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络体系的内容

人体经络体系包括了经络(经脉和络脉)系统及其内、外连属部分。经络系统为经脉和络脉,主要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等,其中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十二经脉内属络于五脏六腑,外联络于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所以,五(六)脏六腑、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可统称为经络脉系统内或外在的连属部分。因此,人体整个经络体系概况如下:

人体经络体系概貌

经络体系:经络系统 经脉 十二经脉:气血通行的主要干道

十二经别:十二经脉的别出旁流

奇经八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不隶属十二经脉

络脉 十五络脉:为主要络脉,其中十二经的络脉沟通表里,任、督之络脉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前后和左右气血

络脉:经脉支出横行的脉

孙络:络脉别出的分支,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经络连属 内部 五脏:心、肝、脾、肺、肾(加心包络为六脏)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外部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分别连属濡润的筋肉系统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气血分别渗灌的皮毛系统

附注:经络体系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连肢节,沟通表里上下,为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其间有十二经别离入出合,以加强内外联系沟通,并有奇经八脉蓄溢调节气血盛衰。络脉由经脉分出,如同网罗,遍布全身,渗灌气血,无处不到,其中重要的有十五络脉,加强了经脉间的广泛联系。五脏六腑、经筋、皮部,由经络内属外连,相互沟通,并受经络运行气血以濡养。经络体系使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手、足三阴与三阳经脉的总称。手三阴经即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手三阳经即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即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即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十二正经。《灵枢·海论》指出:“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概括了十二经脉功能的主体性,即每条经脉各与内在的一个脏或腑相连属和联络,并且外部的躯干和四肢部位也都有一定的经脉分布与联络。十二经脉的作用,除了内属外连脏腑与肢节外,主要是运行气血,濡养全身。经脉运行气血各有一定的循行方向,即所谓“脉行之顺逆”走向,称为“流注”。此外,十二经脉的阴阳经相配各成表里,通过经别、络脉以及循行属络关系等相互联络与沟通,从而形成脏腑经络阴阳相应的表里配属关系,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经脉“内外之应,皆有表里”。

1.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概况

十二经脉循行于人体内外上下,遍布全身,不论四肢、头面、躯干,还是体腔内脏,无处不到。中医学以人体头面、腰背和四肢部背外侧面属阳,胸腹及四肢部腹内侧面属阴。因而十二经脉依阴阳所属在体表循行分布有一定规律。

(1)四肢部:

人体上肢以手掌内侧面为阴,背外侧面为阳;下肢以腹内侧面为阴,背外侧面为阳。故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循行分布规律是:阴经属脏,循行分布于四肢部内侧(掌侧)面;阳经属腑,循行分布于四肢部外侧(背侧)面。同时,阴经循行分布于人体的上肢或下肢与其所连属五(六)脏在体腔的位置有关:即心、肺、心包络位居胸膈之上,故其经脉循行分布在上肢掌内侧,为手三阴经;肝、脾、肾位居胸膈以下,故其经脉循行分布于下肢腹内侧,为足三阴经。而手足三阳经属腑络脏,基于腑与脏的表里关系,腑经随脏,所以小肠、大肠、三焦腑连属的阳经,分别与心、肺、心包络连属的手三阴经相表里,循行分布于上肢背外侧相对应的部位,为手三阳经;胆、胃、膀胱腑连属的阳经,分别与肝、脾、肾连属的足三阴经相表里,循行分布在下肢背外侧相对应的部位,为足三阳经。在此基础上,还把四肢内(掌)外(背)侧,分别分为前、中、后。上肢以大指侧为前,小指侧为后,二者之间为中;下肢以足背侧为前,足跟侧为后,二者之间为中。这样,内侧手、足三阴经之循行分布为太阴经在前缘,厥阴经在中间,少阴经在后缘;外侧手、足三阳经之循行分布为阳明经于前缘,少阳经于中间,太阳经于后缘。十二经脉四肢部分布特点如图1-1。

