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5539字
- 2020-12-01 17:40:03
3.3 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1.1925年鲁迅翻译了日本作家________的《苦闷的象征》。[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案】厨川白树
【解析】《苦闷的象征》是日本作者厨川白村的作品,由鲁迅译。
2.鲁迅在1907年发表的________中提出了“首在立人”的主张。[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文化偏至论》
【解析】1907年鲁迅发表《文化偏至论》,谈到立人的话题,他明确提出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最重要的就是立人,人是一个个体,鲁迅非常重视这个个体。
3.《阿Q正传》最初在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的________上连载,署名________。[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晨报副刊》;巴人
【解析】《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代表作,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是鲁迅惟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写成。《阿Q正传》中的人物有赵太爷、阿Q、吴妈、假洋鬼子、王胡、小D等。
4.鲁迅的小说以弗洛伊德学说解释创造的源起,曾以《不周山》为题收入《呐喊》。[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补天》
【解析】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第一篇《补天》写于1922年,曾以《不周山》为题收入《呐喊》第一版,是根据弗洛依德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
5.鲁迅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里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案】彷徨
【解析】《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书的扉页,有作者的题记: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翟秋白的________是一篇较早运用阶级分析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案】《<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解析】1933年,瞿秋白编选了《鲁迅杂感选集》并作序,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从进化论向阶级论发展的鲁迅思想演变模式。
7.鲁迅于1919年在《国民公报》上发表了以________为总题的一组散文诗。
【答案】《自言自语》
【解析】《自言自语》出自鲁迅的《集外集拾遗补篇》,本篇最初连载于《国民公报》“新文艺”栏,署名神飞。鲁迅的《集外集拾遗补篇》共7章。
二、名词解释
1.摩罗诗力说[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摩罗诗力说是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提出的文艺观点。鲁迅在介绍摩罗诗人的同时,猛烈地批判了旧传统、旧文化,抨击了洋务派、维新派和复古派,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早年的文艺思想及美学观点。《摩罗诗力说》是“五四”运动前思想启蒙时期的重要巨作,是揭露批判封建意识形态的檄文,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倡导浪漫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2.《狂人日记》[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山东大学2011年研]
答:《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3.《彷徨》[南京大学2010年研]
答:《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彷徨》的艺术技巧“圆熟”表现为:深广的历史图景;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段;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4.《野草》[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研]
答:《野草》是鲁迅惟一一本散文诗集,写于“五四”后期。作品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觉》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影的告别》《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后》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5.《在酒楼上》[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在酒楼上》是鲁迅写于1924年2月16日的一部短篇小说,载同年《小说月报》15卷5号。小说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敢作敢为的有志青年吕纬甫,十年后却由于理想的破灭,对前途的绝望而变为一个穷愁潦倒、麻木颓唐的老夫子,整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陷入顾影自怜的泥淖不能自拔。作品通过吕纬甫的悲剧,针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动摇性和软弱性,折射出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的时代氛围。小说重叠使用三个“第一人称”(“我”、吕纬甫和老发奶奶),把不同时空的生活场景连缀起来,以浓厚的抒情笔调描写环境和人物;结尾则采用象征,因而情韵丰富。
