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郭沫若

4.1 复习笔记

一、生平及创作道路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沫若。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

(一)生平经历与创作概况

1.幼年

(1)文学影响

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

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林琴南翻译的外国文学名著,都对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2)社会活动

目睹清政府统治的腐败和黑暗,民主意识和反叛精神不断增强,多次参加反抗军阀统治和教育当局的学潮。

2.日本留学

(1)经过

东渡日本学医:1914年初

留日期间,广泛涉猎大量世界名著。泰戈尔、歌德、海涅、雪莱、惠特曼等诗人的作品对他产生了极大的鼓舞和深刻的影响。

诗的创作爆发期:1919年上半年~1920年上半年

1921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女神》,开辟一代诗风,成为中国现代新诗运动真正的奠基之作。

成立“创造社”:1921年7月

1921年7月,郭沫若与郁达夫、成仿吾、田汉、张资平等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共同发起组织了创造社。

(2)思想

在接受西方文艺理论和哲学思潮的过程中,他特别受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

(3)影响

学医的兴趣逐步以至完全被文学所取代,开始创作白话新诗和小说。

3.第一次归国:1923年~1928年

(1)经过

1923年回国后,在继续从事创造社工作的同时,又创作了许多新诗和历史剧。如:先后结成诗集的《星空》《前茅》《瓶》和历史剧集《三个叛逆的女性》。

1924年,翻译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的著作《社会组织和社会革命》,开始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1926年夏,参加北伐,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在实际革命斗争中更清醒地认识了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

1927年3月底,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前夕,郭沫若写下震惊中外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在白色恐怖的情况下创作诗集《恢复》,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回应反革命的血腥镇压。

在此前后,郭沫若还积极参与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为推动革命文学的发展和壮大奔走呼吁。

(2)思想

由于积极参加革命实践和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郭沫若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代替了泛神论,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飞跃,逐步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者。

4.十年流亡生活:1928年~1937年

(1)经过

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的通缉,郭沫若于1928年再次东渡日本,开始了10年流亡生活。

(2)成就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创作《我的童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等自传性作品,总结了革命运动和人生道路中的经验教训。

5.抗战及解放战争:1937年~1949年

(1)经过

1937年抗战爆发,郭沫若毅然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先后主持了军委会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组织团结了国统区广大进步力量,积极展开抗日救亡运动。

直到解放战争期间,郭沫若始终是国统区民主爱国文化运动的旗手与先锋。

(2)文学成就

抗战以后及整个40年代,郭沫若配合现实斗争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和学术论著。包括:

《战声集》《蜩螗集》等诗集;

《屈原》《虎符》等历史剧;

《沸羹集》《今昔蒲剑》《天地玄黄》等文艺论集;

《地下的笑声》等小说集;

《十批判书》、《甲申三百年祭》等史论。

6.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担负科学、文化和外交等方面领导工作的同时,也不断有一些新的作品问世,1978年病逝于北京。

(二)文学成就

在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中,郭沫若在多种不同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留下了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在内的一系列著作,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其中,诗歌和历史剧是其取得重大文学成就的两个领域;而小说、散文也取得可观成绩。

1.诗歌

郭沫若1921年集结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全新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形式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新诗取得了强有力的突破,它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特质展示了新诗革命的新面貌,张扬了五四时代精神和人的觉醒意识,并创立了崭新的自由体诗歌形式,成为中国白话新诗的奠基之作。

2.历史剧

(1)取材特点

郭沫若的历史剧,取材上自战国时期,下至明末清初,主要人物包括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侠客,女性形象自后妃公主至宫娥美女。

(2)内容特点

描写的社会生活由宫廷相府到民间酒肆,从中原地区到西南边陲,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历史生活图画。

(3)精神特点

充满磅礴正气和历史的悲剧精神。这种浓郁的悲剧情绪,呈现出肃穆的崇高美,标志着中国现代悲剧艺术的新进展。

3.小说

(1)创作背景

郭沫若的早期小说主要创作于五四到“北伐”前后。

(2)小说基调

充满着炽热的反帝反封建激情。

(3)取材分类及特点

借用异域他乡或古代历史题材,表达现实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情绪,揭露和鞭挞丑恶污浊的社会,并寄托美的理想。

特点:富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批判的锋芒。

带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以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来揭示世态炎凉、人情浇薄。