图1-1 十二经脉四肢部分布特点示意图

注:足三阴经的循行分布,在内踝上8寸以下及足背部,为足厥阴经在前,足太阴经在中,足少阴经在后。

(2)头面部:

头为诸阳之会,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于头面的主要是阳经。其中,分布于面颊部的有手、足阳明经和手太阳经;分布于侧头面部的有手、足少阳经和手太阳经、足阳明经;分布于后头、头顶及面额部的有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手足阴经六条经脉一般均不分布头面,但手少阴心经,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相会于巅顶,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这三条阴经虽上行至头面部,然而其经脉深行联系于头面内部,与诸阳经浮行分布于体表部有所不同。

(3)颈项部:

十二经脉之手、足三阳经,皆循颈项上下,会于头面部。颈项部的经脉循行分布,以面部为前,由前向后排列,依次为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4)躯干部:

十二经脉在人体躯干部循行分布较为复杂。手三阴经联系于胸腋部,其中,手太阴肺经循行在上胸部外侧;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在乳旁;手少阴心经循行在腋下。手三阳经分布于肩部,其中,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肩前部;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肩上部;手太阳小肠经分布在肩胛部。足三阴经均联系于腹部,其中足厥阴肝经循行至侧腹部;足三阳经中,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躯干前面(胸腹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躯干后面(背腰部),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躯干侧面(腋下、胁肋部)。循行分布于腹部的外行经脉,自内(中线)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另外,十二经脉于躯干部的内行部分,阳经属腑而络脏,阴经属脏而络腑。

中医学依据阴阳学说以人体背为阳,腹为阴。人类生物进化由低级到高级,手脚分工使人体直立身躯,是人体长期进化和发展的结果。若人两手举头,身体俯伏(如蛙状),则见躯体背侧与头面部皆为阳经循行与分布,阴经则皆分布于腹侧面。然而,厥阴为太少两阴交尽,阴气消尽及阳,故足厥阴经直达巅顶入阳;阳明为太少两阳合明,为阳气盛极,阳入于阴,故足阳明经循行入阴于腹侧。

2.十二经脉的流注和交接规律

流注指经脉气血流行的走向与十二经脉的依次循环传注;交接包括十二经脉循环传注过程的各种沟通与衔接。十二经脉气血循行各有一定走向,并且经脉循行相互交接,以至顺次传注,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气血循环通路。

(1)流注规律:

十二经脉气血循行的走向规律,若以头面躯干为中心,则手三阳经、足三阴经是自四肢远端,向心性走行向头面或躯干;手三阴经、足三阳经则自头面或躯干,离心性走行向四肢远端。若两手上举时,则见所有阳经走向均向下行,所有阴经都向上走,呈“阴升阳降”之态。此规律可概括如《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即手三阴经起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末端,接手三阳经;手三阳经起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交接;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走向下肢足趾末端,与足三阴经相接;足三阴经起于足趾末端,走向腹腔和胸腔,接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循行上下,表现为阴阳经脉气血依次传注,循环往复。其传注顺序为: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然后再传回手太阴肺经。从而构成诸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循环系统。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概况如表1-1。

表1-1 十二经脉流注概况图表

(2)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在循行过程中,各经脉之间密切联系,通过多种途径衔接沟通,其主要传注交接规律是:①相表里(阴阳)经脉在四肢末端交接:即手太阴肺经手腕后分出的支脉至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商阳穴;手厥阴心包经自掌中分出的支脉至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关冲穴;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手小指端交接于少泽、少府穴;足阳明胃经足跗上分出的支脉至足大趾端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隐白穴;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交接于至阴穴;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分出的支脉至足大趾背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敦穴。②手足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同名阳经指手足阳明、少阳、太阳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部迎香穴;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穴;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穴。③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即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由于十二经脉的依次交接传注,“阴阳相贯”,组成了一个“如环无端”的气血流注循环系统。十二经脉的传注交接如图表1-2。