6.《华盖集》
答:《华盖集》是鲁迅所著杂文集,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收录其1925年1~12月所作杂文三十一篇,题记一篇、后记一篇。书名借民间关于“华盖运”对于和尚是好运而对俗人则是恶运之说,以见自己“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被“正人君子”们“党同伐异”所得的“瘢痕”。其中作品大多针对封建旧文化及其卫道者而发,文风泼辣恣肆,寓意深刻痛切。
7.《且介亭杂文》
答:《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创作的一部杂文集,收录其1934年所作杂文三十七篇,1935年末编集时所作序言一篇、附记一篇。书名中“且介亭”意指作者居于“半租界”地区。作者自谓本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宫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当然不敢说是诗史,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可以说,《且介亭杂文》是鲁迅杂文成熟期的力作,代表了中国现代杂文的最高成就。
8.《故事新编》[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故事新编》是鲁迅在193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他在1922~1935年间所作小说八篇。其中《补天》《奔月》《铸剑》《出关》四篇先后发表于《晨报四周年纪念增刊》《莽原》《海燕》等报刊,其余直接收入本书,根据故事发生时代先后为序。作品用崭新手法写古代题材,赋史事以新意,借故事以针砭现实,思想上、艺术上都颇有成就,为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典范之作。
三、简答题
1.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数次写到孔乙己脸色的变化,这在艺术上有什么作用?[复旦大学2012年研]
答:《孔乙己》中,鲁迅数次写孔乙己脸色的变化及其在艺术上的作用主要是:
(1)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为下文作铺垫
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时,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穷得“将要讨饭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豪绅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这“青白脸色”的描写,再配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下文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
(2)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
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时,“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时,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而只是不得已偶尔为之。
(3)显示了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习性
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时,“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脸色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
(4)描绘了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者的悲惨画面
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时,“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黑而且瘦”的脸色,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当掌柜取笑他时,孔乙己只是低声应答掌柜的讪笑,露出“恳求”的眼色,显现出他横遭摧残后那种畏缩、害怕、绝望无告的心境。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惨画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剧形象也就大体完成了。
总之,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
2.简述“托尼学说”对鲁迅的影响。[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托尔斯泰对于鲁迅的影响主要是其人道主义观的形成。鲁迅作品中爱之深责之切的悲天悯人般的人文关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托尔斯泰的理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超人哲学”、“反道德”等思想也影响了鲁迅。尼采在其《悲剧的诞生》里,借用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和日神来象征两种基本的心理经验,这一创作手法在鲁迅的杂文中被用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其国民性批判的作品中。
(1)托尔斯泰对鲁迅的影响
