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救父

崇祯二年(1629年)年底,后金军(清军前身)闯入明朝领地,疯狂抢劫。这一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明朝皇帝崇祯帝的案头。

第二年正月,朝廷命令祖大寿与孙承宗一起,率领边军,打击正在边疆抢劫的后金军。

后金军行动迅速,一日之间,在相差百里的不同城镇抢劫,“潜师饱飏”。

长期与这种“国际惯犯”交手,祖大寿已经摸索出一套办法。他派出多股侦察小分队,每三百人一股,轻装简骑,对后金军实施“侦骑远探”。

不久,侦察小分队传回消息。

二月,祖大寿做出决定,主力部队既不尾随追击,也不正面与后金军摆阵作战,而是悄悄开出长城,在建昌城(辽宁凌源)集结。这里丘陵连绵,树高林密,定是后金军回家的路线。祖大寿准备利用这里的地势,提前设下埋伏,在他们回家的路上,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随队出征的吴襄对儿子吴三桂嘱咐道:“你随我一起出征。不安排具体军事任务给你,但要你做好一件事,用你的一双眼睛、两只耳朵,认真观察,增长见识。”换个当代说法,这是父亲在安排儿子当战场实习生。

战场上,意外的情况有时会出现,虽然概率不大。然而一旦出现,往往就危险万分。

这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按照预定的计划,吴襄率领一支三百人的小分队出城侦察。

向着预定的目标地点,小分队快速前行。

刚刚走到半路,这支小分队突然与飞奔而来的后金大部队相遇。后金军已经抢得盆满钵满,带着胜利的微笑,准备悄悄地回家。返回速度之快,远远地超出吴襄、祖大寿的预测。

走在回家的路上,后金军从上到下就只剩下一个想法:千万别在回家的路途遇上明军大部队的拦截。明军会不会在回家的路上半路设伏?凭着长期抢劫积累起来的经验,后金军统领,有一个非常强烈的预感,这次一定会有明军设下的埋伏。这一路抢来,太过于顺利,没有遇上半点儿麻烦,这就太不正常,太过于出人意料了。

明军会在什么地点设伏?这是一个谜,带着这个谜团,后金军一路狂奔。“越快越好,越隐秘越好,定要赶在明军还没有发现我们的行踪之前,回到东北的深山老林中”。

突然发现明军的侦察小分队,后金军一下子全都明白过来,明军果然在回路拦截我们,地点可能就在附近。

后金军统领果断发出命令:不能把这些人放走,不能暴露我们回军的信息,活捉他们。哈哈!这真是撞上枪口的鸭子、送上门的筹码,是我们回家的买路钱。围猎他们,累伤他们的马腿。

围猎,是北方古老、独特的打猎方式。大部分骑手,围住一座山头,小部分猎手,冲上山里,敲锣擂鼓,让猎物在惊惧中不停地奔跑。反复地折腾,直至野兽累得跑不动了,猎人轻易就能将其活捉。

发现后金军只是紧紧包围,却不放马过来拼杀,吴襄立刻明白过来,他们这是在逼我们投降。我们一旦投降,虽然眼下性命可保,然而,却成为明军出击后金军的重大障碍。吴襄做出决定,绝不投降。

不投降就只有一条路可走——突围。

后金军起劲地运用起围猎战术。明军“急奔”,后金军就“急围”;明军“缓奔”,后金军就“缓围”。双方就像两个木匠拉大锯,你来我往在地面上追来跑去,直到吴襄的军队缓缓接近明军据守的城池。然而,不论吴襄如何左冲右突,就是没有办法摆脱后金军的围困。毕竟三万人围三百人,把这点人围在核心,慢慢地玩,最后,累也要累死这支小分队。

得到消息,祖大寿心急如焚,立即爬到城楼楼顶远望。事出突然,明军还没有做好出击的准备,而后金军势力太过于强大,来势汹涌,远远地超出摆在城里的这点明军。

眼前的形势,绝不能派军队出城作战,否则的话,就是以卵击石,必定城池丢失、全军覆没,定会犯下不赦之罪。远远地望着城外吴襄带领的那点儿人马,祖大寿这一次彻底犯难了,除了听天由命,还能有什么办法?

吴三桂站在舅舅祖大寿的身边,无比焦急。看到舅舅没有一丁点出兵救人的意思,当即跪了下来,祈求道:“请舅舅快快发兵,赶紧把我的父亲从围困中解救出来吧。”

“今天跟往日不一样,事出突然,来不及与孙承宗部联系,城里就这么点儿人马,你叫我怎么救?”