表1-2 十二经脉的传注交接图表

注:十二经脉起于中焦,从手太阴肺经循十二经脉依次传注,至足厥阴肝经后,又重新传注回到手太阴肺经。

此外,十二经脉循行过程中,除了上述手足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外,手足同名阴经也是相互交接和沟通的。手足同名阴经指手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其交接部位是: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胸部中府穴;手少阴心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心中;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胸部天池穴。手足十二经脉的同名经交接部位与腧穴如表1-3。

表1-3 手足同名经交接部位与腧穴表

由于手足同名经脉相互交接,彼此相通,构成了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六经”系统,《黄帝内经》所谓六经,实际是十二经脉的缩影。六经同名连接不仅加强了同名经脉之间的联系,也增强了脏与脏、腑与腑在生理上的紧密联系和病理过程时的相互影响。如手少阴心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心中,所以心肾之气相互交通,生理上称为“水火既济”,才有病理上的“心肾不交”;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中府穴,才有《素问·经脉别论》所谓“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谷气与天气相合以及治疗上的“培土生金”等。

总之,由于十二经脉各种有规律地相互交接与沟通联络,从而形成了脏腑及其经脉间的六组“属络”和“表里”关系,构成了一个广泛联络、周而往复、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气血循环传注系统。

3.十二经脉的表里相配和五行配属

十二经脉按所属脏腑与阴阳而表里相配,并结合脏腑特性分属五行,借以阐述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1)表里相配:

中医生理学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与腑阴阳表里相配。十二经脉根据其内属脏或腑的阴阳属性及其生理功能特点,而相互配合成表里关系,并且还直接通过十二经脉内行通路与脏腑的相互属络、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相互沟通及十二经脉在四肢衔接和体表络脉的相互联络等,形成了阴阳经脉及其连属的脏与腑之间互为表里的配合关系。

首先,在人体内部相表里的阴阳经脉相互沟通,主要有:①十二经脉阴经分别属脏而络于腑,阳经分别属腑而络于脏。即手太阴经属肺而络于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而络于肺;足阳明经属胃而络于脾,足太阴经属脾而络于胃;手少阴经属心而络于小肠,手太阳经属小肠而络于心;足太阳经属膀胱而络于肾,足少阴经属肾而络于膀胱;手厥阴经属心包络而络于三焦,手少阳经属三焦而络于心包络;足少阳经属胆而络于肝;足厥阴经属肝而络于胆。从而使互为表里的阴阳经脉,在其属络的脏腑间脉气相通。②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行之脉,即十二经别,分别从四肢同名正经别出后,走向胸腹腔内,与相表里经所属的脏或腑相联系,最后则阳经经别归入本经,阴经经别合入互为表里的阳经。并且,六阳经别在体内经过内脏时,都连贯相关的表里脏腑与六阴经别在脏腑内相沟通,如足太阳膀胱经别属于膀胱,散入肾脏,而足少阴肾经别也入肾脏,因此两经在肾脏内相沟通。这样,通过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表里相合,经络学说简称“六合”。

再者,在人体外部相表里的阴阳经脉也相互沟通联络:①十二经脉各有络脉均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与其相为表里的经脉,即表经(阳经)别走里经(阴经),里经(阴经)别走表经(阳经)。表里经络脉加强了两经之间脉气的联络和沟通。②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阴阳两经由于顺逆循行,皆在四肢端交接,从而使表里经脉的脉气直接相通。