托尔斯泰是一位道德哲学家,人类之爱是他宗教道德学说的核心内容,它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类幸福,是一种无差别的爱。这种爱体现了“博爱人道主义”精神。他的学说是宣扬基督教的博爱主义,鼓励“勿以暴力抵抗邪恶”。鲁迅继承了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精神,但不同的是鲁迅关注人的思想的觉醒和社会、民族的解放,提倡思想的“立人”。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叛”和生命的“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和“绝望”的挣扎。它所显示的思想深刻性和丰富性,正是鲁迅思想和文学的魅力所在。他在文学中所表现的“绝望的抗战”体验也是20世纪中国最有价值深度的母题之一。
(2)尼采对鲁迅的影响
鲁迅的创作受尼采哲学的影响很大,在五四时期,他甚至“大谈尼采”。在鲁迅心目中,尼采是一位否定旧传统的思想战士,这正契合了鲁迅渴望突破传统,反抗旧文化、旧道德的心愿。他前期小说的“狂人”、“疯子”形象就寄寓了对尼采那样的“轨道破坏者”的热切期盼。
同时,尼采的“反道德”思想也影响了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的多篇小说,鲁迅通过塑造鲁四老爷、高老夫子等旧道德维护者的形象,以及闰土、祥林嫂、阿Q等不幸的弱者形象来揭露旧道德旧礼教是如何摧残人性的,并对这种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集中猛烈的批判。但是尼采前期的虚无主义和反庸众的思想残余,也使得鲁迅在《示众》《孤独者》《药》等作品中产生了一些谴责群众麻木的悲观情绪。
总的来说,五四新文化时期,大量外来思潮涌入,作家们根据自己的偏好接受不同思想的影响。鲁迅深受托尔斯泰和尼采的影响,形成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超人哲学,爱之深责之切的悲天悯人般的人文关怀和国民性的批判也成为其文学作品的主题。
3.怎样看待《故事新编》里的“油滑”?[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故事新编》是鲁迅的第三本小说集,在取材和写法上不同于《呐喊》和《彷徨》,鲁迅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总集。《故事新编》艺术特色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采用油滑的手段,为借古讽今服务,从而使讽刺的艺术功能更加丰富。正确看待《故事新编》里的“油滑”,就必须从正确对待它的利弊入手。
(1)从“油滑”有利的方面看
①“油滑”对人物刻画有利
a.“油滑”对“坏种”性格的刻画方面。如《采薇》里小穷奇,一边对伯夷叔齐施行搜身,一边还大谈“海派会‘剥猪猡’,我们是文明人,不干这些玩意儿的”,暴露出现代洋场恶少的嘴脸。
b.“油滑”能从侧面烘托出正面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通过古衣冠的小丈夫,读者可以看到女娲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可贵的思想品格。通过对曹公子的言行描绘,能反衬墨子求实、机智的性格特点。
②“油滑”能突出针砭现实的主题,加强了作品的战斗性和政治意义
《理水》中正反人物的对比,有助于表现“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和无耻”的思想内容,对当时的现实进行了有力的干预。鲁迅在对现实进行干预的同时,也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2)从“油滑”不利的方面看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影响乃至破坏了作品的艺术的完整。《不周山》主要描写了女娲创造人类和炼石补天的神话,气势雄浑,画面非常优美,而当中却穿插了古衣冠的小丈夫,让他无耻地骂女娲。这就和神话故事的情调显得极不协调,对艺术描写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故事新编》的“油滑”是有利有弊的。
四、论述题
1.请以具体作品为例,阐述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南京大学2010年研]
答:鲁迅小说创作的杰出成就和他对近代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是同他长期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分不开的。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主要表现为:
(1)思想内容方面
①“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和“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创作动机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即“取法”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两者都以“狂人”作主人公,主要内容都是狂人的经历、见闻、心理,最后都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声音……果戈理是鲁迅“最爱着”的作家之一,其“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更为鲁迅所欣赏。本着“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和“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创作动机,鲁迅刚开始创作的时候,便从以暴露、批判为特点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那里得到启发和借鉴,借狂人之口指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
②小说的取材以及主题
《药》的取材及主题则得力于《齿痛》《工人和白手党》。安特莱夫的短篇小说《齿痛》,描写耶稣在各各他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天,各各他附近有一个商人正患齿痛,当小孩子们几次跑来,用急促的声音讲耶稣的事时,他发怒顿脚,“因为他们用这样的小事来烦扰他”。他和老栓小栓们一样,觉得自己的病比起革命者的冤死来要重要的多。屠格涅夫散文诗《工人和白手党》写了一个为了工人的利益而奋斗最终被绞死的人,因长时间带刑具,手没有血色。正像绍兴的人们相信人血馒头可治病一样,工人们跟着白手的人到刑场为的是得到一截绞绳来治病。革命者为了群众而牺牲了,而愚昧的群众却还享用这牺牲。
