,但由于临近钟鼓楼,附近仍是人口密集区,保持着前朝的繁华。

1956年在积水潭旁建成一所综合性医院,并以此得名。该医院所在地先为诚亲王新府,嘉庆年间称“四公主府”。光绪六年(1880年),庄静公主重孙棍布扎贝袭贝子爵,成为此府的末代府主,俗称“棍贝子府”。

鼓楼大街
GULOUDAJIE

民国初年的鼓楼

鼓楼大街站位于西城区东北部,旧鼓楼大街、旧鼓楼外大街与二环路交会处,可与8号线换乘。

该站因位于旧鼓楼大街北侧而得名,据史料记载,远在元朝时即有此街,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但现在的鼓楼,并不是最初建成的那座鼓楼。早先建成的那座鼓楼在今天旧鼓楼大街的北面,称“齐政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后毁于一场雷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齐政楼旧址的东面,即现在鼓楼所处的位置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鼓楼。其坐北朝南,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通高46.7米,楼身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城台之上,东西长约56米,南北宽约33米,台上四周围以宇墙。

鼓楼与附近的钟楼可视为古代城市的报时台。清代划每夜为五节,晚八时(戌)曰定更(又称起更或初更);十时(亥)曰二更;十二时(子)曰三更;二时(丑)曰四更;四时(寅)曰五更;五时(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而二更至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中国文化中认为108代表圆满、吉祥。

因元代的齐政楼相对于明朝建的鼓楼为旧物,故称“旧鼓楼”,其下的街道便称为“旧鼓楼大街”。而新建鼓楼附近的街道被称为“鼓楼大街”,后改称为“地安门外大街”。

另一说法认为,旧鼓楼大街位于今天的鼓楼之西,而鼓楼前面的大街,清时称“鼓楼大街”,鼓楼之西的街道,相对于其时的鼓楼大街已为旧物,故冠以“旧”字以作区别。

安定门
ANDINGMEN

清朝末年的安定门

安定门站位于东城区北部,北二环路与安定门内大街、安定门外大街交会处。

据《北京城史话》记载:安定门为明清时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即北垣之东门,明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率军攻下元大都后,将大都北面的城墙向南推移5里重建,并在与安贞门相对应的地方新建了一座城门,因取“安定天下”之意而称“安定门”。明正统元年(1436年)增建安定门瓮城、箭楼、闸楼等。瓮城东西长约68米,南北宽约62米,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券洞门为五伏五券式券顶。城楼内两侧城墙内壁修有登城马道,供守城军士步行或骑马上下城墙。

据传,此门为旧时出兵征战得胜而归的返城之门,故称“兵门”。京都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唯安定门内建真武庙。真武即玄武或元武(宋朝避皇祖讳改称真武),是镇守北方之神,真武大帝保平安,故有“安定真武”之说,在诸门中安定门独具一格。正统六年(1441年),安定门城楼失火,当年修复,此后历朝均有修缮。明清时皇帝每年夏至都要经安定门到地坛祭祀后土,以求五谷丰登,帮此门又称“生门”(即生长之门、丰裕之门)。

安定门的瓮城和闸楼于民国四年(1915年)因修建环城铁路而拆除,1956年拆除箭楼,并在附近兴建住宅区。1969年修建地铁时,将城楼拆除。1978年在城门旧址上建成一座立交桥,称“安定门桥”。

在安定门立交桥上矗立着一尊“安定大鼎”,“鼎者,定业”,自铭“安定”。大鼎立耳、垂腹、蹄足,饰兽面纹和扉棱,形制厚重端庄直追昭穆,为北二环路上的一道景观。

雍和宫
YONGHEGONG Lama Temple

民国时期的雍和宫

雍和宫站位于东城区北部,北二环路与和平里西街、雍和宫大街交会处,可与5号线换乘。

据《雍和宫史话》载:雍和宫所处的位置曾是明代太监的官房,清代成为康熙四子胤禛的官邸,称“雍亲王府”。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45岁的胤禛即位,年号“雍正”,其王府被改为行宫,称“雍和宫”。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皇帝病逝,其四子宝亲王弘历即位。雍正的灵柩在皇宫里只停放了19天,便移厝于雍和宫永佑殿内。移棺之前,仅以15天的期限昼夜施工,将雍和宫中路殿堂易为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殿宇。乾隆降旨“三年之内不行庆贺礼”,以表达对其父的怀念和敬仰。

