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财经大学801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9623字
- 2021-05-28 19:26:34
2007年山西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生产者均衡
答:生产者均衡是指,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选择最优投入要素的组合,以达到在一定成本下的最大产出或在一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从而实现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均衡有两种情况:①一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投入组合。这是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商的总成本固定不变,它必须选择适当的投入组合,才能使产量最大。此时生产者均衡的条件为:用于各种投入的最后一单位的产量彼此相等,且等于最后一单位成本的产量。这是消费理论中边际效用均等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②一定产量下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此时只有在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即等产量线的斜率与等成本线的斜率相等时,才能达到一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无论是一定成本下使产量最大化,还是在一定产量下使成本最小化,只要两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等于其价格之比,厂商就会逐渐向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的方向移动,即每单位成本所能买到的投入的产量彼此相等时,才能使一定成本下产量最大或一定产量下成本最小,达到生产者的均衡。在两种生产要素下,生产者均衡的条件为:MRTSLK=PL/PK。
2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例如,2006年的名义GDP是以2006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当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2008年的名义GDP是以2008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在那一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3价值规律
答: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其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产权
答: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
产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权能:①收益分享权能,即分享财产营运所带来的部分收益的权利。只有通过分享财产经营收益才能证明产权的经济存在,而且产权的经济意义也就在于收益。②收益支配权能,即在合法范围内,产权主体不受任何干扰,自主支配财产的权利,特别是对收益的支配权利。
产权的基本特征是:
(1)产权主体具有经济实体性。作为经济实体一般必须具有这样三个特征:①必须有一定的财产作为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前提,这项财产在法定的最终归属上并不一定必须为该实体所有;②必须直接参加社会再生产活动;③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参与社会营利性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2)产权运动具有独立性。即产权一经确定,产权主体就可以在合法范围内自主地运用,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受同一财产上其他财产主体的随意干扰。一个主体可以拥有多项产权,但一项特定产权只能归属一个主体。
(3)产权体系具有可分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产的价值形态运动与使用价值形态运动因信用制度等的发展而分离,不同的主体以财产不同形态的运动为控制对象,使得单一的财产所有权分离开来,并落在不同的产权主体手中。
二、判断题(每个1分,共10分)
1如果你每天24小时只能用于工作和睡觉两种用途,每工作一小时的工资是50元,那么可以说你选择睡觉的机会成本是50元。( )
【答案】√
【解析】机会成本是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获取的最大收入。
2如果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1.5,那么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
【答案】√
【解析】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
3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它相交。( )
【答案】√
【解析】就平均产量APL和边际产量MPL来说,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下降的;当MPL=APL时,APL曲线达到最大值。因此,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它相交。
4基尼系数越小,说明收入分配越趋于平均。( )
【答案】√
【解析】基尼系数是指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趋于平均。
5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
【答案】×
【解析】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边际收益,其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二者不是同一条曲线。但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6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投资的增加将导致利息率上升和国民收入减少。( )
【答案】×
【解析】在IS-LM模型中,投资增加将使得总需求增加,从而使得IS曲线右移,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7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
【答案】×
【解析】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呈反向变动的关系,二者存在权衡取舍的关系。
8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决定实际GDP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模型。( )
【答案】×
【解析】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表示名义GDP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模型。
9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
【答案】√
【解析】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凯恩斯陷阱。
10根据哈罗德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资本增长率,国民经济将持续高涨。( )
【答案】√
【解析】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与令企业家意愿中所需求的资本—产量比率vr相适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即指能满足投资等于储蓄的稳定的增长率。当既定的合意储蓄率和合意资本—产量比率所决定的增长率是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经济可以实现稳定的增长。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答: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法定准备金制度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其中最主要有三个: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
(1)再贴现政策
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称为再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称为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改变再贴现率。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再贴现率,扩大再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再贴现率的下降表示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再贴现率的上升表示货币当局要收缩货币和信贷供给。中央银行在降低或提高再贴现率时,用控制银行准备金的办法迫使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相应地降低或提高贷款利率。
(2)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不足,因而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使政府债券价格提高到现有市场价格以上,而债券价格的上涨就等于利率的下降。反之,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过多,因而价格水平有持续上涨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下降。
(3)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率是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由于这一比例是法定的,因而称为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法定准备率。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商业银行能够按更低的准备率,也就是按更多的倍数扩大贷款;也使商业银行形成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扩大了商业银行增加信用的基础,增大了贷款能力。反之,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时,可以提高法定准备率,使商业银行必须按更高的准备金率也就是按较低的倍数扩大贷款;也使商业银行准备金不足,从而减少了贷款能力。
2简述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
答:(1)完全垄断也称为垄断或纯粹垄断,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一个行业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厂商就是行业、产品不能替代、独自决定价格都是完全垄断所具有的特征。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三点:
①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③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在这样的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作市场价格。规模经济、自然垄断、原料控制和特许专利是完全垄断市场形成的几种主要原因。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
答: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安排或运行方式。它通过一系列市场规则、制度规章,为各市场行为主体构建了制度框架或行为空间,其具体运行过程表现为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有: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加快要素市场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系,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形成统一、开放和竞争的市场;要培育和发展生产资料、金融、技术、劳务、信息和各种产权等的要素市场;要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市场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和市场调节体系;要形成等价交换、公平交易和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和法规。