吴三桂反复请求,祖大寿给出的答案就是一个,不答应。痛哭流涕中,吴三桂再一次向舅舅双膝跪下,提出一个类似于自杀的请求,“儿请率家丁以死相救”。

祖大寿点头同意,说道:“那是你自家的人马,你当然有调用的权力。我为你打开城门,可到了城外,是生是死那就由上天决定了。”

于是,吴三桂率领精挑细选的二十名勇猛家丁,像一条长蛇,突然之间,冲出城门。

就在冲出城门的那一刻,吴三桂排出了冲锋的阵势:自己居中,左右各置一将领,其他二十人分为两翼。

看到明军据守的城门突然被打开,又看到从城里冲出来的只有那么点儿人马,后金军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些城里的明军,必定是用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诡计,极有可能是诱我军深入。既然认定这是明军的计谋,那就不敢轻易跟这二十一个人死战。后金军用了一个稳健也叫保守的做法,在军阵中闪开一个阵口,放这二十一个人冲过来,随即便将他们裹入阵中。

一经冲进后金军的军阵,吴三桂向着后金军的兵士立即展开冲杀。一边向敌军冲锋,一边在马背上弯弓搭箭,两名离吴三桂最近的后金兵应弦而倒。

发现这个情况,后金军军阵中有人大声惊呼:“这人马背上的功夫了不得!”骑在飞驰的马背上,居然也能箭无虚发,真是让人想不惊叹都不行。

就在后金军所有人都被这神奇的一幕惊呆时,一名极富实战经验的将官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举着一面纛旗向吴三桂冲了过来。这将官的做法也蛮有创意,不停地摇动纛旗,用这种奇怪的做法,用晃来晃去的旗子,吸引吴三桂的眼球,努力让马背上的吴三桂失去方向感。

望着那位疯狂摇晃旗子的将官,吴三桂立即将马的脚步放缓,随即搭箭,安定心神,对着那摇旗人,放箭射了过去。旗子猛然倒地,摇旗的将官从马背上应声跌落下来。

将官的头比普通士兵的头值钱,更重要的是,割下将官的首级,挂在马背上,对其他后金军也是强有力的震慑。吴三桂当即放马,朝着将官的尸体冲了过去,跳下马背割取首级。吴三桂没有想到的是,那人虽然受到重重的箭伤,却并没有立时死过去。

看到吴三桂举刀朝自己的脖子砍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倒地的将官忍住疼痛,一伸手抽出一把随身的短刀,一面奋力跃起,一面照准吴三桂面部直刺过来。那架势,就是肉搏拼命。吴三桂没有任何的提防,当即中刀,鼻梁上顿时血流如注。

此时吴三桂的手中早就握了一把用来砍对方脖颈的刀,他没有顾及自己的伤口,朝着后金军将官的脖子,用力砍去。吴三桂手起刀落,后金军将官这颗热乎乎的头被硬生生地砍了下来。之后,他随手扯下一块死者身边旗子上的布,一边用旗布将鼻子上流血的伤口按住,一面飞身上马,同时嘴里高声呐喊着,向着父亲所在的方位冲了过去。

很快吴三桂等人就冲到了吴襄所在的地方。吴三桂大声地喊着“随我来”!三百名明军听到期望已久的喊声,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当即随着吴三桂朝着城池的方向突围。

祖大寿一直站在城楼上眺望。望着远方发生的一幕幕,望到吴三桂与吴襄的明军合拢,祖大寿立即发出命令:“全体官兵,一齐呐喊;全体动手,擂鼓助威!”

猛烈的战鼓声从城里突然而起,城墙上无数观战的士兵放开喉咙以最高的分贝高声呐喊。雷鸣般的声音从城墙顶上喷涌而出,后金军被搞蒙了。喊杀声、战鼓声已经响成一片,这架势,似乎有千军万马正在用声音做热身运动,这就要从各个城门奔腾而出。

后金兵的脑子都没有歇着,都在想同一个问题:明军用如此之少的人来冲阵,那一定是诱敌之术,绝不可能放这二十一个人来送死。在这二十一个人的背后,在城墙的后面,一准儿埋伏了庞大的军队。只要这二十一个人得手,那些城墙后面的军队,随时就有可能像决堤的洪水冲泄出来。

这么一个念头在后金军将官的脑子里不停地闪现,使得他们全都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对着眼前的明军,不敢用死力堵截。

吴三桂一直冲在明军的前边,那架势真是锐不可当、凶猛异常。后金军十分清楚,他手中的那把神奇的弓箭是一定要人命的,谁跑近他的跟前,谁就一准要丢命,挂在他马背上那个前后乱滚的将官的脑袋就是证明。这样一来,吴三桂带着数百名明兵冲到哪里,后金军就立即动作,速速躲闪让开。

吴三桂明白自己已经得势,带着明军朝着城池的方向猛冲,直至冲出了包围圈。后金军害怕中了明军的诱兵计,不敢死命追赶,只得眼睁睁地望着这一小队明军像逃进草丛的老鼠一样,迅骤远去。

后金军个个心中清楚,这几百明军能不能逮着是小事,自己能不能安全地回家,才是大事。看到明军没有从城池里冲出来摆阵作战,驼着大包小包的“国际惯犯”后金军以最快的速度朝老家的方向迅捷逃遁。

望着吴三桂带领这群失而复得的明军侦察小分队跑到城门下,祖大寿赶紧下楼,亲自出城迎接,嘴里大喊着:“好样的,贤甥!”

看到祖大寿,吴三桂跳下马背,倒地就拜,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吴襄站在旁边,满脸痛楚地说出一句话:“要不是我儿拼死命相救,怕是今生今世不能见面。”祖大寿一把扯起跪在地上的吴三桂,一边回应道:“我马上提请皇上特别超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