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财经大学801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0062字
- 2021-05-28 19:26:34
2006年山西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20分)
1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和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
【答案】√
【解析】由于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同方向变动,可知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根据交叉弹性定义,互补品之间的交叉弹性为负,即若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在增加该商品需求量的同时也会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因此互补品需求与该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2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 )
【答案】×
【解析】吉芬商品是指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因此,吉芬商品价格上升,替代效应为负值;吉芬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为正值。
3在生产函数中,只要有一种投入不变,便是短期生产函数。( )
【答案】√
【解析】在生产函数中,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4长期均衡时必定短期均衡,但短期均衡时未必长期均衡。( )
【答案】√
【解析】长期均衡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状态,长期均衡时,厂商必定处于短期均衡。但短期均衡时,如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有五种情形,但只有经济利润为零时才可以看做长期均衡,因此,短期均衡未必长期均衡。
5只要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垄断企业必定扩大产量。( )
【答案】×
【解析】垄断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来决定产量,与市场价格和边际成本的高低无关。垄断企业的定价一般都高于边际成本,因此,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垄断企业未必扩大生产。
6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向后弯曲。( )
【答案】√
【解析】工资提高会对劳动供给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效应,总效应的方向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大小。工资率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工资率很高时,收入效应将会大于替代效应。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供给曲线会从向右上方倾斜转为向左上方倾斜,即向后弯曲。
7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
【答案】√
【解析】之所以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主要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8在生产要素的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产量曲线重合。( )
【答案】√
【解析】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W,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即为边际收入产量VMP(P·MP),完全竞争厂商要素使用原则为:P·MP=W,由此推导出来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量曲线完全重合。
9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称为三级价格歧视。( )
【答案】×
【解析】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一级价格歧视则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10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
【答案】×
【解析】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下对某商品的需求量。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则表示消费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1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外要素收入之和。( )
【答案】×
【解析】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外净要素收入之和。
12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
【答案】×
【解析】收入增加会使得货币需求增加,若货币供给不变,则会使得利率上升。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
【答案】√
【解析】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实现,但却增加了政府赤字,因此,尽管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产出增加,但使得政府债务增加。
14市场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会减少。( )
【答案】√
【解析】市场利率提高,则银行放贷的收入增加,因此,银行会通过减少超额准备金来增加信贷。
15如果国民收入在某个时期趋于下降,则净投资小于零。( )
【答案】×
【解析】国民收入下降时,只要投资大于折旧,则净投资仍然可能大于零。
16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
【答案】×
【解析】一般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是大于零而小于1。但在特殊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或平均消费倾向可以大于1,如借贷消费。
17在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模型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
【答案】√
【解析】如果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就出现了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如图1所示。当出现这种古典主义极端情况时,财政政策就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图1 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的政策效果
18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
【答案】√
【解析】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是指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使用最佳可利用的技术、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并且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充分就业要求所能生产出来的物品和服务。
19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
【答案】√
【解析】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凯恩斯陷阱。
20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边际储蓄倾向。( )
【答案】√
【解析】边际储蓄倾向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边际储蓄倾向为储蓄曲线的斜率。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外部经济
答:外部经济是指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的现象。它主要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在正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产生外部经济企业的产量往往低于有效水平,为了解决正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补贴、优惠券、专利与版权等政策。
2消费者均衡
答: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其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MU/P=λ,其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
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说明消费者的均衡。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时,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个消费者的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簇可以覆盖整个坐标平面。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那么,当一个消费者面临一条既定的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时,只有既定的预算线和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此时满足MRS12=P1/P2。
3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为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它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V·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
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的比率;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③交换和生产的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4货币幻觉
答:货币幻觉是指短期内,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做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例如,发生通货膨胀时,如果名义工资没有变化,虽然实际工资已经下降了,但是人们仍然感觉不到工资的下降。
5内在稳定器
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
6挤出效应
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移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①支出乘数的大小;
②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③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④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完全竞争性行业有100个相同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30Q+Q2+300,试求:
(1)市场供给函数。
(2)设市场需求函数为Q=3000-20P,求局部均衡的市场价格和产量。
解:(1)由厂商的总成本函数可得的边际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成本函数分别为:SMC=dSTC/dQ=30+2Q,AVC=TVC/Q=30+Q。
在短期,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求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部分,对任意的Q都有SMC≥AVC,因此,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P=SMC=30+2Q,即Q=0.5P-15。
因为市场上有100个相同的企业,所以市场的供给函数为:Qs=100×(0.5P-15)=50P-1500。
(2)局部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则有50P-1500=3000-20P,解得均衡价格为:P=450/7,从而均衡产量为:Q=50P-1500=3000-20P≈1714.3。
2假定货币需求L=0.2y-600r,货币供给为100元,消费函数为c=60+0.6yd,投资函数i=160-1000r,税收t=60,政府支出g=60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解:在产品市场均衡时,由三部门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可得:
y=60+0.6(y-60)+160-1000r+60
化简得IS方程为:y=610-2500r。
在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即:100=0.2y-600r。
化简得LM方程为:y=500+3000r。
联立IS方程和LM方程:
解得:y*=560,r*=2%。
从而投资为:i=160-1000r=140。
四、简答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出售相近但非同质的而是具有差别的产品的市场组织。由于垄断竞争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的竞争因素又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的需求曲线。
(1)需求曲线的种类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被分为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两种。
d需求曲线,也称之为主观需求曲线,其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D需求曲线,也称之为客观需求曲线,其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2)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关系