通过经络系统各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和完善了阴阳经脉及其连属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即《素问·血气形志》所说:“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相为表里的经脉及其属络的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为用,在病理状态下相互影响。例如,脾脏与胃腑相为表里。生理上,脾主运化水谷、喜燥,其气宜升;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喜润,其气宜降。脾胃二者相反相成,协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物质的输布,故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在病理情况下也相互影响,如脾失健运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饮食停滞于胃腑,胃失和降,也同样影响脾脏的运化、升清功能。其他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脏受邪,可入传大肠腑而致肠风下痢;大肠腑受邪,大便秘结,通降不利,可影响肺气的清肃下降而喘逆。再如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过旺,可移热小肠,表现为小便赤涩热痛;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肾气不化,则常表现膀胱储尿与排尿异常;肝胆相为表里,肝气郁结,常能影响胆气疏泄而表现口苦咽干等。同时,针灸临床常以此理论表里经脉腧穴配合使用,治疗相关脏腑病证。由此可见,阴阳经脉及脏腑表里关系的理论,对阐明人体生理和病理,指导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表里经脉相互配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五行配属:

古人除阐述十二经脉阴阳表里关系外,为说明十二经脉之间相互关系,还根据其连属的脏腑五行属性,也将十二经脉配属五行,用五行学说进一步阐述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并借以指导针灸临床诊断和治疗。脏腑经脉五行配属关系如表1-4。

表1-4 脏腑经脉配属五行表

在脏腑经脉五行配属中,阳气纳入三焦,故三焦不入五行而寄于阳经,为阳气之父;阴气纳入心包,故心包络也不入五行而为阴血之母。同时,心包为心脏的外卫,有代心君行令的功能;三焦为遍布体腔之内,包络脏腑之外“一腔之大腑”。三焦与心包络互为表里,同为命门真火所寄居之处,所以二者皆属相火。

二、十二经别

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从其所属经脉分行别出,由四肢行于胸腹,深入体腔,联系相关脏腑,然后浅出,并表里相合入其阳经,从而沟通相为表里的阴阳经脉,并加强经脉与脏腑的联系。经别是十二经脉深入体腔的重要分支,依其经脉而命名,共有十二条,分为手足三阴三阳,即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规律,可概括为“离入出合”四个方面:即十二经别均从同名正经的四肢肘膝关节附近别出,称为“离”,或称“别”;入走胸腹腔联系相关脏腑,称为“入”;浅出头颈体表部,称为“出”;最后,阳经经别回归入本经,阴经经别则合入其相为表里的阳经,称为“合”。这样,手三阴与手三阳经别、足三阴与足三阳经别,各按其所属经脉的表里配属关系相合为六组,是谓“六合”,又称为“十二经离合”。“六合”离入出合于表里经脉,进一步加强了相表里脏腑经脉之间的沟通以及脏腑与体表的联系。十二经别走行分布概况如表1-5。

表1-5 十二经别走行分布概况

首先,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的部位与十二经脉循行所过有密切的关系,但其循行顺逆方向则与十二经脉有显著的不同。十二经脉循行,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但十二经别却都是从四肢内走脏腑,并不都与本经循行方向一致。其次,在十二经别中,六阳经别都行过与其相关的表里脏腑,其中足三阳经的经别分别散布于肝脾肾三脏,六阴经经别也都循行经过本脏。所以,经别在生理上也有联系内脏和体表,沟通十二经脉表里的作用,从而组成了另一个气血循环体系,补充了十二正经循行的不足。并且由于经别本身是正经的别出支脉,其循行离合部位决定于正经的通路,故而十二经别的主病也基本与其所属正经相同,《灵枢·经别》只谈到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的特点,没有其独立的病候阐述即缘于此。再次,经别的循行对其所属经脉的病理(主病)及其部分腧穴主治作用也有重要意义,从而扩大了经穴的主治病证范围。如手阳明大肠经脉“上颈贯颊”,并不到达喉咙,而其主病(所生病)却有“喉痹(咽喉肿痛)”等症,且其商阳、二间、三间、阳溪等穴都可治疗喉痹,皆由于手阳明经别“上循喉咙”之故;又如手、足三阴经腧穴可以治疗头面和五官病证,其多与经别在头面部合于相表里的阳经有密切关系。