乾隆二年(1737年),雍和宫永佑殿专门供奉雍正帝的影像,乾隆按季节到此行礼上祭,僧人日日诵经,当时雍和宫成了清帝供祭先人的影堂。后鉴于京城没有传播藏传佛教经典的场所,于是在乾隆九年(1744年)正式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并调集蒙古四十九旗、喀尔喀七部及汉藏地区的500多名僧人在此诵经传教,从此这里的香火越来越盛,逐渐成为北京最著名的寺院。

“雍和宫”藏文称“噶丹敬恰林”,意“兜率壮丽洲”,即弥勒菩萨的兜率天宫,佛国净土。

雍和宫坐北朝南,共有房661间,其中佛殿238间。其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融汉、满、蒙、藏等各民族建筑艺术于一体。整座寺庙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中路由七进院落和五层殿堂组成中轴线,左右还有多种配殿和配楼。中路建筑主要包括牌楼院、昭泰门、天王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

东直门
DONGZHIMEN

←民国时期的东直门

东直门站位于东城区东北部,东直门内大街、东直门外大街与东二环路交会处,可与13号线、首都机场线换乘。东直门为明清时北京城内城东垣北侧的一座城门,始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时称“崇仁门”,为元大都东城垣之中门。明洪武年间修补沿用,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修整后,取“东方盛德属木,为春”和“直东方也,春也”之意改称“东直门”。该门朝东,与城门朝西的西直门相对应。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年)竣工,成化九年(1473年)城楼火灾后重修。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于东直门外建水关,管理进京货物。嘉庆三年(1798年)曾重修城楼。

东直门城楼是一座两层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形制同朝阳门,但规制略小。瓮城同西直门,四角皆为直角。南侧瓮墙辟券门,门上建闸楼,门额上镶嵌的“东直门”三字清晰可见。

元明清时京城所需的建筑材料多从该门进京,一是东直门外有许多砖瓦窑,二是山东运来的青砖及从南方各省运来的木材大多是通过京杭大运河漕运到通州,然后用马车送进东直门,所以该门有“料门”和“砖瓦门”之称,又因瓮城中商栈之货以郊外小贩的日用杂品为主,故称“贫门”。

东直门外下关路南有“铁塔寺”,每年夏历正月初一和初八有庙会,故有“东直铁塔”之说。而瓮城中药王庙的雕像极为精细,故又有“东直雕像”之说。清朝时在东直门设“春场”,每至立春时,顺天府尹于此“鞭春牛”“打春”。

1969年修建地铁时城楼被拆除。1979年修建二环路时,在其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大型立交桥,称“东直门桥”。

朝阳门
CHAOYANGMEN

朝阳门站位于东城区与朝阳区交界的朝阳门内大街、朝阳门外大街与东二环路交会处,可与6号线换乘。

朝阳门为明清时北京内城九门之一,《顺天府志》记载:元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下令“筑新城,城方六十里……分十一门……东之右曰齐化,东之左曰光熙……”,位于“东之右”的“齐化门”就是今天的朝阳门。“齐化”二字出自《易经·说卦》“齐也者,万物之洁齐也”。

建成之初的齐化门与它的后世相比,比较简陋,仅有城楼,筑楼材质也仅为夯土而已。“至正十九年(1359年)冬十月庚申朔,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瓮城,造吊桥”,齐化门才和其他十门一起,开始由单体建筑向着建筑群的方向发展。齐化门为东向,与面朝正西的平则门(阜成门)遥遥相对。因该门位居京城之东,明正统年间取“迎宾出日”之意改称“朝阳门”。

