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一篇 解读统编:小学语文统编新课这样教(一、二年级卷)
- 何捷
- 3857字
- 2024-11-28 18:22:07
一年级上下册“口语交际”各教什么?
统编本一年级教材在很多方面做出让人欣喜的改变。特别是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让这一原本相对隐逸,地位比较尴尬的教学板块被凸显出来,引发大家热议与关注。一年级上册与下册共编撰八课“口语交际”教学。通过对教材的连续解读与整体梳理,我们尝试去发现统编本“口语交际”的编撰特点以及教学要点,理解教材中寄寓的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方向,以获得指引,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一年级上册第一次“口语交际”的课题为《我说你做》。提出的交际要求大致有:注意听同伴说话;与同伴进行口语交际时能够注重场合,能够用别人听得见的声音,听得明白的话语传递交际信息。此案最为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听别人说话”,也就是培养“听”的能力与习惯。其实,“听”与“说”并非是天然具备的能力,也不是会“说”一定会“听”,会“听”必定会“说”。在之前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听”被忽略,一味注重“说”,忽视“听”的结果就是既“听不到”也“说不好”。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专项教学。所谓的“我说你做”,就是理解他人话语中的信息,按照话语中提出的要求做出准确反应。这一课看上去有点像“独白”型的口语交际,对方只要“照做”就好,其实具备了一定的交际色彩。很明显,“会听”是“能做”的前提,“会听”才有可能“照做”。第一课以“会听”为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说明“听”是基础,是口语交际的能力训练起点。
一年级上册第二次“口语交际”课题为《我们做朋友》。以熟悉的插图画面唤醒对生活的回忆,借助提示语,介绍了交际的规则,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口语交际要求。例如,期待和别人做朋友,说话的时候应该看着别人;和朋友介绍自己,应该注重说清哪些方面等。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让儿童感觉自然、亲切,降低了交际的难度,也容易实现交际的功能——达成交友目的。同时,注重年龄特征,照顾到此项教学处于起步阶段,难度不应过高,进阶应趋于平缓。此案中提出的要求简单、直接、不生硬。例如,特别注重让交际方都参与;注重交际时关注另一方,不断邀请对方介入交际话语场;注重话语信息在交际对象之间的往返,做到“你有问,我有答”“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此案教学,要求口语表达能做到充分,交际色彩显得浓厚。
一年级上册第三次“口语交际”课题为《用多大声音》。这个教学内容是相对独立、特别的。前两则教学以交际内容为载体;这一课以交际的技术指导为重点。同时,“用多大声音”也是一种“交际礼仪”,也带有“交际功能”。控制音量,就是关注交际另一方,就是尊重对方;调节音量,就是为了达到信息传递的功能,达成交际目的。也许你认为“到底该用多大声音”不需要教,天然就会。从现实交际情况来看,这其实非常需要教学。未经指导的小孩,有可能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失控。除去具备交际天赋的儿童外,更多的儿童会在交际现场出现肢体扭捏,表情羞涩,音量轻微或者声嘶力竭地吼叫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交际,也是需要教学指导的地方。此案教学的核心——“音量控制”,在真实的交际场合中时时存在,尤为重要。教学发展的能力在真实交际中运用频率几乎为百分百。与前面两课教学的共性是,此课同样注重结合真实的话语情境,提示在不同场合中使用不同音量。差异性则体现在特别注重技巧的运用,在实用技巧指导下的交际练习,成为交际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持。这很自然地让人想起古希腊的语言教学,他们不可或缺的就是辩论课、演讲课,要求学生做到大胆,主动,真诚,有逻辑。此课教学带有些许希腊文明的遗风,这是成为公民的必需基础课程。虽然中国人多“不善言辞”,主张“敏于行,讷于言”,但此课教学也是值得落实的。教学并非一味让儿童“少说”“不说”,“用多大的声音”实际上是提示儿童在交际中需要顾及场合,要适度调整音量,要让交际各方都能准确获取话语信息,要有对象感、场合感、仪式感。统编本教材的这一设计,显然是要通过口语交际教学,让儿童在现代生活中既注重传承美德,又积极面向生活,与同伴进行平等、真诚、活泼、生动的真实交往。
一年级上册第四次“口语交际”,借助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展开,而且就以故事为题,叫《小兔运南瓜》。与之前的仿真生活情境不同,此课是虚构故事情境中的口语交际,借助三幅连环画激发儿童表达兴趣,由故事前情讲述为引子,创设带有故事性、任务感、趣味化的交际情境,让儿童设身处地地介入,为小兔运南瓜出谋划策,达到“成功抵达”的目的。交际表达中,鼓励儿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说“自己喜爱的方法”。起步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规律,学习的特质就在其中:只有喜爱,才能大胆;大胆交际了,更加喜爱。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密钥也就此体现——低要求,重乐趣,勤练习。要求低,小朋友容易参与;有兴趣,小朋友自觉主动参与;练习频率高,参与后口语交际能力能有所提升。
