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分类与思想之分类
学术之分类,盖始于孔丘。《论语》于君子小人之分,辨之最晰。《荀子·哀公篇》述孔子分人为五仪:庸人、士、君子、贤人、圣人。又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为学之法,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思想之术,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其教育学与论理学条理之清晰,前所未见。而《论语》记者述其入室弟子,分为四科:“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使孔门原已分科也,则允为学术分类之祖矣。后此百家云兴,分类法遂应用及于思想方面。孟轲首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孟子·尽心下》。《庄子·天下篇》更分“百家之学”为七派:(1)邹鲁之士,(2)墨翟、禽滑厘及相里勤、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属,(3)宋钘、尹文,(4)彭蒙、田骈、慎到,(5)关尹、老聃,(6)庄周,(7)惠施、桓团、公孙龙,并各述其要旨,评其得失。辨析微芒,最为精到。论断之公允,亦为后世论学者所取法,固不仅于分类学史占重要之地位而已。出乎其后者,若《荀子》之既分百家为(1)它嚣、魏牟,(2)陈仲、史,(3)墨翟、宋钘,(4)慎到、田骈,(5)惠施、邓析,(6)子思、孟轲六派,《非十二子》。又分儒家为(1)子张氏,(2)子夏氏,(3)子游氏三支,《非十二子》。复或分(1)慎子,(2)老子,(3)墨子,(4)宋子,《天论》。或分(1)墨子,(2)宋子,(3)慎子,(4)申子,(5)惠子,(6)庄子。《解蔽》。互有异同,非出一手。而《韩非子》谓“世之显学:儒、墨也”。并述“儒分为八,墨离为三”,《显学》。则非特分别学派,更能条析支流,有近乎学术史之叙述矣。其他若《尸子》述墨子、孔子、皇子、田子、列子、料子之相非,《广泽篇》,汪继培辑本。《吕氏春秋》述老聃、孔子、墨翟、关尹子、列子、陈骈、阳生、孙膑、王廖、兒良之相非,《不二》。虽无意为思想家分类,亦足见当时百家之盛,分派之多。然皆以诸子姓名为标号,除儒家外,未有独起殊称者。及汉武帝建元、元封之间,乃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特命阴阳、儒、墨、名、法、道德之名。见《史记·自叙》、《汉书》卷六二。先师梁任公先生称之曰:“庄、荀以下论列诸子,皆对一人或其学风相同之二三人以立言。其檃括一时代学术之全部而综合分析之,用科学的分类法,厘为若干派,而比较评骘,自司马谈始也。分类本属至难之业,而学派之分类则难之又难。后起之学派对于其先焉者必有所受,而所受恒不限于一家。并时之学派,彼此交光互影,有其相异之部分,则亦必有其相同之部分。故欲严格的驭以论理,而簿其类使适当,为事殆不可能也。谈所分六家,虽不敢谓为绝对的正当;然以此檃括先秦思想界之流别,大概可以包摄,而各家相互间之界域,亦颇分明。……谈之提挈,洵能知类而举要矣。”见《饮冰室合集·文集》第十八册。后来刘歆撰《诸子略》,即以谈所论六家为主类而益以纵横等家。由此可见学术思想之分类对于图书之分类关系之密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