此外,拜伦之于鲁迅小说中反抗强暴的个人英雄主义,陀斯妥耶夫斯基之于鲁迅小说“精神胜利”的典型,菊池宽之于鲁迅小说中为父报仇的题材……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形式技巧方面
①“看/被看”的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创作形式是新颖、独特的,如有日记体(《狂人日记》),有持续的独白(《头发的故事》),有象征结构(《药》),有自传式叙述(《故乡》),有完全没有情节的电影式的群众画像(《示众》)……而在一些具体方法、技巧上鲁迅小说也明显有别于中国传统小说。比如叙述技巧,鲁迅可以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个使用并自觉地发展小说叙述者的复杂艺术的小说家。如《孔乙己》中的叙述者不是孔乙己,不是掌柜、酒客,而是酒店的一个“小伙计”,这在作者是大有深意的。它形成了小说中多重的“看/被看”的结构形式。
②复杂、详细的心理描写
复杂、详细的心理描写在中国传统小说中是排斥而缺失的,而在鲁迅的小说中则有许多大段、复杂的精彩心理描写,如《白光》中陈士成的变态心理、幻觉,《孤独者》《在酒楼上》中人物自我辩白的矛盾心理的描写等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鲁迅学习、借鉴外国文学典范的结果。
总之,鲁迅为反抗现实,振醒国民而“别求新声于异邦”,但他的“取法”是建立在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深切体验的基础之上的。他的《狂人日记》比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忧愤”更为深广,主题更为深刻。他小说的“新形式”也是把外国文学典范和中国文学传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启发也有探索,既有借鉴也有创造。
2.谈谈鲁迅小说“反抗绝望”的哲学意蕴。[吉林大学2013年研]
答:鲁迅小说“反抗绝望”的哲学意蕴主要表现为:
(1)把握“此在”的现实精神
强烈的历史参与意识和刚健入世的传统心态,形成了鲁迅执著于“此在”的生命追求和现实精神。由于现实黑暗和鲁迅深刻的“原罪”意识而造成了鲁迅对生命形态和生命意义的多层开掘和悖论理解,最终形成了“过客”式的反抗绝望的生命抉择。反抗并不意味着肯定希望,而是在洞悉了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看透了造化的把戏,有了深刻的死亡意识之后的现实抉择和命运抗争。
《过客》中塑造了“明知前面是坟却猛走”的勇士形象,我们看到“过客”拒绝过去,“影子”拒绝未来,其实也就是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纳入到现实的生命历程中去。
(2)承担和体悟个体生命
鲁迅始终着眼于个体的自觉对于整个社会变革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个体的人如何面对和把握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必然与作家对客观社会生活状态的描述、对社会解放道路的探讨相互交织。这也是鲁迅在《野草》中试图表达的“反抗绝望”的主题。
《野草》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焦虑与不安:“我”告别了一切天堂、地狱、黄金世界,却处在一种无家可归的惶惑之中;“我”要反抗,却陷入“无物之阵”;“我”要追求,却不过是走向死亡……但恰恰是这种无可挽回的“绝望”处境唤起了“我”对生命意义的再认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这种“绝望”的反抗之中。“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把个体生存的悲剧性理解与赋予生命和世界以意义的思考相联系,从而把价值和意义的创造交给个体承担。
(3)描绘与评价民族文化
“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并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探讨,而且同时体现为对普遍存在的人生状态的观察与思索。“绝望”不只是对个体而言,而且包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生活内容。因此,“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在小说里常常不是体现为个人的精神历程,而是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描绘与评价,但在这种客观生活的背后,人们又总能体会到作家确实又是并未超脱于画面之外。
例如《阿Q正传》《风波》等小说,它们的主人公缺乏自知的能力,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生活。既无自我,又无对生命的感觉,“精神胜利法”不可能把阿Q从终将毁灭的结局中救出来,更不能激起他对施加在身上的各项压迫作“绝望的抗战”。
(4)表现与反思知识分子的处境
处理知识分子题材上,鲁迅的眼光是独特的。他没有用过多笔触去展示知识分子阶层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图景,或直接写实地描摹具体的人与事,而是把笔触直指人物的内心状态和精神世界,对他们的描绘重心也在于他们作为孤独者,出于拯救民众却被民众吞噬的绝望境地的精神痛苦和“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生存境地。因此,鲁迅的小说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的开掘,体现了一种显示灵魂的内在性,逼迫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连同作家本人,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灵魂的拷问。
更深一层,鲁迅还具有自觉的主体渗透意识,即把自己摆进小说里,无情地解剖自己,如《狂人日记》中的“我”对自己也吃过人的忏悔,《孤独者》中“我”与魏连殳的关于生存价值的辩论等等,这些都是作家对自己的身份、命运、生存意义的最深入的解剖和认识。这种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是鲁迅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小说现代性的独特表现,也正是鲁迅小说的经典意义之一。