一年级下册第一次“口语交际”课题是《听故事讲故事》。提供《老鼠嫁女》的连环画,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然后由学生复述故事。结合低龄儿童在口语交际中需要培养“听”的能力的特点,允许“听不清可以要求重复听”。听清楚后,再进行故事复述。不难发现,本册第一次口语交际教学依然注重“听”,与一年级上册第一节《我说你做》构成能力训练的循环复现。一年级上册的《我说你做》,重在“会听”,此课必然有所提升——不仅“会听”,还要“听懂”。如何评鉴“懂不懂”呢?在听后归并整理,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话能进行复述,就不仅是“懂”的表现,还超越了“懂”,达到“好”的状态。此课属于“独白”型口语交际,提供的连环画,教师的示范讲故事等,一起“打包”后出现,降低了“听懂”的难度,使“复述”易于达成。复述时,交际的类型是“一对多”,单一学生个体面对大众讲故事,这里又要考量到一年级上册教学中习得的“音量控制”“交际礼仪”“大方大胆”等交际能力。这些能力在新授中运用,既确保复述顺利进行,又是一次复习巩固,很好地实现了教材编撰中能力训练“螺旋上升”的总体构架。同时,复述时对于同伴倾听故事,也应有要求,良好交际习惯在倾听中也能养成,例如保持安静,给予鼓励,事后质疑等。真切的交际活动最适合真实的交际能力发展,这就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的最佳阐释。交际方法的复习巩固,故事复述的生动有趣,团队合作的经验累积,都会在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口语交际教学中带来美好的学习体验。
一年级下册第二次“口语交际”课题是《请你帮个忙》。“帮忙”二字进入人们视野,就展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教学内容直击生活,依托生活,服务生活,正是统编本教材口语交际设计的总体特色。这一课,更是让儿童在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中锻炼口语表达,提升交际能力,编撰意图在本课教学中得以凸显。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忙时,儿童可以通过口语交际,向他人提出请求,最终如能实现帮忙的目的,就能加深儿童对口语交际课程的认识,对交际功能的认同,对交际行为的认可。从这个角度看,此课教学意义大,影响深,效果持久。本课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强调“使用礼貌用语”,提供了常用的礼貌用语,要求在请求帮忙时用上,这是一种交际礼仪的养成教育。礼仪,是交际各方应有的修养,也是交际品质的体现。口语交际有助于素养提升,因为教养是可教的;教养是需教的;教养是恒定不变的教学指归。
一年级下册第三次“口语交际”课题是《打电话》。“打电话”是生活中几乎天天都会遇见的场景。“口语交际教学助力真实交际交往”,这就是教材编撰者的善意愿景。电话天天打,但要打得“好”,要通过电话交流实现有效沟通,就需要通过“教”来提升。本课交际目的明确——顺畅通话;交际情景创设多样,但都贴近儿童生活;教学执行时可以通过真正的“打电话”来进行,真实可感。例如,让学生之间互相打电话,话题为谈学习,聊生活,相约出行;也可以给老师打电话,话题是述说问题,请教疑难,办理请假等;或者和父母打电话,说心里话,提要求等。打电话,承载了各种交际内容,实现以“一”代“多”,不需逐项进行,实现项目规整。教材中设计了一个“爸爸不在时朋友来电找爸爸”的特殊场景,值得教师教学时特别关注。在这样具体的、让人感到为难的事件中,如何做到合“理”又合“礼”地达成交际交往目的,需要教师结合课堂中产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例如,在此情境中,可以练习如何传话,“你有什么要我转告的”;如何拒绝,“对不起,请直接打爸爸的手机”;如何预约,“请在爸爸回家时来电”。口语交际时遇到的各种情况都可以在教学中仿真模拟,交际礼仪可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交际的各种功能可以在教学中让儿童体验。
一年级下册第四次“口语交际”课题是《一起做游戏》。“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交际话题,是最受欢迎的交际活动。在活动中表达,在愉悦情绪体验中交往,口语交际教学伴随着美好的情态进行,一年级下册以“游戏”为口语交际教学的收官之作,真是用心良苦,也必定深得童心。借助“游戏”进行表达,内容本身就是趣点,独白式的“说出来”,不成问题。要知道小孩聊游戏能无休无止。当然,教学不能放任自流,需给予有意引导。本课的“交际”成分表现在学会发出“邀请”,能够分享快乐,尝试讲述步骤。“和伙伴介绍游戏”,就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班级学情,在教学重点难点选择上有所偏倚,毕竟这仅仅是起步阶段的一年级,不需要一步到位。我再次强调,教材编撰在能力训练上呈现螺旋上升、反复强化的特征,夯实某一种能力可以细水长流。安排在一年级最后一次的口语交际教学,其实是一次综合性强,统整度高,练习内容丰富的设计,总体上体现了教材编撰由易到难的梯度递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