朝阳门城楼高约35米,其瓮城面积、大小、长宽均与东直门相同。明清时京城的粮食皆从南方经运河运至东便门外大通桥,再经陆运至朝阳门内各粮仓,所以朝阳门成了粮食入城之门,被称为“粮门”。又因其券门内有石刻谷穗标记,故有“朝阳谷穗”之说,为南粮北运的第一位喜迎神。此外还有“杜门”之称,即“休憩之门”。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时朝阳门最先被攻破,朝阳门系列建筑也遭到炮轰。1915年拆除部分建筑,1956年10月城楼被拆除,1958年箭楼被拆除,由此痕迹荡然无存,而“朝阳门”之名沿用至今。1980年修建二环路时,在朝阳门旧址处修建了一座上环形互通式立交桥,故称“朝阳门桥”。

←20世纪50年代的朝阳门

东四十条
DONGSISHITIAO

东四十条站位于东城区东北部,东四十条、工人体育场北路与东二环路交会处。

“东四”元代称“十字街”,明代于十字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因位居皇城之东,故称“东四牌楼”,简称“东四”。早已消失,“东四”作为地名沿用至今。从今东四北大街到东直门南大街一线路东,至今朝阳门北小街到东直门南小街一线路西,自南向北共排列着十四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东四十条即由南向北排列的第十条胡同,并非“东面的第四十条胡同”。

北京称“条”的地名很多,“东四十条”是其中之一。所谓“条”,是指狭长的街巷,它是老北京小胡同的统称,可以说是北京本土的发明创造,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与街、巷、胡同共存,延续至今。

东四头条到十条是明代保留下来的,而东四十条在清朝称“十条胡同”,属正白旗。东起富新仓西墙,西至和亲王府,长不过几百米,宽只有四五米,民国时仍称“十条胡同”。1953年修建下水道时将北门仓的一部分拆除,将胡同展宽成为一条大街,由此开通了城外道路。1979年东四十条立交桥建成后,街道再次展宽,成为京城通向东部地区的一条主要道路。1999年修建平安大街时,将东四十条规划为该街东段,并拓宽了道路,通车后仍沿用“东四十条”这个老地名。

北京站
BEIJING Railway Station

北京站位于东城区东南部偏北,北京站街与北京站东街、北京站西街交会处,北京站北侧。

北京站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原址位于正阳门瓮城东侧,始建于1901年,建成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旧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历史上曾沿用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等站名。1949年9月30日改称“北京站”至今。

1949年以后,原车站客流量俱增,远远满足不了客运要求,为此决定另选地址兴建新的车站。1959年1月20日,新北京站在今天的东城区东南部正式破土兴建。其所在的位置,清朝时为正蓝旗所属区域,有几十条胡同,居住的多是旗人。1949年后仍为平房区,属东城区辖域。为了兴建新北京站,先后拆除了南城根、西复兴里、复兴里、梅竹胡同、二眼井等胡同,并将毛家湾等七条胡同部分拆除。同年9月15日正式运营。毛泽东视察新建北京站后题写“北京站”站名,周总理指示将这三个立体大字放置于车站正面中央正上方。北京站的占地范围从内城墙北侧往北到今天的北京站东街西段。在1996年北京西站建成以前,北京站一直是北京最重要的火车站,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从北京站始发的列车开往全国各地,北京站也因此成为全中国客流量最大的车站。

1965年7月,北京第一条地下铁道开工建设,其始发站确定在北京站站前广场,经过4年多的施工,1969年9月建成通车,1971年1月15日开始试运营,线路由北京站至立新站(今公主坟站),8月5日延长至玉泉路站,11月7日延长至古城路站(今古城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至苹果园站。1987年12月地铁环线(后称2号线)建成后,北京站改成经停站。

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站

建国门
JIANGUOMEN

前门
QIANMEN

前门站位于东城区西部,前门东大街与前门西大街衔接处,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

“前门”实为俗称,正规的叫法为“正阳门”,为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正门。

元朝营建大都城时,南城垣正中为丽正门。“丽正”二字典出《易经·离卦》“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明成祖朱棣将国都自南京迁至北京,将元大都南城垣南移,丽正门也迁至现正阳门的位置,但仍然沿用了旧称。原先的城门都没有城楼,直到明正统元年(1436年)才开始为京城的城门修建城楼,丽正门也由此改称为“正阳门”。到了正统四年(1439年),又添建了箭楼和瓮城,所以说到“前门”时,应当包括正阳门和箭楼。