3.请以阿Q和陈奂生为例,分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改造国民性”的主题。[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阿Q和陈奂生分别是鲁迅与高晓声笔下的经典人物,以二者为例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分析如下:
(1)鲁迅与高晓声作品中关于“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具有前后相延续性
①鲁迅重在对封建制度下国民性的批判
鲁迅的《阿Q正传》等作品贯穿着如何疗救社会病苦、改造国民性的思考,重在对封建制度的彻底揭露与批判,以及对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思想革命中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的考察,其理性色彩体现为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②高晓声重在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的根源
从当代历史发生的挫折与传统文化积习相关的理解出发,高晓声揭示了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农民的行为、心理和思维方式的特征:他们的勤劳、坚韧中同时存在的逆来顺受和隐忍的惰性,对于执政党和“新社会”的热爱所蕴涵的麻木、愚昧的顺从。因为在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的根源上,提出了农民自身责任的问题,因此,这些小说被批评家看作是继续了鲁迅有关“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2)鲁迅与高晓声对国民性的批判力度以及对改造国民性的前途各持己见
阿Q和陈奂生又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国民,身上所体现的“国民性”特点包括劣根性各有不同,两位作者对国民性的批判力度及强弱并不一致,同样对改造国民性的前途各自抱着不同的态度。
①果断的批判和悲观的态度
鲁迅曾说过,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鲁迅对当时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并且对国民改造的前途持极其悲观的态度。
②温情的批判和期盼的态度
高晓声的“陈奂生”并非阿Q第二,陈奂生的经济、政治地位以及时代给他带来的变化都是阿Q所不能比拟的。陈奂生们固然有他们的悲剧,即“他们生在做主人的时代,却不是当主人的材料”。令人欣慰的是,在农村普遍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之后,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陈奂生终于从历史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寻找自己和自己的位置。作者对陈奂生是始终抱着温情的批判态度及对其改造的希望。
总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始终不离“改造国民性”的主题,为此一代代作家付出了艰辛的思考和辛勤的创作实践。从鲁迅到高晓声,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时代风气的变化使他们笔下的中国平民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然而人物身上依旧具有根深蒂固的落后性,因此“国民性”改造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
4.鲁迅的《狂人日记》和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都是以“非常态人物”为主人公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并说明其成因。[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鲁迅和余华都看到了异化人性的本质并通过不加掩饰的方式向人们展示黑暗的现实和丑陋的人性,形成了对暴力与疯人的书写。
(1)《狂人日记》和《四月三日事件》“非常态人物”之间的差异
两人对疯人(狂人)的书写主要体现在鲁迅的《狂人日记》和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这两部作品当中。虽然同样是书写疯人的作品,但两者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①《狂人日记》里“狂人”是鲁迅战斗精神的代表
《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是有过发狂记录的人,他的疯狂在文本中有清楚鲜明的表现,他虽然没有精神患者的病症却因为觉醒、反叛、抗争,被世俗者看作是狂人。狂人的形象是鲁迅战斗精神的代表,狂人反省到“自己也曾吃过人的肉”并冒着被吃的危险,“诅咒”和“劝转”“吃人的人”,虽被按住了口,还依然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是对历史和现实做出思索的结果,与鲁迅早期呼唤的独自觉醒的“精神界战士”相契合。狂人躬行他先前所憎恶和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拜、主张的一切,这是超越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做法,代表着包括作者在内所有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境,并用实际行动实践着鲁迅宁愿投身于“混战”中也不可止步于前的战斗精神。
②《四月三日事件》里“狂人”是余华彻底的怀疑精神的代表
余华的《四月三日事件》同样写了一个类似于“狂人”的患迫害狂的青年,他同样感到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同学,街上的陌生人,店里的营业员以及他的邻居、父母亲,都憎恶他和想迫害他;同样认为所有的人都已经联合起来,要在四月三日这一天对他采取行动。这行动的目的是让车撞死他,总之,是要置他于死地;他也同样坚信这行动的主谋是他的亲人——父母。余华借狂人来怀疑世界,包括亲情。余华笔下的狂人,他的怀疑与否定精神弥足珍贵,但在叙述中为了突出疯人的特质而动用超过审美底线的残忍、变态和恶心的表达。他的疯子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常规,戳穿了理性范畴下隐藏的非理性的“恶”的真实,是余华彻底的怀疑精神的代表。
