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晚清报刊阅读史
- 卞东磊
- 5303字
- 2020-11-29 16:43:11
第六节 “现在”和“国家”:现实世界的时空坐标
战争、议和期间,上海新闻纸描绘的现实世界,促使读书人的社会世界发生更新,将其从前人世界中解脱出来,进入“战争”这个同时代人共有的现实。
这是一桩新鲜事。1894年前,超出儒家典籍和个人耳目之外的事物,很少以具象的形式出现在读书人的思虑中。及至1894年后期,新闻纸对战争的公开描绘,以及不断出现的“倭寇”、“中国”等词语,将战争的性质,由过去邸报上谕奏章式的朝廷内部行政事务,转变为天下人共同关心和公开讨论的政治。战争中的读书人,他们关心的问题开始与欧洲近代早期的民众一样,“既不是地方性的问题也不是统治者关心的问题,而是‘国家事务’,换句话说就是到那时为止迫使政府必须加以关注的王位继承、战争、赋税以及经济和宗教的问题”。[63]
在这个意义上,1894年至1895年的新闻纸所呈现的现实世界,其在空间上具有“国家”事务的意义;而其时间则显著地落在“现在”时刻。本书上文已经指出,中国读书人沉浸于前人世界,其时间感充满着“过去”,新闻纸则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当下。事实上,人们对“现在”的感觉,与“过去”一样,是社会编织的产物。沃尔夫(Daniel Woolf)曾注意到:“中世纪欧洲的人们缺乏一种持续的、现在的概念,其原因不是他们对时间缺乏智识上的思考,而更多是囿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特别受限于对新闻的感知。”[64]因为15世纪之前,人们所能阅读的书籍种类只有小说和历史,这些书犹如儒家典籍规范的学问一样,缺乏现在感;而15世纪到17世纪数百年里,由于报纸的出现,人们的时间意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新闻创生了持续而非瞬时的现在感。换言之,它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刻画出一个“去瞬时化的区域”(detemporalized zone),即一个类似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式的、供人们讨论当下事务的空间。在这个区域里,……人们卷入正在进行中的事件,争论且忧虑,并向求新意识和现代性迈出坚实的步伐。[65]
沃尔夫所描述的欧洲历史现象,可以在米德(George Mead)的哲学中找到源头。对于人的现在感,米德曾经建构出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直接现在”与“功能性现在”。“直接现在”是一个没有绵延的瞬间,它是由一系列孤立的现在所构成的感受,因而,抹杀了时间的过去和未来。[66]
但是米德认为,瞬间并非真正的现在,现在是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域,其范围取决于现在发生的各项活动。关于两个“现在”的差别,米德进一步阐释如下。
一个人的身后突然响起一阵嘈杂的声音,这突出了这样一个直接现在。但这阵噪杂声和我们正在进行的事情毫无关系,所以它所标志的这个直接现在除了意味着是引起我们耳朵中的声音振动的时刻以外,毫无意义。但我们的功能性现在总是比直接现在范围更广泛,而且可能包含一项活动的漫长的时间跨度,我们对这项活动一心一意,心无旁骛。我们的功能性现在,可能具有纵深不同的观念性的边缘地带,在这个边缘地带之内,我们始终不断地专注于我们思想过程的检验和组织。现在的功能边界就是我们在现在所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功能边界。由这项活动所指明的过去和未来也属于现在。[67]
“功能性现在”是人类“自我意识发现自身”的区域,“这一时间跨度是由我们所从事的特定的社会行为来确定的”。[68]早期近代的欧洲人,通过新闻扩张了自己的现在感,那1894年前后的中国读书人,是否在新闻纸描绘的战争进程中,亦被塑造出新的时间感呢?幸运的是,读报记录最为详细的皮锡瑞,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真切切的“去瞬时化的区域”。
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二十二,阅初七、八《申报》,云张荫桓、邵友濂两鬼奴往倭乞和,纷纷调兵将何为乎?
二十五,《申报》言十一日张鬼奴到沪,将出洋。
二十八,归阅《申报》,张鬼奴已碰钉子归矣,陈舫仙、李健齐已至营口,与宋庆合。不和必战,未知胜负如何。
光绪二十一年(1895)正月初五,闻和议已出七千万,倭尚不允。果和,则大势去矣。
十三,得十二月十八九日《申报》,言和议有十条宜防,甚合事宜。
十六,阅《申报》至腊月廿八日报言和有十难,甚是。
二十一,阅《申报》,元旦日张、邵两使已出吴淞,赴广岛议和。
二十六,看《申报》至十一,张、邵两使臣将返,和议不成。[69]
上述阅读片段涉及的是同一件事,即清廷派出张荫桓(1837~1900)、邵友濂(1841~1901)两位使臣赴日本议和的过程,前后历时一个多月方才尘埃落定。在此期间,皮锡瑞一直目不转睛地追随《申报》关注此事。《申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也创造了一个正在进行、尚未完成时的区域,人的思虑集中于此,自然拥有了米德所说的“功能性现在”。这种时间感,是以往阅读儒家典籍和日常生活中少有发生的。
因此可知,1894~1895年的上海新闻纸,向读书人描绘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即由“国家”和“现在”构成的时空。走进这个新时空的显著效果就是人的批判意识的生长。早在15~18世纪,不断增加的印刷小册子和政治报刊,曾使欧洲民众的生活走向政治化——“对他们的管理者行动和讨论了解过多,过于关注现实,吹毛求疵,看报不但给了他们干涉关注政府的愿望,而且给了他们这样做的一种貌似有理的权力和认可”。[70]甲午战争期间的中国新闻纸也具有相似的效果,读书人激烈批评现实,与之前对待生活的审美取向可谓判若两人。
不过,也要看到,这一时期的批评就如孙宝瑄读历史一样,同样是“就事论事”。读书人暂时还没有发展出反思政治体制的能力,因为他们所读之书、所看之报尚无多少现代知识资源。而且,他们的质疑、不解、失望和屈辱等汇集而成的社会气候,还谈不上公共舆论,因为“只有在不是政府内的人民要求自由公开表达政治意见的权力的时候,在这些意见将影响或决定决策、人事和他们政府的行动的时候,舆论才存在”。[71]显然,1895年民间读书人的意见对朝廷的作为并无实质影响,所以,当皮锡瑞在日记中提问:“《申报》十一、十二、十三日连刊《和倭统策》,甚有见,不知此等议论,当国者亦采及刍荛否耶?”[72]自己也觉疑虑重重,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尚无现代舆论一说。
终而言之,甲午战争期间上海新闻纸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使读书人进入由“现在”和“国家”为时空坐标的现实世界。对这个世界的思虑,正是中国现代意识发生的起点。
[1] 〔美〕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袁霞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1页。
[2] 〔美〕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袁霞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6页。
[3]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5页。
[4] 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2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7页。
[5]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第110页。
[6]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169页。
[7]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54~55页。
[8]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56页。
[9] 注:《忘山庐日记》始记于光绪十九年(1893)十一月初一,终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三十;缺1895年、1896年、1899年、1900年、1904年、1905年。
[10]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56页。
[1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第530页。
[12]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62页。
[13]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58页。
[14]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64页。
[15]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66页。
[16] 逐条分别见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62、62、66页。
[17] 《蔡元培日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3~4页。
[18] 《蔡元培日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0页。
[19] 分别见蔡元培《蔡元培日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1、22、22页。
[20] 分别见蔡元培《蔡元培日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3、31页。
[21] 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1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475页。
[22] 逐条分别见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1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477、481、481~482页。
