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名词解释

1.充分就业(山东大学2003研;上海理工大学2006研;昆明理工大学2010研)

答: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况,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也称为自然失业率。

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这两种失业可以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增加对失业者劳动技能培训等措施,使其在程度上有所降低,但不能彻底消除。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那么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当经济中存在非自愿性失业时,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总需求,使得需求不足型失业为零,从而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2.自动稳定器(北京化工大学2005研;辽宁大学2005研;北京邮电大学2006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研;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6研;湖南大学2006、2007研;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武汉大学2008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研)

答: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但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

3.补偿性财政政策(山东大学2006研;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答:补偿性财政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功能是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预算既可以盈余,也可以赤字。补偿性财政政策为斟酌使用财政政策中的一种,即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补偿性财政政策思想与以前的平衡预算财政政策思想有很大不同。平衡预算财政政策思想按其历史发展阶段有三种含义: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它们的思想都强调财政收支的平衡,甚至以此作为预算目标。

与之不同的是,补偿性财政政策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当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预算起初是盈余,政府可减少盈余甚至造成赤字,如起初是赤字,政府可允许有更大的赤字。总之,按这种思想,政府应当比关心预算平衡更关心经济。

4.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武汉大学2000研;中国传媒大学2007研;南京财经大学2014研)

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可以大于、小于或者等于实际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以下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5.平衡预算(东北财经大学2013研)

答:预算盈余=政府的收入-政府的支出。平衡预算有以下两层含义:

(1),即政府的收入完全等于政府的支出,政府完全实现了收支相等。

(2),即政府收支的变动量等于0。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普遍采取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都收支平衡。年度平衡预算后来演变成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

6.功能财政(武汉大学2000研)

答: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和收入。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求角度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性政策;反之亦然。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7.法定准备金率(东北财经大学2002研;云南大学2008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9研;青岛理工大学2010研)

答: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是指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金额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率的规定,最初是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存款安全,以后逐渐把它作为控制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当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时,银行系统某定量准备金所能维持的负债和信用额度便下降。相反,当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时,某定量准备金所能维持的负债和信用额便上升。因此,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信用收缩的措施;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信用扩张的措施,最终都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多少。

中央银行为了控制信用的过度扩张可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它一方面减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用于贷款的资金,另一方面使得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减少,从而收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减少投资、抑制总需求;反之,当经济处于衰退和高失业时期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增加投资、刺激总需求。

8.货币乘数(武汉大学2002研;中南大学2004研;江西财经大学2004研;北京师范大学2006研;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

答:货币乘数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倍数。

如果是活期存款,将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为活期存款总额,为原始存款,为法定准备率,为超额准备率)。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其中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同时,引入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9.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6研;北京邮电大学2012研;兰州大学2014研)

答:基础货币又称为货币基础、货币基数,是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这会使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按照乘数理论,就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发放贷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使银行体系内不断进行的派生存款过程部分中止。但一般来说,除季节性变动外,公众持有的现金额度比较稳定。

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四个属性: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初始来源唯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公众。

10.公开市场业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0研;中国海洋大学2002研;中南大学2003研;湖南大学2006研;上海理工大学2006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8研)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开市场操作受到诸如商业周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

11.相机抉择(华南师范大学2004研;东华大学2006研;中央财经大学2009研)

答:相机抉择是指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

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三种搭配方式: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12.货币规则(东北财经大学2012研;北京邮电大学2012研)

答:“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是指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的货币政策。

这是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为了防止货币成为经济混乱的原因,给经济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依照货币学派的观点,最优的货币政策是按单一的规则控制货币供给量,其货币增长速度等于经济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

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货币分析逻辑是这样的:货币供给要与货币需求相适应,从货币需求角度出发,货币需求主要由恒久性收入决定。由于恒久性收入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所以受恒久性收入支配的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也是不大的。既然如此,就必须以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为基础,所以货币供给也应该是稳定增长的,货币当局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供应量始终不变地以一种固定的比率增加,并大致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

二、简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有哪些?(山东大学2003研;中南大学2004研;昆明理工大学2010研)

答: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百的就业,不排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存在。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目前,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物价上涨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

(3)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均GDP。

(4)国际收支平衡对现代开放型经济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

实践证明,要同时达到上述四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各国应该结合本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某一历史阶段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制定调控经济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必要的法律行政政策来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2.你认为政府应该努力稳定经济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研)

