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工作在海外
其实,在1996年于新加坡摘得“亚洲大厨”桂冠之前,屈浩已经不时地被派往国外,开始了在海外工作的历练。
1988年,屈浩被派往日本横滨的“陶陶”餐馆工作。餐馆不大,开始有6位厨师,后来逐渐减到2位厨师。厨师少,什么工种都要干,砧板、炒锅、冷拼、点心,什么岗位的工作都要拿得起来。虽然工作特别忙碌,但屈浩对餐馆后厨的运营有了全面的了解,积累了经验。在日本的工作还让屈浩感受到了匠人精神。屈浩说:“在日本,厨师对一片紫菜、一碗米饭、一个盘子都仔细斟酌,一辈子都在为把一道菜做得更好而努力。”
1990年在全国青工技能大赛上获奖后,1991—1992年,屈浩又被派到新加坡唐城“唐宫”酒楼担任主厨。
至2001年回国,屈浩陆续在海外工作约十年。
为了参加1998年的国际烹饪艺术大赛,实现让中餐烹饪技艺获得世界认可的愿望,屈浩再次赴新加坡,在京都酒店宏仁堂御膳厅担任主厨,筹备比赛,同时还担任“新加坡酒楼餐馆业公会培训中心”的导师。他边工作,边培训,边备赛,锤炼了自己的技艺。
1998年参加完国际烹饪艺术大赛之后,屈浩觉得自己的愿望基本实现了。正准备回国时,他接到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发出的邀请——高薪聘请他为艺术厨师长。为了学习顶级五星级酒店的管理,屈浩决定继续留在新加坡工作。
起初在海外工作时,屈浩只是勤奋工作,锻炼技艺,增长见识。在海外工作久了,他会更多地站在国际视角去思考中餐的国际化地位,思考鲁菜的优势,思考中华美食的传承和创新。
在宏仁堂御膳厅,屈浩和厨房团队把鲁菜芫爆的技法用于新的食材,创新制作出芫爆鱼丝。洁白的鱼丝配上翠绿的香菜杆,显得很清爽,也很高雅。这道菜深受新加坡食客的喜爱,新加坡总理来宏仁堂御膳厅吃饭,也要专门点上一道芫爆鱼丝。
屈浩和厨房团队把叫花鸡改良为富贵鸡,在鸡肚子里加入药膳食材和汤,用玻璃纸、荷叶、面团代替塘泥包裹,再烤制。这道菜很受欢迎,并在新加坡的酒店圈流行开来。
屈浩和厨房团队对蒸芙蓉干贝进行改良,改为炒芙蓉干贝,充分发挥了鲁菜擅长把握火候的优势。再配上用土豆丝炸的小鸟巢,一嫩滑一酥脆,增加了菜品的层次感。
山东菜馆善于制汤,新加坡的中餐有粤菜、闽菜的基底。屈浩和厨房团队在新加坡结合了鲁菜和粤菜煲汤的特色,研发出的佛跳墙既不是浓汤的,也不是清汤的,而是奶汤的。奶汤色白而醇,油脂不多,喝起来有质感又不稠厚,加入虫草,美味、营养又有特色。这道菜也是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