①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d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D需求曲线上下平移。如果市场价格下跌,则d需求曲线沿着D需求曲线向下平移,如果市场价格上升,则d曲线沿着D曲线向上平移。
②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③d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D需求曲线,即前者较之后者更平坦一些。这是因为d曲线反映了单个厂商的需求和价格的变动,而D曲线反映了整个市场的需求和价格的变动。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
答:效用是消费者在购买或消费商品时所得到的心理满足程度。效用分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前者认为效用是可以用基数数字来测量人们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取的主观上的满足程度,而后者则认为效用是无法以数字来测量的,只能根据满足程度的大小按顺序排列。
(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联系
①都是从市场的需求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②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做是在既定收入限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
③理论基础一致。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是通过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所决定的。
④推导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①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所获得的效用值。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只能排序,只可以用序数表示。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
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即在预算约束下求边际效用最大化的方法。而序数效用论则是运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
③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基数效用论的表达式为MUi/Pi=λ,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MRSXY=MUX/MUY=PX/PY。
④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故效用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而序数效用论表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
3比较分析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答: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没有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不同市场组织下的经济效率是不同的,市场组织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
通过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
(1)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此时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
(2)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
①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
②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
③在寡头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太确定。一般认为,寡头市场是与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
五、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我国实际谈一下今年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
答:(1)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
经济增长在于提高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的速度决定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即使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①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的好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丰富资源的利用,会比贫瘠资源的利用更好。但是,自然条件优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绝对的。贫困落后的国家并不一定就是资源贫乏,而经济发达国家,资源也不一定丰富,关键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虽少,如能有效开发和利用,经济仍可高速增长;资源虽丰,如不能有效开发利用,甚至滥用、浪费和破坏,经济也不可能高速增长。
②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体现了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劳动者的素质包括国民教育、文化水平,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等。劳动者有较高素质,会有较高熟练程度,能从事复杂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使经济增长更快,而且比简单劳动创造更高价值。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提高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从而能够从事高科技含量的较高级较复杂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推动经济更快增长。
③社会分工和经济规模。专业化和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物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分工取决于经济规模和总的生产水平,经济规模能够促进专业化和分工,但经济规模并不等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效益。一个是数量概念,一个是质量概念。总之,经济规模要适度,要实现规模经济。
④经济体制和企业组织结构。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合理,意味着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则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企业的组织结构直接关系到经济活动中对生产因素的最优使用和活力。企业组织结构是否对市场具有应变能力、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就成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条件。
⑤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科学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相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下,科学技术先进,就可以保证和促进经济更快地增长;相反,科学技术落后、水平低则不利于经济增长。但是,科学技术要成为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必须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除上述因素之外,社会文化、人力资本的形成,国家政治局势、经济政策与经济法规等,也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
(2)今年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
通过上述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可知我国今年面临如下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
①产业结构问题。我国产业结构问题是今年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虽然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稳步增长,但是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还是非常落后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七十以上,我国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仅为百分之四十多,而且我国第三产业中技术性产业比例较低,劳动性服务业还是占较大比例。
②需求结构变化缓慢的问题。产业结构的转型缓慢减缓了经济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没有较大转变,内需不易释放,需求结构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消费水平低,不能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刺激。
③劳动力问题。“人口红利”逐渐减少,技术型劳动力依然较为稀缺,劳动生产率整体水平较低。
④技术创新问题。我国创新水平没有得到较大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距,形成不了有效的技术创新刺激,生产力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影响经济内涵式增长。
2试比较论述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答:(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当厂商实现MR=SMC时,有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亏损。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不同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完全竞争厂商的盈亏图
①经济利润大于零的短期均衡
当市场价格为P1时,MR与MC相交于A点(P1=MR),这时P1>AC,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π=Q1×(P-AC)=Q1×AB,即矩形ABGP1的面积。所以厂商将按MR=MC所确定的产量点Q1进行生产,以获得最大利润。
②经济利润等于零(即仅获得正常利润)的短期均衡
当市场价格为P2时,MR与MC相交于AC的最低点C。在C点,P2=AC,π=0,厂商收支相抵,既无盈余也无亏损。AC的最低点C称为利润零点或短期收支相抵点,或扯平点。此时,厂商按MR=MC所确定的产量Q2进行生产,在其他产量点上,厂商都将出现亏损。
③亏损但继续生产经营的短期均衡
当市场价格为P3时,MR与MC相交于D点,这时AC>P3>AVC,厂商亏损,但厂商仍可生产。因为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说明厂商在补偿全部的可变成本外,尚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亏损总额减少一些。因此,厂商按MR=MC的原则,决定产量Q3,其亏损最小。
④亏损并停止生产经营的短期均衡(停止营业点)
当市场价格为P4时,MR与M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E,这时AC>P4=AVC,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厂商亏损全部固定成本。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E称为短期停止营业点。
⑤停止生产经营的短期均衡
当市场价格低于P4时,厂商不再生产。在这种亏损情况下,如果厂商还继续生产,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全部弥补,就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而事实上只要厂商停止生产,可变成本就可以降为零,显然,此时不生产要比生产强。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其中,MR=AR=P。而且,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或者小于零。
(2)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①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图4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与短期不同,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从而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从图4可以看出,在长期,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利润。
②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图5 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
通过图5的描述可以看出,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即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LAC=SAC,式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
(3)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与厂商均衡的联系与区别
二者的联系为: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利润最大化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条件都是P=MC;厂商长期均衡也是一种短期均衡,即完全竞争厂商满足厂商均衡时必然满足短期均衡条件。
二者的区别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厂商均衡考察的时期不同,因而均衡条件有所区别,同时代表的含义也不同。厂商均衡时的利润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