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组织员工建言行为研究
- 周浩
- 2041字
- 2020-12-01 14:47:34
前言
作为一个教管理的老师,经常有学生问我管理是什么?当然,我可以将教材上管理的经典定义罗列出来,但往往自己都觉得这样的定义是正确而空泛的。由于过往的教育和研究背景,我更喜欢将管理界定为对人的管理,虽然明知这样的界定是偏颇的。在我看来,一直以来,管理者其实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使组织有更高的效能,从而赢得市场的竞争。以此为需求,旨在探讨组织情境中员工心理与行为表现的组织行为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学界对组织行为学愈发重视。因为,管理实践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所有的技术、创新,其来源和载体都是员工,员工才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
国际权威期刊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曾发表了三篇文章对组织行为学整个学科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O'Reilly, 1991; Mowday & Sutton,1993; Rousseau,1997)。综合这三篇不同时代的文章可以发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重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在不断改变。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组织行为学侧重于微观的研究,热衷于探讨诸如动机(motivation)、工作态度(work attitude)、工作设计(job design)、离职(turnover)和缺勤(absenteeism),以及领导力(leadership)。在Mowday和Sutton(1993)的回顾文章中,作者开始强调情境(context)对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作用。在Rousseau(1997)的回顾文章中,作者则强调在组织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组织行为学研究如何反映组织的变化,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现有理论解释变化中的组织现象。
国内学者张志学、鞠冬、马力(2014)在新近的综述文章中总结了符合当前组织管理实际需要的若干研究热点议题,比如创造力(creativity)、创新(innovation)、变革(change)。这些热点议题有何共同之处?仔细思考人们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向既有的模式和规则发起挑战。那这些挑战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吗?绝非如此!好比安徒生童话里第一个嘲笑国王其实什么也没穿的那个勇敢小孩,组织中同样需要这样勇敢地对现状发起挑战的员工。如果员工都自扫门前雪,不敢质疑,不敢批评,组织也就失去了活力。也就是说,隐含在创造力、创新、变革这些热点议题之下的,更为重要的问题是组织员工是否以及如何勇敢地打破沉默,指出上级、团队乃至整个组织存在的问题。通过指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使得组织持续不断地改进,实现组织竞争力的提升。这就是本书研究的对象——组织员工的建言行为(voice behavior)。
西方管理领域对建言行为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持续二十多年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成果。我国学术领域开展组织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大约始于21世纪初,与西方学界的研究相比其实并不落后。西方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开展中国组织员工的建言行为研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为我们提供了基础的分析框架和方向,但决不能照搬照用。这是因为,尽管都称为“建言行为”,就组织员工的建言行为而言,与西方相比,我们管理的对象不一样,文化传统也不一样,而且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所有这些原因使得我们讨论的问题与西方截然不同。
要想有效地激发和干预中国组织员工的建言行为,首先得搞清楚影响中国组织员工建言行为的因素是什么,以及这些因素透过怎样的机制来影响建言行为。尽管国内学界的有识之士看到了这个问题,也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总体而言缺少一本专著来系统地探讨这个问题。本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试图填补这个空白,做一个有效的尝试。
本书的研究主题与国际前沿接轨,同时又契合中国管理的现实需要,采用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中国组织员工建言行为的若干问题。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共计12章。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第1章本书概论以及第2章建言行为研究综述,分别对本书的研究源起以及建言行为领域的研究脉络做了梳理。第二部分为建言行为的实证研究,包括第3章到第7章,每一章为一个有关中国组织员工建言行为的实证研究,分别讨论了变革型领导、伦理领导、家长式领导、工作不安全感以及互动公平感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从不同的向度揭示了建言行为的形成机制。第三部分为建言行为的理论展望,包括第8章到第10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组织员工的建言行为做了理论分析,包括从动机视角对建言行为结构的再分析、中国文化背景下信任与建言的理论模型、员工建言之后可能引发的反应。第四部分为总结与管理对策,包括第11章和第12章。基于前述的实证与理论分析,提出了在中国组织情境下激发员工建言行为的管理对策,并展望了建言行为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当然,全书最后附有参考文献供读者查阅和进一步钻研,以及向相关人士的致谢。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鄙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学术同行与社会各界批评指正。此书既是对过去数年研究工作的一个小结,更重要的功能则是为未来的研究做铺垫,希望能够为学界同仁更好地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本书也可供管理实践者阅读,特别是书中有关领导力与员工建言行为的研究,能够为管理实践者检视和改进自己的领导方式提供一些参考。
本书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2129、71002047)以及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qx201503)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学术之路艰辛而又漫长,与诸位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