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EICU)手册
- 柴艳芬 寿松涛 么颖
- 2553字
- 2020-08-28 17:15:20
24.心肺脑复苏术
【概述】
1.CPR是用生理学、物理学和药理学方法使心脏骤停(SCA)和(或)呼吸停止的患者恢复生命体征的急救措施。
2.CPCR的目的是维持脑组织灌注,恢复脑功能。
3.早期CPR是指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和ECC暂时维持血液循环。
4.现代复苏尚包括体液复苏、输血疗法、心脏起搏及血液净化等措施。
【CPCR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生命支持。
2.进一步生命支持。
3.长程生命支持。
【CPCR方法和步骤】
1.基础生命支持
见图24-1。
图24-1 BLS流程
(1)迅速(<10秒)判断以下情况。
1)神志状态:有无反应。
2)呼吸状态: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规律。
3)心脏搏动:是否可触及颈动脉搏动。
(2)循环支持
1)判断SCA后,立即ECC恢复有效循环。
2)ECC方法
A.置患者于硬平面上,复苏者双手重叠掌根部放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手臂垂直于患者胸部。
B.将胸骨垂直压低≥5cm。
C.按压频率≥100次/分,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D.按压和通气比为30∶2。
E.5个周期性按压和通气后对患者进行再评价,无动脉搏动者继续CPR。
F.大动脉搏动恢复而无呼吸者,进行呼吸支持。
G.CPR期间ECC中断时间最好不超过5秒,最多不超过10秒。
3)ECC并发症
A.肋骨、胸骨或脊柱骨折。
B.心、肺、肝等器官损伤:心脏压塞、血胸或气胸。
C.肺或脑脂肪栓塞。
(3)开放气道
1)仰头抬颏法:可疑颈部损伤者禁用。
2)双手托下颌法:适用于有颈髓损伤者。
3)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无头颈创伤者,头转向一侧,以利口内液体引流。
(4)人工呼吸
1)口对口通气
A.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气后,向其口腔吹气。
B.每次吹气时间>1秒,V T充足,保证可见胸廓起伏。
C.通气频率8~10次/分。
D.建立人工气道后,潮气量500~600ml(6~7ml/kg)。
2)口对鼻通气
A.适用于严重口部损伤或牙关紧闭不能经口通气者。
B.一手前提患者下颌,另一手封闭患者口唇进行口对鼻通气。
C.通气量及频率同口对口法。
3)口对气管造口导管通气
A.用于气管造口患者。
B.需将导管气囊充气,封闭通气环路。
4)注意事项
A.人工通气时如无胸部运动或呼吸音,应检查有无气道阻塞。
B.为防止疾病传播,可使用面罩或其他装置取代直接口对口或对鼻通气。
(5)电除颤
1)适应证
A.Vf或VF。
B.无脉搏VT。
2)除颤能量
A.双相波:首次200J。
B.单相波:首次360J。
3)电极位置
A.阳极:胸骨右侧第2肋间。
B.阴极:心尖部。
4)操作步骤
A.SCA后立即CPR,同时准备AED或手动除颤器。
B.判断为可除颤心律后立即除颤1次。
C.除颤后立即新一轮CPR,5个周期后再次判断心律。
5)注意事项
A.两电极板不能相互接触。
B.电机械分离和心脏静止不除颤。
C.放电时应尽量压紧电极板,周围人员避开。
D.电极与胸壁间应用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垫以增强传导。
E.Vf为“细颤”时,静注肾上腺素1mg,转变为“粗颤”后再除颤。
F.尽可能缩短除颤中CPR中断时间。
6)拳击除颤
A.心电监护示Vf或无脉搏VT。
B.未准备除颤器前立即拳击除颤。
a.复苏者紧握拳,用尺侧面,在心前区上方25~30cm处,急速、用力、垂直捶击。
b.拳击约能产生相当于10~20J电能。
c.SCA后1分钟内拳击复苏率高。
C.不能因拳击除颤延误CPR或电除颤。
2.进一步生命支持(图24-2)
图24-2 ALS流程
(1)人工气道
1)口咽气道
A.应用口咽气道使昏迷患者舌体离开咽后壁,维持气道通畅。
B.口咽气道常用于气囊-活瓣面罩给氧。
2)鼻咽气道
A.用于维持浅昏迷患者气道通畅。
B.借助液体润滑剂或局麻药轻轻插入,以防损伤鼻黏膜。
C.进行深部气管抽吸时,经鼻咽气道损伤较小。
3)声门上气道
A.喉罩。
B.食管-气管联合插管。
C.喉管。
4)ETI:适用于SCA或呼吸停止患者。
5)气管切开或环甲膜造口术。
(2)辅助通气
1)气囊-活瓣通气
A.较口对口通气提供的通气容量低。
B.FiO 2为0.21~1.0,供氧流速12L/min。
C.应用气囊-活瓣装置前最好建立口咽气道或并用ETT。
2)机械通气
A.CPR时不宜使用呼吸机。
B.ROSC后改用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
(3)循环复苏
1)咳嗽CPR
A.SCA 15秒后意识丧失。