(3)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地方政府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具有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是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就是要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分配关系,完善税制,限制过高收入,避免两极分化;要在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相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避免地区矛盾恶化;要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企业及职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分配关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简述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答: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首先必须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又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
(1)二者是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具体劳动,也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又是各种具体劳动彼此联系的体现,也是商品生产者借以相互联系的桥梁。
(2)二者又是不同的、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则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因而是历史范畴。
5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答:(1)绝对优势理论是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其代表人物是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是认为,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或价格比其他国家低,就称该国具有这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因而该国就应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进口那些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种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结果将使贸易各方都可获得贸易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来的贸易理论。此理论认为,国家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生产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如果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相对而言总有一种产品的优势是最大的;另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是绝对优势,但比较起来总有一种产品的优势是最小的。这样,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国在相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一样能产生贸易,获得贸易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在所有产品上均具有绝对优势的一国与在所有产品上均具有绝对劣势的另一国之间可以发生贸易,并且两国的状况都得到了改善。这是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已知某完全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试求:当市场上产品价格为P=55时,厂商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解:由已知可得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π=PQ-STC=55Q-(0.1Q3-2Q2+15Q+10)=-0.1Q3+2Q2+40Q-10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0.3Q2+4Q+40=0。
解得:Q=20或Q=-20/3(负值舍去)。又
故厂商短期均衡产量为Q=20。
此时厂商利润为:π=-0.1Q3+2Q2+40Q-10=790。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IS-LM模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答: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虽然论述了利息和收入水平的关系,但陷入了循环推论:利率通过投资影响收入,而收入通过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或者反过来说,收入依赖于利率,而利率又依赖于收入。希克斯在《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一个尝试性解释》一文中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以解决循环推论的问题。
(1)IS-LM模型的内容
在IS曲线上,有一系列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在LM曲线上,有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IS曲线与LM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其数值可通过解IS与LM的联立方程组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如图1所示。
图1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图1中,IS曲线与LM曲线交于E点,这时决定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使得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E点以外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存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
(2)IS-LM模型的意义
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的最流行的阐释。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圈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2请谈一下我国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济社会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方式而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其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1)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这既是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缓解资源危机的基本出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
②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
③建立以节省运力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
④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
这些都需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制度去推动其实现。
(2)有效保护环境,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是难以避免的,必须有效治理。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主要有:
①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
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消除贫困。人口增长、贫困和环境破坏之间形成互相强化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和消除贫困,有利于减轻环境破坏的压力。
③建立市场经济中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坚持“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的原则。
④采用污染减少型技术,以减少工业污染。
⑤加强全民环境教育,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⑥大力开展国土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防止荒漠化。
⑦治理城市环境。重点是治理烟尘污染和工业与交通噪音污染。
⑧推广生态农业,植树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
(3)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表现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我国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过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比重,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同时,要立足我国国情,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乡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
3请用图分析正常商品、劣等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商品的需求曲线特征。
答:替代效应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即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收入效应指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
(1)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2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2所示,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正常商品。X1'是价格变化前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量。商品1的价格下降后,商品需求量增加到X1‴。商品1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1′X1‴,这便是商品1的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
如果作一补偿线FG,使该线与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线AB′平行,并与价格变化前的无差异曲线U1相切,则切点处c对应的对商品1的需求量X1‴就是在商品价格变化后,剔除了收入效应的消费量。因此,X1'X1″就是商品1价格下降后的替代效应,X1″X1‴就是商品1价格下降后的收入效应。
可以看出,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3所示,横轴OX1,商品1是低档物品。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前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a、b点,因此,价格下降所引起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1'X1″,这是总效应。P1下降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消费者由均衡点a运动到均衡点c,相应的需求增加量为X1′X1‴,这就是替代效应,它是一个正值。而P1下降引起的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使消费者由均衡点c运动到均衡点b,需求量由OX1‴减少到OX1″,X1‴X1″就是收入效应,它是一个负值。
图3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4所示,商品1是吉芬物品。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前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a点和b点,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X1'X1″,这就是总效应。通过补偿预算线FG可得:X1″X1‴为替代效应;X1‴X1′是收入效应,它是一个负值。而且,负的收入效应X1‴X1′的绝对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X1″X1‴的绝对值,所以,最后形成的总效应X1'X1″为负值。在图4中,a点必定落在b、c两点之间。
图4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吉芬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就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