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
- 曾凡斌
- 726字
- 2021-04-04 08:06:08
第3章 媒介使用与农村政治参与及与城市数据的对比
中国的农村政治参与呈多样化的态势,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社区行政村管理者的村委会是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除了选举外,农村还有其他形式的政治参与,如郭正林将中国农村政治参与分为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制度化政治参与包括选举和投票,如县乡人大代表选举、村民代表选举、村委会选举、党支部选举、党支部候选人推选投票等,也包括参加村民会议、听取村委会工作报告并进行表决、与各级干部联系和接触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则包括集体上访告状、依法或者依政策抗争、公共场所的群体骚乱以及对乡村基层干部的报复性攻击等。相关研究常常把农村政治参与局限于选举政治参与,这与多样化的农村政治参与的状况并不一致。我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没有农民的政治参与就没有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农民的政治参与对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现代化都有重大影响。为此,对农村政治参与的研究也应该把除选举以外的政治参与,如政治事务关注、抗争性政治参与等纳入分析,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状况与影响因素。
从传播形态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中的社会交往、社会网络、信任、互惠往往形成于人际传播或群体传播,而媒介使用则往往来自于大众传播。为此,本章研究的问题是:在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系统传播环境中,社会资本和媒介使用是如何影响中国农村的多样化政治参与的?本章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2005年的农村调查数据,分析社会资本、媒介使用与农村多样化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由于本章的理论框架与第2章的理论框架基本一致,因此就不再做重复的分析了。在分析农村数据后,本章还将农村的数据和城市的数据做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