三、十二经筋

经筋是十二经脉及相关络脉气血渗灌濡养的筋肉体系,属于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因此全身经筋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部位也分为手足三阴三阳,是谓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经脉循环系统之外,筋肉间相互关联的循行联络体系,是概括了若干单一形质的筋肉,并结合在生理上与十二经脉有关以及其循行分布的部位等特征归纳而成的。由于经筋赖经脉之气血濡养,而十二经脉循行渗灌各有一定的区域,所以十二经筋分别隶属于十二经脉,而依经脉命名。如足太阳之筋即足太阳膀胱经所连属的筋肉系统,余皆类此。

十二经筋的分布所在部位大致与十二经脉循行一致。所不同的是,经脉内连脏腑,是通行气血的隧道,因而其循行顺逆交错,相互衔接,周流贯通。而经筋的走向大致相同,都起于四肢末端爪甲之间,结聚于肢节骨解之上,即诸经脉所循行的踝、腘、膝、股、髀、臀、腕、肘、腋、臂、肩、颈等关节或肌肉丰盛处。有的虽然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譬如,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均上结于头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均结于腹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胸膈上下;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则结于头部。此外,十二经筋中足三阴和足阳明之筋,都结聚于阴器,所以阴器又名“宗筋之所聚”。足厥阴之筋结聚于阴器之后散行,而总络诸筋,故肝主一身之筋。通过经筋连缀四肢百骸与约束筋肉骨骼,主司关节的屈伸运动功能。故《素问·痿论》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十二经筋分布部位如表1-6。

表1-6 十二经筋分布部位

续表

有人认为经筋生理功能,表现有刚柔之别。刚筋多分布在四肢项背骨骼附近,坚强而有力,功能连缀四肢百骸;柔筋常在胸腹头面,柔韧而纤细,有相互维系联络作用。手足三阳之筋行于身体外侧,刚者较多;手足三阴之筋行于身体内侧,柔者较多。十二经筋总括刚筋柔筋的功能,而有连缀百骸,维系周身的作用。

经筋由人体筋肉组成,其临床病理症状多为体表筋肉病证。然而,基于经筋与十二经脉的生理关系,经筋的疾病也往往和十二脏腑经脉病变有关。根据《灵枢·经筋》所论,经筋病证若为寒邪所致,多表现拘急不伸,治疗多采用“燔针劫刺”之法,并“以痛为腧”,当然也可选配邻近经穴治疗。若为热证,多见筋肉纵缓不收,这就要用“热则疾之”之法,浅刺疾出,以泻阳热之邪,不用燔针。若与脏腑病变相关,则应权衡缓急,分别标本,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从调理脏腑功能入手,确定治疗方案。

四、十二皮部

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皮肤的分区部位及其络脉之气的布散所在,也是经络系统的外周连属部分。即《素问·皮部论》所说:“皮有分部”,“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经脉循行所过处都有许多支出的络脉,其浮行于体表皮肤,各有一定的分布区域,是谓十二经皮部,即《素问·皮部论》所谓:“皮者,脉之部也”。十二经皮部的分布区域大致与十二经脉循行所过的体表部位一致,故《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总之,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气血的渗灌范围,亦即该经皮部区域所在(图1-2)。