(2)《狂人日记》和《四月三日事件》“非常态人物”之间的差异的成因
①《狂人日记》中的“疯”是源于新旧文化价值的对立
鲁迅小说中的“疯”是源于新旧文化价值的对立,疯子代表着新的价值体系所折射出的反省和先觉的火光。借助狂人的思维来对抗旧的社会制度是一种无奈,狂人勇于向仁义道德挑战,宁可被视为异类、疯子也坚守自己,破除旧观念,追求真理的信念。但是这先觉者还只是先行的个体,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与关注,所以“狂人”最后的出路是和常人和好,接受治疗,再回到现实的社会秩序中去,并“已赴某地候补”。鲁迅的疯人最终只是悲壮的英雄,暗含着无奈和苦闷。
②《四月三日事件》里的“疯”源于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影响
《四月三日事件》里的“疯”集中了人性中阴暗、丑陋、非理性的一面,通过对这一区域的描写,余华告诉人们这也是“现实一种”,它是“用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无同一性理论”来取代人的视角之后的后人道主义眼中的人性现实。但是,余华的叙述充满了超过审美底线的残忍、变态等非理性因素,这与余华受西方现代派小说家如卡夫卡、博尔赫斯的影响有关,他塑造的疯子也是疯人的异化。
总之,余华缺少鲁迅洞察人性的深度和剖析精神实质能力,但余华却一直是在鲁迅开辟的狂人之路上辛苦跋涉,并通过异化疯人的广泛存在显示了社会结构的精神暴力机制,这也是余华承接鲁迅精神和阴冷风格的表现。
5.以鲁迅的某篇/类小说为例,分析其叙事与意义的现代性实践。[中山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简评鲁迅的《狂人日记》。[简答题,暨南大学2014年研]
答: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就及现代性,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
(1)表现的深切
《呐喊》《彷徨》开创和发展了现代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
(2)格式的特别
“格式的特别”是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上,鲁迅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优点,同时自觉借鉴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创作的长处,形成了现代小说的现代形式。表现在:打破了传统小说大团圆结局和单一视角手法而代之以多视角;弱化情节;借鉴采用象征主义和心理分析手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多种体式,如散文体、手记体、日记体、寓言体等。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也是鲁迅小说现代性实践的代表作。其现代性特征具体表现为:
①用日记体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构思精巧,创造了狂人形象
狂人没有正常人的谨慎小心,敢说敢笑,敢于斗争,有的是“义勇和正气”,决不向反动势力屈服。面对敌人的凶残狡猾,他仍然坚持了韧性的战斗精神。狂人质问一个帮凶吃人的事,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尖锐之声,表现了狂人对封建制度的大胆否定。狂人认真思考问题,遇事寻根究底,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有独到深入的理解。
②根据狂人的特点,巧妙运用象征和双关的手法来表达主题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说的“吃人”和鲁迅认识到的“吃人”具体含义相差甚远,一个指肉体上,一个指精神上,但是语言的形式却完全相同,都是说的“吃人”。作者要揭示的真理,正好在这一点上与狂人的语言叠合起来。另外,狂人尽管发狂,读者却有着清醒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双关的语言象征手法,便成了沟通狂言和真理之间的桥梁,读者就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联想,透过狂话的形式,通向作者的原意,从经过艺术制作的狂话中体会到深刻的寓意,彻悟到封建传统礼教的吃人。也正是这样,读者的思维活动,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作品就显得韵味无穷。
③采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像传神的写意画,作品节奏明快
白描是鲁迅塑造狂人形象的重要手法。在这篇小说中,看不到堆砌华丽的辞藻,看不到冗长的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鲁迅没有采用静止的长段心理描写,而是用极少的语句,把狂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了。《狂人日记》中,狂人吃蒸鱼,看到鱼的眼睛和张着的口,便想到那伙吃人的人,“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这一方面反映了狂人被迫害的严重,以至把任何与吃人现象有点滴相似的事物都与吃人的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反映了狂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格外的多疑,奇怪的联想。
④文章的结构严谨,体现了现代主义审美追求
作品采用了复义手法,前面有一段文言文写到狂人已经大病痊愈,顺从了现实的环境,去某地当官了。而后面的白话文才开始写狂人的“病例”,借狂人之手揭示出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这种结构使作品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造成众生喧哗的效果。
