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组织器官关系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在经络相关资料逐渐积累的基础上,古代医家结合当时的医疗经验与实践,不断进行整理归纳,从简单的经络概念,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经络理论与学说。从现存文献资料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前的较长历史时期中,经络概念已纳入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并用于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在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经络雏形已经形成,并成为指导古代“砭灸”治病的重要依据;迨至《黄帝内经》时期,经络系统逐渐完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已经总结发展为完整的十二经脉以及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十五络脉,并阐述了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形成了较完整的经络学说。在此基础上,后世医家对经络理论进行了许多补充与发展,从而使经络学说日趋完善。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从最初的经络基本概念,逐步发展完善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间首先受到了先秦时期古代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如阴阳五行、脏象学说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等,渗透到经络的命名、经络与脏腑及经络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经络理论,发展为完整的经络学说。

1.经络系统的命名

经络系统以十二经脉为主体,故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即手三阴经,包括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手三阳经,包括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包括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包括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可见十二经脉名称主要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而确定的。

经络系统命名首先以阴阳来分类。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以阴阳规律为前提,并因阴阳的盛衰消长而变化。古人在观察事物阴阳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时发现,阴阳消长可分为三个阶段。阳的方面,少阳为阳气之始,太阳为阳气之盛,阳明是太少两阳相合而明,为阳气盛极;阴的方面,少阴是阴气初生,太阴是阴气隆盛,厥阴是太少两阴之交尽,阴气消尽。所以,阴阳根据其阴气或阳气的盛衰与多少,由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其中,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阴阳消长运动是自然万物生成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如老子《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另外,由阴和阳的对立统一,而三阴和三阳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对应(表里相合)的配属关系:即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

阴阳是太极生两仪的开端,两仪生四象,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其在天为四时,在地为四方,在人则与四肢相应。由于阴阳盛衰转化的理论,一阴一阳发展为三阴三阳,分属于手足经脉,合称“六经”之说,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由于六经循行四肢而到达手与足不同,行于上肢的经脉为手三阴、手三阳经,行于下肢的经脉为足三阴、足三阳经,上下六经合称为手足阴阳十二经脉。在人体躯干部,是以腹侧(身前)为阴,背侧(身后)为阳;四肢部则以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而内、外两侧,又分别按前、中、后分布了三阴与三阳经,即内侧前缘为太阴,中间为厥阴,后缘为少阴;外侧前缘为阳明,中间为少阳,后缘为太阳。

经络系统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因而其命名除分手足阴阳外,还分别冠以所属的脏或腑的名称。另外,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等均以其相关联的十二正经,按阴阳、手足而命名,体现了经别、经筋与正经之间的从属关系。十五络脉都是从其所属经脉的络穴别出,故名称皆以其别出的络穴命名。皮部居人体最表层,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功能,古人形象地用门轴、门关、门扉等关闭与开启功能命名十二皮部,并将其按三阴三阳相合为“六经皮部”,分别称太阳——“关枢”、太阴——“关蛰”、少阳——“枢持”、少阴——“枢儒”、阳明——“害蜚”、厥阴——“害肩”等。

奇经八脉名称主要依据其功能作用命名,分别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

2.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人体经络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脏象指的是深居体内的十二脏腑虽不可直观,而其功能表现的“象”则见诸体外,故《内经》称之“藏象”。脏腑的“象”是通过经脉的内属外连功能表现出来的,因此脏腑与经络相互关系的理论是中医脏象学说的基础。

脏象学说认为:脏属阴,其功能“藏精气而不泻”,阴经入属于脏;腑属阳,其功能“传化物而不藏”,阳经入属于腑。这在马王堆汉墓《帛书》时,尚没有论述。其后的《灵枢·经脉》则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理论,明确提出了阴经属于脏而络于腑,阳经属于腑而络于脏,构成了经脉阴与阳及脏与腑的阴阳配属、表里相合关系,形成了系统的脏腑经络学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概括阐述了这一情况。