图1-2 十二经皮部

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当机体感受外邪时,病邪可通过受邪皮部侵犯相应络脉,深入相关经脉,乃至其连属的脏腑。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邪气“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可见不同部位受邪,会引起相关经脉发生疾病。同时《素问·皮部论》认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说明脏腑疾病可由外邪通过皮、络、经、腑、脏的传变途径,由表及里侵入机体,由轻渐重发展演变。反之,脏腑和经络的病变,亦可由里而表反映于皮部,表现相应体表部位色泽或形态等异常变化,从而有助于临床对内在脏腑经络病证诊断,如外科常以痈疽发生于体表皮肤的皮部所在来辨病之经脉脏腑所属。并且临床上,也可以运用对相关脏腑经络所连属的皮部(皮肤特定部位)的贴敷、温灸、热熨、叩刺、按摩等方法,通过经络传导与调节作用治疗内脏病证,都是皮部理论的具体应用。此外,十二经皮部理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具体运用时,因手足相通,往往“上下同法”(《素问·皮部论》)。杨上善说:“阳明之脉有手有足,手则为上,足则为下。又手阳明在手为下,在头为上;足阳明在头为上,在足为下。诊色、行针皆同法也。余皆仿此”。因而十二经皮部,临床按阴阳合为六经皮部,《黄帝内经》中各有专名,这在六经辨证上具有重要意义。《素问·皮部论》所载六经皮部名称如表1-7。

表1-7 六经皮部名称

五、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合称,是十二经脉之外的另八条经脉。奇,有“异”的意思,因奇经八脉不拘于十二经脉,不隶属于脏腑,也不配属五行与干支,且八脉之间无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有异,故称之“奇经”;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二脉有自己专属腧穴外,其他六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经,所以奇也有“寄”的含义。《难经·二十七难》说:“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奇经八脉分布全身,并与十二经脉纵横交错,皆以其循行部位和作用而命名。其中,冲脉、任脉、督脉三脉皆起于胞中,而出于会阴之间。督脉由会阴出而行于背,分布于后正中线;任脉由会阴出而行于腹,分布于前正中线。任督二脉相交接于齿龈缝中的龈交穴,分之则为任、督,合之则为一体,以象征地理上子午南北现象。冲脉由会阴出气街,分布于胸腹部第一侧线,并足少阴经而上行并交会诸穴,绕络口唇。任、督、冲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岐,皆为带脉所约束。带脉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交会足少阳经腧穴,约束诸经。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经上行,分布于下肢内侧及眼部,并交会足少阴等经腧穴;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经上行,分布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并交会足太阳等经腧穴。阴阳二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沿腹部第三侧线上行至颈部,交会足少阴等经脉和任脉腧穴与阴经相联系;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上至肩及头顶部,交会足太阳等经脉和督脉腧穴与阳经相联系。

奇经八脉的分布除带脉外,均有前后、左右对称的特点,如任督二脉为单脉,二者前后对称;冲脉、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均为双脉,左右对称。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及其交会经脉如表1-8。

表1-8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及交会经脉

奇经八脉功能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是与十二正经密切联系,具有溢蓄调节正经脉气的作用。假如以自然界的物象比喻,十二经脉犹如江河的干流,而奇经八脉就相当于调节流量的湖泊。如李时珍说:“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难经》)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霶霈妄行,流于湖泽”。所以,奇经八脉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之间,起着统率、沟通、调节各经脉气血盛衰的作用。

此外,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因各有其专属的腧穴,故常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四经脉在临床应用上极为重要,是经络系统的重点。因十四经脉不仅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病候,是经络系统的主体,而且各有其专属腧穴,常作为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和循经取穴的基础。十四经体表循行分布概况如图1-3。

正面

背面

侧面

图1-3 十四经体表循行分布概况

六、络脉与十五别络

络脉乃自经脉别行分出的支脉,较经脉细小,并可再分而为无数的络脉细支,如《灵枢·脉度》所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孙”,即孙络,是络脉的最细小分支。“络”,有“联络”和“网络”的含义,诸级络脉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形成如一个网络,以辅助经脉系统运行和渗灌营卫气血于全身。络脉相对经脉分布,一般比较浮浅,甚至有的浮现于体表。皮肤表面浮而易见的络脉,称为“浮络”,故《灵枢·经脉》说:“经脉者常不可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可见,经脉和络脉从分布上看还有深浅的不同,然而所有的络脉皆隶属于经脉。络脉支出于经脉,皆以腧穴为其渗灌和输注的部位,故《灵枢·小针解》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即腧穴介于经脉与络脉之间,常为经脉上的络脉起点。

