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长征还是短跑?量身定做你的学习法

虽说有计划地学习并不等同于做一份时间日程表,但它却和时间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学习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并以达成一定指标作为目标的具体任务,而时间往往也是规则中最重要的一项。我们在做规划时,必须将时间限制作为重大因素加以考虑。

这仿佛是不言自明的道理——用一年的时间掌握一门学科,和用一周准备一场考试,我们自然会采取不同的策略。

但实际上,虽然大家嘴上都这样说,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看不透这一点的。

在有计划地学习中,如果把本来应该是长期的任务挤压在短期内完成,自然难达到理想效果。反之,将短期任务“抻”到长期,看似准备得十分充分,实际则“过犹不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田径项目运动员的身材差别,特别是短跑和长跑运动员之间的区别。虽然他们都是以速度论输赢的,但是短跑和长跑运动员的体型却差异很大——前者腿部肌肉夸张地隆起,后者则双腿纤细紧实。

这是由于短跑运动员讲究的是在短时间内的爆发和冲刺,他们看重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需要大肌肉群在短时间内提供加速力量,因此训练其腿部肌肉增加、围度增大。而长跑讲究的则是耐力,因此选手的身材普遍较为纤瘦。

把跑步换成学习,道理也是一样——在计划你的学习进程时,你需要对学习时限有明确的认识。若这是一场“长跑”,那么就要“论持久战”;若这是一场“短跑”,那么短期爆发才是正道。

我有一个同学,他就是个“焦虑狂人”,向来喜欢一切事情都尽在掌握的感觉。才二十多岁却仿佛一个“领导”,喜欢念叨“万事多做准备,早做准备”。

有一次,我们许多人一起准备一场职业资格的小考试。这场考试难度并不大,而且也不是以分数论输赢——只要做对百分之六十的选择题,就算通过。考题都是选择题,规律性、套路性很强,基本都是针对简单易懂的原理和规则进行考察,给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考生作答。

前辈以及官方指南给出的指导都是,只要在考试前的一两周,至多不超过一个月,大致通读并理解教材,做三五套真题,就能轻松应对考试。

但我这个同学,出于其过于严谨的天性,以及焦虑情绪的影响,在距离考试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就开始了复习。三个月里,他将那一本不算太厚的复习材料看得滚瓜烂熟,所有能找到的历年真题也都能够倒背如流——真可谓把这门考试出题风格的变迁、发展都研究透了。

为了这场考试,他三个月的时间里埋头苦学,对于同学们吃喝玩乐的邀请一概拒绝。

然而,生活不是网络小说,没有让人大跌眼镜的情节发生,他投入了如此大的精力,最终当然是高分通过了考试。

但猜猜看,还有谁通过了考试?

绝大多数提前一两周才打开教材的同学,也都基本通过了考试,有些人的分数甚至比那位同学要高出一截。

我这位同学心里愤愤不平:自己精疲力竭换来的结果,居然被考试前一周临时抱佛脚的人给追平了!那么这三个月的努力,岂不是一场笑话?

实际上,这确实有点令人啼笑皆非——有这三个月的时间,干点什么不好?非要把一场“短跑”性质的考试当作一场“长跑”,实质上,他不仅没有什么有效的输入和结果上的奖励,还白白浪费了许多放松、娱乐的机会。

高效能的学习者不会将三个月都浪费在这一场小小的短跑中。在充分了解这场考试的性质、难度和往年经验后,他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更多依赖于答题技巧和短期理解记忆,且强度较轻的学习任务。换言之,这是依赖于“爆发力”而非“耐力”的任务。

高效能的学习者会在头脑中盘算:其一,背诵内容量适中,任务量级较轻;其二,题型都是生活化、套路化的选择题;其三,只要答对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题目就可以顺利过关……进而得出理智的结论:“短跑”的规划最为合理。

于是,同样是三个月,哪怕他在前十周优哉游哉,在最后两周埋头冲刺,效能也比埋头苦学三个月要高效得多。

还好,我这位同学除了浪费了生命中的三个月外,没有遭受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还是通过了考试。但这种把短期任务放入一个较长的时间区间进行规划的行为,更严重的后果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由于规划的时间过长,一遍一遍地反复,学习劲头反而会在冲刺阶段变得松懈。

当然,大多数人更容易犯的错误,并不是用“长跑”的时间去完成一个“短跑”的目标,而是在时间本来就不够用的情况下,还采取“长跑”一样匀速而事无巨细的学习方法和节奏。

明明距离考试只有三天了,却不抓紧时间先复习知识点最凝练、最密集的部分,而是从“概论”“学科的历史源流”等考点稀疏的部分看起,最终发现时间不够了,才草草浏览后面的部分。结果,最重点的部分反而没有时间细细复习,考试不会考到的部分倒是能够说得头头是道。

面对短期任务,最忌均匀用力。既然时间紧迫,那么就要将时间用在最重点、回报率最高的学习内容上。所谓“短时、高效”,看的就是即时反馈的能力——简单粗暴地讲,就是哪里考得多,哪个知识点考得频繁,就主攻哪里。

而更常出现的一个误区,是要进行“长跑”,却没有“长跑”所需的耐心和毅力,做不到一步步持之以恒地推进长期的学习任务。

我们最熟悉的一个“长跑”式学习目标,是高考:花费三年时间,从巩固基础开始,到融会贯通,再到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体量如此大的学习目标,需要合理安排,而非短期一腔热血的冲刺和临时爆发。

所谓“考前三个月,提高两百分”的补习宣传是不可信的,可信的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的踏实,和“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中的坚持不懈。

因此,在制订学习规划之前,我们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学习任务的难度,究竟需要我达到多少学习量和练习量?大约折合多少时间?再以此来判断它是一个长期的学习任务,还是一个短期的学习任务。

一般来说,能在两个星期内解决的,可视为短期任务。如果所需的学习时间要以月计,那么它就是一场长跑——至少也是八百米赛跑。你在跑八百米的时候,也需要讲究在第一圈均匀用力,第二圈保持速度,并在最后两百米开始加速,最后五十米疯狂冲刺。体力的分配尚有科学规律,更何况是学习呢!

在明确了学习任务的时间限制后,规划时就不至于无理可循。

短期学习需要突出重点,(而非平均使用力量)考虑直接效果,提高时间利用率,灵活多变。相比之下,长期学习目标的体量要大得多,因此更需要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扎实和周密,不能贸然推进。

更重要的是,长期学习需要更多的情绪管理。就像马拉松比赛中,要锻炼心肺能力和耐力——因为你免不了要花费时间克服艰难险阻,少不了要面对没有即时性反馈的暗无天日的日子。

实际上,没有学习任务是孤立的。短期任务和长期任务之间,还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短期任务中锻炼的爆发力,有利于在长期学习中提高效率;在长期学习中储备下的知识背景,能够在面对下一个“抱佛脚”的学习任务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捷径”。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能够理性区分学习任务的性质,并制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毕竟,站在马拉松赛道上,你不会想做那个小腿肌肉鼓鼓,但冲刺了一百米就筋疲力尽的运动员。站在短跑的赛道上,你也不想空有一身耐力,在发令枪响时,想着慢悠悠地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