总之,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揭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吃人的总主题,几乎贯穿于其小说作品的始终。日记体的小说形式,以及象征、双关、白描、复义的写作手法,体现出其对现代主义审美的自觉追求,深深地刻上了现代主义的标签,充分显示出中国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6.论鲁迅小说的辛亥前后中国社会的记忆。[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辛亥记忆是鲁迅终其一生在作品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咀嚼的东西,自《呐喊》中刺目的一幅幅图景到杂文中往复提及的“民元”、“双十”,对邹容、秋瑾等革命党人的历次回忆,辛亥革命成了鲁迅测定时空秩序的重要坐标。相对于五四启蒙一代的同辈者,鲁迅对辛亥记忆是独一无二的。
(1)丰富的辛亥革命元素
鲁迅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而且他是一个对于社会参与比较深的知识分子,辛亥革命后知识分子的出路,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的犹豫、他的反思等等,都反映在他的小说里。《狂人日记》里面涉及到辛亥革命前封建社会的背景;1919年5月发表的《药》,和辛亥革命有直接联系;《呐喊》文集里,大部分的篇目都和辛亥革命相关。
(2)辛亥革命前:人的病苦
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视角:如他的自述中所说,他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病苦”。这个“病态社会”既包括辛亥革命前的“旧社会”,也涵盖了革命后的“新社会”。
在《药》里,鲁迅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拮据,正面展开描写的是他们一家的精神愚昧;在《故乡》里,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不幸不仅在于寡妇丧子,更大的痛苦是她的孤独与空虚;《祝福》的深刻性正是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
(3)辛亥革命后:知识分子的孤独
鲁迅对辛亥革命后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着眼于揭示他们的精神创伤与危机:辛亥革命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者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颓唐消沉中无辜消磨着生命(《在酒楼上》);甚至“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借此“复仇”,虽“胜利”了,却又“真的失败了”(《孤独者》);“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附丽,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伤逝》)。
(4)《阿Q正传》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的所有记忆
鲁迅的小说中,全面展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的作品是《阿Q正传》。小说写于1921~1922年,向读者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①通过对辛亥革命的描绘来探索国民性变化
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描绘是对国民性变化的客观契机的探索,而阿Q的社会身份也表示国民性不是抽象的总体,而是依托在各不相同的社会身份及其关系之上的。人有十等,各各分离,国民性的总谱是凝聚在每一个阶层的身份关系之上的。如果存在着一个能动地反思和呈现国民性的国民性,那么,后者也意味着一种行动的客观力量,即改造将人们相互隔绝的等级体系的行动。作为这一行动的结果,辛亥革命是一个国民自我改造的伟大事件,因而也是国民性的这一能动性的历史性展开——辛亥革命提供了阿Q转向革命的契机,但未能促发他的内部抗争或挣扎。因此,“革命”只是作为偶然的或未经挣扎的本能的瞬间存在于阿Q的生命之中。
②阿Q落后的农民革命观致使他落得悲惨结局
阿Q虽然是一个贫苦农民,但他对革命毫无认识,甚至盲目地“深恶痛绝之”,但是辛亥革命的风刚刚吹到未庄,赵太爷就威风扫地,连城里的举人老爷也悄悄地连夜把家私运到乡下来。阿Q从他的阶级地位出发本能地感到,革命既然使统治者惊恐万状,那么革命对他肯定有利,于是,他就强烈地“神往”革命。但是阿Q对革命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他认为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在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财产转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闯进赵太爷、钱太爷的家里随意地占有他们的一切财物,还可以选一个女人做自己的老婆。另外,阿Q的革命还包含着农民式的狭隘报复,要把自己的仇人都杀头,取统治者而代之。当然,这是一种落后的农民革命观。但如果革命党能正确引导,他们是会真正觉悟起来的。但是,阿Q在对革命“神往”之后,还是那么糊涂。直到临死之前,他那可悲可笑的精神胜利法和封建正统观念依然没有改变。阿Q至死也没有觉醒。
③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是阿Q悲剧命运的主要根源
阿Q的悲惨结局,既表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也显示出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应该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应该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然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却忽略了这些。结果让封建势力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这场“换汤不换药”的情景,“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很显然,这场革命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农民阶级的命运没有丝毫的改变。