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一茗还在那疑惑蒯通墓藏的所在地,范增这边又上了火:
“我管他埋在了哪里,你能不能说点我想听的?”肖一茗刚想问范增他想听什么,刘可可说道:
“范先生定是想知道韩信是怎么死在吕后的手里的。”范增在那边竟鼓起了掌:
“对呀,对呀,这才是正题!”肖一茗于是又开讲:
“汉朝建立,刘邦广封功臣,韩信因功劳甚大,被封为楚王。封地就在韩信的家乡,用刘邦的话说,那里韩信熟悉,治理起来方便。尽管韩信侯爵加身,刘邦并没有给他分配军队,引起韩信不满。本就是天生为战而生,封王却不给军队,这算什么?相当于老虎拔下两颗牙,搁谁都不满。
可是,不满归不满,日子总得过,韩信在楚王位置上坐了四个月,还没有适应就迎来了祸事。当日,圣旨紧急召见群臣入宫。大殿之上,刘邦面色铁青,望着殿下群臣,冷声道:‘有人揭发楚王韩信意图谋反,你们觉得如何应对?’
告密者确有其人,并非刘邦蓄意设计。这个告密者史上无名。韩信刚在封地上任不久,无兵无将,他有何资本谋反?我们可以觉得韩信没有谋反的实力,但刘邦不这么想,他是新汉皇帝,皇位还没坐热,就传出有人要夺他的位子,刘邦必然会万分警惕,扼杀任何威胁。更为要命的是,这谋反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刘邦提防已久的韩信。告密者上报韩信谋反,也利用了刘邦与韩信的这个矛盾。
早在楚汉之争时,刘邦被楚军围困,危急之下,命韩信率部前来营救。谁知韩信不慌不忙,反倒以此要挟刘邦,称:‘救人可以,但我需要你下令将占领的齐地送给我’,这段话就是韩信当时的态度,可见,韩信为人跋扈成性。刘邦听后咬牙切齿,但在性命攸关下,还是答应了韩信的要求,把齐地送给他,最终,韩信才率兵解刘邦之围。
此事之后,二人的隔阂算是彻底出现,也是从这刻起,刘邦坚定认为韩信有谋反动机,平常对其提防万分。眼下有人告密韩信谋反,不管别人信否,至少刘邦是相信的。殿下群臣经过讨论,也认为韩信恃功自傲,数次跋扈行事,有极大动机谋反。既然都认为韩信谋反,那接下来想必就发兵征讨了吧?还真不是,要说西汉谁最能打?自然是韩信,无论是大臣还是刘邦,都没有把握对付韩信。
强攻不成,唯有智取,最后在大臣的建议下,刘邦谎称云梦巡游,让韩信前来拜见。韩信虽有疑心,但又不敢不去,最终被伏击擒获。但抓了韩信后,刘邦又反悔了,他不愿背上‘诛杀功臣’的骂名,最后,考虑到韩信功大于过,又将韩信释放,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韩信被贬为淮阴侯,有名无权。
本以为危机就此过去,然而没多久,又有告密者现身,向朝廷揭发韩信欲要谋反。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的告密者留下了名字,叫做栾说。据传栾说的哥哥是韩信身边的舍人,即我们理解的家臣,但因为一些小事,韩信将其哥哥囚禁,并声称严刑伺候。栾说得知后,前往探望哥哥,二人在会面时,他的哥哥把韩信谋反之事说出,栾说为了救出哥哥,特向朝廷揭发韩信。
他告密时,恰好碰到阳夏侯陈豨谋反,刘邦率军北上亲征,京城内只有吕后、萧何坐阵。栾说知晓阳夏侯与韩信合谋之事,眼下阳夏侯已提前起兵,就是说,韩信将会紧随其后。时间紧迫,他等不及刘邦回京,再次入宫揭发,把韩信谋反之事报告给了吕后。
吕后得知后,急忙找到萧何,二人商议一番后,决定用计诱杀韩信。当日,汉宫对外公示,谎称北方叛军已平,召群臣入宫庆贺。可怜的韩信毫无戒备,就这样轻装进宫,最后被擒至钟室杀掉。吕后如此干净利落的动手,说明刘邦私下与她讨论过除掉韩信之事的。”范增忽大笑:
“当年还不是这萧何将韩信追回的汉营,如今又是他下手除掉的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