特点:具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气氛。

(4)艺术突破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善于在小说的形式方面锐意尝试,大胆突破。

《残春》:中国最早的精神分析小说

a.小说的概况

第一,1922年4月创作的短篇小说《残春》,是他实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作。

第二,以梦幻、精神分析作为“全篇的中心点”和“全篇的结穴处”,着力点在于“注重心理的描写”,“是潜在意识的一种流动”。

第三,人物内心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理智道德的冲突、原始的人性、纯真的情致都在无形无影的梦境中得到展现、消融和升华。

b.意义

尽管《残春》算不上一篇完美的精神分析小说,但它首先通篇运用精神分析手法,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基本格局和中国读者传统的阅读心理,为后来现代文学创作中不断出现的精神分析小说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范例。

《落叶》: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书信体形式的中篇小说之一

a.主要内容

1926年4月出版的中篇小说《落叶》,以日本姑娘菊子写给一位中国留学生的41封情书为结构线索和基本内容,着力反映了他们之间纯真感人的爱情生活。

b.人物形象

小说以书信的方式精心刻画了菊子姑娘的动人形象:心地善良纯洁,没有民族偏见,性格倔强正直,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行径极为不满。

c.思想感情

第一,菊子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也体现了作者对爱国主义情操的热切赞美和深刻理解。

第二,作品还通过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表达了鲜明的五四反封建精神。

d.艺术特色

小说通篇纯熟地运用书信体的方式,给人以极为亲切自然的感受,既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充分挖掘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活动。

《飘流三部曲》:“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尝试

a.小说组成

1929年12月出版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飘流三部曲》由《歧路》《炼狱》《十字架》三个连续性的篇章构成,它们最初连载于1924年2至3月的《创造周报》。

b.主要内容

作品以主人公爱牟为中心,真诚率直地袒露了其生活的辛劳坎坷、爱情的曲折痛苦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艰难追求。

c.主题思想

第一,小说通过展现爱牟人生道路和思想历程的发展变化以及对爱牟内心世界大胆深刻的自我暴露和自我剖析,生动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留学国外的年轻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态和命运。

第二,主人公爱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主人公的命运突出展示了一代知识青年对祖国的一腔热忱,也揭示了知识青年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的休戚相关。

d.艺术特色及价值

这部作品不仅主观情感饱满浓烈,艺术感染力很强,而且描写真实细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为人们认识当时知识青年的思想和生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5)革命倾向小说

1927年前后,郭沫若写下不少具有鲜明革命倾向的小说,为初期“普罗小说”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散文

(1)主要散文著作

他的散文创作除收录在《水平线下》(1928)、《橄榄》(1928)、《抱箭集》(1948)等小说散文合集中,单独成册的还有《文艺论集》(1925)、《文艺论集续集》(1931)、《羽书集》(1941)、《蒲剑集》(1942)、《今昔集》(1943)、《盲肠炎》(1947)、《沸羹集》(1947)、《天地玄黄》(1947)等。

(2)散文分类

自传性散文作品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我的幼年》(1929)、《反正前后》(1929)、《黑猫》(1931)、《创造十年》(1932)、《北伐途次》(1937)、《抗日战争回忆录》(1948,后改为《洪波曲》)等。

以政论为主的杂文

涉及的社会生活面非常广泛,包括时评、政论、文艺杂谈、理论阐述等多种形式,代表性的篇章有《王阳明礼赞》《论中德文化书》《批评与梦》《痈》《革命与文学》《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等。

特点:笔锋犀利、议论贴切,见解深刻新颖,显示了作者独有的那份率直和坦诚,并贯通着一种强烈的情感的冲动。

以抒情为主的小品散文。

主要抒发作者内心情感,其中著名的有《梦与现实》《芭蕉花》《路畔的蔷薇》《丁东草(三章)》《卖书》《银杏》等篇。

特点:委婉含蓄、舒缓幽深,更具有诗的品味和情怀。

(3)散文特色

散文创作的总风格依然是一以贯之的浪漫主义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

无拘无束、自由活泼是其散文创作的根本特点。

在叙事过程中倾注浓烈的主观情感是郭沫若散文的普遍手法。

a.《卖书》一文,在客观讲述自己生活片段的同时,浸透着大量浓烈的抒情写法。叙写的虽是作者对书的眷恋,实际上抒发的是一种对人生志趣不懈追求的情绪,而在更深层次上又表达了作者身处异邦他乡得不到理解和同情的愤激之思。

b《芭蕉花》也是情节重、情感浓,叙写抒情高度融合的名篇佳作。

衬托对比,虚实相间是郭沫若散文的又一个常用手法。

《梦与现实》中虚写残缺不全的梦境,实写现实生活里的完整图画,似梦的缥缈适意和现实的真切悲凉构成鲜明强烈的对照,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三)郭沫若的文学主张