B.心电监护示SCA神志尚清醒时,立即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可使动脉压和意识清醒状态维持数分钟。
C.咳嗽速率至少2秒1次。
D.咳嗽CPR为权宜之计,应尽快开始特异性循环支持。
2)胸外复苏器
A.手动式
B.自动式
a.第一代:点式按压。
b.第二代:全胸腔覆盖式(负荷分布式)按压。
c.第三代:全胸腔包裹式(三维)按压。
3)ICC
A.适应证
a.ECC效果不佳,且>10分钟。
b.胸廓或脊柱畸形伴心脏移位。
c.多发肋骨骨折。
d.心脏压塞或心脏外伤。
B.方法
a.开胸暴露心脏(胸骨左侧第5肋间)。
b.手指及手掌握住心脏进行按压。
C.ICC与ECC疗效比较
a.ICC能产生较高的CO及冠状动脉灌注压,提高复苏成功率。
b.ICC仅能改善SCA最初20分钟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
4)高频率胸外按压
A.心脏按压频率>120次/分。
B.有利于血流动力学改善。
(4)药物和液体
1)用药目的
A.纠正SCA原因。
B.稳定血流动力学。
C.预防再发SCA。
2)给药途径
A.中心静脉途径
a.中心静脉给药优于其他途径。
b.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c.可用于监测及留取标本。
B.外周静脉途径
a.无须中断CPR。
b.依次选用肘前、颈外或股静脉。
c.静脉给药后,再推注20ml液体,以利药物到达中心循环。
d.经外周静脉给药时应抬高肢体。
C.气管内途径
a.适用于静脉途径给药困难者。
b.药物作用时间与静脉途径相同。
c.可用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溴苄胺、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和普萘洛尔等。
d.药物剂量为静脉剂量的1~2.5倍。
e.将药物稀释于10ml生理盐水或无菌水中,经ETT下端滴注。
f.禁用NaHCO 3溶液。
D.骨髓腔途径
a.适用于静脉途径给药困难者。
b.药物作用时间与静脉途径相同。
c.经静脉注射药都可经骨髓腔注射,如肾上腺素、腺苷、液体及血液制品。
d.多选择髂骨及胫骨。
3)常用药物
A.血管加压药
a.肾上腺素1mg,iv,q3~5min。
b.血管加压素40U,iv。
c.去甲肾上腺素8~12μg/min,ivdrip。
d.去氧肾上腺素5~10mg/次,iv。
B.抗心律失常药
a.胺碘酮:首剂300mg,iv,Vf或VT持续,10~15分钟后重复给药150mg。
b.利多卡因:首剂1~1.5mg/kg,iv,无效时每5~10分钟予0.5~0.75mg/kg,iv,最大量3mg/kg。
c.硫酸镁:TDP或Vf者,1~2g+生理盐水10ml,iv(>2分钟)。
C.不推荐常规使用药物
a.阿托品。
b.NaHCO 3溶液。
c.钙剂。
3.长程生命支持
(1)判断病因和预后
1)SCA的可治疗病因:5个H和5个T(表24-1)
表24-1 SCA可治疗病因
2)了解预后相关因素,决定是否需要脑复苏(表24-2)
表24-2 影响预后的因素
(2)脑复苏
1)病理生理学
A.正常温度时,循环停止10~20秒后脑内葡萄糖和ATP贮备耗竭,神志丧失。
B.完全性缺血缺氧3~5分钟脑细胞膜泵停止。
C.SCA后6分钟仍未CPR者,大脑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2)脑复苏措施
A.补足血容量及使用血管加压药,保证CVP 8~12mmHg。
B.避免过度通气。
C.降低FiO 2,维持PaO 2 80~120mmHg即可。
D.亚低温治疗:32~34℃,维持12~24小时。
E.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于8~10mmol/L(144~180mg/dl)。
F.控制痫性发作:
a.苯二氮 类。
b.苯妥英钠。
c.巴比妥类。
G.适度镇静、麻醉及肌松治疗。
H.神经保护药:疗效不确定。
I.GCS:不常规使用。
(3)加强监护治疗
1)ROSC后在ICU进行监护和治疗
A.器官功能。
B.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常用监测指标
A.MAP 65~90mmHg。
B.CVP 8~12mmHg。
C.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70%。
D.呼气末二氧化碳4%~5%。
E.SaO 2 94%~96%。
F.氧合指数>600。
G.乳酸≤2mmol/L。
H.Hct>30%或Hgb>80g/L。
I.尿量>30ml/h。
3)超声心动图
A.确定有无心包积液、心脏内肿瘤、心脏扩大、气胸、PE或主动脉夹层。
B.诊断SCA原因。
C.评价ROSC后室壁运动情况。
D.对心脏导管和起搏导线进行定位。
4)大脑监测
A.EEG。
B.头颅CT或脑MRI。
【终止复苏指征】
1.终止CPR取决于对患者脑和心血管功能状态的判断。
2.满足4条时可考虑终止复苏
(1)已进行正规ALS,CPR持续20~30分钟仍无自主循环或呼吸。
(2)终末节律,如电机械分离或心脏静止。
(3)持续体温不恢复(除外冻僵或药物所致)。
(4)脑死亡。
(柴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