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中的医学人文考量
一、医学伦理学原则下加速康复外科的外部正效应
加速康复外科在彰显其丰富的技术内涵的同时,有着突显的伦理学外部正效应。医学伦理学强调医疗行为应遵循自主、有利、不伤害、公正的四大基本原则[1],加速康复外科的成果极大的支持和顺应了这个原则要求。
由于加速康复外科医疗团队的特殊构成,强调多学科、跨领域、全团队、全过程,使得全程诊疗质量得以保证,而且是在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全程参与下实施的。患方参与了诊疗计划制订和整个实施过程,告知义务、知情同意等规范在这里得到充分贯彻。患方高度自主参与,大大减少了困惑和焦虑,也明显提高了满意度。
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应用及其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全维度创造了最佳的生理、心理康复环境,在控制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快速康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从这个角度来看,加速康复外科最大化地维护了患者健康权益和利益。
加速康复外科通过理念和技术创新,实现外科手术“微创化”向“最小创伤化”方向的进步,最大限度降低创伤度。同时加速康复外科强调安全康复,这是快速康复基本前提。突出体现在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再入院率、再手术率等指标的控制上。此外,由于加速康复外科提高了手术精确度,手术出血大为减少,使输血成为非常规治疗,由此规避了由输血带来的风险。加速康复外科减少了感染概率,从而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抗生素应用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综合措施实现了加速康复外科追求的“最小伤害侵袭、最大脏器保护、最佳康复效果”的目标。
加速康复外科的系列成果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等指标的大幅度改善,使得床位资源得到释放,血液、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等稀缺资源使用量大为减少,可以惠及更多患者,同时也大大缩小了医疗资源分配的选择所产生的可及性差异。
二、加速康复外科推广应用和发展中的医学人文思考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观点,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离不开实践,而且必须是变革现实的实践。任何一个科学的认识必须是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循序渐进的过程[2]。从加速康复外科近20年的发展进程来看,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加速康复外科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提出,一路走来,在大量循证医学实践中不断澄清本质、颠覆认识、纠谬归真、变革创新,逐步彰显魅力。而加速康复外科作为认识的客体,在其推广应用中往往受到主体的感性认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尽管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成为外科界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热点,风生水起,趋之若鹜,发展迅速,但仍然受到传统观念、习惯思维和陈规旧俗的束缚,推广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加速康复外科推广应用还需要依赖实践的推进,逐步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加深和扩大主体对客体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一致,推动加速康复外科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发展。
社会责任指的是与社会有关、具有社会意义的责任,包括国家发展目标、公共卫生、社群健康和保护环境的责任。个个病人和家庭构成社群或社会,因此对病人的责任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医德学要求医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一切行为都要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治愈和康复,有利于社会人群的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应用极大地应答了社会对医者责任要求。加速康复外科实现的“无应激、无疼痛、无风险”和“最小创伤侵袭、最大脏器保护、最佳康复效果”的目标,突出维护了患者利益,节约了医疗和社会资源,充分体现了医德实践的成果。而加速康复外科临床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阻力与碰撞,还要历经大量的风险,这就要求医者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审慎与胆识的关系,以社会责任为重,经受住医德的考验。
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的客体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反应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强调医疗研究行为必须符合普遍认可的科学标准,遵从规范、指南或共识。一项新技术、新理念的形成也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加速康复外科一系列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的创新,是建立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实现的。而循证医学亦称循证科学证据的医学,其科学性表现在临床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患者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核心是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而“证据”及其质量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3]。临床证据主要来源于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系统性评价或荟萃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有效查询和评价的科学依据。依赖于循证医学的加速康复外科将传统的经验医学进行了解剖和真理的昭揭,展示了科学进步的力量。但是在当今5P医学模式时代,加速康复外科还应在临床决策和诊疗实践中朝着更加精准、精确、精益的方向发展。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对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条件及保障水平的关怀,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无限关爱[4]。加速康复外科应用当前经过循证医学证实的成熟的、有效的理念和技术,实现维护患者利益的目的,其研究的对象是具有特殊属性的人,人的本质属性是加速康复外科的核心价值和出发点,这就赋予加速康复外科人性特征和文化特征。因此,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以社会因素参与,综合医学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主观意愿。加速康复外科丰富了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生理创伤和应激,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家庭负担。这在医患关系长期错位、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的传统“主动—被动”医疗服务模式下是无法做到的,也极大地提高患者满意度。但是在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和发展中仍需要继续关注,甚至加大医学人文的融入,特别是在理念技术的颠覆与创新中还需要进一步循证甄别,谨防伪科学、过度修正和盲目滥用。
参考文献
1.应可满.医学伦理原则在医学实践中的作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2):1127-1128.
2.高岸起.马克思认识论特性的当代阐释.学术研究,2013(2):7-12.
3.李琰,李幼平,兰礼吉,等.循证医学的认识论探究.医学与哲学(A),2014,34(4A):1-4.
4.遇时,尹梅.柳叶刀上的人文关怀.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7):585-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