1.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高扬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第一人。

2.他极为注重艺术的自身规律,曾反复强调诗的本质在抒情、在自我表现、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在主观直觉的自由驰骋,诗应该是纯粹的“内在律”,诗的形式应该是绝对自由的。

3.郭沫若认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精神本质上是互通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创作方法的区别,而在于创作的核心都是“综合创造”——根据客观现实的材料经过作家的主观酝酿来加以创造。

4.郭沫若极力崇尚自然,力主艺术表现自然并自然表现;但是在自然与艺术关系的根本问题上,却一贯反对对自然的模仿和重现,反对“受动”的文艺,而是主张突破自然、创造自然、超越自然。

二、《女神》:新诗是可以这样写的

(一)《女神》

1.《女神》的地位及意义

(1)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真正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全面显示出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白话自由体新诗集。

(2)《女神》的出版结束了一个旧的诗歌的时代,同时也开辟了一个新的诗歌的时代。

2.《女神》的创作过程

(1)《女神》除“序诗”外共收新诗56首。最早的写于1918年初夏,大部分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只有一小部分为1921年诗人归国后所作。

(2)郭沫若在创作《女神》时,特别受到泰戈尔、海涅、歌德、雪莱、波德莱尔等多位世界著名诗人的影响,尤其是美国诗人瓦尔特·惠特曼。

3.《女神》的思想精神

(1)《女神》以其饱满激昂的情绪充分传达出了五四时代高扬科学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

(2)集中强烈地体现出狂飙突进、焚旧铸新、无所畏惧的时代精神;

(3)充满了对社会黑暗的深恶痛绝和势不两立,无情揭露了世间的不平、污浊与腐朽;

(4)表达了诗人向旧制度旧世界勇敢挑战的气概。

4.《女神》中的“自我”形象

(1)《女神》中的“自我”形象,极具叛逆精神,表现了与宇宙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这一点既是诗人受泛神论思想影响的突出体现,又集中道出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

(2)《女神》中满溢歌颂“自我”的精神,“泛神论”打破古往今来、天上地下包括上帝和神在内的一切偶像,而把个性解放了的“自我”当作神和上帝来赞美,鲜明地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自我”形象。

(3)《女神》中存在“大我”与“小我”之分,但两者是合二为一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地。

“大我”

即“五四”时期体现时代要求和民族解放要求的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

“小我”

即大时代中灵魂、个性得以真实袒露的诗人的自我形象。

5.《女神》中的泛神论

(1)郭沫若在《女神》中特别张扬泛神论的核心主题:神就是自然、就是宇宙万物、就是人类自己。

(2)诗中不再歌颂上帝与神,而是歌颂自我,“我即是上帝,我即是神”,全诗体现出诗人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6.《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1)《女神》显示出一种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般的气概

整个诗集贯通着蔑视一切、荡涤一切、创造一切的磅礴气势和力度。

例如,《晨安》这首诗,只是面向广袤的宇宙豪迈奔放地写下了27个振奋人心、摇撼山岳的“晨安”!它喊出了诗人肺腑的情感,喊出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喊出了时代的回音——更重要的是喊出了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诗人独有的果敢和气派!

《女神》具有一种统摄一切的开阔视野和排山倒海的气度。

这些来源于诗人敢于这样想象和夸张的胆魄。他总是能够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处,从大处着眼,直接与时代历史、人类社会、大自然甚至整个宇宙对话。

(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绚丽浓厚的色彩也是《女神》的重要特征

《女神》中的丰富想象表现在:

a.诗人的想象力不受任何限制,不运用恰如其分的比喻,而是任凭想象力的无限发挥。

b.诗人的想象力往往是大幅度跳跃式的。

c.《女神》给读者留下的极为广阔的思考空间,是诗人想象力超常发挥的结果。

《女神》中的绚丽色彩表现在:

a.《女神》中很多色泽绚丽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描写,交织成一幅幅华美的锦绣,更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抒情气氛。

b.《女神》充满了浓郁的英雄主义基调和传奇色彩,即多用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作为题材,使整部诗集情感深沉浑厚,带有悲壮、雄浑的历史感。

(3)在诗歌的外在形式上,《女神》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实践了诗人要求“绝对的自由”的艺术主张。

