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清初大转折:枭雄吴三桂
- 千江月
- 1890字
- 2021-03-29 13:16:37
官场升迁
早年任陕西三边总督期间,洪承畴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周旋多年,反复攻打,各有胜负。总体上,双方打了个平手。
一直在战场上混,一直在刀尖上打滚,时常在失败中煎熬,时而感受胜利的喜悦,洪承畴实战经验越来越丰富,成长为那个时期明朝最尖顶的军事指挥人才。
清军(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势起,明朝辽东军事形势迅速恶化。清军变成了明政府重大威胁。崇祯十二年(1639年)初,洪承畴被调到辽东担当统帅。
把最恐怖的国防威胁,交到最能干的将领手里,崇祯皇帝决策英明。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该如何烧,是不是立即指挥明军跟清军狠狠地打上一仗?洪承畴耐住心事,默默地做起了一件事,细细察看辽东各地明军将领优劣,查看兵力配置情况。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洪承畴心道:“明军有一个大问题,这里的兵士训练很不系统。眼前,这些缺少专业军事训练的明军,如果急吼吼与长年在战场打滚的清军开战,必败无疑。真是不看不知道,细看吓死人。
察看清军情形,洪承畴的心猛然收紧了一倍,“虏情紧急,与清兵的战斗不可避免。”“清军到底是一支怎样的军队,我还没有跟他们交过手,真正是一无所知。必须从实战中,从反复交手中,才能真正了解清军。这必定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无数个战场实战。一将功成万骨枯,想不枯都不行。”
洪承畴心想:“至少,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对付清军这样的强军,明军必须训练,克期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要速图整顿军队,第一步,以最快的速度挑选宁远团练总兵。”
这是一个正确的决断。
但谁能担当如此重任?洪承畴设定三个选人标准:要有实战经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的教官;通晓兵法,特别是能熟练使用各种武器,熟悉布阵、进退的作战方法;系统地掌握战斗号令,能演习刺杀,跟敌人有战场肉搏的经验。
沿着“实战、兵法、演练”三大标准,洪承畴在军官队伍中反复搜寻,在排除了多位候选人后,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吴三桂身上。
蓟辽总督洪承畴首先提名,约请辽东巡抚方一藻共同推荐,经由总监关宁两镇御马监太监高起潜同意,并且由他出面,向朝廷报告,经崇祯皇帝批准,吴三桂的职位最终被落实下来。
崇祯十二年(1638年)七月,刚满二十七岁的吴三桂接到升官的喜报,升为宁远团练总兵。
既有功劳铺底,上面又有人提携,三个关键人物着力,成就了吴三桂青年得志、平步青云的梦想。
军情紧迫,刻不容缓,清军一天都不会等。心念及此的洪承畴立即着手,制定练兵计划:从现役辽兵中,抽出一万人,交到吴三桂手上,进行第一期的操练。以后,每期练一万人。敦促朝廷从速批复,从快执行。
好在朝廷官员很够意思,练兵计划迅速得到高起潜同意,并很快得到朝廷批准。
面对清军这一强敌,明廷办事速度是给力的。面对清军重大威胁,洪承畴表现出了足够的谋划力、魄力,有节奏地推进明军战斗力升级。有如此给力的台柱子,崇祯皇帝信心满满,我朝必定能够越过清军这道坎,必定前途光明。
“国家投下巨资,将万人大军交到我的手中。这是明军打败清军的种子,这重重的担子,压在了我的肩上。兵该如何练,才能一举打败强劲的清军?练人,尤宜练器(武器),‘不独必人与器相合,器与人相合,方可言练(方才达到练兵目标)’。”
如何练人?吴三桂研究出了一套吴氏阵法。
他用大比武的办法,选出一千名精锐骑兵,之后以每五十骑为一队,共编为二十队。每队设领骑官一名。接下来,吴三桂把这二十位领骑官的姓名写在二十支竹签上,插在自己的靴筒里。情况紧急时,他便信手抽出一支,高声呼叫竹签上写有的领骑官姓名。领骑官便带上队伍即刻冲锋陷阵,大军紧紧跟进。
吴三桂希望在高手中挑精手,在勇气中激荡锐气,以达到“无往而不胜”的作战目标。
吴三桂的这套阵法,是不是模仿了唐朝李世民的成功做法?当年李世民也是用比武的方式,挑选出一千名精锐骑兵,组成玄甲骑兵队。这些人全部穿着皂衣玄甲,分成左右两队,秦叔宝、尉迟敬德分别统领。关键时刻,李世民亲自身披玄甲,率着这支奇装异服的超能量队伍,冲在最前面。虽然只有一千人马,却是唐军精锐中的精锐,特别能战斗。屡败敌军,声名大振。对手只要一望到这支战无不胜的队伍,往往首先失去了锐气。皂衣玄甲骑兵队,起到了震慑敌胆的重大作用。或许吴三桂借鉴了历史上成功人物的成功做法。
可见,成功可以复制。
随后,用了两年时间,吴三桂再次练成两万精兵。加上先前训练的一万人,这三万军队,成为明军中具有极高战斗力的强拳劲旅,号称铁骑。
就在吴三桂训练军队小有成就,正准备进一步扩大练兵规模,大展拳脚时,一场明清史上最大规模的大战扑面而来。
大战实在来得太早了一点,如果再等上几年,吴三桂再多练几万人马,明朝的运气也许将会有所转变,这实在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