“正阳”二字取“圣立当中,日至中天,万民景仰”之意。正阳门是内城正南门,为“京师九门”之首,皇帝出城去往天坛、先农坛祭祀及南巡时,其龙辇要出入此门,所以有“国门”之称。其门洞只有在举行国家活动和皇帝出行时才开启。“前门”是因正阳门位于皇城之前,城楼亦俗称“前门楼”。

前门瓮城中的关帝庙为九门之首,故有“正阳关帝”之称。正阳门自明正统四年建成至今多次毁于大火,其中明代两次被焚毁,清代经历了三次火灾,而以1900年第五次被毁最为惨重,直至1906年才修复。

民间有“前门楼子九丈九”之说,2005年曾对正阳门进行了修缮,施工前夕对其实际测量,得出了最为精确的数据:城楼通高(从室外地平线到门楼正脊上皮)43.65米,约合14.4丈。

民国时期前门外的停车场

崇文门
CHONGWENMEN

崇文门站位于东城区中部,崇文门内大街、崇文门外大街与崇文门西大街交会处西侧,可与5号线换乘。

崇文门原为元大都的11个城门之一,时称“文明门”,是南城三个城门中最东面的一个。“文明”二字出自《易经·同人卦》“文明以健,中在而应”。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城墙南移后重建,仍称“文明门”,为明清时北京内城九门之一。正统年间取《左传》“崇文德也”之典,改称“崇文门”,与“宣武”相对,呈“左文右武”之势。

崇文门是北京老城门中别称最多的城门。明清时因是向皇城内运酒的专用通道,故称“酒门”,也是才子进京赶考必经之门,雅称“幸运之门”。明代将“京师税务衙门”设于今崇文门外大街路东,清朝沿用明朝旧制,仍设“监督署”,专收货税,所以又有“税门”之称。而老北京人多称其为“哈德门”,相传元朝时哈达王府建在“文明门”(崇文门)内,故将“文明门”称为“哈达门”,后又将“哈达”谐音为“哈德”,天长日久,“哈达门”便被演绎成了“哈德门”“哈大门”“海岱门”等。

崇文门城楼与宣武门城楼规制相同,体量均大于东、西、北各垣城门,略小于正阳门城楼,为三滴水重檐歇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上下两层均为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城台以上楼高25米,楼连台通高将近40米。其箭楼规制与其他各城门的箭楼相同,但体量要显得高大雄伟。“崇文铁龟”为崇文门旧景,即崇文门外吊桥东北桥翅曾有直径1米之铁龟,传为镇水之物,造型古朴独特。据说,因护城河桥下有一海眼,为保百姓平安,设铁龟镇之。

明末以来,崇文门外便是比较热闹的地方,大小商贩,车水马龙。自明弘治六年(1493年)起,朝廷即在崇文门设立税务衙门,对过往客商征收赋税,历经三个朝代,至1930年撤销,长达437年之久。1950年崇文门瓮城、箭楼、城楼全部被拆除。

民国时期的崇文门

宣武门
XUANWUMEN

宣武门位于西城区中部偏南,宣武门西大街、宣武门东大街与宣武门内大街、宣武门外大街交会处,可与4号线换乘。

宣武门是明清时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元代称“顺承门”,明正统年之前沿用。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扩建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城楼、瓮城后,取东汉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改称“宣武门”。因与位于正阳门东的崇文门对称,故有“左文右武”之势,意味“文治武功,江山永固”。清朝入主京城后,“宣武门”的名称一直沿用。

宣武门城楼高30余米,为三滴水檐歇山式重楼建筑。在其瓮城内,原有砖砌的“五火神台”(亦称阏伯台、火星台),雨季时以水淹神台的位置来判断城内积水的状况,适时开门宣泄城中的雨水,故有“宣武水平”之说。宣武门曾是京城西部内外城的唯一通道,往北是西单、西四商业区,往南是菜市口、骡马市商业街。在此门之外不远处曾有多处墓地,送丧(灵车)的人多出宣武门,故有“灵门”之称。清代刑场也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马也出宣武门,于是此门又俗称为“刑门”“死门”。清朝时曾对宣武门的城楼加以修葺,但其规制基本沿袭明制,民国年间箭楼被拆掉。

