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寒假! :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
- 李家成 郭锦萍
- 4180字
- 2020-07-09 16:43:31
第二节 教育研究过程回归基于复杂性的方法论
“你好,寒假!”项目未被任何一个教育科学规划部门立项,没有开题报告,没有申请相关认证或评价,而就是一群志同道合者开展的探索。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甚至没有经费投入、证书颁发、领导支持。这迥异于当前大学与中小学科研课题的进行方式。这样的项目过程,能称之为教育研究过程吗?
一、教育研究的起点是教育敏感,并在相互唤醒中清晰主题
本项目发起的缘由,和相关主体的前期研究有关。在2016年的寒假,华东师范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就曾与常州市龙虎塘实验小学合作,开展了全校性的以学生策划为核心特征的寒假与学期初生活研究,形成了相关思路、策略和内容结构。[9]同时,华东师范大学与救助儿童会合作,针对上海市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放寒假回家乡过年,策划了全套的健康“作业”,名为“健康小天使,亲子过寒假”,倡导、组织学生返乡后,通过与家人和小朋友主动交往等方式,促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巩固与传播。[10]两方面的实验,都在后期调研中被证实是有效的。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发起者思考的是:全国那么多的学校、学生、家长和教师,寒假与学期初生活的改革研究到底进展到什么水平了?在项目启动之初,发起者如此表达对这一问题的理解:[11]
正是这样的敏感,促成了这次项目研究的发起。
然而,如果没有更多主体的投入和相互交往,这份敏感也难以继续发育成为系统的研究项目。在相关发起方形成共识后,主要借助微信,辅之以发起方各自的实验研究网络,一个全国性的研究联盟逐步形成。在此过程中,发起方起草的研究方案写明了研究所针对的问题、追求的理想、开展研究的策略,因此在项目初期达成了共识。对该领域有着直接体验的教师、校长们联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家长与学生的调研,迅速形成了对本领域问题的清晰化,直接确认了本研究的必要性。
这提示我们,真正的研究源于教育敏感:发现问题、发现研究资源、发现研究空间,同时预期其研究结果,透析其研究价值。当教育敏感转化为一群人的共识时,一个合作性的教育研究项目也就诞生了。自然,这样的研究不排斥个体式的投入,但对于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更值得以群体的力量开展研究。
教育敏感如何获得?教育研究的共识如何达成?这就需要教育研究者非常熟悉教育实践,并能够用合理的研究方法获取信息、验证假设;需要以专业的态度与能力,促成教育发现的分享,促成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推动具体的研究实践。
二、教育研究需要理性与情感的交融
教育研究是人投入其中的研究,也是针对人的研究。这必然需要有自觉的伦理关怀,科学的方法和过程。因此,这一研究既需要理性,也需要情感,还需要理性与情感的共生与交互促进。
研究中的喜悦,研究者的向往,研究过程的酸甜苦辣等体验,是保障研究进行的基础性力量。如果没有最初的对学生发展的向往,对合作研究的好奇,对自己发展的追求,这一项目是很难被真正启动的。而一旦进入研究过程中,丰富多元的关系就可能促使更多积极的情感发生。其中,学生和家长的变化,全国研究共同体内部的相互鼓励、欣赏、追问、质疑等,形成了强大的情感场域,激励着、推动着研究的进行。
以一位大队辅导员的体验为例:[12]
项目研究中,教育主体的希望感,因学生与家长发展而带来的欣喜感,因自己作为学校主体而推动系统变革所带来的成就感,都会成为重要的动力。微信群中很多研究主体情感的流露,典型体现在持续数月的参与中,体现在刷屏式地分享学生与家长作品的行动中,体现在自己的语言和相互的回应中,体现在微信平台上点赞、送花等直接的表达中。
研究是以理性为核心特征的。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实现了诸多方法的使用、认识的清晰、思维的深化。鉴于这个研究共同体并非由传统的专业研究人员组成,因此,这一发展过程更朴素地体现出“学会研究”的特征,部分高校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介入,以及共同体成员间的资源互补,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