脏象学说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配属六腑,分别联系上肢和下肢。五脏中,位于胸的心、肺,加上心的外围心包络,分别与循行上肢内侧的手三阴经联系,即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位于腹的肝、脾、肾,分别与循行下肢内侧的足三阴经联系,即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六腑则根据脏与腑表里相合关系,腑经随脏原则,分别联系于与相应阴经成表里关系的手足六阳经。即手阳明大肠、手少阳三焦、手太阳小肠等手三阳经,分别与手太阴肺、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阴心等手三阴经相对应,循行分布在上肢外侧;足阳明胃、足少阳胆、足太阳膀胱等足三阳经,分别与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等足三阴经相对应,循行分布在下肢外侧。并且,系于六腑的手、足六阳经,总的都是分布到头面部,系于六脏的手、足六阴经,总的都是分布于胸腹部。这样,手足阴阳经脉在分别属络于相应脏腑的同时,还分别与头面、胸、腹等构成了一种特定的联系,即手三阴经主要联系胸部,足三阴经主要联系腹部,手、足诸阳经主要联系头面部,从而形成中医学所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络六腑以及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人体有机整体。这种经脉联系情况总体上与马王堆汉墓《帛书》的记载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帛书》阐述的“足臂十一脉”走向,绝大多数是从四肢部起始,向心走向躯干(《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肩脉”和“手太阴脉”除外),且各脉之间不衔接,也不与脏腑相联系。而在《灵枢·经脉》中,则根据“阴升阳降”规律,出现了复杂的经脉循行与联系方法,即当人体处于两手自然上举状态时,则所有阳经皆向下行,阴经都向上走,因而确定了手足阴阳经脉循行的顺逆走向以及其脏腑的属络关系和阴阳经脉间相互交接的规律。如《灵枢·逆顺肥瘦》在阐述“脉行之逆顺”时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从而使手足经脉阴阳相接,经脉气血的运行“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即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终而复始”(《灵枢·动输》)的经络循环流注系统基本完善。

3.经脉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存在着人赖以生存的条件,同时自然界气候、物候的变化,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病候变化产生影响。《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种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相应”观念,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经络学说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络学说认为,体现经络现象的主要是人体气血运行于全身,周流不息,其犹如自然界的江河流水、田园湖海。自然界江河有直行的干流,旁出的支流,起蓄聚调节水流作用的湖泊,还有周流灌溉作用的沟渠和受灌溉的田园。经络系统中有十二经脉通行气血,犹如水流纵行干道,并有旁流别行的十二经别,溢蓄调节诸经脉气血的奇经八脉,还有网络周布,渗灌气血于全身的络脉、孙络,同时在这个经络循环系统下,还有受诸经络运行营卫气血渗灌与濡养的经筋、皮部和五脏、六腑。

首先,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体营卫气血的生成和运行本身就与自然界关系密切。中医脏腑经络生理学认为,人体能将自然界“天气”(呼吸之气)和饮食水谷精微之谷气(饮食营养),相合为“宗气”,并经相关脏腑的作用化生营卫气血。营卫气血是维持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经络则是人体运行营卫气血的道路,其中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卫气通行于经脉之外,内外上下,周而复始。“宗气”,上出喉咙,推动语言和呼吸运动;内贯心脉,推动营卫气血运行全身。《灵枢·五十营》说:“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说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卫气血运行,赖自然界天气的参与,并化生宗气的推动,从而有经络气血的正常周流不息。再者,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也是通过经络运行气血以不断调整的作用结果。《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说明了自然界四季寒暑的时令更迭,昼夜晨昏的时辰交替及风雨晦明的气候变化,都对人体经络气血的周流运行与盛衰变化产生影响,进而使其生理和病理发生相应变化。

另外,经络学说的许多具体内容也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如《灵枢·五乱》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即一年里有十二月,则人身有十二经。再如天有二十八宿,而人体有二十八脉(指左右十二经脉共二十四,加任督二脉、阴阳二跷脉),并且周天二十八宿,各有方位,人身二十八脉,各有长度;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故经脉有三百六十五穴等。

总而言之,经络学说形成是随着以“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不断发展,古人在探索人类生命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人体经络现象由早期的感性认识,到受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将其引入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观察和不断认识总结,最终理性化认识为经络理论,系统化总结为经络学说,从而成为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指导针灸学临床的理论核心。