答:一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在这四个目标中都没有直接涉及到经济稳定,但是却都与经济稳定相关,可以说没有经济稳定也就不能实现上述四个目标。因此政府应该努力稳定经济,从而为这四个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现详细分析如下:

(1)经济稳定与充分就业

一国政府之所以要保证充分就业,其原因在于要保证该国的经济稳定,如果整个社会存在大量的失业,社会就必然不稳定,而不稳定的社会也就必然带来不稳定的经济。人们的收入水平由于长期失业的存在非常低,消费自然受到了限制,而那些正在就业的人员,由于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也必然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剧烈变动,这样做的结果将使整个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有可能出现经济危机。

而一国的充分就业又与该国经济的稳定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经济的稳定,经济处于严重的衰退或者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中,那么一国充分就业的目标也不会出现或持久,所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对实现充分就业非常重要。

(2)经济稳定与价格稳定

一国另外一个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是价格稳定,价格的不稳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严重的通货紧缩,都将使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不稳定的经济又会恶化这种危机。例如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此时供不应求,导致了货币的急速贬值,社会经济出现了动荡,而动荡的经济又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恶化,认为货币的购买力仍然会持续下降,并进一步刺激经济的过热,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稳定与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如果一国经济希望能够持续均衡的增长,就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没有经济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就没有了“赖以存在”的环境了。例如,如果经济处于动荡中,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将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会改变合理的经济预期,经济的波动也就不可避免,而波动的经济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预期,从而导致经济的进一步的动荡。

(4)经济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各国已经可以通过国际收支这个重要的渠道来传递经济,一国的繁荣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方式传导到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通过国际收支的方式将自己的衰退转嫁给其他国家。因此,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尽量的减少国际收支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很多国家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

如果一国经济出现了不稳定,即出现了剧烈的波动,这种波动将会很快地反映在国际收支上。剧烈的经济增长将会导致国际收支的严重逆差;剧烈的经济衰退,将会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国际收支产生的巨大变化,必然会通过乘数的方式影响国内经济,从而放大国内经济的变动幅度,使国内经济的不稳定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一国政府需要努力稳定经济,使经济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将为宏观经济的调整创造重要的环境条件,为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试述经济学中所称的“自动稳定器”及其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浙江工商大学2002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5研;山东大学2006研)

答:(1)自动稳定器的含义

自动稳定器又称为“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以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2)自动稳定器对经济波动的作用

财政制度的这种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由下列情况来体现并发挥作用: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经济繁荣时情况则相反。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动性和伸缩性是一种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

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4.简述税收制度如何发挥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研)

答: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可以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得到发挥。

(1)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

(2)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自动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可支配收入也就会自动地少增加一些,从而使消费和总需求自动地少增加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繁荣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因此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动性和伸缩性是一种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

5.投资支出变化对曲线有没有影响?并说明政府有没有必要采取以利率和货币量为目的的政策?(山东大学2004研)

答:(1)当投资支出变化时,由于投资是总需求的一部分,因此总需求会发生变化,曲线也会随之移动。例如,投资支出增加时,如图16-1所示,曲线会向右移动到,利率由增加到,收入由增加到。而曲线并不发生变化,即投资支出增加对曲线没有影响。

说明: 16-1

图16-1  投资支出变化对曲线的影响

(2)政府的经济目标是使经济更好地发展,一般来说,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政府经济政策的目标。采取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来控制货币量和利率只是达到经济目标的手段,所以政府没必要采取以利率和货币量为目的的政策。

6.说明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与补偿性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经济运行的。(东北师范大学2007研)

答:(1)自动稳定器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自动稳定器通常被看作是防止经济运行出现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波动,稳定经济运行,但其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使经济实现持续均衡增长。因此,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也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2)补偿性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补偿性财政政策是为了弥补自动稳定器的不足,在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作用不够时,通过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来确保经济的稳定平稳运行。当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当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补偿性财政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凯恩斯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当总需求水平过低,产生衰退和失业时,政府应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措施;当总需求水平过高,产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措施。简言之,要“逆经济风向行事”。

7.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功能财政政策有何区别?(山东大学2011研)

答:(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按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两种:年度平衡预算要求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功能财政思想则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可根据反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执行。

(2)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思想的共同点是,两者的目的均是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

(3)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甚至以此作为预算目标,后者则不强调这点,而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可见,功能财政思想是对平衡预算财政思想的否定。

8.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0研)

答:(1)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积极主动地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

