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一、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中医学中“痛风”病名,“独活……主治百节痛风无久新者”,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丹溪心法》列痛风专篇:“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又有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指出病机有:痰、风热、风湿、血虚、血热、瘀血,阻滞经脉。创立痛风汤,对后世研究痛风具有指导意义。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阐述了痛风的病因病机及与饮食的相关性。
清·林佩琴《类症治裁·痛风历节风论之》提出:“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其痛有常处……初因寒湿风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至夜更剧”,所论症状接近现代之痛风的表现。
经诸代医家的发展,对于痛风相关的认识逐步深入,认识到饮食内伤、内生邪气而致病。为现代中医学对痛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医家对痛风病因病机及证治的认识
现代大多数医家根据其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将其归属中医学“痛风病”、“痹病”、“痛风痹”、“热痹”等。认为痛风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者为多。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痛风”范畴,但并不能代表中医痛风的全部概念,针对本病提出“痛风痹”的中医病名,以便于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累及脏腑认为多与肝脾肾相关。平素即为痰湿体质,脾虚湿浊内蕴为病之根本。痛风病初起肝脾同病,日久必累及于肾。
根据痛风的发病特点和病程,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
急性期以实证为主,主要表现为痰、湿、热、瘀,辨证多属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利湿缓急止痛,方剂多选用四妙丸、当归拈痛汤、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痛风汤等。
间歇期以虚证多见,虚实夹杂,辨证以脾肾两虚、痰湿瘀滞为主。治疗重在调补脾肾、祛湿化痰。常用茯苓、地黄、当归、牛膝、丹参、苍术、红花、白术、秦艽、泽泻等。
慢性期以肝脾肾亏虚为主。辨证以痰瘀痹阻及肝肾阴虚证多有报道。病邪日久,由经络进入脏腑。多选用地黄丸、肾气丸加减。
三、我们对痛风的中医认识
先天禀赋不足,脾的运化和肾的气化功能失调,决定了痛风病的发病基础。平素嗜食膏粱肥甘,内生湿热蕴于脏腑,脏腑积热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若逢酗酒食厚味,或感受外来湿热之邪,引发内蕴湿热毒邪,内外合邪而发病,此为痛风的主要诱发因素。急性期过后,关节肿痛已消,进入慢性期,伤及脾、肾、膀胱,肾关不固,变生它症,病变难治。
病程中,痰湿热毒,瘀滞筋脉,附于骨节,形成结节瘰疬(痛风石);循经窜络,正虚邪恋,致使病变反复发作。而过度劳倦、七情内伤、或外伤等,是本病的其他诱因。
总之,本病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两虚为发病之本;以湿热痰瘀外阻关节经络、内流脏腑为标。湿、热、痰、瘀、虚互结是病机的关键。
清热利湿,化痰祛瘀,辟秽祛风是痛风治疗的关键。痛风性关节炎多发部位以下肢关节为主,我们在治疗时应合理配伍力走下焦的引经药,如清热可用盐知母,燥湿可用盐黄柏,活血通络可用独活、牛膝,化痰可选用皂角刺。在治疗时,要尽可能避免使用血肉之品,其嘌呤含量之高自不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