其一,是研究方法的使用。在策划阶段,鉴于要促成学生和家长的参与,许多教师开始使用问卷调查、访谈、材料分析等方法。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针对一个班和一所学校所作的调研,方法上有怎样的差异?问卷调查如何设计与分析才能有效且合理?文本材料的分析如何导向方案设计?调研结果与后期实践的关系如何?一系列问题在相关专业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校长的对话中深入。项目发起者和相关学者还通过提供参考资料、发起讨论、分享“你好,寒假!”项目中不断出现的典型材料、设立微信公众号和为相关杂志组稿等,提升研究团队整体素养。
其二,是相关理念的清晰。这在策划阶段和寒假生活的具体进展阶段,表现很明显。因为寒假生活的普遍性,国内相关媒体和网站也都会发布相关信息,推介相关作业。“你好,寒假!”项目研究的独特性是什么?与部分已有实践间的差异是什么?在寒假生活进行过程中,全国各地的教师开展着对话,有关研究中的学生立场或学生驱动,学生生活素养、财经素养培养等价值追求,学生团队合作,家长作为合作者等一系列的思想理念,在不断生成并影响着参与者,促使各主体之间相互启发;发起方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将相关研究具体化、清晰化、深化、系统化,进而导向项目研究后期的成果汇总与现场研讨会的策划、系列性调研活动的开展。
其三,是思维方式的合理性提升。本次项目研究中非常典型的思维挑战,一是长程意识,二是系统思维,三是动态生成。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师与校长,必须考虑前期策划、具体的寒假生活、开学初的教育活动,甚至要通过反思形成对过去10年、20年之寒假生活质量的批判性认识,有的教师已经在考虑后期的暑假生活研究了。因为项目研究涉及的主体、时空非常丰富,教师要以领导者的角色进行策划与组织,在各类系统间形成统整力量,促成系统性的更新。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回到各自家乡的学生和家长,将呈现、分享极多的资源。如何开展资源的捕捉、判断、重组,如何引导学生和家长走向发展的新高度,都对教师、校长提出了思维品质的挑战。
三、教育研究的本质是教育创造
在本次研究中,学生、家长和教师都体验了一次不同的寒假生活。无论是丰富多彩的方案及其形成过程,还是寒假中的资源分享,抑或后期的成果总结,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上,“你好,寒假!”项目研究都实现了创生。
首先,是具体的学校、地区和群体的教育创造。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师、校长,体验到这次项目研究的与众不同,也在探索与更新中形成对本校、本地区有意义的新经验。甚至连家长也都较好地体验到这一点。有教师反映,家长很赞同班级的“寒假新鲜作业”,且发出感慨:要是从一年级开始就好了;浪费了之前的三年大好时光。来自各地教师的反馈中,有着大量的此类信息,表达着对这一研究的认可。
其次,是教育学的知识创生、积淀、传播和转化。有学者指出:“从事教育研究与从事教育行动不同,教育研究探索的问题与通过从事相关教育行动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同……学术认识世界,行动改造世界,学术以理论、观念、思想、理念影响行动。”[13]如果没有知识的创生,本项目就有沦为普通教育项目的危险。在整体设计基础上,在多元主体的互动交流中,本项目研究事实上在持续着知识的创生。在对寒假生活的性质与内涵的认识上,在对假期生活与日常学校生活关系的理解上,在对家长与社区的教育责任与发展可能的关注上,在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再探索上,该项目在积淀相关成果。特别是通过相关杂志、学术会议和网络传播,创生而出的知识有可能被积淀为未来教育研究的新基础,并通过各类方式的传播与转化,融入未来的创造之中。不仅如此,该项目还能说明知识创生与实践变革的水乳交融关系,通过知识的积淀、传播和转化而促成更多教育研究的实现。
最后,是过程意义上对教育研究的一次实验。本项目形成了多类主体参与的研究共同体,以“互联网+”为基本平台,凝聚人心,齐心向前。在长达三个多月的主要借助微信平台开展交流的情境下,发起方与合作者在实现着专业的指导与互动,在鼓励和保持着这一松散的研究团队的激情与智慧,在通过汇总成果而贡献于中国教育研究界。这样的研究,启发专业的教育研究人员如何寻找合作伙伴,如何组织研究过程,如何培育更强大的研究团队,如何在与多主体的合作中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