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护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
- 芦桂芝 韩斌如
- 2216字
- 2020-08-28 13:56:32
第一节 概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急性疾病过程中,原器官无功能障碍的病人同时或序贯性继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MODS早期可发生肺功能衰竭,还可引起肾脏、胃肠道、肝脏、中枢神经、心血管和凝血功能障碍。其病情严重,进展快,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引起死亡。随着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现在已经很清楚MODS的发病基础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
1.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等导致的严重组织损伤或大量出血。
2.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心跳、呼吸骤停以及不恰当的心肺脑复苏术后。
3.大量输血、输液、药物或毒物中毒。
4.严重感染 为主要病因,尤以全身性感染、腹腔脓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功能紊乱、肠道感染和肺部及深静脉插管感染等。
5.心脏、肝、肾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者。
(二)分类
1.速发型
是指原发急症在发病24小时后有两个或更多的器官或系统同时发生功能障碍,如ARDS及ARF,ARDS及ARF和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DIC并发ARDS以及ARF。此型MODS多由于原发病为急症且甚为严重,如外科急性创伤、严重失血性休克等。对于发病24小时内因器官衰竭死亡者,归结于复苏失败,一般不作为MODS。
2.迟发型
是先发生一个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如心血管、肺或肾的功能障碍,经过一段近似于稳定的维持时间,继而发生其他更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此型多见于继发感染或存在持续的毒素或抗原。
【发病机制】
机体受到严重的损害因子侵袭,发生剧烈的防御反应,有两方面相反的作用:即稳定自身和损害自身的作用。这些因素使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异常、毒素及炎症介质产生,损害自身的作用使体液内出现大量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及其他病理产物,对细胞组织起各种损害作用,可导致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启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机体在有关病因作用下,产生大量促炎介质后,机体很快释放各种抗炎介质如转化生长因子,以便下调促炎症介质的生成,控制炎症的过度发展。促炎介质与抗炎介质之间的平衡可使内环境保持稳定。当促炎介质占优势时,将出现SIRS及持续过度的炎症反应。如果抗炎介质过度释放,则为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CARS),引起免疫功能瘫痪。此外,单核细胞除了释放促炎介质以外,还同时释放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能强烈抑制T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抑制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导致细胞免疫低下,从而加重SIRS,最终导致MODS。
相关链接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学说是MODS发病机制的基石。研究表明:细菌和(或)毒素和组织损伤所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的根本原因。1996年Bone针对感染和创伤时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内源性抗炎反应,提出了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的概念。因此就其本质而言,MODS是SIRS和CARS免疫失衡的严重后果。MODS的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局限性炎症反应阶段;②有限全身炎症反应阶段;③SIRS和CARS失衡阶段。最终导致MODS。
【临床表现】
MODS的演变常为序贯性变化,多以某一器官开始,而后其他器官发生病变。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障碍临床表现较早且明显,而肝、胃肠道和血液凝血功能障碍在较重时临床表现才明显(表4-1)。
表4-1 MODS的临床表现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和介入监测等检查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器官功能障碍。如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反映肺功能;了解肾功能情况可以检查尿量、尿比重和血尿素氮、血肌酐;心电图和CVP、平均动脉压监测、经Swan-Ganz导管的监测可反映心血管功能等。内环境是否平衡可监测酸碱度(pH值、HCO 3 −)和电解质测定(钾、钠、氯、钙、镁离子)等。
SIRS诊断标准:体温> 38℃或< 36℃;心率 > 90次 /分;呼吸 > 20次 /分或 PaCO 2 < 4.3kPa(32mmHg);白细胞> 12 × 10 9/L或< 4 × 10 9/L或不成熟白细胞> 10%。符合其中2项或2项以上就可诊断。
诊断MODS应该详细分析病人的所有资料,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引起MODS的常见疾病,警惕存在MODS的高危因素。
2.及时做详细全面的检查,特别是做特异性较强的检查。
3.熟悉MODS的诊断指标。
4.当某一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时,注意观察其他器官的变化。
【治疗原则】
MODS救治上应以祛除病因,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控制感染,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的抗休克,改善器官血流灌注,尽量减少手术损伤,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早期引流脓毒病灶,重视营养支持。
1.加强系统、器官功能监测
通过对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肾功能、内环境、肝功能、凝血功能等的监测为临床尽早发现MODS病人器官功能紊乱并及时纠正,使功能损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2.积极治疗原发病
常见的原发疾病主要为创伤和感染。其中,创伤包括:外伤、外科手术和有创介入诊断和治疗。
3.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
维持正常的循环功能,是保证组织血液灌注,恢复各器官功能的基础。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维持血红蛋白在100~120g/L水平。
4.加强呼吸支持
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呼吸机支持疗法,防治肺水肿。
5.肾功能衰竭防治
使用利尿药,透析疗法,避免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6.肝功能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维持肝血流量,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纠正代谢障碍,应用消化道黏膜保护剂、抗酸剂。
7.改善全身状况
尽可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提高营养状态等。
8.保护肠黏膜的屏障作用
有效纠正休克、改善肠黏膜的灌注,能维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尽可能采用肠内营养,可防止肠道细菌的移位。合并应用谷胺酰胺和生长激素可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9.控制感染
原发严重感染和创伤后继发感染均可引发MODS。警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