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总体评价与分析[1]

(一)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日益优化,基础设施迅速改善,社会保障、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力推动和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1999—2011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GDP)由1999年的15248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60780亿元,第一产业年平均增长11.1%,第二产业年平均增长19.5%,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西部GDP提高了2.99倍,年平均增长12.21%(见图1),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西部GDP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t2-1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

1999—2011年的13年间,在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加大“三农支出”、推进各地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各项政策推动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产值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由1999年的23.73:41.14:35.13变为2011年的12.74:51.02:36.2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见图2。从就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由1999年的62.2:14.8:22.0变为2011年的51.6:20.6:27.8,第三产业吸收了更多的就业。

t2-2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1)农业生产平稳缓慢增长。1999—2011年间,西部地区农业增长速度缓慢,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99年的4931.02万公顷增长到2011年的5308.25万公顷,年平均增长仅0.6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由1999年的3569.05万公顷,下降到2011年的3403.47万公顷。但是,得益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保持平稳增长(见图3)。同时,西部各省区(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几种主要畜产品,肉类、奶类、绵羊毛的产量分别由1999年的1637.8万吨、299.2万吨和19.4万吨提高到2011年的2363.8万吨、1589.7万吨和27.1万吨,分别提高了0.44、4.31和0.40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1%、14.9%和2.8%,占全国畜产品产量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93个、2.04个和4.77个百分点,分别为29.7%、41.7%和69.1%。西部正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主产区。

t2-3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2)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利润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西部乃至全国调整产业结构的背景下,13年间,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保持较快增长,西部规模及其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8540.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17883.7亿元(见图4),是1999年的13.8倍,年平均增长速度24.8%;实现利润总额由1999年的73.80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0679.36亿元,是1999年的144.71倍,年平均增长速度51.37%。

(3)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水平大幅度提高。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快速上升,增加值也由1999年的5357.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36102亿元(见图5),增长了5.7倍,年平均增长17%。其中,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物流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由1999年的1045.02亿元、539.46亿元和332.69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4862.59亿元、4281.81亿元和3066.51亿元,分别提高了3.65、6.94和8.2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7%、18.8%和20.3%。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增加,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t2-4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t2-5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3.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工具之一是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这一背景下,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1999年的5367.8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71587.70亿元(见图6),是1999年的13.34倍,年平均增长24.09%;扣除价格因素,增长9.63倍,年平均增长20.78%。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改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4960.67公里,公路10901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781公里,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增加2248159路端。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t2-6

4.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

西部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地区,与周边多个国家毗邻。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进出口总额由1999年的131.12亿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1825.4亿美元(见图7),是1999年的13.9倍,年平均增长24.2%,其中2011年的进口和出口总额分别是1999年的13.98倍和12.84倍,年平均增长24.6%和23.7%;同时,西部地区加大了吸引外资的力度,1999年实际利用外资35.88亿美元,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329.15亿美元(见图8),是1999年的9.17倍,年平均增长20.28%;此外,西部作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13年中旅游外汇收入平稳增长,2011年的旅游外汇收入是1999年的5.18倍,分别为68.4亿美元和13.2亿美元。

t2-7
t2-8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5.人均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13年间,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5342元提高到2011年的18121元(见图9),提高了2.39倍,年平均增长速度10.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999年的1672元提高到2011年的5281元(见图10),提高了2.16倍,年平均增长速度10.0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进一步拉大。

t2-9

西部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的另一表现是西部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自1999年创立以来,城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大幅度提高,分别由1999年的1496.4万人、1589.1万人和116.3万人提高到2011年的5188.8万人、2509.4万人和9803.4万人,分别增长2.47倍、0.58倍和83.3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3.9%和45%。社会保障制度在城镇基本建立和完备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正在推行之中。两种主要的农村社会保障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在西部普遍推行。2011年,西部新农合参加人数和补偿受益人数分别为26767.1万人和38601.8万人,分别为全国总计的32.19%和29.3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统计之初(2006年)的834.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8828.9万人,年平均增长60.3%。作为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部分,西部地区将在今后十年进一步加强推行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成果。

t2-10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6.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改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良好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基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基础教育条件和质量不断改善。西部教育经费由1999年的685.4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507.45亿元,提高了5.58倍,年平均增长16.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平均增长19.4%,预算内教育经费年平均增长21.2%。但是,由于经济、交通等各方面条件过于恶劣,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条件依然恶劣,教学设施匮乏、教师缺编严重,整体教育水平难以满足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西部开发的未来发展战略中,改善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条件、提高西部教师待遇、提高西部偏远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将是改善西部基础教育条件的重中之重。