民国初年京城改用铁炮报时,钟鼓楼不再使用,每到午时正点,宣武门瓮城上的铁炮便会响起,声震四九城,人们以此对时,故称“宣武午炮”。

1949年后,宣武门城门洞宽和高度已不适合于现代化交通工具,尤其是无法为无轨电车搭建电线。1952年3月,在宣武门东侧城墙开辟了一个豁口,并在豁口外的护城河上架起了混凝土石桥,交通车辆均从此通行。

1965年修建地铁时,宣武门城楼及附近城墙皆被拆除,在城墙原址建设地铁,护城河被填平为路。宣武门城楼、城墙和护城河从此不复存在。此后数十年间,宣武门外大街不断被拓宽,成为京城西部南北向的主干道。

民国时期的宣武门

和平门
HEPINGMEN

和平门位于西城区中部略偏东南,宣武门东大街、前门西大街与北新华街、南新华街交会处。

和平门并不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老城门,而是80多年前在老城墙上开凿的一个“门”。民国初期,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没有城门,人们往返于内外城,不是绕行正阳门,就要绕行宣武门,极不方便。袁世凯统治时期,曾有人提及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开辟城门,袁世凯开始时表示同意,但前门一带商人唯恐人们不再绕行前门影响生意,遂散布舆论说北京是帝王之都,随意开凿城门会致“王气”泄漏。袁世凯便将此事予以否决。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玉祥讨伐张勋复辟回京,有商会代表提及开城门之事,冯玉祥欣然同意。当时是段祺瑞执政,名义上须报请他核准。冯玉祥遂将此事交与京畿警备司令兼北京市政督办鹿钟麟办理。不久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开辟了一座城门,说是城门,可实际上并无城台、门楼,只是于城垣挖出两个门洞,随后又在护城河上筑起一座石桥,以方便商旅、百姓往来。但不久奉系入关,张作霖进京当执政大元帅。此时新开城门尚未取名,经请禀“大帅”认可,取名“兴华门”,寓“奉系得胜、中华兴盛”之意。

但“兴华门”的匾悬挂时间不长,便有人向张作霖进言:李大钊之女名星华,城门取名“兴华”,岂非为李大钊作了纪念?张作霖闻言大吃一惊,因他进京后刚刚杀害了李大钊等国共两党人士多人,便下令将“兴华门”改为“和平门”,取“中正和平”寓意。

20世纪50年代为改善京城交通,将和平门的门洞拆除,形成更为宽阔的城墙缺口。60年代修建地铁时,和平门东西城墙被拆除,但“和平门”之称却以地片名的形式保留下来。1971年1月15日地铁正式运行时,因此处所设的车站位于南北新华街交界处,所以称“新华街站”,后更名为“和平门站”。

和平门落成仪式

复兴门
FUXINGMEN

长椿街
CHANGCHUNJIE

长椿街位于西城区中部偏南,宣武门西大街与闹市口大街、长椿街交会处。

《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记载:长椿街呈南北走向,北起宣武门西大街,南至广安门内大街,因该街中段西侧原有古刹长椿寺而得名。

长椿街历史悠久,辽代南京城(即燕京)内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街,北起拱辰门,南至开阳门,该街的北段即现在的长椿街,而辽南京城是唐幽州城的延续,因而长椿街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金代时拱辰门改称“崇智门”,今长椿街这一段当时也称“崇智门街”。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神宗皇帝的生母孝定李太后下令在今长椿街南口路西敕建寺庙,用以供养水斋禅师。水斋禅师又名归空和尚,自幼出家,曾云游各地名山宝刹,据说他修炼的功德相当圆满,能“一再七日不食,日饮水数升,持之五年,遂众号之曰水斋也”。这件事惊动了李太后,敕令建寺。神宗为该寺赐额“长椿”,含有长寿之意,典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寓意祝愿其母健康长寿。此后街以寺为名,寺北的街道称“长椿街”。