(2)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衰退时,应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总需求,使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则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施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运行效果不错,但之后出现的滞胀使它受到了怀疑。这说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

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政府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

9.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并分析它们影响总需求的基本机制。(西南财经大学2001研;中南大学2005研)

答:(1)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有改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2)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

再贴现率政策。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称为再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称为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改变再贴现率。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再贴现率,扩大再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再贴现率的下降表示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再贴现率的上升表示货币当局要收缩货币和信贷供给。中央银行在降低或提高再贴现率时,用控制银行准备金的办法迫使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相应地降低或提高贷款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不足,因而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使政府债券价格提高到现有市场价格以上,而债券价格的上涨就等于利率的下降。反之,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过多,因而价格水平有持续上涨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下降。

改变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是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由于这一比例是法定的,因而称为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法定准备率。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商业银行能够按更低的准备率,也就是按更多的倍数扩大贷款;也使商业银行形成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扩大了商业银行增加信用的基础,增大了贷款能力。反之,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时,可以提高法定准备率,使商业银行必须按更高的准备金率也就是按较低的倍数扩大贷款;也使商业银行准备金不足,从而减少了贷款能力。

(3)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基本机制

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在货币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水平变化,利率变化影响投资需求,继而影响社会总产出。所以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机制可以表达为: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投资需求→社会总需求

10.请简述中央银行购买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对该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研)

答:(1)中央银行购买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措弥补财政赤字资金而发行的支付利息的国库券或债券。这些被初次卖出的债券在普通居民、厂商、银行、养老基金等单位中反复不断地被买卖。中央银行可参加这种交易,在这种交易中扩大和收缩货币供给。

(2)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会以两种方式增加:

如果中央银行向个人或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买进债券,则会开出支票,债券出售者将该支票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该银行则将支票交中央银行作为自己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增加的准备金存款。

如果中央银行直接从各银行买进债券,则可以直接按债券金额增加各银行在中央银行体系中的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需要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准备金会减少,信贷能力提高,这就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乘数效应下成倍地增加。

11.请判断以下关于货币供给的论断是否正确?并解释之。

(1)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的能力,而其他金融机构没有这种能力;

(2)银行体系创造货币不仅增加了经济中的流动性,同时也增加了经济中的财富。(南开大学2012研)

答:(1)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功能,不过这个“银行体系”指的是广义的银行体系,即所有拥有“吸收存款并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业务的公司,都算在这个“银行体系”之中,这些公司通过“多倍存贷款”运作创造货币。但是,金融创新使得许多具有货币特性的资产不断出现,这些资产具有货币流动性的特征,被称为准货币,即获得了货币流动性的非货币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的能力,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创造货币。

(2)尽管银行体系的部分准备金创造了货币,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但它并没有增加社会的实际财富。当一个银行贷出自己一部分准备金时,它给了借款人进行交易的能力,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但是,借款人也承担了对银行的债务义务,因此,贷款并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富有。换言之,银行体系创造货币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但并没有增加社会的实际财富。

12.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有哪些优点?(山东大学2006研)

答:(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其目的一是要影响货币存量和市场利率,二是要利用证券买卖来稳定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抵消市场自发波动因素的干扰,进而达到稳定货币供给或市场利率的目的。

(2)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作为货币政策的最主要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有以下其他政策工具难以比拟的明显优点:

能按中央银行主观意图进行,不像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贷款条件或变动借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其借款数量。

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控制在自己希望的规模。

操作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法的步骤也可随意安排,更便于保证准备金比率调整的精确性。

不像法定准备金率及贴现率手段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惯性(准备金率及贴现率不是那么可以轻易变动),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改变调节方向时,公开市场业务容易逆转。

13.在西方经济学中,总需求是短期中影响国民总产出最重要的因素。请问:

(1)总需求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减税政策会怎样影响总需求,为什么?