(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经过十几年的西部大开发,中国西部经济出现了长期高速增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和数量型向集约型和质量型转变,中国西部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为此,对西部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不仅要从数量的角度,更应从质量的角度进行评价。为了全面而系统地评价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经济增长的质量,我们选取西部地区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创新性、成果共享性六个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每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算,各年度西部地区经济质量综合指数见图11。

t2-11

从图11中可以看出,2000年到2011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整体表现为持续稳定提高的态势,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其中经济质量综合指数最高的是2011年的80.35,最低的是2001年的47.43。2011年西部经济以“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为主线,在抵御金融危机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实现了经济迅速增长、民生显著改善、结构调整进展明显,经济增长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对经济增长质量各二级指标的观察可以发现,2011年经济增长质量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以及成果共享性得分都是十几年中最高的,也说明了2011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2000—2011年,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方面的波动较大,虽然权重不大,对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其他几个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也会对综合指数产生一定影响。比如2009年的综合指数就比2008年的综合指数低了0.68,其中稳定性就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水平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各构成要素的评价与分析

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创新性以及经济增长的成果共享性。下面,我们分别从这六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评。

1.经济增长有效性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西部地区1999—2011年的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投资产出率、耕地产出率和就业弹性系数,对各年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西部地区各年度的有效性指数(见图12)。

t2-12

从1999年到2005年有效性指数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06年到2009年有效性指数处于小幅波动状态,2010年有效性指数大幅提升,2011年达到最高值77.58。从图12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在这13年间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对有效性各分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2010年西部地区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指标提升较快,2010年西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占全国GDP比重由2009年的18.2%提高到18.5%;2008年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地震等灾害的影响,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均有明显下滑;投资产出率有所下降,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小。

2.经济增长协调性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西部地区1999—2011年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率、城市化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和对外开放指数,对各年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西部地区各年度的协调性指数(见图13)。

t2-13

整体而言,经济质量协调性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2011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协调性指数最高,为81.85;1999年最低,为41.85。说明西部地区在保增长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经济增长的协调性逐步加强。通过对协调性各分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从1999年的76.3%上升到2011年的87.3%,说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表明西部地区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使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性方面存在较大的波动性,2004—2007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率在平衡值1附近上下波动,2008年上升到1.8,2009年达到最高的2.54,2010年急剧下降到1.58,2011年回落到平衡值1附近,2008—2010年的变化说明金融业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同步性较差。二元对比系数在0.105附近上下波动,说明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来说偏低。二元反差系数从1999年的0.40下降到2011年的0.36,表明西部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内外经济发展协调性从1999年的0.05逐步提高到2011年的0.08。

3.经济增长稳定性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西部地区2000—2011年经济增长波动率、价格指数波动率、资产价格波动率和就业波动率,对各年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西部地区各年度的稳定性指数(见图14)。

t2-14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的波动性是六个二级指标中最大的。从图14中可以看出,2000—2003年、2003—2006年、2006—2008年以及2008—2011年稳定性指数均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态势;2006年稳定性指数最高,为79.61;2009年稳定性指数最低,为39.61。通过对稳定性中各分项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稳定性的波动主要来自资产价格波动率,说明房地产价格十多年来的大幅上涨影响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由于易受各方面的冲击,价格指数产生明显震荡;经济增长波动率和就业波动率浮动相对较小,表明西部地区各省区市采取了较为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4.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西部地区2000—2011年的人均耕地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出水资源消耗量、单位产出大气污染程度、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和单位产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对各年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西部地区各年度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指数(见图15)。

西部地区1999—2011年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整体保持波动式上升的趋势。说明西部地区在退耕还林、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从图15中可以看出,2010年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指数最高,为82.45;1999年最低,为42.45。通过对可持续性中各分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西部地区人均耕地资源量基本保持稳定,人均森林资源量持续增加,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和单位产出资源消耗量不断下降。与1999年相比,2011年西部地区人均森林资源量增加了44%,单位产出污水排放量、单位产出水消耗量、单位产出能源消耗量分别下降了75.5%、70.9%、22.3%;但另一方面,人均水资源量却下降了17%,水资源的缺乏将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t2-15

