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清初大转折:枭雄吴三桂
- 千江月
- 2470字
- 2021-03-29 13:16:36
少年得志
舅舅祖大寿果然给力,运用那颗后金将官的人头,加上那三百条明军的性命,一举将外甥吴三桂送上了参将的高位。
在参将军帐踱着方步,无比兴奋地坐在朱红大漆的椅子上,感觉着同伴们羡慕的眼光,双手接过同事们送来的贺礼,吴三桂心中有一种醉醺醺的感觉,人生就是要这样,遇上一个大机会,才能出人头地,成就人生。
一个阴雨天的下午,窗外冷风阵阵。一场苦雨淅淅沥沥下了九天,不见变晴的迹象。这段时间以来,吴三桂的心里,比这阴雨天还要阴沉,如果这辈子全靠军功,全靠杀敌立功,往上升迁的话,那要等到何年何月?敌人,并不是我想去杀,就有机会去杀的。从小练就的这身功夫,难道就这样在这么一个参将的职位上,慢慢地荒废?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官场的升迁路,往往有两条,一条叫机会,另一条叫后台。既然没有在前线杀敌立功的机会,为什么不在后方开辟“战场”?沿着这个思路,吴三桂立即将眼光瞄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巡抚方一藻,辽东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一天傍晚,暖风习习,万道霞光照亮西边的天空,吴三桂扛着精美、贵重的礼品,轻轻地走进了辽东巡抚方一藻家。在成堆的礼品中,吴三桂悄悄放进了一样东西—门生帖子。
方一藻高兴地收下礼品,兴奋地收下门生帖子。两人由先前的陌路人变成了官场上互相援引的师生。吴三桂在官场上从此有一个比舅舅祖大寿更高大的靠山;而方一藻这棵大树也通过吴三桂往新的地方、新的领域生长出新的根系。
方一藻是叔叔级的,他与我之间有代沟,我再怎么奉迎他,也找不到共同语言。来往方一藻家中,吴三桂暗中观察,突然发现这个大大的坎。
两人表面上热热闹闹,骨子里却冷冷清清,形同陌路。吴三桂将如何迈过这道坎?
在反复观察方家人的情形后,吴三桂终于有一个惊喜的发现,方一藻的儿子方光琛,跟自己年龄相仿。方光琛这人脑子灵活,点子多,喜欢扯东拉西,岂不可以从此人这里撕开缺口?
接下来,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吴三桂拎着方光琛最喜欢的好酒好烟好茶到方家走动。在方家的后花园,落日余晖中,两位年青人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聊着时局,一边品着香茶,一边着谈世事;时常可以看到两人一起下馆子,一起喝烧酒,吃牛肉,海阔天空地神侃。
渐渐的,两人结成了忘形之交。
吴三桂产生了一个非常好的感觉,“曲径通幽,是的,正是这样一种成就感”。
成功的路子找到了,第二战场开辟成功了。吴三桂很是兴奋。他转动着眼球儿,继续扫视着高台上的大人物。这时,一位更加位高权重的人物,进入了吴三桂的视线。这个人就是辽东地区最高军事统帅—蓟辽总督洪承畴。
事实证明,套路是成功的,直接运用就成了。带上满满的礼品,吴三桂走进洪总督家的大门,双手递上门生帖子。
洪总督还没有“不收礼”的习惯,于是高兴地收下了这个门生。洪总督心想,多个门生多条路,多个门生就多了一双听世界的耳朵,多了一双看周围的眼睛,更多了一个考虑问题的脑袋。
总督家的大门虽然打开了,但他内心的那扇小门却还紧紧关闭着。坐在营帐里,吴三桂心绪不宁,打开这扇门的钥匙握在谁的手里?
“幕僚谢四新是个人物,简直就是洪承畴的左右臂膀”。功夫不负苦心人,观察洪总督身边的人,吴三桂有了重大发现:谢这个人,与一般人不同,非常博学。
于是,吴三桂每次拜见谢四新,都必做两手准备:一堆礼品,一串话题。
与吴三桂交往越深,谢四新的感觉就越强烈:“随意神侃,或是聊些有深度的话题,吴三桂还真的是不一般,知识渊博,兴趣点广泛,是个值得深交的朋友。”
谢四新收获了成堆的礼品,吴三桂收获了上级派发的一个大礼包,他被提升为副将。
“胜利了!”“成功了!”人世间没有比这更好的感觉。“还有没有更高的职业在等着我呢?”吴三桂将眼光往更高的台面上扫,突然发现,那里有一个更高级别的大人物,那就是坐在监军职位上的太监。
明朝开国时期,朱元璋把太监往死里整,那时皇宫里的太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除了倒马桶,就是扫地、养马。到了明朝末期,经过两百多年的世事变迁,太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升级为操纵帝王权柄、运作国家命脉的重大关键群体。明朝末期,凡是当官的、为将的,假如得不到宦官的支持,便很难在朝廷里立足。国家政权以如此奇特、极其简单的方式与宦官联结起来,明朝末期的悲剧就此产生。
有人会问,为什么宦官一定是国家政权的大祸害?
要知道,宦官这群人,往往出身贫苦。家长没有钱供孩子上学读书,孩子从小就被迫走上太监这条最为恐怖的人生路。
从小就没有上过学,从小就没有机会进私塾拜老师,太监们自然地成为最缺少知识、也最缺少教养的人群。
一旦这样的人掌握国家最高层的权力,就容易胡作非为,任性乱来。宦官们手握国家权柄,行动路线往往只有一条:一切围绕钱、权转动,再也不是为了国家利益、人民福祉、帝王江山。
让太监掌握国家权柄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皇帝们。明朝末期的皇帝,不停地、反复地看到有知识有文化的政府官员为非作歹,一个接一个的高官,犯下大案要案。政府官员们争权夺利,视王法为儿戏,皇帝渐渐对文官集团失去信任。
皇帝们想出来的办法也很简单,出奇地信任自己的身边人,信任平日里倒马桶、扫地、洗衣、端菜盆子的下层人,信任这群知识少、文化程度低的“特殊人才”。这种畸形的信任,造成明末一个普遍现象,太监不在皇宫里做倒马桶、扫垃圾的“本职”工作,反而被派到宫城的外面当官,而且是当最最重要的官—监军。
明朝末期,在边疆军事重镇,都有宦官坐镇,随时监视军队将领的一举一动。将领们都知道,这些人其实就是皇帝的化身。正在台上走秀的太监高起潜,“以知兵称,帝(崇祯)委任之”,具体工作是监视宁远、锦州及山海关三大军事重地的边防驻军。
在这片军事重地当将领,无论哪一级,其言论、行动都逃不过监军高起潜那双严密监视的眼睛。将领想不丢官,想不掉脑袋,第一件事,不一定是要打败敌人,而是必须做到不得罪那位叫高起潜的领导。否则,不只是家产被没收,脖子上的那个脑袋都有可能被他削掉。
吴三桂拜方一藻、洪承畴,通俗来说,就是“拜码头”,而拜高起潜则大不相同,吴三桂将高起潜拜为自己的“义父”,即再生父母。官场上,吴三桂不单单看得懂行情,而且顺势而为,抢占了最具战略意义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