二、经络学说的发展

现存经络相关的文字记载,首见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表明经络雏形至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黄帝内经》中,系统记述了经络及其理论,标志着经络系统的渐趋完善,经络学说基本形成。其后,经过历代医家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与总结,在经脉循行、病候观察、经穴的研究开发与经脉归属等诸多方面,做了不断补充和阐发,进而使经络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重要内容和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经络学说从简单的经络概念,逐渐发展为系统的经络理论与成熟的学说,其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和中医脏象学说的影响。马王堆汉墓《帛书》中《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首先以“足臂”分阴阳,以阴阳学说阐述其命名、循行分布和走行等,表明经络学说在尚未完善之前,就已经渗入了古代阴阳五行学说。《黄帝内经》成书的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经络学说系统完善的历史过程。《黄帝内经》以脏象学说为理论核心论述经络,并将经络理论体系作了系统完善,其中关于经络的记述主要有:十二经脉的体表和体内具体循行路线、走行方向、交接顺序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属络联系;十二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病候和经脉主治;经脉所连属的经别、经筋、皮部及十五络脉的分布与具体病候;部分奇经的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和所主病候;十二经脉标本根结;人体营卫气血在经脉内外的运行规律;部分腧穴的名称、定位、主治及其经脉所属等。《黄帝内经》有关经络的记载,是对秦汉之前经络学说理论与成果的系统总结,标志着经络概念从古人对原始经络现象的朴素认识,升华为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成熟的学说。

成书于汉代之前的《难经》,有相当大的篇幅论述经络,对经络学说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难经》认为并阐述了(体现生命现象的)十二经脉之气的根源是“肾间动气”,“命门”元气是发挥经络生理功能(经气)的主要原动力;论述了经脉、络脉的性质;提出奇经八脉及其循行与生理作用、病理表现,认为奇经八脉如同深湖,不与十二经脉环周,络脉犹如沟渠,渗灌周身等,从而发展和丰富了经络理论;提出了脏、腑、气、血、筋、骨、髓、脉八会穴;并运用五行学说理论,阐述了十二经脉井、荥、输、经、合五输穴的运用,对腧穴理论有所阐发。从而部分补充了《黄帝内经》有关经络学说的内容。

《针灸甲乙经》是晋代皇甫谧在《素问》)《针经》)《名堂孔穴针灸治要》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撰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其成书,发展了经络学说理论,标志着经络学说乃至针灸学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完善。《针灸甲乙经》以《黄帝内经》为基础,进一步确定了经络学说的内容,论述了脏腑经络、脉诊理论、针灸方法及禁忌、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及其取穴治疗等,使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更加具体。特别是详细阐述了349个经穴的名称与具体位置、针刺浅深和主治病证等,成为经络学说应用于针灸临床的重要依据。

《脉经》系王叔和集晋代以前脉学之大成,撰著的现存最早脉学名著。脉象变化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反映,《脉经》不但论述脉学理论,而且在经络学说上也有一定的发展。《脉经》认为,脏腑表里经各交接于上、中、下焦,而取其会穴则可调治三焦病证。书中以脉诊和经络相结合的方法,详述经络病候,特别是补充了《内经》、《难经》,对阐述奇经八脉脉象及病候的不足等,使经络学说的内容得以进一步充实。

元代滑伯仁集前人经验,著有《十四经发挥》,将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对气血在经脉中的循行原理作了新的发挥,并对十四经脉及其他六条奇经的循行、分布、病候及其与脏腑关系,还有十四经所属腧穴等作了较详细的考证和论述,可谓是经络系统的又一次总结,对经络学说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迨至明代,经络学说已经深入了整个中医学领域,受到普遍重视。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对奇经八脉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完善,著有《奇经八脉考》,考证了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其有关腧穴,阐明了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脉气相通的途径,并论述了奇经八脉的生理作用和所主病候,使奇经八脉理论较为系统而受到广泛重视。至此,整个经络体系始基本完备。

清朝光绪年间,陈寿田撰《经脉图考》四卷,书中根据历代经脉绘图资料,较系统地整理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共二十条经脉的体表外行线绘图,并详细总结了人体重要部位的经络分布,写成《诸部经络循行发明》篇,体现了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上的重要价值。

随着经络理论的不断丰富,经络学说进一步发展,深入到了中医药各个学科,如药物归经理论的应用等。经络学说不仅在针灸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成为指导整个中医药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引起中医学各科的普遍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继承发扬中医学遗产,1956年南京中医进修学校通过考证古籍,重新整理绘制了经脉的外行线和内行线及病候关系示意图。1957年后又绘制了经别、经筋等示意图,在全国针灸界颇有影响,并受到了广泛重视和采用。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众多教学和临床工作者对经络系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整理工作,并在搜集考证古籍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人体经络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探讨,这对进一步深化经络学说的理论,尽快阐明经络实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相信随着现代系统科学的产生与深入发展,经络之谜最终将被真正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