《女神》中的诗篇完全不受诗歌外在形式的约束:

a.有的诗长达数百行,如《凤凰涅槃》,也有的诗短短三两句,如《鸣蝉》;

b.有的诗铿锵咆哮,气势粗犷,有的诗则缠绵低语,情感细腻;

c.有的采用诗剧的形式,具有较为完整的情节,有的任凭情绪的发泄,没有任何章法。

对传统诗歌的格律既破除又传承,不被一种新的形式固定。

在多种诗歌形式的尝试基础上,《女神》创造了这种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自由体新诗形式,对现代新诗影响重大。

7.《女神》的局限

(1)思想上的局限:

《女神》中有些诗篇如《死的诱惑》《鸣蝉》《晚步》等,其自我抒情的主体形象所表现出的精神、时代特色并不鲜明,个性特征也不突出,与社会现实有相当的距离。

《匪徒颂》带有较为浓厚的泛神论思想色彩,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仍有一定的偏差。

(2)艺术上的不足:

郭沫若的情感表达方式主要是外向型和冲动式,使得《女神》中的有些诗篇过于直露、单调,缺少诗歌应有的暗示、含蓄和曲折,缺乏耐人咀嚼的魅力。

有些诗篇在形式上过于自由,失去诗歌特有的韵味,显出一种空泛和苍白。

(二)其他诗集

《女神》之后,郭沫若又陆续出版《星空》《瓶》《前茅》和《恢复》等诗集。

1.《星空》

1923年10月上海泰东书局出版诗文合集《星空》。

(1)创作背景

1921年~1922年,几度往返于东京与上海的郭沫若,亲眼目睹祖国灾难重重的现实,在个人的生活旅途上也倾饮人生的“苦味之杯”,浪漫的理想受到无情的重创,思想情感陷于沉闷与痛苦之中。

(2)思想感情

诗人既企望在大自然或超现实的空幻境界里寻求暂时的安慰,同时又不断增长着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祖国更深沉的炽爱之情,更增强了反抗社会、变革现实的决心。

2.《瓶》

(1)基本概况

《瓶》是郭沫若作于1925年初春的一组咏唱爱情的短诗,共由42首诗和《献诗》组成,1927年4月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

(2)主题思想

透过爱情这个人生的侧面,诗人细致地揭示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渗透和反响。

较多地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和爱情的某种困惑和迷惘,也表现出某种感伤缠绵的情调。

3.《前茅》

(1)基本概况

《前茅》出版于1928年2月,主要收入了诗人1923年创作的新诗23首。它标志着诗人思想上的变化和转折,诗人追求和向往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激情明显增加。

(2)内容特点

诗人所讴歌的革命,已经不像《女神》那样朦胧。即诗人对社会革命的一些根本问题(如工农大众是革命的真正动力)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留别日本》《上海的清晨》等诗篇对此有所体现。

(3)诗集名的由来

诗人在反动势力非常强大的黑暗时期,已经看到革命的风暴就要来临,并坚信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因此称这部诗集为“革命的前茅”。

4.《恢复》

(1)基本概况

1928年3月出版的《恢复》是郭沫若继《女神》之后又一部有重要影响的诗集。它显示了初期革命文学创作的实绩,是郭沫若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又一重要贡献。

(2)创作背景

集子里的24首诗都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最严峻的时刻。

(3)思想和艺术上的新特色

诗人思想上有所成熟:

如《如火如荼的恐怖》《诗的宣言》等诗篇,诗人的斗争精神并没有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对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有着清醒的理解。

艺术手法上的改变:

《恢复》不像《女神》那样偏重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而是增强了现实主义的力度,更趋向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三、《屈原》:对历史的再创造

郭沫若从20世纪20年代初即开始历史剧创作,在整个现代文学阶段共创作了九部历史剧,新中国建立后又创作了《蔡文姬》和《武则天》两部历史剧。

(一)创作阶段

他在现代文学阶段的历史剧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

(1)主要代表作品

即《卓文君》(1922)、《王昭君》(1923)和《聂嫈》(1925),均创作于20年代初中期,以历史上三位著名女性的命运为题材,1926年合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

(2)主要内容

分别塑造三个大胆叛逆的古代女性形象,突出刻画她们热爱自由、崇尚个性、蔑视权贵、敢于抗争,为追寻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性格和精神,爱憎分明地歌颂了妇女的觉醒和反抗,抨击了封建旧制度和旧道德,具有鲜明浓烈的五四时代色彩。

(3)艺术风格

初步显示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色:古为今用,借古喻今,大胆地改写历史人物的命运,为现实斗争服务,使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现实的精神息息相通、密切相关。