络脉中较重要的有十五别络,即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自别出一条络脉,再加躯干部的任脉络鸠尾、督脉络长强和脾之大络大包,合称“十五别络”。十五别络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其中十二经脉别络,均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相关正经的络穴别出,走向其互为表里的经脉,即阳经的络脉别走于相为表里的阴经,阴经的络脉别走于相为表里的阳经,从而进一步沟通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加强了表里经脉间的联系,同时也补充了经脉循行的不足。任脉之别络从络穴鸠尾别出,下行腹部,以沟通腹部诸阴经之脉气;督脉之别络发自其络穴长强,上行于后背、头项,以沟通背、头部诸阳经之脉气;脾之大络起自足太阴脾经大包穴,横行散布于胸胁之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故脾之大络大包总统阴阳诸络,以灌溉全身。任、督络脉和脾之大络及其孙络、浮络等起渗灌全身气血的作用。十五络脉名称与其别出经脉处络穴相同,其分布部位如表1-9。

表1-9 十五络脉的分布部位

注:十五络的说法有二:《内经》以十二经脉各有一络,加任督二脉之络,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难经》则无任督二脉之络,而以阳跷、阴跷合为十五络。《内经》认为:督脉总络诸阳,任脉总络诸阴,故以此二脉为十二经络之阴阳纲领。《难经》认为:阳跷为太阳之别络,而太阳又主诸阳之气;阴跷为少阴之别络,而少阴又主诸阴之气,故以此二脉统十二经络之阴阳。另外,《素问·平人气象论》有“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的说法,是十五络以外,又有“十六络”之说。

由于络脉自其所属经脉别出后,分而又分,到络入其相为表里的经脉时,已成无数细支,不能指出其一定的络入部位,所以《灵枢·经脉》中,只记述十五络脉别出经脉的腧穴,却没有其络入经脉的具体部位。然而,十五络脉皆有一定的循行通路,故而各自都有其独自的病候表现。络脉的病候,实证时病邪可由表及里或由里达表。故《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这种由络而经的病理机转,乃是病邪由表及里的传输经过。反之,若病由内生,气血不通,则初病在经脉,继则导致络脉气血瘀滞,则其病由里及表。络脉的虚证也和经脉的虚证一样,可由络脉本身的真气不足,或由全身气血虚弱而致。络脉的虚实病状,在十五络脉更显重要,故其各有主病。

络脉虚实证候的诊断,《灵枢·经脉》也有论述:“凡十五络脉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即络脉实时,邪壅血瘀,络脉之气不通,所以在体表就可以看到络脉瘀滞证候显现;相反,气血不足则络脉空虚,皮肤络脉自然就陷下不显了。此外,《灵枢·经脉》还指出:“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鱼际络为手太阴肺经络脉所布散,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禀胃气而行运全身,所以从鱼际部的络脉也可以诊断全身疾病,其意义与诊寸口脉一致。由于气血寒,则凝涩不通而作痛,络脉必现青黑;热则淖泽而流行,络脉也就呈现黄赤;鱼际络脉若呈青色,表明胃中有寒,呈现赤色则为胃中有热,黑色甚于青色则更为严重,是瘀滞日久的痹证。赤黑青三色互现,乃是寒热交错的疾病;如阴寒偏盛,阳气不足之证,可见络脉青而且短,阳主气,故而少气不足以息。

络脉病症的治疗,其实证可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或用交经缪刺之法;络脉虚证,因乃气血衰枯,脉气陷下之证,故应施用灸法治疗。

应当说明的是,络脉与经别二者都别出自经脉,有加强表里经脉相互联系之功。然而,经别主内行,属别行的正经,故没有其所属腧穴,也无独自所主病证;络脉则主外行,是经脉上别行的支脉,故十五络脉各有其络穴和所主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