(3)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又会怎样影响总需求,为什么?(西南财经大学2002研)

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其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2)减税政策会导致总需求增加。因为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就越大;可支配收入越低,居民的消费需求就越小。在其他经济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减税政策会导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需求增加,继而导致总需求增加。

(3)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并不会直接影响

总需求,但会间接导致总需求增加。

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实际上是扩大货币供应量,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降低利率水平。投资是利率的函数,投资的大小取决于借款的预期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降低就降低了投资的成本,因此利率降低会刺激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增加也就导致了总需求增加。

三、计算题

1.一国经济中平均税率是国民收入的27%,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为9800亿美元,为保持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政府必须在私人投资及其他注入之外,保持其开支在2960亿美元的水平。

(1)计算政府在充分就业时的预算盈余或赤字额;

(2)计算充分就业预算在收入水平为9700亿美元时的盈余或赤字额。(山东大学2003研)

解:(1)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根据题意,政府在充分就业时的预算盈余为:9800×27%-2960=-314(亿美元),即为预算赤字。

(2)在国民收入为9700亿美元时,政府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9700×27%-2960=-341(亿美元),即为预算赤字。

2.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量是1000亿元。

(1)若总准备金是400亿元,货币供给量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量将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元)?

(3)若中央银行买进10亿国库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货币供应量变动多少?(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

解:(1)货币供给量为:

(亿元)

(2)准备率提高到0.2,则货币供给量为:

(亿元)

货币供给量变动为3000-4333=-1333(亿元),即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供给减少1333亿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国库券,则基础货币增加10亿元,货币供应量增加:

(亿元)

四、论述题

1.论述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和特点。(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研)

答:(1)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大类,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类政策的长期目标是一致的,一共有四个: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它们的短期目标有时候是冲突的,因此在实践中要注意两类政策的搭配使用。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

(2)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保持物价稳定、保持就业市场稳定以及减少贸易顺差,尽量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尽管一般来说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恢复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的GDP增长率为9.2%,2010年的GDP增长率为10.3%,完成了“保八”的任务,同时也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速度。中国GDP总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是经济的基础还不是很稳定,世界经济形势还很复杂,所以还要预防经济再次滑坡的危险。

随着经济的复苏,物价问题凸显了出来,自2010年以来我国CPI增幅稳步攀升,到2010年11月CPI同比增幅已经达到了5.1%,超过了3%的增幅上限,说明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另外我国当前的就业市场比较稳定,就业形势比较乐观,我国2010年三季度的失业率为4.1%,但是并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最终目标。外贸方面,在人民币不断温和升值的情况下,贸易顺差持续减少,2010年顺差已经降至1831亿美元,比去年减少6.4%,这有利于世界贸易均衡,也有利于平息贸易争端,所以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在国际贸易上的基本目标应该维持不变。因此,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保持物价稳定。

(3)基于上述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一松一紧”搭配的特点。财政政策方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目的就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货币政策方面,由2008年底的积极货币政策改为现在的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其目的就是控制物价;外汇政策方面,继续保持人民币的温和升值,其目的就是逐步减少顺差但是不至于对外贸企业造成剧烈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在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加大对农民购置农机产品的补贴力度等。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表现在中央银行抛售国债回笼货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等。

(4)当然,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会随时做出调整。

2.考虑政府弥补赤字的途径,及其可能的经济后果,论述:

(1)什么是财政赤字?政府为了弥补赤字,有几种举债途径?

(2)为什么发行公债往往带来通货膨胀?

(3)同样是为了政府开支融资,让国民上交税收或者购买国债,在国民看来是否相同?

(4)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增加税收和发行国债,经济效果相同?

(5)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考虑到后代时,二者的经济效果可能不同?(东北财经大学2013研)

答:(1)财政赤字是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的差额。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公债,政府支出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的举债途径包括以下两种:

向中央银行借债,称为货币筹资;

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和外国举债,称为债务筹资。

(2)公债往往带来通货膨胀的原因

如果用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而公债主要是由中央银行认购的,即采取货币筹资,则中央银行的证券投资增加,导致基础货币供给增加,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给大量增加,若货币需求不变则会带来通货膨胀。

如果向国内公众举债,不过是购买力向政府部门转移,并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然而,当政府发行公债时往往会引起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利率,则必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给。这样,预算赤字增加也会引起通胀。

(3)同样是为了政府开支融资,让国民上交税收或者购买国债,在国民看来并不相同。其原因在于:

增加税收一般是提高税率或者增加征收新的税种,从而提高政府财政收入,这是一种强制和无偿性的手段,直接导致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影响国民消费。

发行债券是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由中央银行或者公众进行认购,到期时返本付息。一般政府债券的利息高于存款利息,这对于国民来讲是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是一种获息保值的手段。

(4)认为增加税收和发行国债经济效果相同是基于李嘉图等价定理。

根据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消费者是理性的和向前看的;消费者并不会遇到约束线的借贷制约;消费者关心子孙后代。这样,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并不影响消费。家庭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意味的未来更重的税收。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因此,减税对经济没有影响。同样的,增税对经济也没有影响。李嘉图等价指政府用债务筹资和税收筹资是等价的。

