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杜拉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班杜拉早年接受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训练,他在继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吸收其他心理学派的成果,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变革者。其学术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程:

(一)社会学习理论建立时期

班杜拉在斯坦福大学研究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过程中,采取现场研究的方法,考察人在现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学习行为,确立了观察学习在人类社会行为模式获得和社会文化传递中的重要性,建立了社会学习理论。

1963年,班杜拉与沃特斯合作出版了《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一书,首次提出观察学习(observing leaning)和替代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的观点。班杜拉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个体简单的亲历行为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更多的是间接经验的学习,是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学会各种复杂的反应。观察学习包括以下4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阶段,观察者选取观察对象,注意其气质、行为等示范信息,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记忆、保存,当需要再现时则通过对记忆中的符号进行转换、再现为合适的行动,但并不是所有的示范行为都会再现,而是受到主体的选择,此为动机过程。观察学习的发生依赖于以下理论前提:①人有符号化能力;②必须进行认知构建;③承认学习可以在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发生;④必须承认个体受他人影响;⑤学习不一定需要强化。

1977年《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出版,标志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

(二)社会认知理论发展成熟时期

在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基础上,班杜拉初步形成了其人类心理功能的社会认知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主体能动性,“人们不只是由外部事件塑造的有反应性的集体,还是自我组织的、积极进取的、自我调节的和自我反思的。”他将人的主体性因素纳入心理和行为技能的因果决定模式中,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图1-1)。环境、人的内部因素和行为这三种因素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交互决定的。人的内部因素对个体的行为有着支配和引导作用;行为与环境之间也是相互作用、影响的,行为能够改变环境,但行为也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而环境与人的内部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决定关系。在交互决定系统中,三者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情境、不同个体和不同活动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图1-1 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式图

P代表人的内部因素,B代表行为,E代表环境,箭头表示因聚作用的方向

1986年班杜拉出版了《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一书,系统阐述了社会认知论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大量可用该理论解释的知识,使其体系更为完善,对学习理论、人格理论、教育、心理学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标志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

(三)自我效能理论成熟完善期

随着对社会认知理论的进一步拓展,20世纪80年代后,班杜拉将其重点放到了对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并于1997年出版了《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一书,对自我效能理论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阐述,同时也具体探讨分析了自我效能在教育、临床治疗、运动等各领域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