长椿寺规模宏大,曾为京师之首刹。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该寺因地震被破坏,后由文华殿大学士冯溥捐资重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又加以修葺,但远未达到鼎盛时期的规模。在长椿寺旁有清初文人龚鼎孳所修妙光阁,乾隆年间倒坍,嘉庆时重建,改名浙寺。李大钊等革命者遇害后,其遗体曾先后在长椿寺和浙寺停厝,后安葬于西郊万安公墓。如今长椿寺尚有遗迹可寻,为宣南文化博物馆所在地。

20世纪90年代的长椿街

车公庄
CHEGONGZHUANG

车公庄站位于西城区北部,车公庄大街、平安里西大街与西二环路交会处,可与6号线换乘。

“车公庄”这一地名的来历,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早年间附近曾有车轱辘庄,后谐音为车公庄,而对车轱辘庄的来历又有两种说法。

一说清朝时,京城西部城墙之外是一片乱坟岗子,出西直门往南再向西有一条土路,当时运输货物除了用骆驼,就是用木轮马车,每次走过之后,便留下很深的车轱辘印迹,日子久了,人们便把路边的村子叫成“车轱辘庄”,后来谐音为“车公庄”。

二说很久以前,此地生长着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叶片呈圆形而称“轱辘菜”,又因多长在路边,也叫“车前草”“车前子”“车叶菜”“车轱辘圆”,可以食用和入药,每到农历三月中旬便有人来此采摘。在此形成的村落称为“车轱辘庄子”,后来人们觉得这个名字叫起来有些拗口,被谐音为“车公庄”。

20世纪40年代,车公庄地区逐渐形成居民区,50年代建成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因临近车公庄而被命名为“车公庄大街”。

该站所处的位置实为西二环路的官园桥,其得名缘于东侧紧邻的官园。官园旧名瓜园,与明代的朝天宫有关。朝天宫在元代为天师府,明宣德八年(1433年)仿南京朝天宫改建而成,位于白塔寺西北,内设道录司以主天下道观之事,也是百官演习礼仪的处所。朝天宫规模宏大,南抵阜内大街,北至官园,西接福绥境,东界翠花横胡同,宫门在今天的宫门口西。90年代末,在官园附近形成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花鸟鱼虫市场,成为京城西部较大的商品集散地。

阜成门
FUCHENGMEN

阜成门站位于西城区西北部,阜成门内大街、阜成门外大街与西二环路交会处。

阜成门为明清京师内城九门之一,元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东北修筑新城,共设11座城门,其西城垣中间一座为平则门,城门内为通往大内宫殿方向的平则门街。“平则”二字典出《易·象》“平亦谦之意也”,“谦不讳则也”,有平易近人,民心归附之意。

明初仍沿用旧称,明正统元年(1436年)诏修内城九门城楼,至正统四年(1439年)重建城门后,取《尚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寓“物阜民安”之意,改称“阜成门”,修筑城楼、城门、箭楼、瓮城、瓮城门各一,其规制较元大都城门为高。城楼为三重檐歇式重楼建筑,台座呈梯形,连同城楼通高35.1米。其余箭楼、瓮城及瓮城门的规划均类似西直门。城内道路亦改称阜成门街,南侧有西成坊、福田坊、集庆坊及大圣寿万安寺(今妙应寺,即白塔寺),街南侧有金城坊、咸宜坊、安富坊及巡捕厅等机构。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曾对城门、箭楼等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

当年阜成门是通往京西门头沟等地的门户,明清皇宫所需煤炭,皆由阜成门进京,故有“煤门”之称。因旧时皇帝发往各地的诏书由此门出城,传诏的马队耀武扬威,飞驰而过,常常打破百姓平静的生活,故此门亦俗称为“惊门”。

20世纪70年代修建环城地铁(今2号线)时,其线路基本上沿着老北京的内城墙而建,于是一些城楼及附近城墙被拆除,阜成门也在拆迁范围内,并将护城河填平,改为道路,还在城门旧址附近兴建了一座大型立交桥,得名“阜成门桥”。

民国时期的阜成门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