(5)支持传统政府债务观点的论据之一是消费者预期隐含的未来税收不会落在他们身上,而要落在子孙后代身上。例如,假定政府今天减税,发行30年期的债券为预算赤字筹款,然后在30年后增加税收以偿还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债务代表财富从下一代纳税人(他们面临税收增加)向当前一代纳税人(他们得到了减税)的转移。这种转移增加了当前一代人的一生资源,从而增加了其消费。从本质上说,以债务筹资的减税刺激了消费是因为它以下一代的损失为代价给了当前一代以机会来消费。

3.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有哪些?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公众是怎样影响货币供给的?(武汉大学2004研)

答:(1)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和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的必然结果是在经济中形成一定的货币供给量。这种货币供给量对银行系统而言是一种负债,对非银行系统而言则是一种资产。

货币供给的基本方程式是:,其中,代表货币供应量,代表基础货币,代表货币乘数。因此,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都会影响货币供给。其中,基础货币受四项因素影响: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净额、对政府的资产负债净额、国外资产负债净额和其他资产负债净额。这四个净额的增加,会引起基础货币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货币供应量增加,相反,基础货币减少,则货币供应量减少。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根据以上因素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给模型,其中,代表货币供给量,代表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代表超额准备率,代表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代表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代表现金漏损率,代表基础货币。

(2)中央银行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主体,主要通过调整、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及行为实现其在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调控商业银行提供货币资金的方式主要有再贴现、再贷款、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及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会导致商业银行超额准备发生变化。

当中央银行认为有必要改变货币供应量时,它可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这可以强制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超额准备。显然,这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调整,商业银行可以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相应改变从中央银行的借款量;改变再贷款规模,这是在发展中国家及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意向性)。当货币供求的总趋势是供过于求时,这种方式则带有普遍的强制性。同样,再贷款规模的变化首先改变的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额从而改变超额准备额;在公开市场上售出或买进政府债券,等于直接减少或者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因为通过结算,首先表现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额的减少或增加。

以上四种方式中,除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外,其他三种都或多或少地具有选择性。因此,尽管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个作用并不直接。

(3)商业银行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

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两种行为会影响货币供给,一是调整超额准备金率;二是变动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

调整超额准备金率。银行的准备金是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是银行持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没有发放贷款的部分,因此没有参与货币的创造,因为第一级银行发放的贷款少,次级银行收进的存款就少,货币乘数自然就小。据此,可以推论:在准备金总额不变时,银行增加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就会缩小。相应地,货币供给量也会减少。如果银行减少了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就会变大,从而货币供给量也会增加。

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加准备金存款,也即增加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而支持更多地创造存款货币。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增加向中央银行借款会扩大货币供应量,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减少货币供应量。

(4)公众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持币行为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财富效应。当居民收入增加从而财富增长时,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的数额随即增加,但由于这种财富的弹性的不同,它们之间的比率也会发生变化。随着财富金额的增多,以现金持有资金越来越不方便,以支票存款的方式进行交易将非常流行,因此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将和收入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也即随着财富额的增加而下降。

预期报酬率变动效应。持有现金是不产生利息的,因此现金的预期报酬率为0,储蓄存款有利息收入,另外还可以享受银行提供的某些服务,如代缴各种费用等。如果银行变动存款利息,将使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变动。同时其他金融资产预期报酬变化,也会影响,如企业股票、债券、国库券等预期报酬率发生变化时,人们对现金和支票存款的需求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的变化。

风险预防。从风险的角度看,持有现金是最安全的,支票存款具有一定的风险。一旦遇到金融危机,银行倒闭,支票存款就有损失的可能,在经济正常运转时,这种风险较小,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但在经济动荡加剧时,这种风险就会严重地影响公众的持币行为。在危机期间,人们纷纷从银行把自己的存款取出,流通中的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将大幅度地上升,许多银行被迫持有更多的超额准备金,从而使超额准备金率迅速上升。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货币乘数会急剧下降,因此在危机期间各国政府增发基础货币,但不一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为了消除在危机期间人们为防范风险挤提现金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各国纷纷出台了存款保险制度。

公众对流动性的需求。在人们对支票的交易媒介作用缺乏了解时,更习惯于用现金进行交易,支票的流动性就不如现金。当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金融不是很发达时,现金支付的比率就要大一些,特别是在非法的地下经济活动中,现金被大量使用,这样可以逃避法律监管。地下经济在各国普遍存在,且很难确切地估计出它的规模。