2.后期

(1)主要代表作品

即《棠棣之花》(1941)、《屈原》(1942)、《虎符》(1942)、《高渐离》(1942)、《孔雀胆》(1942)、《南冠草》(1943),是在1941年年底至1943年年初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接连完成的。

(2)创作背景

是在皖南事变的特殊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人民要求团结抗日的现实要求。

(3)主题思想

六部剧有一个鲜明的基本主题:反对侵略、反对卖国投降,反对专制暴政,反对屈从变节,颂扬爱国爱民、主张团结御侮,高张坚守气节。

(4)艺术风格

以《屈原》为代表的后期历史剧更加气势浩瀚,构思新奇,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郭沫若的历史剧理论及创作特点

1.郭沫若的历史剧理论

(1)郭沫若历史剧理论的概括

郭沫若是以一种创造性的历史观来创作历史剧的。他以自己历史剧创作的实践及其理论总结,较为系统全面地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观和历史剧理论。

(2)郭沫若历史剧理论的价值

在现代文学史上富于创见地把历史剧和悲剧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先提出“历史悲剧”的概念,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不断地印证这一理论。

以一种完全开放的、现实的眼光确立了对历史题材的再创性理论观点。

2.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特点

(1)遵循取材于历史而着眼于现实、剧中人物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的基本法则。

(2)注重以自己创造性的人格来认识历史和反映历史。

(3)注重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命运的强烈共鸣。

(三)《屈原》

1.《屈原》作品

(1)地位

五幕历史剧《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最优秀的代表,也是整个现代文学史上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2)主要内容

剧本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悲苦生涯,集中描写了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的爱国主义主张和以南后为代表的楚国统治集团“绝齐降秦”的卖国主义主张之间的尖锐冲突,最后以屈原的学生婵娟的壮烈牺牲和他悲愤地出走汉北而告终。

(3)作品中的人物

屈原是胸襟坦诚、见解深刻的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的艺术典型,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4)主题思想

通过屈原的悲剧,作品表现了反对分裂投降、主张团结御侮、诅咒黑暗、歌颂光明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主题。

对屈原性格的赞美,实际上是唱出了整个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争取自由解放的心声,同时又是对国民党当局卖国投降罪行的无情揭露和鞭挞。

2.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的艺术风格

(1)在历史剧的选材和剪裁方面,充分显示了郭沫若独到、深刻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见解。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失事求似”。

所谓“求似”,就是要求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历史的精神;所谓“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和史事是尽可以出入的。

即要做到史实与创造的结合,以一种整体的全局性的眼光来进行创作。

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改造,使之为现实服务,是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

如:他对屈原形象从思想个性到整个命运的重新塑造,虽然与历史原貌有所差别,但这些人物形象是郭沫若所理解和独创的,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人们更多看到的不是历史,而是现实。

特别注重选取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历史题材,使读者和观众从历史当中很自然地联想到身边发生的重大现实问题。

如:《屈原》所取材的战国时代合纵抗秦的历史故事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当时抗日战争的特定形势极为相似,而主人公屈原的性格和气质也正是当时中华民族迫切需要弘扬光大的。

(2)在历史人物的重塑方面,郭沫若力行的原则是“并不是想写在某些时代有些什么人,而是想写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代应该有怎样合理的发展”。

突破以剧情发展(特别是历史剧的历史史实的发展)为主要线索的基本格局。

a.郭沫若的历史剧以刻画人物性格为本,以人物命运来构造中心冲突,通过人物强烈的自我表现来揭示主题,带动全剧。

b.一切情节线索都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塑造而设置,把剧中人物放在重大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其思想性格的基本点。

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每个人物形象性格都很鲜明,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分量很重的思想内涵。

a.郭沫若剧中的历史人物身上最大限度地投入了作家的主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摆脱了史实的约束。

b.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人物不是历史舞台上的角色,而是活的人,是活在作家头脑中的人,是活在现实中的人。

(3)郭沫若的历史剧始终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并贯穿着一种沉郁的悲剧气氛。

他善于在历史剧中自然地穿插大量的民歌和抒情诗,或根据剧情发展反复出现,或直接由主人公反复吟诵,如《屈原》中的《橘颂》和《雷电颂》,《虎符》中的赞颂歌等。

这些抒情诗和民歌不仅渲染了氛围,突出了人物性格,强化了剧本的主题,而且其本身已经融化为整个剧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郭沫若的历史剧几乎都是悲剧,以壮烈惨痛的历史映现严峻悲愤的现实,是其历史剧的基本色调。

悲剧美的气氛是郭沫若历史剧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其历史剧创作标志着中国现代悲剧艺术走向新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