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一、天然药物学的起源

西汉·刘安所撰的《淮南子·修务训》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察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后人认为药物是由神农氏最先发现的。其实天然药物的发现和应用以及天然药物学的产生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采取植物和狩猎动物当作食物时,不可避免地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动植物,以致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等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动植物,使原有的病痛得以减轻或完全消除。而在狩猎及其他劳动活动中受到外界伤害,可能造成创伤,古人们本能地用苔藓、树皮、茎、叶等揉碎来敷裹涂抹伤口,久之,便逐渐发现了一些适用于敷治外伤的外用药。人们经过无数次无意识的发现,再进行有意识的尝试,即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通过长期而广泛的实践,药物知识逐渐丰富起来,并经过口耳相传、父子相传、师徒相传,从而得以代代相传。当有文字出现时,这些医药知识就用文字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并传承至今。

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成书于汉代,著者不明。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专著。全书共三卷,收载植物、动物、矿物三类药物共365种,按药物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养命以应天,多服无毒,可延年益寿,如人参;中品120种,养性以应人,无毒或有毒,能治病补虚,如白芷;下品125种,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乌头、附子。该书是汉代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草经集注》(简称《集注》):成书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著。全书七卷,增加了汉魏以后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该书是《神农本草经》以后有确切年代和作者的重要本草文献。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成书于唐代(659年),由李勣、苏敬等22人,受政府指派编写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欧美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且流传国外。该书共54卷,载药850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对我国和世界的药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北宋后期元祐年间,唐慎微著。将《嘉祐补注本草》(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掌禹锡等著,载药1082种)和《图经本草》(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颂等著,原书遗失)合并,增药500余种,并收集许多单方、验方和大量药物资料。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共31卷,载药1746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是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本草纲目》(简称《纲目》):成书于明代(1596年),李时珍著。共52卷,载药1892种,附药图1109幅,附方11096条。该书1578年完稿,于李时珍辞世三年后的1596年刊行。全书按天然药物自然属性建立分类系统,为天然药物分类的先驱,集明代以前本草学说之大成。17世纪初,该书传到国外,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世界医药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拾遗》):成书于清代(1765年),赵学敏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记载的天然药物有716种,绝大部分是民间药,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该书是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对本草学的再一次总结。

《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成书于清代(1848年),吴其濬著。该书是植物学方面科学价值较高的名著,也是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植物名实图考》共38卷,收载植物1714种,是根据著者经验,辨别形色气味,摹绘成图,附以考证,以求名实相符,其中很多名词与今相同,为今所用。《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一书摘录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收载植物药838种,给近代药用植物的考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三、我国近、现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我国近、现代的药学受国外的影响较大。17世纪初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建立,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得以迅速发展,自然科学快速兴起,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日益发展对药学学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以前,中国的学者主要是以传统的方法研究天然药物。20世纪30年代,国外的生药学传入我国,在国外学术思想的影响下,天然药物鉴定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1933年丁福保编著《中药浅说》,引进了化学鉴定法。1934年赵燏黄、徐伯鋆等编著了《生药学》上卷,1937年叶三多编著了《生药学》下卷,将显微鉴定方法引进到天然药物的鉴定之中。该书主要介绍供西医用的生药,它引进了天然药物鉴定的现代理论和方法,对天然药物鉴定学科的建立,起到了先导作用。

1949年以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十分重视,在天然药物的管理、生产、医疗、教育、科研以及对外交流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古代本草整理考证

古代本草是指清代以前的天然药物学文献,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天然药物学体系。目前,从事本草史学研究的专家已先后对200多个天然药物品种进行了全面考证,出版了《本草学》等专著,辑复了《唐·新修本草》等,出版了《本草纲目》校点本、《滇南本草》校订本等著名本草。本草考证已成为天然药物品种的整理、新药的研制、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等必不可少的内容,如青蒿的抗疟作用、何首乌的消炎作用和曼陀罗的麻醉作用等都是从本草研究中发掘出来的。

(二)天然药物种质资源研究

我国通过多次天然药物资源普查和品种整理研究,对一些常用天然药物品种进行多基源及全国使用情况的清查,并在药用植物的人工种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人参、黄连、杜仲、天麻、黄芪等12种天然药物实现了人工栽培,川贝母、肉苁蓉等达到了中试规模,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的人工培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外,涉及遗传育种和突变品系等多方面的研究,利用细胞和组织培养方法来生成药用植物的有效物质,已获得进展。

(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

化学成分是天然药物药效的物质基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的速度大大提高。制备色谱技术、各种逆流色谱技术、高分辨质谱和大功率核磁波谱仪的应用,使很多微量的新化合物成功地得到了分离鉴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各国学者分离得到的天然化合物有6000多个,其中新化合物3600多个。目前,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研究仍然备受关注,苔藓、地衣、真菌等的化学成分以及海洋生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天然药物的药理学研究是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发现的基础和重要手段。随着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大量的化合物,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综合研究天然药物的体内过程,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此外,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使各种不同结构功能的蛋白质不断地被发现,从而建立了多种体外试验模型,特别是在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

(四)天然药物鉴定技术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天然药物鉴定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应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观察和研究天然药物组织的超微结构,免疫电泳法用于种子天然药物的鉴别。色谱指纹图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的品种鉴别和质量控制中,生物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天然药物研究领域,DNA分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等在天然药物鉴定方面不断地被应用。

(五)天然药物学代表著作

从1954年起,全国各地在教学、科研、生产和检验机构进行了中药资源和经验鉴别方法的调查、整理和研究,陆续编写出版了许多有关中药、天然药物鉴定方面的著作,如:《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1958年),《中药材鉴别手册》1~3册(1959年),《中药志》(1959~1961年),《药材学》(1960年)。其后于1970~1975年间我国掀起了群众性的中草药运动,各地医药卫生人员上山下乡,调查采集中草药,为农民防治疾病。在此过程中,编写了数以百计的地方性中草药手册,并经整理研究,编写了:《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其彩色图谱(1975~1977年),《中药大辞典》(1977年),《中草药学》上、中、下三册(1976年、1980年、1986年),《中药志》第二版Ⅰ~Ⅵ册(1979年、1982年、1984年、1988年、1994年、1998年),《新编中药志》1~3册,《新华本草纲要》1~3册(1988~1991年),《中国道地药材》(1989年),《中药彩色图谱》(1987年)。显微鉴定方面,1986年《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和1997年《中成药显微分析》专著的出版,推动了中成药显微鉴定的发展。1999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全国60多个单位协作编写,历时10年完成的《中华本草》,全书共34卷,共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篇幅约2200万字,引用古今文献1万余种。由国内外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国本草全书》(2002年),共403卷,约2亿5千万字,收录了中国公元前220年至公元1911年本草专著800余部,相关文献1万余种,文献资料来自世界130多家图书馆,其中近百部本草是流散国外的孤本。近20年出版的重要专著还有:《中国药材学》《现代实用本草》《中国中药材商品学》《中药材品种论述》《中药品种新理论的研究》《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常用中药材组织粉末图解》《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及应用》《中成药薄层色谱鉴别》《中国药用动物志》《动物药材鉴别》《中国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鉴别》《常用中药鉴定大全》《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中药材光谱鉴别》《民族药志》等。有特色、高水平的专著不断涌现,反映了中药和天然药物鉴定学科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