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络含义及其基本概念的形成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脉的经与络,共同构成了一个营卫气血不断循环的经络系统。其中,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犹如路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纵行分布在人躯体的一定部位,并深入体内直接与脏腑相联系,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譬如网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分布在人体的较浅表部位。络脉较经脉细小,是经脉的分支,并且还可再分为更细小的络脉。如《灵枢·脉度》所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络概念的形成,是古人长期生活实践观察与认识总结的结果。首先,人体气血运行的生理现象是古人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气血运行既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血流现象,更有一些不易直观、较为复杂的气行现象。古人通过对人体内这些气血流注现象和规律的多方面观察,并经探索研究、认识推理、分析总结,逐渐产生了一种犹如通行径路意义的经络概念。

古人有关人体“气血”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都有记载。如《论语·季氏》讲:人在少年“血气未定”;壮年“血气方刚”;老年“血气既衰”。从而把血气变化看成人体生命过程的主要特征。对于气血的运行现象,如《管子·水地》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把地面上的水流比做人体内的“血气”,并认为“血气”运行,表现为“筋脉之流通”现象。再如《吕氏春秋·达郁》在:“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血脉欲其通也……”中,也说明了正常人体血脉是不断流通的。关于气血在人体中的作用,《灵枢·经脉》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认为人体是在成熟的“精”基础上,开始了一个新的生命。并围绕“精”的产物,“脑髓”这个中心,从内到外一步步产生骨、脉、筋、肉、皮肤和毛发,从而完善为一个人的整个形体。并因于饮食进入胃肠,化生了血气,通过脉道的通行,营养周身,而开始了正常的独立生命活动,体现了气血通行于脉,在人体整个生命过程的重要意义。此外,《灵枢·经脉》等古籍中,无论言经还是言络,都概称之为“脉”(或写作“脈”)“衇”)。考《说文解字》,无论从“永”,还是从“”,“脉”皆指“水流”,则“脉”应取类比象为人体内的一种“(水)流(或气血流)”的现象。而经与络则是对脉流的进一步分析,即所谓“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脉)”。总之,经络可以认为是有关人体气血运行的生命活动现象。

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通过对人体经络现象的逐步认识和系统总结而形成,并经过不断研究整理而发展与完善起来,它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有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指导针灸实践的理论核心。根据史料分析,结合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以认为经络现象的认识及其基本概念形成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渊源密不可分,并可能与以下的古人社会实践活动有关。

1.针灸等体表刺激感应传导现象的观察和认识

针灸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早期医疗活动。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砭刺治病方法,是为针刺疗法的雏形;火的温热对身体病痛的缓解作用,进而产生灸法治病感悟。这些最初的“针灸”治疗,主要是按病痛的局部施术,或是取其“以手疾按之,快然”(《灵枢·五邪》)的部位施以针灸等。当对这些局部按压或针灸时,人体会出现酸、麻、胀、重的感觉,并常可沿着一定路线向远的方向传导,犹如“气行”一般的体验,即所谓感传或“得气”现象。然而这种“气行”现象,常因人的体质差异表现不同,如《灵枢·行针》说:“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等,说明古人对人体的各种刺激感传现象早已关注,并有着十分细致的观察,从而体会和认识到人体内各部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联络通路,逐渐产生了有关“经络”传导的概念。

2.局部腧穴远治作用的启示与推理

针灸治疗由早期“以痛为腧”的局部取穴,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逐渐发现许多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痛,同时又能解除其远距离部位或内脏的病证,即腧穴的“治主病者”(《素问·厥论》)作用。如《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表明人体疾病部位常和体表某些特定部位或腧穴之间,存在着一种特异性的联系,从而成为经络概念形成的重要启示。

3.疾病内外关联现象的解释

受古代综合认识的影响,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内脏的疾病可以反映于体表,而体表的病痛也可以传入或影响及内脏。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其他还有如《灵枢·经脉》中,有许多因内脏疾病而致“当脉所过者热肿”的记述。都表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了人体各部之间,广泛地存在着一种规律性的内在联系,并成为解释这种整体联系现象——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

4.古代解剖观察的启发

经络实质虽然目前尚不清楚,但就古人对经络形态与功能的阐述可以看出,经络现象与人体的血液循环及血管、淋巴、神经系统等有关,起码是在经络概念形成和研究认识过程中,受到了相关结构认识的影响与启发。古人为了观察经络感传以及人体内外上下各部间的联系,必然进行过一些可能的解剖学相关研究。据《灵枢·经水》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说明古人通过解剖,用直观的方法对人体结构已经有所了解。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解剖主要是在外部度、量、切、循,有所“得之”基础上,对其死后的“剖而视之”等,进行的相互比对和印证。因此,当时对人体结构的研究,外部观察是主要的,而解剖所见对经络概念形成的影响,只是一种形态学参照与启发。

5.气功行气者的发现与体会描述

气功,古称导引、行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或以前即有记载。《灵枢·官能》认为:“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即那些肢节缓和、筋骨柔韧,而能心气平和的人,适合习练导引、行气之术。导引要运动肢体,行气要调整呼吸,正如《庄子·刻意》所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说明古人从事的导引、行气,主要是一种养生益寿的方法,目的是为了“长生不老”。关于导引、行气的练习,出自战国初期的文物中有一佩玉,称《行气玉佩铭》,铭文曰:“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是对导引、行气过程的描述。要求导引练习者,心神安静,呼吸深长,使气积蓄,深纳于下(丹田)。在导引、行气练功过程中,部分“功力高深”者,可能会有体内气沿一定的路线运行的体验,其对这些气行现象的描述与记录,可能就是经络概念的雏形。现有资料表明,古代对经络现象的全面认识,主要是在气功导引盛行的时期,并很快被纳入了针灸学理论体系,用于指导针灸实践。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有一幅画有各种姿势的“导引图”与记载足臂十一脉循行的文字连在一起,也说明导引、行气可能与经络有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古人认为,推动营卫之气运行的动力是呼吸之天气与水谷精微之气相合而产生的宗气,并测算出,人呼吸一次,脉搏跳动四至五次,则营卫气血沿经脉运行六寸。人体左右十二经脉加任督二脉与阴阳二跷脉,合为二十八脉,共长十六长二尺。所以人呼吸二百七十次,营卫气血运行全身一周,一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营卫气血运行就循环五十周,计八百一十丈。首先,古人测算如此之精细,很可能是来源于导引、行气过程;再者,其记载的呼吸次数明显少于现代人的正常呼吸,说明这个数据很可能是来自导引、行气过程所计算的“调息”(深长呼吸)后结果。

综上所述,经络现象至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被发现,经系统与总结,应用为指导针灸实践的理论学说。在早期医疗实践活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中医学发展得益于中国主流文化的长养,同时广纳诸家之长为我所用,特别是气功者对人类生命极限的探索与挑战,使人体经络这一原始的生命现象被很早认识,并成功将经络概念纳入中医学理论体系,进而形成经络学说而成为针灸学的理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