[23] 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1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487页。
[24] 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1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504页。
[25] 逐条分别见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1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526、530页。
[26] 逐条分别见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1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536~537、540页。
[27] 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1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552页。
[28] 逐条分别见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35、36、36页。
[29] 〔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第42页。
[30] 〔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第41页。
[31]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37页。
[32]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37页。
[33]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39页。
[34]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599~600页。
[35]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43页。
[36] 俞雄选编《张棡日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23页。
[37]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第109页。
[38] 俞雄选编《张棡日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24页。
[39] 俞雄选编《张棡日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23、25页。
[40] 俞雄选编《张棡日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24页。
[41] 张钧孙等编《杜隐园诗文辑存》,香港出版社,2005,第44页。
[42] 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一·附记》,中华书局,1984,第7页。
[43] 巫仁恕:《明清之际江南时事剧的发展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心态》,《“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9年第31期,第1~48页,引文见第8页。
[44] 转引自巫仁恕《明清之际江南时事剧的发展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心态》,《“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9年第31期,第1~48页,引文见第10页。
[45] 连启元:《明代的告示与榜文:讯息传播与社会互动》,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第10页。
[46] 〔美〕司徒琳:《南明史》,李荣庆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页。
[47] 〔俄〕伊帕托娃:《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及战争以后的中国》,尹怀邦译,载《清史研究通讯》1990年第3期,第22~24页,引文见第22页。此条注释受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一书启发,见该书236页。
[48] 转引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第163~164页。
[49]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第163页。
[50] 姚济:《己酉被水纪闻》,庄建平主编《近代史资料文库》第5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逐条分别见第315、315、315、317页。
[51] 薛春藜:《淮生日记》,载《近代史资料文库》第4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317页。
[52]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和世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121页。
[53]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房德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299~301页。
[54] 即今日的《泰晤士报》。
[55] 朱维铮编《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40~41页。
[56] 〔德〕瓦格纳:《进入全球想象图景:上海的“点石斋画报”》,载刘东编《中国学术》,商务印书馆,2001,第1~46页,引文见第41页。
[57] 黄琴坞:《癸丑日记》(上),载《近代史资料》第114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1~38页,引文见第20页。
[58] 〔德〕瓦格纳:《进入全球想象图景: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徐百柯译,刘东编《中国学术》,商务印书馆,2001,第1~46页,引文见第42页。
[59] 原文来自《申报》,转引自方汉奇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236~237页。
[60] 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第73页。
[61] 叶小青:《上海洋场文人的格调》,《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2期,第134~136,引文见第135页。
[62] 〔日〕小森阳一:《日本近代国语批判》,陈多友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第39页。
[63] 〔英〕伯克(Peter Burke):《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王海良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314页。
[64] Daniel Woolf:“News,Hist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esent in Early Modern England”,in Brendan Dooley and Sabrina Baron(Eds.). 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New York:Routledge,2001,pp.80-118,引文见第82页。此条注释受潘光哲先生指示。
[65] Daniel Woolf:“News,Hist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esent in Early Modern England”,in Brendan Dooley and Sabrina Baron(Eds.). 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New York:Routledge,2001,pp.80-118,引文见第108页。
[66] 〔美〕米德:《现在的哲学》,李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页(译者注)。
[67] 〔美〕米德:《现在的哲学》,李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48~149页。
[68] 〔美〕米德:《现在的哲学》,李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47页。
[69] 逐条分别见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1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565、565、566页;《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2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2、4、6、8、10页。
[70] 〔英〕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王海良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326页。
[71] 〔美〕米尔斯(C.Wright Millis):《权力精英》,王昆、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391页。
[72] 皮锡瑞:《师伏堂日记(影印本)》第2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