5.经济增长创新性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1999—2011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投入指标、技术创新产出指标、技术创新可持续性指标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指标,对各年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创新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西部地区各年度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见图16)。

t2-16

从图16中可以看出,1999—2011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创新性指数始终保持上升态势,说明西部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性指数最高,为84.30;1999年最低,为44.30。通过对技术创新性各分项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西部地区在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可持续性以及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果。与1999年相比,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中的科技经费支出2011年为1943.59亿元,增长了8.8倍,R&D经费支出2011年为1039.82亿元,增长了9.62倍。技术创新产出指标中的专利申请受理量2011年为153282项,增长了10.67倍,专利申请授权量2009年为76058项,增长了5.94倍,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2011年为482.82亿元,增长了4.75倍。技术创新可持续性指标中的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速度最快,2011年达到4157.5亿元,增长了11.87倍,表明财政支出对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指标中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2011年为413.16亿美元,增长了21.49倍。这些都说明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性能力不断增强,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提供内在动力。

6.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西部地区1999—2011年经济增长的生存质量指标、健康发展质量指标和公平度指标,对各年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共享性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得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数(见图17)。

t2-17

从图17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成果共享性指数整体呈逐年上升态势,说明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得到了持续改善。2011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成果共享性指数为89.60,为近些年来的最高值;2003年最低,为49.60。通过对共享性各分项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1999—2011年,西部地区生存质量和健康发展质量均得到稳步提升。西部地区生存质量得分从1999年的31.68分提升到了2009年的64.30分;西部地区生存质量指数从1999年的39.45提升到了2011年的79.45;健康发展质量指数从49.68上升到89.68,经济增长共享性的提升体现着经济增长质量提高。

(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省际比较

为了全面评价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省区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变化趋势,我们对西部各省区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见下表2。

b2-2

从上表2可以看出,青海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率最高,四川和甘肃紧随其后,新疆、陕西、宁夏、云南和内蒙古处于中游,重庆和广西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率较低,贵州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率最低。

青海十几来年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的幅度最大,改善率为73.44%,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最为显著。从其二级指标的变动情况发现,协调性和有效性的大幅提升是青海经济增长质量快速提高的主要推动力,其中协调性指数从2000年的42.08大幅提高到2011年的82.08,提高了0.95倍;有效性指数从2000年的38.88大幅提高到2011年的73.62,提高了0.89倍。

四川1999—2011年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的幅度仅次于青海,改善率为71.78%,经济增长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从其二级指标的变化趋势发现,可持续性、创新性和成果共享性的显著提升是四川经济增长质量得到较快提高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可持续性和创新性,其中可持续性指数从2000年的42.29大幅提高到2011年的82.03;创新性指数从2000年的47.14大幅提高到2011年的85.02。

贵州十几年来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的幅度最小,改善率仅为44.21%,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相对缓慢。从其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不难发现,协调性和有效性改善的不足、稳定性的下降是影响贵州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其中协调性指数从2000年的68.20提高到2011年的81.25;有效性指数从2000年的62.42提高到2011年的79.55;稳定性指数从2000年的72.86下降到2011年的64.50。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分析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西部地区经过13年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还更加突出地表现为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1)经济增长效率持续上升,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逐步增强。13年中,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持续推动和西部各地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持续提升。其中,劳动产出率和耕地产出率的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技术进步的成果;虽然投资产出率有所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逐步减小,但它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内需正在成为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城乡差别逐步缩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大成就就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正在加大;尤其是第三产业,正在表现出其强大的就业拉动能力。这一现象既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成果,也是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体现。而在这期间稳步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缩小了城乡差距,体现了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的成效。

(3)技术创新水平日趋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西部地区是一个科教水平较为薄弱的地区。但是,我们的测算说明,在这13年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技术进步的合理结果是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增强,这一点尤其体现为西部工业污染水平和能耗水平的不断下降,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4)民生状况日益改善。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西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的测算证明:13年来,西部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得到了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西部偏远、贫困地区人民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生存质量、健康水平日益提高。

2.政策建议

13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投资效率下降、物价和资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经济稳定性差、水资源浪费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投资效率,提高经济增长有效性。从上述分析来看,13年中,西部经济增长效率整体上有所提升,但投资产出率不断下降、就业弹性系数波动大影响了经济增长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西部未来的发展中,提高投资效率是提高经济增长数量,从而提高经济增长有效性的重要步骤。

(2)稳定物价和资产价格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稳定性。根据我们的分析,西部经济波动的重要根源来自于物价水平的不稳定和资产价格水平在某些年份的剧烈波动。近五年来,西部经济波动性不断加大,极大地妨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稳步提升。所以,我们建议西部各省(区、市)进一步加大稳定物价、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力度,以熨平经济周期,缓解经济波动幅度。

(3)节约水资源,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全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保证。13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持续提高,但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状况不容忽视。西部水资源缺乏的现象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制约此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正通过各项措施实施各种节水、灌溉工程,缓解和改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同时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改善和解决此类地区的生态问题,进而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注释

[1]此部分执笔人:耿鹏、姚慧琴。