4.2004年10月28日,我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次日起向上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基准利率。请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说明,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要上调利率?这种利率上调将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中国人民大学2005研)

答: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调高了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基准利率,这次利率的调整反映了市场的预期,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也将产生一些影响。

(1)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原因

这次中国人民银行调高基准利率是与当时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也是与市场预期密切相关的,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利率有以下原因:

从国内宏观经济看。2003年我国开始出现投资过热征兆,固定资产投资在2003年、2004年出现大幅度增长,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以及一些资源性行业,投资增长更快。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热,银行贷款也出现爆炸性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中国人民银行的计划。在此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连续几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防止经济过热。但从实际效果看,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持续高涨,调高基准利率已是必然措施。

从我国物价水平看。我国物价水平2003年开始走出1998年以来的负增长局面,2004年物价上涨速度更是达到4%以上。在这种物价增长水平下,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已经为负,贷款的实际利率也很低了。这种负利率的状态不可能长久,为了防止出现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调高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也是情理之中。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我国2003年没有采取调高利率而是采用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措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2003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达到历史新低,如果我国调高利率水平,海外资金将大量进入我国,这将给我国人民币带来更大的升值压力。2004年,美国等发达国家都调高了利率水平,我国调高利率水平的国际环境也成熟了。

(2)利率上调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途径

利率水平的调高自然会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从运行途径上看,利率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投资。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最明显。一个企业是否决定投资,在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与投资期望收益率的比较,如果投资的期望收益率高于投资的资金成本,企业才会投资。调高利率水平增加了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在投资期望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规模将减少。在我国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情况下,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调高利率水平会直接影响一些投资过热行业的投资。

消费。利率提高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在于现在和未来消费的效用。调高利率水平,一方面使得现在的消费相对于未来消费更昂贵,替代效应使得消费者减少现在消费,而收入效应则使消费者增加目前消费。但总体上看,提高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此提高利率会导致消费者减少当前的消费。

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7.5%提高到8%。2006年8月19日,再次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提高到8.5%。同时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85%提高到6.12%。请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上述政策的原因和该政策对宏观经济将产生的影响。(南开大学2007研)

答:(1)利率及准备金率调整的原因

从宏观上来看,房地产、水泥、造船、金属制品等行业在连续几年中出现投资过热的现象,而在当年的宏观调控中,经济性手段用得不多,大量依靠政府的行政命令才将过热的投资势头压了下来。然而行政性手段也有缺陷,容易引起“一刀切”,不分良莠,一棍子打死,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在所有的市场化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的当属利率调节,所以中国人民银行首先选择了利率调整。

在连续的几个月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与2005年同期相比都有所上涨。房地产的持续升温也是加息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的房价水平居高不下,加息是非常有效的为房地产行业降温的手段,中国人民银行加息也有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意图。

(2)利率及准备金率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明显、普遍而持续上涨。我国当时物价上涨是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不是各类商品价格普遍上升,特别是工资、租金和利息等基本没有上升,所以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但如果任其发展或宏观调控不好,就会转化为完全意义的通货膨胀。此次加息是在物价总水平增长连续数月处于高位下做出的,虽然幅度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

对投资的影响。2005年国家的行政指令性的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一些行业的过热投资,像建材、房地产、汽车项目等。2006年全国的房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仍有上涨趋势,也引起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强烈反响。因而此次利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投资的过热,另一方面也巩固了宏观调控的成果。

对消费的影响。这一次利率调整对消费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利息的上升幅度还是比较小,人们不会为了一年多挣0.27个百分点的利息收入就把本来的计划改变。因而,加息对消费的影响不大,更不会导致消费萎缩。

对外汇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稳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的增高一方面显示了近来贸易顺差继续高增,另一方面显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这同时给当前货币政策操作带来不少难度。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已成我国当前出台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取向。

但是这些增加的外汇中,有一部分是投资者预期人民币的升值而大量涌入的热钱。而加息后,进一步加大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外国资本由于没有利率风险而更加空前地进入中国市场,汇率压力越来越大,通货膨胀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而本来提高利率的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但实际上由于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则会带来新的更大的压力。因此,加息并不能化解人民币压力。

此次利率调整不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它是一个信号,它预示中国将可能更多地运用利率来对经济加以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