阿Q想参加革命,但不得其门,反而成为革命党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牺牲品,被推上了断头台,落了个“大团圆”的下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如阿Q“大团圆”的命运一样,落了个失败的结局。因此,阿Q“大团圆”的结局,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7.试论述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真实感人、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真实细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现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有:
(1)极其深刻的艺术化人物命名
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有着极其深刻的艺术,对人物的塑造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暗示情节等作用,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联想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鲁迅小说中的人名,有一部分就是勾勒人物外形特征的漫画。比如,“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赵白眼”等,都极其省俭地活画了人物的外形特点。还有不少人物的名字,恰好揭示了其性格特征,使得作品人物“人如其名”,《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中的“狂人”和“疯子”,一“狂”一“疯”正是他们的最主要的性格特征。鲁迅笔下人物所用的名字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如“华大妈”“夏四奶奶”等。
(2)揭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动作形态描写
鲁迅喜欢通过描写人物的形态动作,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反映社会现实。例如《药》的主人公华老栓的性格,主要是通过他的行为动作表现出来的。华老栓是一个小茶馆的主人,勤快、朴实、谨慎而又愚昧。他每天“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地给人冲茶”。辛勤劳动积攒了一包洋钱,准备给儿子小栓治痨病,却寄希望于人血馒头。当得知人血馒头即将到手时,他半夜里“忽然坐起身”,“一面听着”儿子小栓咳嗽,“一面应着”老伴的问话,“一面扣着”衣服,“伸手”向老伴要钱。接着作者有一个出色的动作细节描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出门遇上几个人,他又“按了按衣袋,硬硬的还在。”这里的一“抖”一“按”的两个细微的动作,比较细腻的展示了华老栓的性格特征,一个老实巴交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形象,他一方面心疼来之不易的洋钱,一方面又爱子心切的心理跃然纸上。
(3)独特而成功的心理描写
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如《阿Q正传》描述了一无所有的农民阿Q“神往”革命的心态。在心理的自我剖析方面,鲁迅先生也非常独特。如《一件小事》刻画车夫形象,主要描写他的行为。刻画“我”的形象则主要描写心理活动,一直在想,想了很多很多:当老大娘被摔倒时,“我”料定“老大娘没有受伤”,只是“装腔作势”,“真可憎恶”;当车夫对老大娘表示关怀,“我”则认为“多事”,“自找苦吃”。还劝起车夫来,“走你的罢”;当车夫的高大形象树立在“我”的面前时,使“我”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刹时高大了,而且愈来愈大…”。这是作者内心自我剖析的开始。在“一种威压”下,终于不假思索地抓出一把洋钱请巡警交给车夫。
(4)精炼准确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通过精炼准确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勾勒和揭示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性格是鲁迅小说的突出特征。例如,《一件小事》中,老大娘倒地后,只三句对话便表现三个人的性格和思想。“没什么的,走你的罢”,集中表现“我”的麻木不仁和无动于衷,安然坐在车上,急着要走的神态。“你怎么啦?”十分真切地表现出车夫对事故的发生深感内疚,要勇于承担责任及其对老大娘的关切。“我摔坏了”活现出老大娘受伤后的痛苦心情,渴望得到救助。精炼准确的语言能使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5)传神逼真的肖像神态刻画
通过对人物的肖像神态描述,传神逼真地表现人物特征是鲁迅小说中极具特色的一点。在他的小说中这些人物有静态,也有动态的,有个体,也有群体的,其中以个体的最为传神。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貌描述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鲁迅是这样描写孔乙己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准确地反映了孔乙己是旧时代一个不得志的贫穷潦倒的读书人,封建的科举制度并未给他铺就一条平步青云的道路,反而使他变得能吃不能做,沦落到与短衣帮为伍,甚至比短衣帮还不如的境地。于是,孔乙己便处在这样一个可笑的、无法摆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的脑子装着高贵的上等人的意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处于卑贱的下等人的地位;一方面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被长衫阶级所抛弃,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因而他就成了成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